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新闻网採访组台北报导)正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公僕表示,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诸上师所修学的「谭崔金刚乘」,自诩为「果地修行」法门,夸大能够「即身成佛」。深究之,「谭崔金刚乘」所谓的「成佛」,只是浮夸的说法,并不是真的「成佛」;乃男女行淫时,由于男女性器官的相互接触所引生身体的「触乐」,如是而已,说穿了只是意识心去领受「觉受」,落在欲界中最粗重的欲中,与成佛所需的开悟明心、证真如,毫无关联。
宗喀巴著作《悉地果得》这一本书的最大目的,就是束缚修学「谭崔金刚乘」者的思想与行动,故而将「根本堕戒」作了整理。首先宗喀巴在解释《金刚乘根本堕戒》的书名意义,先就「所依密续名相意义」言:「谭崔金刚乘的意义,如同阿底峡的上师桑提巴在其所著《莲花量论》中,第十五章<不动金刚密续>中所说『金刚乘乃无上乘』之含意:整个大乘佛法,整体展现为六波罗蜜行门。六波罗蜜行门则以方便与智慧法门为主体。种种行门,则归结为菩提心行。如是,即是谭崔金刚行者之观行见,此即是金刚见。菩提心即是金刚,即是乘,因此,金刚乘者,即是真言乘。」
从文中所言得知,宗喀巴、阿底峡、桑提巴一致认同「金刚乘乃无上乘」;这句话于佛法的真实义而言,乃正确无误的说法。问题是他们三人所认知与修学的「金刚乘」是「谭崔金刚乘」,不是佛教中说的常住不坏的金刚法性实相境界,只是他们老祖宗的「床笫把戏」;这种「金刚乘」是上不了正式场面的,只能以文字上说说、骗一些不知情的初机学法者而已。
宗喀巴将他与诸喇嘛上师之所修,于开宗明义处就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换句话说,假藏传佛教诸上师认定「谭崔金刚乘」是「无上乘」,而非佛教三乘菩提中的佛菩提;显然假藏传佛教诸上师的所修、所学与佛教中人之所修、所学,于「金刚乘」的认知上,有著明显的相异之处。
真正的「金刚乘」乃指佛菩提道的实证者,是以常住不坏而且能生万法的「金刚」法性为其修行门,意思是说,以「金刚」作为修行的主轴。佛教所说的「金刚」乃指「金刚心」,意谓著此「心」性如「金刚」,永不毁坏;此法是「法住法位、法尔如是」,三界中无有一法能够毁坏此「心」,故谓之为「金刚心」。依于此「金刚心」所修学的法门谓之为「无上乘」。「无上乘」乃指「无上法门」,意思是说,这个法门无有一法能超越其上,佛教的大乘佛菩提即是「无上乘」;诸佛成佛时的「无上正等正觉」即是此处所说的「无上乘」。
假藏传佛教所说的「谭崔金刚乘」,乃是发动慾心之时,以男性的「金刚杵」硬挺不软而称为金刚,此性器官的享乐境界作为修行的主轴;但密宗的「金刚杵」是标准的色法,指的是生起慾心时「男性的生殖器」,依于色身的出生与死亡而有的生灭现象,也不可能恆时硬挺而不改变。故而「谭崔金刚乘」根本没有资格说为「金刚乘」。宗喀巴所言「金刚乘乃无上乘」乃鱼目混珠的说词。
现今的红、白、花、黄四大派的「藏传佛教」,正觉教育基金会将之定位为「假藏传佛教」,是有其因由所在。乃因在达赖五世之前,出现一个觉囊巴的宗派,这个宗派是以弘扬「他空见」1为主轴,也就是现今正觉同修会所弘扬的如来藏法义。那时的觉囊派乃弘扬正统佛教的法义,故谓之为「藏传佛教」;现今到处流窜而又以弘扬「谭崔金刚乘」思想的「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其法义与本质,从里至外,根本与佛教无关;正觉教育基金会将之定位为「假藏传佛教」,有时候说之为「谭崔佛教」。
「正人说邪法,邪法亦正」,觉囊派的笃布巴曾经把具有谭崔思想的《时轮金刚密续》给予修改,使其转为大乘唯识的本际如来藏法义,想要把假藏传佛教的喇嘛教导归真正的佛教教义中;对此,宗喀巴不以为然,所以他认为应该予以再作修正,以还原于原本谭崔戒律所独有的无上瑜伽部双修的法义。「藏传佛教」的「真假」问题显现,真藏传佛教与假藏传佛教之间,于此更突显其冲突之处。
话说回头,宗喀巴言:「整个大乘佛法,整体展现为六波罗蜜行门。六波罗蜜行门则以方便与智慧法门为主体。」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严格的说,「整个大乘佛法」全都围绕在第八识如来藏,也就是说,是以第八识如来藏为大乘佛法的中心,才是实证之标的,而方便是实证之方法,智慧则是实证之结果,但实证之标的是第八识金刚心,名为如来藏。其行门可分为地上菩萨与三贤位的行门;三贤位之内又有七住位前的凡夫位所修学的「外门广修六度波罗蜜」,以及七住位开始广修的「内门广修六度波罗蜜」。
