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藏传
密宗对佛法四加行之误解
密宗对佛法四加行之误解

佛法中的加行意思,即是行者加功用行,以突破修行过程中的瓶颈关卡。加行有四法,也就是暧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此四法总名“顺抉择分”,于明心证真之前,为求证大乘见道所建立之法,于唯识五位之中,说此四法为加行位之法。佛子于佛道外门修学六波罗密多、广积福德、智慧资粮,所谓菩萨外门广修六度万行满足者,为进修见道智慧及至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故修此四种加行之法,以证解脱果而不取证无余涅槃,地地升进,直趋大般涅槃境界——究竟成佛。
然而密宗古今诸师,由于未能取证此四加行法故,皆将此四种佛法名相之总名——四加行——随意擅作解释,以外道法之实质而冠以四加行名义,广泛误导佛门学子,令人误以为密宗之法即是佛法,并令人误以为密宗即是佛教。此篇将对密宗于佛法四加行之误解处作一些举证,并阐释佛法四加行真义,以便佛子树立佛法正知正见,远离被密宗误导之境地。

四加行之法证,是依靠四寻思、四如实智之观行而立。四寻思者,谓行者寻思“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寻思此四法假有实无。然后现前观察:“若离能取之识——前六识——则无此四法;在而此四法所依之能取识亦非真实有。”如是现观证实不虚,发起“明得定”而发“下寻思”,现观所取空,建立此位寻思之果为“暧”位。
在“下寻思”现观所取空的基础上,再作寻思而发起“上寻思”,现观“名、名义、名义自性、名义自性差别”诸法皆是六识所变,故一切所取诸法皆是假名施设,绝非实有;若无前六识,则无六尘万法现前而可接触。如是现观者,乃是依“上寻思”而现观“所取一切法空”,即此现观立为“顶”位,此是世间之“顶”法故。
依顶位之智,于“一切法皆无所取”已经能够印定;复依“下如实智”而观察能取非实,了知能取万法之六识觉知心非真实有,对于如此认知心之虚妄性即随顺而能安忍。如是印前“所取非有”,顺后“能取不实”,说名证得“印顺忍”,是名已经证得“忍”法,行者“下如实智”具足。
实证印顺忍后,印定“所取空”、顺乐“能取空”,复作观行而发起“上如实智”;依上如实智而不退没,如是心心无间,不曾起心怀疑自己现前观察所证之“能所取俱空”——双印能取所取俱空。从此以后,心心无间,得无间定,不久后必入见道位——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慧,即入菩提道内门而广修六度万行,与第一义谛相应而趋向大般涅槃境界。以此“双印能取所取皆空”,将来必定入大乘见道故,说此位即是世间第一无上之法,故名“世第一法”。
密宗对于佛法中四加行之误解,随处可见,譬如密勒日巴歌曰:“施肥净信与加行,以五甘露作浸润”,于《密勒日巴大师全集》之中,有如是注解:“加行——密宗之准备性的初步修行,以为「起、正分」或大手印之修法、作为前行准备基础之工作。普通有四种,所谓四加行是也:一、十万大礼拜,二、十万上师咒,三、十万金刚萨埵百字咒以忏罪,四、十万供养曼陀罗、或曼达。”
如是所言,与真正佛法中所修行的四加行完全相左,与佛法所说四加行无关。密勒日巴之书中注解如是错误,阿底峡对四加行之解释亦复错会。如阿底峡于《阿底峡与菩提道灯释》(陈玉蛟著,东初出版社1991.4再版)中有云:
『修密咒的条件:一、梵行者…知真者无过。…。二、在家众:关于“知真者无过”这句颂文的意义,我有许多上师恩赐的教授:1、有位贤善的上师说:“如果菩萨了知有情的利益,而他的心又被慈悲所左右,那么无论怎么做,都没有错,而且福德反而随之增长。”这是指证得小品忍位的菩萨。…2、某位圣哲说:“知一切法如幻,并明了彼真实性的瑜伽士,不会有任何过错。如说:‘瑜伽士若知,诸法如水月,则彼将不受,罪福等所染。内外此诸法,是心且如幻,彼非常非断,不分别二俱,执实毒不染。谁能见如是,知幻且无过。’”这是指:证得小品世第一法的菩萨没有过失。…3、关于上师福德比丘对“不生过失”的看法,应该阅读上师所做的那部论。他的观点是:即使初学者也没有过错。…4、其他的圣哲则说:“依照《圣迦叶所问经、授记变妇女经、吉祥最胜第一续、有义调伏续》,以及上述以外的其他密续和圣龙树、阿阇梨提婆等所造的那些论典的方式去做,就不会有过错。”意指:“知真者无过”是在证得小品顶位的时候。…5、其他的圣哲说:“引发一切法无生的胜义菩提心,并且已经在心中生出胜义菩提心的人也没有过错,因为明了诸法真实性者没有过错。”意指:“见真谛者不会有过错。”』
