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共有二十八层,欲界有六层,色界有十八层,无色界有四层。
天人所修福善大小不同,感生到不同层次的天界,享受福报。天界越高,寿命越长,福报越大。
天人与人类的身体有种种不同,一大千世界中三界二十八天的概况大略如下:
1.欲界天(因共有六层,故称“六欲天”)
最下层四天王天:
居须弥山腰(须弥山虽然叫山,但与地球上的山不是一个概念——看雪客注),为六欲天中国土幅员最广者。此天分东南西北四大天区,每天区各有一天王,故称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即佛寺中天王殿内的四位威武天神,俗称“四大金刚”。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 琶,领乾闼婆、毗舍阇神将,护四大部洲中的东胜身洲;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领鸠盘荼、薛荔神将,护四大部洲中的南赡部洲(即我人所居);西方广目天 王,手上缠龙,领龙及富单那神将,护四大部洲中的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持伞,左持银鼠,领夜*、罗刹神将,护四大部洲中的北俱卢洲。四天王各有八大名将、九十一子, 其职责是守护四大部洲,管理各种鬼神,不令侵损人类,维持天下太平。《金光明经》等说,若四天王失驭,鬼神作乱,则日月星宿失度,风雨不调,人间必有战乱 灾荒。四天王所统人民众多,除本天国土外,还散居于须弥山周围的诸小山。四天王所居城池,庄严富丽,《长阿含经·四天王品》描述东方增长天王所居贤上城:”纵广六千由旬(一由旬当10—15公里),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币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
四天王天的 天众,身高半里,衣重半两,寿五百岁,其天中一日相当于人间五十年,其天寿五百岁,合人间912.5万年。
“南天门”乃四大天王的处所。
第二忉(音:刀)利天,意译“三十三天”:
以有三十三个天国而得名。居须弥山上顶巅,中央为主国帝释天,为三十三天之主释提桓因(帝释)所居,八方各有八个天国,四角四峰,有帝释天保护神金刚手居止。帝释所居善现城,周长一万由旬,中有殊胜宫殿,周千由旬,外有众车、杂林、粗恶、喜林四苑,城外东北有圆生树,花香熏百由旬,西南有善现堂。为帝释之礼堂、会议厅。三十三天人身高一由旬,衣重六铢(约合2.4钱),寿一千岁,一日当人间百年,其天寿命合人间三千六百五十万年。
此天天主帝释,为三十三天、四天王天之主,中国佛教徒多说他便是道教所奉玉皇大帝。
第三夜摩天:
第四兜率天:
亦译“睹史多”、“兜率陀”等,意译“妙足”、“知足”,在夜摩天之上三亿二万由旬处。此天天人身有光明,高二里,衣重二铢(约合0.8钱),寿四千岁,一日等于人间四百年,其天寿合人间五亿八千四百万年。
此天宫殿分内、外两院,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候补佛)所居净土,现由弥勒菩萨住持;外院为欲界天。佛教认为对修道者来说,兜率天是欲界天中最好的地方,尤其兜率内院,为不少佛教徒向往的归宿。《涅盘经》说:“兜率陀天,欲界中胜,在下天者,其心放逸,在上天者,诸根暗钝”,皆不及此天众生清净少欲,自在无为。上下界诸天,皆来此天听佛菩萨说法。《楞严经》卷八称此天“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是个清静安全的去处。
第五化乐天:
亦译“乐变化天”、“化自乐天”、“妙变化天”,在兜率天之上十六亿四万由旬处。此天人身高二里半,衣重一铢(约合0.4钱),寿八千岁,一日当人间八百年,其天寿合人间二十三亿三千六百万年。名“化乐”者,谓此天人能随意变化出种种悦意器物,随意娱乐。
第六他化自在天:
略称“他化天”,在化乐天之上十二亿八千由旬处。此天人身高三里,衣重半铢(约合0.2钱),寿一万六千岁,一日合人间一千六百年,其天寿共合人间九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大智度论》卷九说:“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大概是享受别人变化的东西。其天主为常与佛作对的魔王波旬,《大智度论》卷五六说,波旬虽有福德,而怀诸邪见,“见欲界人皆往趣佛,不来归已,失供养故,心生嫉妒,是以佛菩萨名为怨家”,又说波旬为六欲天之主。《瑜伽师地论》卷四等则说此天中 别有魔天,处所高胜,乃魔王(波旬)所居。
