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藏传
第八则“六识论”的检验:藏传“佛教”密宗是否为正真佛教

  更新日期:2012/11/27 08:00

  (真心新闻网采访组台北报导)正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公仆表示,藏传佛教对六识论的认知,就好比一般人对藏传佛教密宗的认识一样,总觉得像是雾里看花,没有办法看得很清楚;再加上时代背景的不同,称呼也有所差别。例如从印度传入时叫作坦特罗密宗,而从传出来时为了取得正信佛的认同,便自称藏传佛教。但不管从印度传入的或是从传出来的,其教义都已偏离正统佛教的佛法内涵很远了。

  完整又正确的佛法是八识论的教义,这是佛教所独有的,其他宗教所无的;必须得到真正善知识的教导,才能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而且佛法的修学乃是信、解、行、证,最后必须能够实证这个第八识,才是真正的佛法见道,以后才能谈得上修道,所实证者乃是第八识心──如来藏;又因为如来藏是三界一切万法出生的总根源,自古以来,真实证悟的菩萨总是很少、很少,以至于为数众多的凡夫大师们,同样将第六意识心的许多的变化之相(例如:离念灵知心、一念不生、放下一切、活在当下……等),误认为是真实心如来藏的实证;也有将三界一切法的缘起性空、一切法空,误认为是真实的佛法,这些都是错误的知见。

  所以眼前的佛教界未证悟的学人及藏传佛教密宗的达赖、法王、、仁波切等,都只能证到第六意识,只好将第六意识的细分,说成是第八识。也因为这些人都没有开悟,瞎子摸象演变成开悟的内涵,正是每个人各自说一个样子,混沌一片;在这个时候,出了个正觉同修会,将开悟的真正内涵(悟得如来藏才是真实的开悟)、将佛法的真实义书之于许多的著作中,才平息了这场闹剧。如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九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里所说一切唯心造,此心即是第八识如来藏,意思是说,三世一切佛以及法界的一切体性,都是依于如来藏所成就的。

  藏传佛教对于六识的认识,根本上是处于一种无知其根本的状态,学密的人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对应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尘)能出生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的十八界法,是非常陌生的;至于十界法的虚妄性,更是从来不曾听闻喇嘛讲过,因为所有喇嘛都不知道十八界的虚妄性。大部分的人,都以为是眼睛(眼根)看见东西,其实是眼识所见,眼睛是物质而不是心,怎能看见?听见声音、嗅到香臭、舌尝味道、身体感觉细滑触,都是耳、鼻、舌、身识的作用;而意识心专作了别思量,例如眼识所见只是青、黄、赤、白等颜色,但要了别这是人、动物、植物等形状与分类,就需要意识心去了别,这就是《楞严经》卷三所云:意法为缘生意识,是藉意根与法尘相触为缘,如来藏才能出生意识;同样的道理,要藉眼根与色尘为缘,如来藏才能生起眼识。不但在大乘经中如此说,在二乘圣典四大部的阿含诸经中,一样是这么说的。简单的说,六识都是藉根与尘相触为缘所生,换句话说,若有外缘或是累得很困而使根与尘不接触时,识也就跟著消失了;所以说,六识是因缘所生法,不是常住法;乐空双运的无上瑜伽却都是识阴六识的境界,连初果人都不会认同,何况是实证般若的菩萨们。

  张董事长表示,不客气的说,藏传佛教对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根本不了知,对于意识的了知则与那些未学佛者的知见,也相差无几;说他们是六识论者,简直是高抬了,因为他们并不了知识阴六识的真实义。再加上他们的基本教义就是无上瑜伽男女双身法,用心于观想气脉、明点,修练气功以求时能够持久不泄;并教导在性中,能够保持不泄露的方法,实修而能够长久不泄精时就认为是常住不坏,就是即身成佛了,但这完全落入意识或识阴境界中。而意识去领受性的那种的觉受,乃是身识与意识共同领纳的境界相,是属于有为的生灭法,此乃是十八界法中最粗浅的身触境界,是欲界众生轮回生死的淫欲行为,连证悟实相智慧都不可能,根本不能成佛。由这个事实的说明,可以检验出来:喇嘛教─藏传佛教─从里到外都不是佛教。他们自称是藏传佛教,收受大众的供养与色身的供养,就是诈欺的行为。(采访组报导)20121127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

 
2018-10-05 回复:0  浏览:365
下一篇:
藏传喇嘛教的「五轮塔」面面观之一?从其出处因由来看
上一篇:
Hearing the Voice of Internal Reform in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