阿底峡如是错解佛法之四加行,与真正的佛法四加行法门无涉。不仅阿底峡如是错会四加行法门,白教之大修行者陈健民亦复如是错会,皆是借用佛法名相而实说外道法者,于真正三乘菩提一无所证。陈健民上师如是描述四加行法门:
四加行就是在未得无上瑜伽部大灌顶以前,先应该要把四加行修好。现在我对于你们啊,因为你们的关系,你们夫妇的感情好啊,兴趣也相同啊,所以就希望你们气功修好了,就可以开始依二灌里头的观想来修供养法;所以男的供养女的,女的供养男的。……我虽说过这个话,然而呢,主要还是要这个四加行稳当了,才不会发生毛病。所以现在我要补充说明这个四加行的重要性。这是在表里头没有的。四加行的内容,一个就是归依、一个就是礼拜、一个就是百字明、一个就是供曼达。……如果你懂得五轮的本尊,五部空行母的本尊,互相可以由修供养法来作供养(由男行者以双身合修之法供养女行者,反之,女行者亦然)。假如有一边可以不漏点,无论男的、女的,有一边不漏点,都可以修这个供养法,……普通夫妇关系上讲起来,你如果是有供养的意乐,那么你偶然在供养的时候,你漏点放水的时候(你射精与女方的时候),你就想到这是供养对方,也还是多少有些功德。……但是目的既是要成就灵热,要成就拙火,你就不能像普通夫妇一样常常的多搞啊!所以呢,顶多一个月两次啊。并且行房时要观:在两眉间有一正三角形,内有文殊菩萨;这会使你们漏失的明点减少。……但是很多人并没有马上就把四加行的四十万都搞满了,所以我就特别把每一个都分成三段:譬如归依,你先念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然后,你把这个三归依念完之后,又加上四归依,就有金刚上师,再加上这个本尊、空行、护法,那么就等于七归依的样子了。……礼拜呢,……或者是柔和瓶气啊,修到相当程度,可以投身拜下去,不会出甚么毛病了,再补充这种大礼拜;照道理呢,这个投身的才是四加行十万的这个大礼拜。……百字明也是一样的,你可以先念「阿」字十万,然后修「金刚本体莫舍我」十万,最后才修全部十万。……曼达也一样地你先供这个东西的,然后供这个三十七个东西的,然后才再供三身曼达。……如果已经被金刚(勇父)所舍了,已经被莲花(空行母、明妃)所舍了,也就是如果被佛所舍了,被空行母所舍了,那你随做个甚么功德都不成啊!……你从前在他们的前面犯了很不少的罪,使他们不喜欢;莲花也是,使空行母不喜欢。……如果他们男的使莲花——即空行母——不喜欢;女的使金刚萨埵这些不喜欢,那么就随修甚么仪轨、修甚么气功、做甚么火供,都没得效的。所以由百字明把这些罪业清净了之后呢,你做一个功德,都会有天龙的保护,都会有佛菩萨金刚的垂怜,都把你们所有的功德记录起来,所以以后修行就没得障碍。因此男的应该是念「莲花本体莫舍我」,……女的就要「金刚本体莫舍我」。(《曲肱齊全集》(一)(陈健民著,徐芹庭编,普贤王如来佛教会1991.7.10.出版精装本)页250-254)
密宗如是自行方便解释佛法名相,而用以说明其所弘传之外道法等,然后向人说其如是修证为佛法上之修证。若有真正佛门行者说其四加行之修证时,彼等密宗行者由于不解真实佛法之义旨,便谓显教修行者之证量粗浅,不解密宗之四加行,而谓密宗所说之四加行方是真正之四加行;若究其实,却是密宗行者自生错会。如是错会而言已修、已证显教之法者,真乃误会之大者也。如是误会之现象,普遍存在于密宗上师与诸学人之间。譬如萨迦派之《道果——金刚句偈註》中所说:
加行道:暧(原註:分别前行暧、九界集摄暧、明点降集暧),顶(原註:外、内),忍,世第一法(原註:出轮回、出世间)。……壬一、暧:此即四灌顶中之四种道,依此为积聚见觉受暧相智之因,故颂中云此为:「资粮道」。复次,由修四道而生四见者为「加行道暧智」,此中复分大中小三种暧:癸一、易生分别妄计故称「分别前行暧」,此为小。癸二、为以难生三分别妄计故称「九界集摄暧」为中。癸三、为以极难生分别妄计故称「明点降集暧」为大。……「集」者:中集界中一切所生之暧,为中者,其景象坚固且能断外内之虫,得决不生恶趣,其他经典(密宗之经典)亦云此为中「忍」位。……壬二、「顶」位有二:癸一、外顶:以心气集摄于精血二脉之尖顶,外之有界顶则为世道之最上端。癸二、内顶:内顶为中脉顶,以心气集摄于外相之阿字,为出世间道之下端。……壬三、「忍」:如此,以前无之无生法忍,于空性义理无所惧之忍,为「忍」。……壬四、「世第一法」有二:癸一、出轮回法之世第一法:以心气集摄于中脉,遮遣能所二取分别之部分者为之。癸二、出世间道法等悉圆足之世第一法:能得出世间初地以上之诸道悉圆足者,且能生身无漏(于此世证得保持性高潮中绝不漏精之智慧)、心无分别之因而为无碍者。(《道果——金刚句偈註》(毕瓦巴著,萨迦班智达讲释,法护译,大藏文化出版社1992.5.初版)页432-437)