六欲天的社会制度:大略也是人间阶级社会的翻版。《大吉义经》说六欲天皆有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有龙、象、孔雀等为其坐骑。《正法念处经》说忉利天以下,有贫富之别,夜摩天以上直至色界诸天,贫富皆等。
六欲天的家庭体制:诸经论皆说有夫妻、嫁娶之事,亦不乏一夫多妻的现象,据称帝释的姬妾多达亿数。然其性生活的方式,与人间有别。《俱舍论》卷十一有偈概括此事:“六受欲交接,执手、笑、视淫”。意谓四王天、忉利天男女交合,与凡人无别,只不过不泄精液,只泄“风气”而已,用道家丹功术语来讲,这是“体交气交”了。夜摩天男女拥抱即得性满足、兜率天仅行握手、化乐天唯相对一笑,他化自在天更是互递秋波便成欲事,这可谓“体隔神交”了。
六欲天的生育:与凡人不同,无怀胎接生之事,“随彼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火+欠)然化生,即说为彼天所生男女也。”(《俱舍论》卷十一)比人类胎生是要简便干净多了。初生时的形貌,从四王天到他化天,依次如人中五、六、七、八、九、十岁孩童,生后不久即迅速长大成人。
六欲天的业因, 共同者是行十善业、守戒、布施。《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依所修十善的品级而有上下天之别。其次是不同程度地节欲禁欲,如《楞严经》卷八说,人若未能离妻妾恩爱,只是“于邪淫中心不流逸”'一点也不想有婚外性关系,则能生四王天”;于已妻房 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独居禁欲时还不能完全没有性的想望),能生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能生夜摩天(《正法念 处经·观天品》也说:“若能离妇女,则生夜摩天”);更进一步,“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虽坚持禁欲生活,但对送上门的美色不能力拒),能生兜率天,“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能生化乐天;“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能生他化自在天。另外,兜率天以上,还须修禅达初级定,方得往生。《涅盘经》说:“修施、戒、定,得兜率身。”
诸天虽然长寿快乐,神通自在,为世人艳羡,但也仍有其苦恼,欲界天下二天中,有宿世修福不多而相对贫穷者,或为人臣妾,受他所制,或神通未能如意,或受阿修罗作乱的战祸威胁;而且不管寿命多长,福报多大,即贵为天主,也终有一死。
六欲天临死前有五种预兆出现: 身光消失、不乐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坏、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戏玩乐的天女们,见到这种“五衰相现”,便皆远离。又以天眼观见将生何处,若是堕落,则更是凄惶恐怖,痛苦不堪,如地狱苦。
2.色界天
色界十八天的共同业因,是行上品十善且修禅入定。《业报差别经》说,“修行有漏十善,与定相应”,能令众生生色界天。依所入禅定的深浅,有初二三四禅天之阶差。因以禅定伏欲界之欲,故虽有身体,而无男女之欲,无家庭,恒处于禅定中享受“禅悦”,可以想象,那是一个清净离欲的禅定、瑜伽修行者们各自坐禅的社会,自然是安静异常,超然世外,没有人间和欲天的各种纷扰,是瑜伽行者生活的理想化。
初禅三天:
为成就初禅者所生。
第一梵众天,为大梵天王治下的人民百姓,该天身高半由旬(一由旬当10—15公里),寿命以中劫计算(一中劫略当三十二亿年),为半劫。
第二梵辅天,为大梵天王的辅弼臣僚,身高一由旬,寿一中劫。
第三大梵天,所居为大梵天王,身高一由旬半,寿一中劫半。
《楞严经》卷九说,修禅定者“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欲习既除,离欲心现, 于诸律仪(戒律)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名梵辅天。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大梵天王的业因,除增上十善、禅定外,还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此王为一小世界主。道德高尚,清净仁慈,但因生于天地万物之先,自以为天地万物是他所创造,以众生之父、之主自居。《大日经》卷六说:“所谓大梵天,名我 慢自然。”佛典中认为天父创造万物的信仰,即出自大梵天。如晚近太虚法师《真现实论》说大梵天先天而生,超越阴阳,即是基督教等一神教信仰的上帝。
