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法义
关于网传《索达吉堪布:断我见的两种勘验方法》一文的严肃辟谣!
最近,网络上某些佛教论坛、博客都在流传一篇《索达吉堪布:断我见的两种勘验方法》的文章。这篇文章,作者挂名是“索达吉堪布”,貌似是索达吉堪布的著作,但经本人阅读鉴定后,发现它实际上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将萧平实《识蕴真义》一书的选文进行改头换面,再冒用索达吉堪布的名义发表,以欺骗读者的。
因为这篇文章的广泛流传,且没有得到及时的辟谣,不少读者信以为真,上当受骗,有些萧平实的粉丝更是以此在某某论坛大肆鼓说索达吉堪布已经接受了萧平实的观点等等怪论,企图制造思想混乱,蛊惑人心,蒙骗信众,以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
有感以此,本人在此特别进行辟谣。希望广大读者能擦亮眼睛,明辨,不要上当受骗。
篇末附录伪造《索达吉堪布:断我见的两种勘验方法》一文和萧平实《识蕴真义》一书摘录,请大家将两文进行比较,自然得出正确结论。
 
附录1:伪造《索达吉堪布:断我见的两种勘验方法》一文
 
所谓我见,略述如下:一者,断续分别我见,即是声闻法中初果人所断之我见也。谓如凡夫、外道之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断法者,皆属我见未断之人;或谓南传佛法中错悟二乘菩提者,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之意识心作为涅盘心者,即是声闻法中未断我见之人;或谓大乘法中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譬如长久安住於一念不生境界中之离念灵知、或如前念已过後念未起中间之短暂离念灵知、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等),作为第八识真如、如来藏者,皆是大乘法中未断我见之人也。云何谓此为我见未断之凡夫?谓佛於四阿含中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为缘生。意识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方能出生之法,是有生必灭之法,堕於意识境界中者,即同於众生我;若有差别者,都在意识境界之高下差别而已,都不离意识生灭法境界,故为我见未断之凡夫。
如是我见,自古至今,即难断除;是故古今师、大居士,每多误以为断除我所之贪着,保持觉知心不贪不厌之境界,如是清净安住即是断我见烦恼、即是证涅盘境界者;如是涅盘,同於外道五见涅盘之第一种,具足外道凡夫见解。如是邪见比比皆是,皆是错悟二乘涅盘、自认已断我见之误会者;所以者何?谓觉知心本身即是欲断我见者所应断之故;觉知心不论处在何种一念不生之境界中,不论处在何等胜妙之无念禅定境界中,都仍然是意识故,都仍是常见外道所误认为常之意识心故,都仍然是识阴所摄之我故;凡此误会而错认觉知心意识之种种变相,作为不生灭法者,皆是堕於常见丶我见中者,皆是误以凡夫境界而错认为已证声闻初果境界者。亦如大乘法中之师与大居士,参禅误会而错认真实心,误将种种觉知心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认作常住不坏之真如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者,随处可见;此即禅宗真悟祖师所说漫山遍野死人无数之意:难得遇见一个已断我见而活却法身慧命者。
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我见之意涵;我见者即是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坏法,若将意识觉知心认定为常住不坏法时,即是堕於识阴我之中;以如是见解而坚执觉知心── 意识──常住不坏者,如是见解即名我见。所以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意识心,莫堕於意识心中而自以为不堕於意识心中,莫将意识心变相境界错认为第八识如来藏境界,是故应先了知勘验意识心之方法,方能真断我见无馀。如何勘验所悟是否为意识心?答:可以增上慧学一切种智中所说较为粗浅之心所法勘验之,即可正确勘验;深细之勘验法,暂勿论之;但凭较粗浅之心所法,即足以具足勘验丶即可具足取信於一切大师与学人故。
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亦必定会与五种了别境界相之心所有法相应;又必定会有人间境界中五位(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暂时断灭之现象,当知符合如是体性之觉知心,必定即是意识心也。一切大师与学人,皆可将此二法,据以勘验自己及诸方大师之所悟是否为意识心,即可了知诸方大师之已断我见、或未断我见,即可了知诸方大师之是否证得声闻初果圣境、或未证圣果也。
先说第一种勘验法:
观察所悟之心,是否为觉知心?若是觉知心,则非真实心。复观察所悟之心,是否能领受五尘与法尘?若是能领受痛痒冷暖之心,能领受色、声、香、味之心,能了知法尘之心,当知即是意识心,不论所住境界相如何胜妙,都仍然是意识境界;综而言之,若是一念不生之际,仍然能领受六尘丶仍然能触知六尘之心,皆仍是意识心。经言无觉无观,是名心性,又言一切诸法无觉无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又言法离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又言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如是所言离见闻觉知之开示,处处经中同此一说,是故所悟之心若是有见闻觉知而能触知六尘者,当知即非胜义菩提心,当知皆是意识妄心也。此是初勘验之粗法。
次说第二种勘验法:
五别境相应之心所法。云何为五种了别境界之心所法?谓欲、胜解、念、定、慧。若所悟之心,是於六尘能起欲者,不论所起之欲是善法欲、或是恶法欲,皆是意识觉知心也;譬如住於定境中时,起欲希望常住定中而不受干扰,即是欲心所也;或是起欲更求胜进之定境,亦是欲心所;定中之觉知心必定与欲心所相应,则知此定中之觉知心乃是意识心也,何以故?谓第七识末那识心,不与欲心所相应;第八阿赖耶识真心,亦不与欲心所相应故,则知此一能与欲心所相应之觉知心,必定是意识心也。(文:索达吉堪布)
 