如上所举,密宗之无生法忍者,乃是以中脉明点、宝瓶气、双身法之合修,而能长住性高潮、并永保不泄明点者,为无生,为无生法之忍,如是之名已经证明「无生法忍」之意涵也。复以此「无生法忍」而谓为四加行中之「忍」,完全不懂四加行之忍与无生法忍之大异其趣,亦完全不知此二修证在果位上之悬殊。如是而言无上密法之「果地修行」法门,原来却是以误会之「佛法」修证,而自矜于显教。可见,密宗实是佛教史上的最大骗局,以欲界中层次最低、欲贪最重的双身邪淫法门而自诩为高于真正的成佛之道——菩提道,佛教史上再也找不到比藏密更能笼罩人的骗局了。
如是四加行,与佛法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完全无关,而言能使密宗行者证得佛法上之证量,有何意义?密宗诸师一向重视上师相应法,然而密宗诸师既皆未曾见道,所传、所修、所证皆非佛法,完全不具佛法上之证量,其弟子精勤而修上师相应法者,有何功德资粮可言?唯能与上师于双身法上有所相应尔。《藏密修法秘典》卷一如是言:
四加行法,在密乘中,称为前行共道。显密二道所共修故,显密修者前导引故。(《藏密修法秘典》(卷一)吕铁钢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初版,页105)
宗喀巴所辑《皈依发心仪观行述记》中云:
瑜伽行人修习密宗大法,应先修学四种加行,清净相续,积集资粮,获得加持,而后始易相应。四加行者:一、皈依发心,二、金刚萨埵百字明或三十五佛忏,三、供曼陀罗,四上师瑜伽。(《藏密修法秘典》(卷一)吕铁钢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初版,页107)
如是所言「四加行」既是显密之共道,则应显密无二,云何密宗所说之四加行迥异显教达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不应正理。由此可知密宗者,实乃假藉佛教名相及教相,而说外道法者;本质实是外现佛教、内修外道法之附佛法外道也。
密宗古代上师如此,近代上师也是如此,不断随意自创四加行法门者,实即皆与佛法无关,譬如蒋贡康楚之开示:
蒋贡仁波切在所有开示前,均以「将心转向佛法之四念处」开始。此四念,或曰「四共加行」,即1、人身难得,2、死亡无常,3、轮回过患,4、业报因果。仁波切尤强调初机者应多方面参考这类资料,这是最基本的教义,应根植于我们心中。(《修心七要》谢思仁编译,众生出版社1998.5.15初版三刷,页48)
佛法甚深微妙,本已不易修证,今者蒋贡康楚自创四加行,混淆佛法名相,令人更加不知所从。如是依于自意妄想而解释佛法名相者,在密宗之内屡见不鮮,所在多有,不胜枚举。如是作为,密宗上师代代仿行,则能渐渐转易佛法实质内涵而转变为外道法。
如是渐渐转易佛教内涵之作为,大众往往忽视而无所觉察,不知其严重性,是故天竺佛教便是在如此情况下,渐渐被密宗之外道性力派思想所取代,而令天竺「晚期佛教」本质转变成为外道法,佛教遂告灭亡,此即是天竺波罗王朝之「佛教」,即是认同应成派中观之佛教研究学者、及印顺法师所说之「晚期佛教」,其实已非佛教,只是披着佛教外衣之外道罢了。后来被回教国家所灭之「晚期佛教」,只是徒有佛教表相之密宗性力派思想之邪教而已。是故佛教并非灭在回教手中,实是提前百余年便已灭在密宗手中;在回教军队消灭波罗王朝之前,已经没有真正之佛教存在,只余身披佛教外衣之密宗外道在弘传外道性力派思想而已,佛教在波罗王朝被回教所灭之前,已经完全消失于天竺也。由此缘故,说密宗渐渐转易佛教法义之行为,即是毁坏佛教之最严重行为;如是作为,而可言为「弘扬佛法」者,黑马亦可说为白鹿也。

一切大心量佛子都应该揭露藏密外道的本质,共护  世尊正法常驻娑婆世界广度有缘佛子。

2018-11-08 回复:0  浏览:679
下一篇:
自古以来,藏传佛教密宗搞双修双运的确是与女人杂交(图)
上一篇:
揭秘藏传佛教密宗的男女双修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