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新闻网採访组台北报导)前文说明密宗将人们为了表达意义所施设的名言当作是真实不坏实相根源的一种错误见解。这种错误见解本身即是严重悖离 佛之,显然不是真实义理。这样我见我所未断的凡夫,能称得上是清净的归依对象吗?接续莲师七支祈请文的意函,进行说明:
四、贝玛炯涅谢苏扎(称扬圣名莲花生)
顶果钦哲仁波切:
『第四句是“贝玛炯涅谢苏扎”,意思是“称扬圣名莲花生”。莲师是究竟的皈依物件,永不欺骗的皈依物件,在无量的佛土中,他享有“莲花生大士”的盛名。 』
正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陈介源先生指出,密宗教义乃依于五蕴无常法以为实有,以为男女双运时不分别其乐受便是证得无分别法,此为颠倒见者、欺骗者、不正见者,乃狮子身中虫,非究竟归依之对象。《佛说无上依经卷上》无上依经菩提品第三:
『阿难。色等诸法悉皆无常而生常想。诸法皆苦而生乐想。诸法无我而生我想。诸法不净而生净想。是名颠倒。观色等法是无常苦无我不净。不名颠倒。是不颠倒。…一切凡夫执内五阴起颠倒见。于无常中而生常见。于实苦中而生乐见。于无我中而生我见。于不净中而生净见。』
五、阔读康卓茫杯果(空行眷属众环绕)
顶果钦哲仁波切:
『第五句是“阔读康卓茫杯果”,意思是“空行眷属众环绕”。不论莲师在哪里现身,他都开示密咒乘,也就是金刚乘的法教。空行母不但听闻这些法教,也是这些法教的执持者,于是永远都有空行母众环绕在莲师身边。』
《心经》在密宗里,通常被拟人化作为般若佛母,视为一位女神而被供奉着。为了在表面上符合显教,密宗需要维持《心经》即是般若佛母的说法,并将般若佛母转化为空行母,利用空行母与密宗行者性行为的过程使得喇嘛成佛,故说空行母即佛母。June Campbell在其《空行母》一书中,很清楚地谈到了空行母在密宗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
『从传统的密续里很明显可以看出,身为女性辅助者和的空行母,很能融入以男性为中心的幻想世界与修行舞台。』
『空行母这个字,如前面所阐明,被广泛地用于代表很多不同的概念,包括一种特定的神秘与动态之能量、女神,以及因为卓越的修行成就,或因为与地位崇高的喇嘛有性关系而获得地位之女性。在密续典籍中,人类空行母经常被称为杰出的修行者,她的出现通常是与一位男性瑜伽行者有关。男性瑜伽行者尝试着透过性行为来增进自己的修行,或需要一位有智慧的女性帮他清除修道上的障碍,或将他从理性思考的习气中唤醒。』
(空行母, June Campbell着,吕艾伦译,p.208~p.209)
围绕在上师周遭的空行母们,也不过就是贪好淫欲血肉的罗剎,或是必须配合喇嘛双运的无辜女子。又如同顶果钦哲仁波切所述,不论莲花生在哪里现身,他都开示密咒乘。也就是说不论莲花生以何种方式、何种处所现身,都不是讲说大乘佛法,而是演绎趣向五欲境界的密乘戏论之法。(採访组报导)20161022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