 
附录2萧平实《识蕴真义》一书摘录
 
所谓我见,略述如下:一者,断续分别我见,即是声闻法中初果人所断之我见也。谓如凡夫丶外道之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断法者,皆属我见未断之人;或谓南传佛法中错悟二乘菩提者,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之意识心作为涅盘心者,即是声闻法中未断我见之人;或谓大乘法中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譬如长久安住於一念不生境界中之离念灵知丶或如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中间之短暂离念灵知丶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等),作为第八识真如丶如来藏者,皆是大乘法中未断我见之人也。云何谓此为我见未断之凡夫?谓佛於四阿含中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为缘生。」意识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方能出生之法,是有生必灭之法,堕於意识境界中者,即同於众生我;若有差别者,都在意识境界之高下差别而已,都不离意识生灭法境界,故为我见未断之凡夫。
如是我见,自古至今,即难断除;是故古今师丶大居士,每多误以为断除「我所」之贪着,保持觉知心不贪不厌之境界,如是清净安住即是断我见烦恼丶即是证涅盘境界者;如是涅盘,同於外道五见涅盘之第一种,具足外道凡夫见解。如是邪见比比皆是,皆是错悟二乘涅盘丶自认已断我见之误会者;所以者何?谓觉知心本身即是欲断我见者所应断之「我」故;觉知心不论处在何种一念不生之境界中,不论处在何等胜妙之无念禅定境界中,都仍然是意识故,都仍是常见外道所误认为常之意识心故,都仍然是识阴所摄之我故;凡此误会而错认觉知心意识之种种变相,作为不生灭法者,皆是堕於常见丶我见中者,皆是误以凡夫境界而错认为已证声闻初果境界者。亦如大乘法中之师与大居士,参禅误会而错认真实心,误将种种觉知心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认作常住不坏之真如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者,随处可见;此即禅宗真悟祖师所说「漫山遍野死人无数」之意:难得遇见一个已断我见而活却法身慧命者。
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我见之意涵;我见者即是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坏法,若将意识觉知心认定为常住不坏法时,即是堕於识阴我之中;以如是见解而坚执觉知心——意识——常住不坏者,如是见解即名我见。所以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意识心,莫堕於意识心中而自以为不堕於意识心中,莫将意识心变相境界错认为第八识如来藏境界,是故应先了知勘验意识心之方法,方能真断我见无馀。如何勘验所悟是否为意识心?答:可以增上慧学一切种智中所说较为粗浅之心所法勘验之,即可正确勘验;深细之勘验法,暂勿论之;但凭较粗浅之心所法,即足以具足勘验丶即可具足取信於一切大师与学人故。
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亦必定会与五种了别境界相之心所有法相应;又必定会有人间境界中五位(眠熟位丶闷绝位丶正死位丶灭尽定位丶无想定位)暂时断灭之现象,当知符合如是体性之觉知心,必定即是意识心也。一切大师与学人,皆可将此二法,据以勘验自己及诸方大师之所悟是否为意识心,即可了知诸方大师之已断我见丶或未断我见,即可了知诸方大师之是否证得声闻初果圣境丶或未证圣果也。
先说第一种勘验法:
观察所悟之心,是否为觉知心?若是觉知心,则非真实心。复观察所悟之心,是否能领受五尘与法尘?若是能领受痛痒冷暖之心,能领受色丶声丶香丶味之心,能了知法尘之心,当知即是意识心,不论所住境界相如何胜妙,都仍然是意识境界;综而言之,若是一念不生之际,仍然能领受六尘丶仍然能触知六尘之心,皆仍是意识心。经言「无觉无观,是名心性」,又言「一切诸法无觉无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又言「法离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又言「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如是所言离见闻觉知之开示,处处经中同此一说,是故所悟之心若是有见闻觉知而能触知六尘者,当知即非胜义菩提心,当知皆是意识妄心也。此是初勘验之粗法。
次说第二种勘验法:
五别境相应之心所法。云何为五种了别境界之心所法?谓欲丶胜解丶念丶定丶慧。若所悟之心,是於六尘能起欲者,不论所起之欲是善法欲丶或是恶法欲,皆是意识觉知心也;譬如住於定境中时,起欲希望常住定中而不受干扰,即是欲心所也;或是起欲更求胜进之定境,亦是欲心所;定中之觉知心必定与欲心所相应,则知此定中之觉知心乃是意识心也,何以故?谓第七识末那识心,不与欲心所相应;第八阿赖耶识真心,亦不与欲心所相应故,则知此一能与欲心所相应之觉知心,必定是意识心也。
摘自萧平实《识蕴真义》
 
2018-11-10 回复:0  浏览:569
下一篇:
他强迫我双修把我变成女鬼——我的泣血遭遇
上一篇:
揭露佛医易网正新的真实面目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