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法义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货真价实的真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货真价实的真经
千古秘藏绝世罕见的真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佛之心印、正法眼臧——【禅宗】,原是在灵山会上,释迦佛拈花一言不发时,大迦叶尊者微笑会意所传。因此,大迦叶尊者是西天禅宗第一祖。

据(新纂续藏经第 01 册 No. 0027、《万续藏》第八十七册)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咐嘱摩诃迦叶’”。

在灵鹫山法会上,大梵天王为令一切众生得大利益,请佛说法,并把一朵金色的波罗花献给佛。佛答应了大梵天王的请求,高升法座,却一言不发,手里只是持著婆罗花朝大家看看。在座的人都不理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世尊高兴地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咐嘱摩诃迦叶”。同时,世尊还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予迦叶。以佛祖亲用的衣钵传后代祖师,为正法眼藏所在的信物。
这就是禅宗说的‘衣钵真传’的故事。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大迦叶尊者后传【阿难尊者】为“西天禅宗第二祖”。代代传承,至“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达摩祖师)。达摩祖师来华传下禅宗,被后世尊为【东土禅宗第一祖】。 

《六祖坛经》(六祖门人记载成书)中,一字不识从未看过佛经的六祖惠能,在圆寂前一年准备回新州老家时,为大众开示了七佛的传承,以及禅宗正法眼藏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六祖的传承。禅门还列出了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六祖的传法偈颂,说明禅宗是直承迦叶尊者之法的一脉单传。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拈华微笑’故事,与六祖的开示大迦叶为禅宗初祖,完全是不谋而合、完全吻合。

关于“拈花微笑”公案,唐宋以来在禅门流传。灵山会上,世尊拈花、大迦叶微笑,世尊授记大迦叶尊者得佛正法眼藏。六祖以后,禅门都不知佛经也记载过此事,还以为只有祖师开示过,经藏并无记载。从各种灯录来看,禅师都未提到它在佛经里的出处,都以为不见于藏经。禅门也不知道有《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这部经。
后来,北宋宰相、居士王安石在宫内翰林院见过《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了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公案,世尊授记摩诃迦叶得正法眼藏。王安石在偶然与佛慧泉禅师言谈时,才发现禅师并不知道佛经有记载这件事,于是他告诉了禅门中人。
据《宗门杂录》记载:【王荆公(王安石)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王安石)云:“余顷在翰苑(翰林院),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

更奇妙的是,这本《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不但禅门中人不知,竟然还是北宋宰相从宫内秘藏的不公开版本的大藏经里看到后,偶然闲谈中告诉禅门中人的。可见此经在至少北宋以前早已来中国,被帝王珍秘在大内秘藏大藏经中,不在世间刊刻流传。此经更不是禅门中人编造的。
近代,该经在日本又被发现,它又名《问佛决疑经》,有二卷本(24品)和一卷本(7品)两种,收在新纂续藏经第 01 册 No. 0027、《续藏》第87册。因其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亦不详,历代大藏经也未公开此经,因而常被无正法眼者疑伪。

无正法眼者疑伪而武断诽谤真经,也是他们的老毛病了:这也与“大乘经典”因不见于七叶窟第一次结集的【阿含部】“小乘佛经中”,所以被后人疑伪一样,无损于“大乘经典”的伟大。
大乘诸经典因不见于小乘【阿含部】而被南传上座部佛教僧团疑为伪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因多有帝王问佛事,而被秘藏在宫禁中而不在世间的大藏经中流传,而被无正法眼的佛教僧团疑为伪经。雪窦禅师的《颂古百则》因有“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一句,遭到宋神宗大怒,说是“诽谤圣皇”,勒令“不得入藏”(收入藏经)。可见,不收入藏经者,未必不是真经真义!《大乘金刚经论》藏经未收,有人疑伪或信不过(东晋时期)北朝后赵高僧佛图澄。凡此种种,历代有正法眼之禅师早已开示过这些都是真经。

和《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大乘金刚经论》一样,《金刚三昧经》也是无人知晓译经者的人名。这几本无上了义的经典,其法义圆满无比,令人叹为观止,且都没有译者。好像是佛菩萨因缘时至,自动示现中译本在中国的。
《金刚三昧经》,只知道从南北朝,北朝的北凉时期,佛门四众就译经见到这部经了。历代大藏经无论中国和外国的版本,也都有收录《金刚三昧经》,虽然没有译者,但真经是肯定的。

这再次证明了:佛经是神物,‘不应缘则伏藏不见,应缘时自然显现于世间’,并不局限于释迦佛灭度后佛弟子‘第一次结集’的佛经。而是在后世陆续不断自动出现。这不应奇怪,因为佛菩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从未离开过我们。需要时就会显现佛经。

