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7/25 08:00
(真心新闻网採访组台北报导)正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公僕表示,密宗四大派的第二根本堕戒为「违犯善逝世尊言教」,宗喀巴将之分成两点说明;上则已说「善逝世尊所说言教」,本文所说为「犯戒诸行」。
宗喀巴云:「第二堕戒的犯戒诸行,即是指违犯于诸佛三乘法教。以违犯来说,因为那波巴说:不违背于三乘法教,是指修证于无有矛盾的一切三乘誓愿教理。……桑提巴在其所著《宝灯论》里则说:所谓违背三乘法教,是指意乐轻慢于诸佛法教之意。因此,总和二论所说教理,显见三因成办,即犯此堕戒:违背诸佛所教三种誓愿、觉知犯戒,与蓄意轻慢诸佛法教。」
宗喀巴胆敢如此说:「第二堕戒的犯戒诸行,即是指违犯于诸佛三乘法教」,就表示他自认为懂得诸佛的三乘法教;然话说得漂亮是一回事,是不是真正懂又是另外一回事。
「诸佛三乘法教」乃说「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大乘佛菩提。二乘菩提之「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为解脱三界轮迴生死苦之解脱道,「大乘佛菩提」乃指明心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进而眼见佛性以后,继续进修而得无生法忍,再继续进修而得一切种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再证无住处涅槃。二乘菩提所证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大乘佛菩提诸真实义菩萨所证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诸佛所证再加上无住处涅槃。
「涅槃」1乃以第八识如来藏自住境界而施设,故而佛教中所有的三乘经典,皆围绕第八识如来藏而说;依于有相法的五蕴、十八界及诸多的语言文字,来说明「无名相法」之诸多种子的功能差别,此「无名相法」即是第八识如来藏,简称为「心」。换句话说,凡夫异生的六道轮迴,二乘的解脱生死法相,以及大乘诸佛的成佛「示现」,全都是此「心」所生、所显。
「涅槃」指的是第八识如来藏的自住境界,然对第八识如来藏的法义与修证,宗喀巴是持反对意见的。地区在达赖五世之前,曾有真正的「藏传佛教」觉囊巴在弘扬「他空见」妙法;此「他空见」法义即是现今正觉同修会所弘扬的如来藏法义。那个时候的,可以说是佛法弘传的重镇,而当时的「藏传佛教」,由于觉囊巴弘扬「他空见」的关系,乃属真正的佛教;反而中原地区的佛教,诸皇朝国师皆被密宗四大派假藏传佛教诸喇嘛上师所把持,没有真实义菩萨在弘扬如来藏妙法而落入表象,只有相似像法而无真正的佛法。觉囊巴的笃补巴,曾就歷代达赖所修学具有谭崔思想的《时轮金刚密续》,以第八识如来藏法义作了修正,以契符佛法正义;但宗喀巴不以为然,将之再改回具有乐空双运的无上瑜伽部思想,大力推广修行的五阴境界法,全面否定第八识如来藏。
既然宗喀巴否定第八识如来藏,而以「谭崔金刚乘」为其修法的行门,那么宗喀巴所云「诸佛三乘法教」,铁定是与「三乘菩提」绝缘的。换句话说,宗喀巴口中所说的「诸佛三乘法教」,肯定不是「诸佛三乘法教」的内容。那么宗喀巴所解释「第二堕戒的犯戒诸行,即是指违犯于诸佛三乘法教」,宗喀巴由于「无明」的关系,在大乘成佛之道而言,由于否定第八识如来藏而无形中已经违犯「第二堕戒」而不自知。此其一也。
復次,宗喀巴于二乘菩提解脱之道,主张「缘起性空」,认为「一切法空」是为解脱真理;此乃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半部的论说重点。宗喀巴的解脱思想,有其思想上的盲点所在,落入「无因无果」的断灭论中;然后又怕断灭,以及弘扬乐空双运境界而不得不认定五阴都是真实法,所以宗喀巴双具断见及常见而不自知。
