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藏传
恶取空 断灭空执导致了印度佛教的衰灭 也演变成了密教的根本理论
印度佛教的衰灭      

第一是持续多年的“空有之争”佛陀为了对制不同根性的众生,就说了不同的法门,一转阿含,二转中观空义,三转唯识,程度上是越来越圆满,但是所需要的才智根性也就越来越高,结果有的人并没有达到对法义透彻的了解和实修,也没有对大乘唯识的掌握,却认为自己就已经了达了法义,妄谈空性,认为自己证到了所谓的空,但是离开了缘起那里去找个空?他们这个空是恶取空,正确的中观是不离开因果的。恶取空最有名的是应成派月称“不立自见专破他宗”他们揭开了长达多年的“空有之争”!他们既然是恶取空(什么都没有),那么那里还需要修行?那里还有因果轮回?因果轮回是整个佛学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他们必然歪曲法义。到了印度佛教后期这样的恶取空发展达到了鼎盛,赖耶缘起,三十七菩提道品,四念处,唯识止观等等重要思想被他们排斥,没有了具体的有效的修行内容这样的情况下,婆罗门教内容被大量吸收到佛教,所谓的密法便以释迦佛入灭800年大日如来秘密传授敕龙树开塔取经之说产生了,与婆罗门教的高度同质化那么混合衰落就是自然的了,(关于恶取空佛陀早有预言,请查看解深密经)。

第二,其实就适应性上来说,婆罗门教(后来叫印度教)比佛教历史长,包括佛教最鼎盛的时代,婆罗门教并没有衰落,只是相比较而言势微罢了,并且婆罗门教的教义很符合印度的特色,有很深厚的基础,后来佛教分裂,应成派鼎盛,结果婆罗门教的商羯罗冒充佛教徒。剽窃佛教唯识宗部分教义,击败应成派,复兴婆罗门教,打压佛教,于是印度佛教在这一击下一掘不振。

第三,就是政治上的原因,孔雀王朝阿育王(佛陀有预言查看阿含经)以后的巽加王朝,他们本来是靠反孔雀王朝上来的,所以对孔雀王朝所立的国教——佛教也大加摧残,又后来阿拉伯的入侵,带来了最后的一击。

2018-11-08 回复:0  浏览:362
下一篇:
喇嘛教的恐怖杀人喝血“供佛”仪式!
上一篇:
粗览密宗道次第广论后的震惊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