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伪佛法的密宗打着佛教的旗号,暗地裡淫人妻女搞男女双修,喇嘛、金刚上师欺骗初学佛及不知情者,共同犯重戒诽谤佛法下地狱!)
佛教许多学者破斥密宗(喇嘛教、密宗=藏传伪佛教)!
关于密宗的源头--印度密宗,本质是外道法,请看看的国内研究印度密宗的学者的观点。这些学者也许没有实修佛法的体证,但是,通过比对各种宗教的演化所得的研究成果,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中国佛教简史》中对印度密宗的研究结论。
《中国佛教简史》 郭朋 着 1993年6月版 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部书是由周一良主编的大学历史丛书 ,是列入国家教委教材编选规划的大学教材。
在这部大学教材中,涉及古印度密教部分摘录如下:
1,印度佛教,在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密教思想,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佛教到了晚期,为了自身的生存,不能不吸收一些婆罗门教的东西,例如祭祀万能、火的崇拜、太阳——大日崇拜,等等,来补充自己;另一方面,日益腐化的僧侣生活,也须要吸收一些婆罗门教的东西,例如双身法——欢喜佛之类纵欲、淫秽的东西,来装扮自己。所以说,密教不是别的,而是佛梵——佛教与婆罗门教溷合的产物。(《中国佛教简史》272-273页)
2,北宋时期,印度佛教已到晚期,当时在印度流行的主要是佛梵溷合、宗教变种的密教。密教的有些经典,才一译出,即被毁禁——例如,有一部《大乘秘藏经》(二卷),宋太宗淳化五年,(994)译出后,发现有六十五处文义乖戾。太宗听说后,当即诏谕: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也。勒令把这部经典对众焚弃(见《宋会要辑稿·释道二》)。类似情况,还有一些。(《中国佛教简史》285页)
在这部大学教材中,学者郭朋的观点很明确:印度密宗其实是一个佛梵溷合的宗教,密宗的仪轨、大日如来、男女双身修法等等,都是婆罗门教的东西,被套上佛法名相以后,堂而皇之的成了佛法。
在这部《中国佛教简史》中几乎没有提及密宗,可见,学者郭朋不把密宗当作佛教的一个宗派。
二,学者吕建福所着的《中国密教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这是国内研究密宗相对的较权威的一本书,特别是社科院的院士黄心川先生作的绪言,极为客观、中肯。
1,关于密教兴而佛教亡,是古印度之历史事实。
见《中国密教史》(正文)第6、7、8、9、10、页说:密宗最早以‘陀罗尼’来命名的,然后发展为持明乘——真言乘——金刚乘(瑜伽教)——俱生乘。到第11页时说:密教最晚的时候,传承《时轮经》的一派称为时轮乘。第5页(序)说
:11 世纪初,佛、印度为了应付共同的敌人(伊斯兰军),製作了《时轮经》,‘时轮’譬喻现实的存在象时间的车轮一样攸忽即失,只有信仰宇宙的本初存在或本初佛才能从迷妄的世界中解脱出来。《时轮经》改变了佛教的性质,使之成为纯然一神论的宗教,随着伊斯兰军的节节胜利,佛教也就从印度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这就是说:密宗经过持明乘——真言乘——金刚乘(瑜伽教)——俱生乘,发展到时轮乘阶段时,已经改变了佛教的性质,使之成为纯然一神论的宗教。佛教的实质也就灭亡了。随着伊斯兰军的节节胜利,佛教的形式也接着从印度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2,印度晚期的密教是集外道法之大成者。
以上内容在《中国密教史》一书中讲印度密教部分里,随处可见,随意举几例:
(1)密教以高度组织化了咒术、仪轨、和世俗性信仰为其主要特徵,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大量摄取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教义、神话、咒语、仪轨和法术等(序2页)。
(2)左道密教中常常以血肉供奉明妃,用骨髅装饰胸襟,这是印度土着达罗毗荼人最早的祭祀母神的一种仪式(序3页)。
(3)作为坦特罗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瑜伽行法起源于吠陀奥义书(序3页)。
(4)密教中的大威德明王形象是由印度教的死界之主阎摩和难近母所演化而成。毗罗遮那大日如来是由阿修罗所改裝。(序3页)。
(5)印度教性力派把(男女)双身交合看作修行者的重要修行方法,从而建立了轮坐男女杂交等等仪轨,这些思想和实践也为密教所摄取,并且还有许多创造。(序4页)
(6)印度的咒术密法是源远流长的民间信仰,在吠陀时期就已经能见到。佛陀在创立佛教时对这些咒术密法採取排斥的态度,称之为畜生学,甚至规定实行咒术就是破戒。(序4页)
(7)《摩诃僧衹律》中咒术被斥为身口意三邪命之一。(正文27页)
《增一阿含经-三宝品》说:有三事覆则妙,露则不妙,其三事即女人、婆罗门咒术。邪见之业。(正文27页)
以上从学者的研究资料中也间接的证明:印度晚期的密教,是搜集一切外道法的咒术、仪轨、外道的神灵等,长期日渐增补之后,再将印度教中性力派男女合修淫乐之双身修法理论纳入,配上佛法名相以后,才有印度密宗之规模、理论与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