大乘的成佛之道,有菩萨修学的五十二阶位: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等觉、妙觉。十信位乃于佛、法、僧三宝起信,属于信仰阶段,此其间福德的培植,需时一大劫2乃至一万大劫,端看个人的精进度。十信位满足之后,广修布施行,开始进入十住位的初住位,二住位的持戒行,三住位的精进行乃至六住位的智慧行;此时所修学的「六度波罗蜜」,因为般若智慧未开,故而所修学的「六波罗蜜行门」,乃外门广修菩萨行。
当凡夫位菩萨在外门修学「六波罗蜜行门」一段时间之后,若有机缘得遇真实的善知识,在其教导之下,得以「一念相应」而「明心开悟」;此时的菩萨才是「七住位」真实义菩萨,进入内门广修菩萨「六波罗蜜行门」。从「七住位」开始到「十迴向位」满心,必须歷经一大阿僧祇劫的菩萨六度万行,才得以进入「地上菩萨位」。从「初地」到「十地」的圣位菩萨,乃广修「十波罗蜜行门」;「初地」到「七地」是进入第二大阿僧祇劫阶段;「八地」以上到等觉、妙觉,是第三大阿僧祇劫。故佛教所说,成佛必须歷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阶段。宗喀巴所说的「整个大乘佛法,整体展现为六波罗蜜行门。」并不具体,也不正确。
宗喀巴又言:「六波罗蜜行门则以方便与智慧法门为主体。……」这样的说法,是将「谭崔瑜伽」双身法的行门张冠李戴,妄说为「六波罗蜜行门」。「谭崔瑜伽」双身法,乃以「勇父」与「佛母」的行淫为主干;亦即「勇父」以「方便法门」让女方达到「性」,而「佛母」也以「智慧法门」让男方也达到「性」,学术界谓之为「雌雄等至」。佛教的「六波罗蜜行门」乃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分成开悟与未开悟之内门与外门的修行差别。纵使有别,也不至于离谱到是以「男女行淫为主体」。
又说:「种种行门,则归结为菩提心行。如是,即是谭崔金刚行者之观行见,此即是金刚见。菩提心即是金刚,即是乘,因此,金刚乘者,即是真言乘。」假藏传佛教本质即是唐代的「真言乘」,也是自己宣称的「金刚乘」,乃因全都修学「谭崔金刚乘」故。内文所说:「菩提心即是金刚,即是乘」,若于佛法的真实义来说,乃正确无误;因为佛法所说的「菩提心」,就是「金刚心」第八识如来藏故。
但同样的一句话,宗喀巴所言「金刚」,却是指「谭崔金刚乘」实修中的男性「金刚杵」,落入物质生灭法中;所以宗喀巴所言「菩提心即是金刚」,乃是「意有所指」,他所说的真实义为「菩提心即是男人的金刚杵」,就是以「金刚杵」作为「乘」--修行法门。所以宗喀巴所说「种种行门,则归结为菩提心行。」意思已经很清楚了,「谭崔金刚乘」的「种种行门」,「归结为金刚杵的淫乐行」。
宗喀巴所言的「谭崔金刚行者之观行见」是说,在真实修学「谭崔金刚乘」之前,必须有一段「观行」;此「观行」内容「精华」,不外就是「金刚杵」与「莲花」3的捉对厮杀,宗喀巴将之说为「金刚见」。当「观行」有所成就之后,就是「种种行门,则归结为菩提心行」之时。
所以「谭崔金刚乘」的真实内涵,乃以「无上瑜伽」双身法作为修行主干,一般人很难从字面上去了知这些喇嘛在暗地里究竟在干什么。假藏传佛教诸上师以「鱼目混珠」的方式,盗取了诸多佛法名相,混入「谭崔金刚乘」双身法中;又施设「谭崔十四根本堕戒」,作为「谭崔金刚乘」的保护伞。诸多《密经》与《密续》所说之「金刚乘」,有几人能知其真实内涵;这些「金刚乘」双身法,已被日本密教真言宗全都编入《大正藏》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其邪谬之处。时值末法之际,妖邪充斥,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若学法者的因缘薄弱,想摆脱假藏传佛教诸上师的谬说、谬行而不被误导,还真的要看运气。奈何!(採访组报导)20140405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1以如来藏为一切法出生的根本因,由如来藏藉缘所生之三界一切法皆空无自性,谓之为「他空」
2一个星云漩系的生、住、异、灭寿命,说之为一大劫。
3莲花于假藏传佛教而言乃女性的生殖器官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