二禅三天:
为成就二禅者所生,此天常受发自深心的禅定“喜”乐,超离了一切由外而来的感觉经验,其寿数以大劫计算(一大劫略当一百二十八亿年)。
第一少光天,身长二由旬,寿二大劫。
第二无量光天,身高四由旬,寿四大劫。
第三光音天,身高八由旬,寿八大劫。
《楞严经》卷九说:“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吸 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请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是则二禅天特以光明为著。光音天,即已离语言,以放光代音声以交流信息之意,此天天王,为一小千世界主。
三禅三天:
为成就三禅者所生,此天常受发自深心的禅“乐”,此乐自内源源而出,绵绵寂静,被称为三界中最上之乐。
第一少净天,身高十六由旬,寿十六大劫。
第二无量净天,身高三十二由旬,寿三十二大劫。
第三遍净天,身高六十四由旬,寿六十四大劫。
此天天王,为一中千世界主。三禅天盖由身心清净为著,《楞严经》卷九称此天众生“身心安隐,得无量乐”。
四禅九天:
分凡、圣二级,皆为成就四禅者所生。此天恒处于“舍”的定心中,苦乐双亡,心如明镜止水,无丝毫扰动。
其中凡夫天有四:
一无云天,身高125由旬,寿125大劫;
二福生天,身高250由旬,寿250大劫。
第三层并列二天,
一广果天,是由三禅无量净天中福德圆明而上升者所居;
二名无想天,乃外道人双厌苦乐,力舍一切念想,“身心俱灭,心虚灰凝”,生于此天,虽如广果天,亦身高500由旬,寿500大劫,但因“既已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楞严经》卷九),被佛教斥为因地不正的“无想外道”,其所入定称“无想定”。
广果天以上五重,为佛教中修证到第三“不还果”(阿那含),已断欲界烦恼的圣者所居,称“五不还天”(再不复返欲界受生),
其名目为:
无烦天,身长一千由旬,寿一千大劫;
无热天,身长二千由旬,寿二千大劫;
善见天,身长四千由旬,寿 四千大劫;
善现天,身长八千由旬,寿八千大劫
色究竟天,身高一万六千由旬,寿一万六千大劫。
此天为色界之顶巅,故名色究竟,又名魔醯首罗天,意译“大自在天”,其天王摩醯首罗),乃三千大千世界主,是诸神中最尊者,其形相为八臂三目,骑白牛,即婆罗门教信仰的至上神湿婆。佛经说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亦居色 究竟天,为诸十地菩萨恒常说法。
色界天的天人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用禅修来解决。
色界天天人有寿命,但一直不会显老相,在死前7天才会变老,一旦变老就是将要命终。
3.无色界。
此界四天,依所入定而区分,皆恒处禅定中,连固定的形体亦消失,寿命甚为绵永。说无色,也非完全没有物质身体,只不过其形质极为微细,如《俱舍论》卷二八所言:“由彼色微故名无色,如微黄物,亦名无黄。”据说此界众生只有佛才能看见。无色界之有情均为男身,但不具男根。
无色界,指的是色无边,识无边等等,境界非常的高,但划分时,一般指无色界意识方面比较昏沉,觉性不够,所以与阿罗汉有区别的。
想成就阿罗汉,不能在无色界成就,只能在色界成就,无色界成就不了阿罗汉,因为成就阿罗汉必须做到漏尽,就是业慢慢的转了,与无色界的功夫成就区别很大。
至于那个智慧高,当然是阿罗汉智慧高,因为无色界只是功夫,觉性都不高,如果觉性高,进入不了无色界,所以智慧不能与阿罗汉相比。阿罗汉的智慧,已经得了后得智,非常的高。
第一空处:
住“空无边处定”,定中唯见一无边虚空,寿二万大劫;
第二识处:
住“识无边处定”,定中唯见心识无量无边,“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楞严经》卷九),寿长四万大劫;
第三无所有处:
住“无所有处定”中,“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楞严经》卷九),唯见一无所有,寿长六万大劫;
第四非想非非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