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法义
《中国密教史》中对密宗的研究成果
 关于西藏密宗本质是外道法,请看看的国内研究密宗的学者的观点。吕建福所著的《中国密教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这是国内研究密宗相对的较权威的一本书,特别是社科院的院士黄心川先生作的绪言,极为客观、中肯。

1,关于“密教兴而佛教亡,是古印度之历史事实。”

-----------------------------------

见书中(正文)第6、7、8、9、10、页说:密宗最早以“陀罗尼”来命名的,然后发展为持明乘——真言乘——金刚乘(瑜伽教)——俱生乘。”到第11页 时说:密教最晚的时候,传承《时轮经》的一派承为时轮乘。第5页(序)说:“11世纪初,佛教徒、印度教徒为了应付共同的敌人(伊斯兰军),制作了《时轮 经》“时轮”譬喻现实的存在象时间的车轮一样攸忽即失,只有信仰宇宙的本初存在或本初佛才能从迷妄的世界中解脱出来。《时轮经》改变了佛教的性质,使之成 为纯然一神论的宗教,随着伊斯兰军的节节胜利,佛教也就从印度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这就是说:密宗经过持明乘——真言乘——金刚乘(瑜伽教)——俱生乘,发展到时轮乘阶段时,已经改变了佛教的性质,使之成为纯然一神论的宗教。佛教的实质也就灭亡了。随着伊斯兰军的节节胜利,佛教的形式也接着从印度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2,。藏密宗的法义,其实是天竺晚期的坦特罗佛教,经由搜集一切奇奇怪怪的外道法,配合佛法名相,长期日渐增补之后,再将印度教中性力派男女合修淫乐之双身修法理论纳入,然后以此双身修法之理论而前后贯串,冠上佛法果位修证的名目以后,才有今日密教之规模、理论与行门。

-----------------------------------

以上内容在《中国密教史》一书中讲印度密教部分里,随处可见,随意举几例:

(1)密教以高度组织化了咒术、仪轨、和世俗性信仰为其主要特征,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大量摄取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教义、神话、咒语、仪轨和法术等(序2页)。

(2)左道密教中常常以血肉供奉明妃,用骨髅装饰胸襟,这是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最早的祭祀母神的一种仪式(序3页)。

(3)作为坦特罗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瑜伽行法起源于吠陀奥义书(序3页)。

(4)密教中的大威德明王形象是由印度教的死界之主阎摩和难近母所演化而成。毗罗遮那大日如来是由阿修罗所改装。(序3页)。

(5)印度教性力派把“双身交合”看作修行者的重要修行方法,从而建立了“轮坐男女杂交”等等迷仪,这些思想和实践也威密教所摄取,并且还有许多创造。(序4页)

(6)印度的咒术密法是源远流长的民间信仰,在吠陀时期就已经能见到。佛陀在创立佛教时对这些咒术密法采取排斥的态度,称之为“畜生学”,甚至规定弟子实行咒术就是破戒。(序4页)

(7)《摩诃僧只律》中咒术被斥为身口意三邪命之一。(正文27页)


《增一阿含经-三宝品》说:有三事覆则妙,露则不妙,其三事即女人、婆罗门咒术。邪见之业。(正文27页)

(8)如新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都把坦特罗教或密教列置于佛教的条目下,用以特指佛教的一个教派——秘密佛教。(正文2页)

这样的例子太多。

以上足以证明:西藏密宗的法义,其实是印度晚期的坦特罗佛教,搜集一切外道法的咒术、仪轨、外道的神灵等,长期日渐增补之后,再将印度教中性力派男女合修淫乐之双身修法理论纳入,配上佛法名相以后,才有今日西藏密宗之规模、理论与行门。
2018-11-07 回复:0  浏览:550
下一篇:
藏密非佛法——藏密伪经《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举例
上一篇:
西藏活佛转世和金瓶掣签来由(历史知识普及)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