宗喀巴所主张的「缘起性空」,其实是「缘生性空」,落入现象界的生灭,变成「无头又无尾」。以人为例,宗喀巴的看法是婴儿的出生是「缘起」,长大以后乃至老病最后死亡是为「性空」;换言之,婴儿的出生是物质法的「缘生」,而死亡是物质法的「缘灭」,这个逻辑成为只有一世中的存在,不是世世受生不断,与轮迴根本扯不上关系,也与他推广的无上瑜伽乐空双运的即身成佛思想自相牴触。这种见解与凡夫俗子的看法,还不如红教主张实有第八识如来藏2,根本高明不到那里,怎么有资格说是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的「至尊」。
依佛法的真实义而言,婴儿的出生必定是有「中阴身」来投胎,才有轮迴这一回事;而「中阴身」的由来,是因为「贪求生命永存的」,于人死亡以后的几个小时内,依于第七识意根「执著生的念头」,便在身体旁边由第八识如来藏,再变生一个投胎用的「中阴身」。「中阴身」一入母胎随即消灭,此投胎有情,随即又展开另一个生命的旅程。这才符合「有头又有尾」的轮迴论说。
宗喀巴否定第八识如来藏在先,而意识等六识却只能存在一世,不但导致他的轮迴论调无法成立,就连解脱生死的「缘起性空」也说不通了。二乘解脱圣人,认为一切生、老、病、死苦的来源,就是因为不断的生死轮迴;想要解脱生死轮迴之苦,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再轮迴」。二乘解脱者,现观三界一切法「无一真实」--色是空乃至识也是空--最后成空;依于此种正知正见,于死亡以后,能够自我放捨而不受后有,成就解脱入无余涅槃。但要成就二乘解脱,必须有一个很重要的前题,那就是要知道、并且接受「有一个涅槃的本际」恆存不灭,方能放心的自我消灭而入无余涅槃;因为入无余涅槃中,所有五阴、十八界及一切法皆空,但却有本际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常存不灭,不致落入断灭故。
宗喀巴对「谭崔金刚乘」情有独钟,认为此金刚乘是「无上法」,排斥佛教的「三乘菩提」,对第八识如来藏更是不以为然。「谭崔金刚乘」行门的修学内容,主要是以男女双身法作为主修,而双身法必须是男女「性器官」的相接相入方能成办。宗喀巴认为男女行淫当中所引生身体的触乐而由意识心来领受,说触乐及意识心都是空性,与达赖14世一样误认为这样就是证得空性;然后在行淫过程中以意识觉知心不断运作身体保持乐受,名之为「乐空双运」,就是即身成佛的境界。然而,这样的「乐空双运」之所以能够成立,必须要有「色身」作为基本条件,然后由「识阴」来领受,引生「受、想、行」住于乐空双运的淫乐境界中;与解脱道所观行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是假的真实义,正面冲突。故而,宗喀巴所钟爱的「谭崔金刚乘」,落入「习因」--「熏习贪欲、增长贪欲」以及「熏习我见我执、增长我见我执」,连粗浅的解脱道都无法成就,最后沦为六道轮迴的可怜众生。简言之,宗喀巴所说的「第二堕戒的犯戒诸行,即是指违犯于诸佛三乘法教」,于他而言,自己具足违犯,是早已成就的事实。此其二也。
等而下之,宗喀巴否定第八识如来藏以后,对轮迴的真实义,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六道有情的「生因」是有其「根本因」,此「根本因」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宗喀巴主张一切法全都是「缘起性空」,然而二乘解脱道的「缘起性空」,是以不否定第八识如来藏为前提,方能成办。一旦否定了第八识如来藏以后,二乘涅槃的修证就不能成立,不但解脱无望,连轮迴的真实理也滞碍难通。
六道轮迴众生之所以无法脱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结生3相续」。但要有三世因果的相续不断,就必须有一个本来就「不生不灭」的法,作为三世因果成就的「根本因」;此「根本因」即是第八识如来藏。六道轮迴如是,解脱道如是,成佛之道亦復如是;宗喀巴于此三样,全都无法自圆其说。此其三也。