《法灭尽经》讲过:众生无佛缘时,三藏十二部经都会自动消灭,所有经书都会自动变成白纸,沙门衣服也是自然变白。没什么奇怪的。
有佛菩萨自动示现的无上了义经典,大家无比珍惜吧。

大藏经收录的证据: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09 册 No. 0273 金刚三昧经(1卷)【失译】【注:大正藏将此经归入: 04. 法华部·华严部——第9卷、第10卷】。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新纂续藏经第 01 册 No. 0027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失译】
【有七品本、24品本两种。】
--------------

科学和佛学证据:

有人说:这部经据说早已失,有争议,看有大量中国道家内容:五行,阴阳二气,魂魄,五脏配五行,忠君孝亲,乃至中医穴位“命门”.......后又包括了好多本不同时期佛经的内容,论及往生之言......存疑。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序品第一》,还有2500年前佛就讲过地球是圆的证据呢?
佛弟子为何要怀疑“佛是全知万能的”呢?难道佛不能知道当时很多常人都不知道的学说吗?—— 
佛菩萨从印度灵鹫山,三次东飞,回到原处。讲佛法如同转轮,传法兴盛地将会绕地球一圈:先在印度兴盛,然后到震旦(中国)兴盛、最后到‘大日发’国兴盛:
先东飞行数千里,来到‘震旦’国(中国、CHINA、支那)‘五宝台山’(五台山),讲此国有‘三皇’,都是观世音菩萨化现,传的道法就是佛法的一支;
再东飞行万里,来到海上‘大日发国’(摩诃日发?AMRICA?或是‘大罗马’国?),讲此国有观世音菩萨化作大梵天王令造世界与众生,传的大梵天的法(上帝教)就是佛法的一支;
再往东飞行万里,经过的国家人性与畜生接近、无有佛缘(应经过非洲?大西洋岛国?不开化之地,不应是欧洲。所以上面那个‘大日发国’更像是指美洲将会是下一个佛法兴盛地。)

《宗门杂录》记载:当时宋朝宰相王安石对佛慧泉禅师提到,这部经在大内秘藏,他偶然在翰林院看到过三卷,里面有灵山会上佛与大迦叶‘拈花微笑’、传正法眼藏的事。
大正藏有一个版本三卷本(共24品),是高丽国从唐朝抄录。笔者更喜欢‘一卷本’(共七品),就是本文后附的。
如果是古人伪造,且不说此经的义理极为圆满,就是涉及的古代和现代学问,都远远超越了当时地球所有国家人类的智慧。
唐代、宋代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吧?更不会预言佛法在中国兴盛之后,还会将再往东传万里、到海上某大国兴盛吧?
恰好证明这部经是货真价实的真经。诽谤真经等于随喜魔王灭法,佛弟子如有此等愚痴行为要速忏悔啊!


据【佛学大辞典】,提到《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的历史文献,约计有以下几处:
《人天眼目卷五》、《宗门杂录》、《佛祖统纪卷五》、《释氏稽古略卷四》。
另:包括《佛学大辞典》,编者虽措辞也不能十分肯定,但也轻率地倾向于采信此经“疑伪说”,这是有很严重的过失的。
怀疑《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伪经的,既没有用‘正法眼藏’来印证经义是否了彻,也全无有直接证据,只是根据自己掌握的佛法常识来怀疑,说‘印度当时不知道中国的学说’、‘大乘佛学不在第一次结集佛经的内容中’、‘历代大藏经没有公开收录’等。
这实际上有三宗弥天大罪:
一、是在怀疑‘佛能不能全知’,是十分愚痴的诽谤佛法行为。
二、同时轻率以小乘原始佛教的说法,来怀疑了所有的大乘佛经。
三、《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降魔品第六》中,世尊甚至都明白无误得预言授记了:这部经将会被帝王秘藏,不会公诸于世,以及根本原因是天魔作障。

附:佛学大词典的词条解释原文: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 《 佛学大词典 》:
全一卷(或二卷)。略称问佛决疑经。今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
内容叙述佛于灵山时,拈花微笑而付嘱大迦叶禅法之事。计有二十四品。本经不见载于诸经录,唯见于宋人传闻,或疑为我国后代所伪作者,今所存系东传日本者。[人天眼目卷五宗门杂录、佛祖统纪卷五、释氏稽古略卷四]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经名)禅家所谈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经典,见拈花微笑条。
本经的二卷本有二十四品,一卷本有七品,二书除品数不同外,内容亦略异,一卷本当较晚出。又,二卷本当系成书于‘释尊付法摩诃迦叶’的传说成立之后,且较《景德传灯录》的成立年代为晚。
2018-11-07 回复:0  浏览:661
下一篇:
楞严经是真经考(转载)
上一篇:
沒有人反对密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