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在《佛法宗派大概》一书中如是评点密宗:“密宗,又名真言宗。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入此土。斯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元后即衰,近年再兴,甚盛。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愿诸君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诸疑惑矣。”
须知,弘一法师所推崇的是唐代由印度善无畏、金刚智等人传入唐朝的唐密,而不是藏密。唐密不同于藏密的地方是,唐密中有真密,而密宗本质上是假冒佛法的外道。唐密以准提修法为主修,强调戒律。唐密在唐代唐武宗灭佛的时候,在我国就已经失传了。密宗不同于唐密,它来源于古代印度被印度教性力派渗透的晚期佛教,是以男女双修为核心,妄想“即身成佛”的修法,他们喝酒吃肉,男女双修,自编经典,本质是融合了印度教性力派的修法、原始宗教苯教的仪轨,再套上佛法名词的宗教。此即是太虚大师在《中国现时密宗复兴之趋势》中说之:“……所谓密教(藏密)者,则非复开元之旧(唐密),蒙藏红教传来之另一种耳;其异唐密,更不知相差几千万里矣!”因此,弘一法师所称赞的是唐密,根本就不是藏密。既然如此,那么藏密之人有何值得夸耀的?!
弘一法师称赞唐密,并不代表他也认同的密宗。再者,弘一法师是学习律宗的法师,一生戒行精严,修持有方,令每一位佛子心中敬佩。但是,这并不代表弘一法师对密宗也一定有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这是因为,如上文太虚大师所说,密宗的传播,仅仅限于,在元明清各朝,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因为的关系,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控制的政局,故各朝的皇帝都拉拢尊崇的密教,将密宗各派的掌门封为“”“法王”,授予官职。于是,密宗的“大”、”法王”,将密法传到皇室的宫中。汉地的佛教界根本不知道密宗的“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密宗是在太虚法师的法尊到了,将密宗的著作大量汉译以后,汉地佛教界才算是比较深入的了解到了密宗的一些法义。
就弘一法师生活的年代来说,那个时候他所能接触的密法资料毕竟有限,如弘一法师写作《佛法宗派大概》是在1938年,而密宗的根本经典,大肆宣扬男女双身法的《密宗道次第广论》(藏密的荒唐修法详见本书以下几个章节),1939年法尊法师才将之翻译成汉文,之后由印顺法师润色,再由北京菩提学会印行。也就是说弘一法师写作《佛法宗派大概》时,《密宗道次第广论》还没有出版,此书付诸印刷时弘一法师已近作古,何况北京菩提学会印行的《密宗道次第广论》根本没有对外发行,而是几乎全部带回了四川,专门提供给藏密的修行人使用。由于此书从不公开,只有在藏密上师开许的情况下才可阅读,鉴于藏密自创的戒律规定,在那个时期一般与此无关之显宗法师根本无法得到此书。如果弘一法师阅读了藏密以男女双身修法为主的《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著作,不知以持戒闻名的弘一法师又会作何感想?
结论:密宗之徒,见弘一法师推崇唐密,就以为弘一法师也一定推崇密宗,那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那也是在污蔑弘一法师,给弘一法师造罪!就弘一法师来说,他对佛教的教理并无很深入研究,而且,也没有开悟的证量,看看他写的介绍八宗的内容以及其余书籍,就知道了。再者,弘一法师对于密宗的态度本来就是动摇不定的,和很多法师居士一样,前后都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而已!──这也导致了他对藏密的先贬后褒,贬的时候对藏密没有深入了解,褒的时候对藏密也没有深入了解。假使弘一法师当年说过一些怀疑密宗的话以后就往生了,没有再“痛自忏悔”;密宗之徒还会引用他的文章来证明密教是正确的吗?或者假如弘一法师又阅读了藏密大量传播男女双修法的著作以后,又再次“诽谤”密宗的话,藏密之徒又该当何言?
弘一法师,自述自己“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 ──仅仅是阅读了密宗仪轨,有了疑议,后来又阅读了一行大日经疏,又匆忙忏悔。他对于密教的态度,即便是他对于整个密教的忏悔,也是他个人的忏悔,并不代表佛教界所有人!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