修行路上
无明 轮回的原理
第二章 轮回的原理
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原因,确如《杂阿含经》卷三,世尊告诸比丘所言:
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五蕴),生我见系著,使心系著而生贪欲(便有生死轮回)。比丘!多闻圣有慧有明,于此五受阴不为见我系著,(不)使心结缚而起贪欲(便无生死轮回)。
众生之所以堕入生死轮回是因无明而有我见、我执,复为我见、我执所系缚,不肯让自我消失,为了延续自我的存在,便会不停地造业,造业又会带来更多的贪欲与烦恼……如此种种都会产生后有的引力,使得众生死后,又有了来世,如此生生死死轮回不已,难以出离。无明、我见、我执、烦恼、业等皆是导致有情生死轮回的因素。
第一节 无明
明就是智慧的意思;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愚痴。《瑜伽师地论》卷八云:
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
简单地归纳,无明是指有情众生因为没有亲近善知识,没有听闻善知识宣讲的佛法,于佛教所说的业、因果、轮回、四圣谛、五蕴、十八界、无我、八识心王、般若、种智等正理无所知、无所证,没有世间、出世间的智慧,因此而起惑造业,堕于生死轮回,不能解脱成阿罗汉、辟支佛、佛。因为无明,执著于错误之事理者,也称为迷;破迷,需先掌握佛法的正知见,再反复思维而觉悟,觉悟就是破迷的过程。
无明分为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两种。一念无明,也称烦恼障,是指众生不能如实地明白、证得五蕴无我而有种种烦恼,致使轮回,无有出期;无始无明,也称所知障,是指众生不能如实地明白、证得法界的实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心识——自心藏识,因而产生种种困惑。二乘所修的解脱道能断一念无明而不断无始无明;大乘佛菩提道既断一念无明,也断无始无明。
依于一念无明而起的我见、我执,实是一切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欲说明何为我见、我执,先要了解众生所认为的我的实质是什么。
 
-----《佛法概论——菩提道真实次第》

 

 
 
2018-07-22 回复:0  浏览:493
下一篇:
“众生我”之实质
上一篇:
佛教的世界观之~三界唯心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