宗喀巴云:「……三因成办,即犯此堕戒:违背诸佛所教三种誓愿、觉知犯戒,与蓄意轻慢诸佛法教。」意思是说,只要违犯这三样,即是犯根本堕戒。然而佛教所说的「三因」,与宗喀巴所说的「三因」,显然是完全不相同的,形成各说各话,各弹各的调:「你说我错了,我又何尝不能说你才是大错特错!」
密宗四大派既然要以「佛教」自居,那么所说就一定要符合「诸佛法教」,也要以三乘菩提的佛经对佛法的定义为依归,不以密宗凡夫祖师所说的佛法定义为依归,才有资格说是「佛教」,而「诸佛法教」就是「三乘菩提」;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诸上师,是完全不谈、也不知「三乘菩提」的真实内容,所以将他们定位为「假藏传佛教」,乃实至名归。宗喀巴虽口言「蓄意轻慢诸佛法教」即是犯堕戒,好像他没有「蓄意轻慢诸佛法教」;其实在他否定第八识如来藏的当下,就已经「蓄意」犯下堕戒而不自知。
宗喀巴被修行的谭崔思想所困,一切法理的所说,全都落入识阴境界;也就是说,宗喀巴所说之一切法的根本,全是以识阴为其出发点。因为「谭崔金刚乘」是双身法,而双身法是以男女为主修;乃以男女性器官的相互接触所引生的触乐,而由意识等六识心来领受,于「性」来临之时住在错误认知的二种假空性之中,便谓之为「即身成佛」。这种「成佛」的论调,在佛教来说,乃是最基本「邪淫」的犯戒行为;然在宗喀巴本人来说,是不以为然的,反而将之说为「即身成佛」,无乃太颠倒乎!
宗喀巴在写《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空闲,抽出时间写《悉地果得》这本书;两本书的思想脉络如出一辙,全是以识阴觉知心作为法的重心,也就是以「谭崔金刚乘」作为法的重心。《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下半部,乃是以「观想法」作为成佛之道;显而易见的,此「观想法」的内容,绝对不会超出「谭崔金刚乘」双身法的内容。如今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人,各级学校的老师不在少数,照理说,学校老师的素质应该不差才对;对于《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弘扬,只说上半部,下半部却完全搁置不谈,关于这一点,诸学校老师难道都不会觉得其中有鬼?而的教育部竟把这种暗中鼓吹邪淫杂交的《广论》学习,核准为公务员及学校教职员在职进修的学分中,未免太无知,也违背教育部存在的宗旨。
总而言之,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诸上师,可以说个个违犯「诸佛法教」,因为这些喇嘛上师,从小就被灌输「谭崔金刚乘」的思想;对于「三乘菩提」的实际内容,可以说是完全外行。对于宗喀巴所著《悉地果得》这本书中所言:「三因成办,即犯此堕戒:违背诸佛所教三种誓愿、觉知犯戒,与蓄意轻慢诸佛法教。」这些话对这些喇嘛上师而言,根本已经是「麻木不仁」了,因为这些喇嘛上师,从小所受的教义,就是「谭崔金刚乘」的内容;根本没有能力分辨「诸佛法教」真正的内容。(採访组报导)20140725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1涅槃乃说不生不灭,涅者不生、槃者不灭,涅者不来、槃者不去等诸多意涵;依于第八识如来藏的自住境界,施设涅槃一词。
2红教虽主张有第八识如来藏,却是错会得很严重,把意识离念时错认为第八识如来藏。
3结生之义为由「中阴身」没而托生于母胎也。简单的说,六道众生因为没有解脱智慧,故有众多情结而趣使六道;由第八识如来藏于死后再生「中阴」投入母胎中,成就轮迴,说为「结生」。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