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
第八目 奢摩他九种心住与毘钵舍那四种慧行
《瑜伽师地论》卷 30说:
若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于四种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钵舍那品。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而《广论》376~377页虽也有说,能引生奢摩他品,有九住心次第,谓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境(专注一趣)、平等住;且云:【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编》所引,如云:“此奢摩他道,是从般若波罗蜜多等所说。”】可知九住心《广论》的说法是录自莲花戒的《修次初编》,而《修次初编》又抄自假藏传佛教----密宗的〈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然该论原本的文字却是从《瑜伽师地论》中的〈声闻地〉抄来的。此九种心住是修奢摩他住心次第,学者可从此次第了解在修学禅定过程中住心的状态。
《瑜伽师地论》卷 30〈声闻地〉中所说,修学初禅奢摩他品的九种心所住之状态,按次第为:
一、 内住:谓从外境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也就是把意识心从向外境的攀缘,转为摄心向内不随外境流转的意思。就如同修学 平实导师所教授之无相忆念拜佛法门的最初方便“无相拜佛”之方法,学人摄心在心内的忆佛净念上,不管外境五尘中其他的变化而内住其心。
二、 等住:谓令意识心能长时间且平等住于一法尘境上,专注一念而不攀缘外五尘境。也就如同无相忆念拜佛法门的第二步“忆念拜佛”,专心忆念于一尊佛菩萨,摄心的状况已经不像内住的第一阶段那么粗糙,而能平等、长时且持续摄心于忆佛念的正念之中。
三、 安住:虽然意识已能内住、等住,但是仍有时会因为丢失正念而攀缘于外境,故当发现掉散生起时,应当即刻摄心回到正念中安住。也就如同刚刚修学无相念佛法门的前二阶段,意识向外攀缘的习性仍重,极易丢失忆佛之正念,故当觉察心向外攀缘时,能即时回到忆佛之正念中,而透过无相忆佛拜佛的练习,内心已经能够长时间且轻松的安住于此忆佛念上,如是名之为安住。
四、 近住:已能持续安住正念中保持净念相续后,心不再向外攀缘,也就是不断作意安住于内境,不让此心远住于外五尘境,故称之为近住。也就是如同修学无相念佛法门一段时间以后,所成就之忆佛净念相继的功夫。
五、 调顺:谓如有五欲等种种欲界烦恼相的生起,譬如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贪相、瞋相、痴相,及男女欲等等相的生起而令心散乱。故应先思惟此贪瞋痴五欲,乃至最粗重难断的男女欲贪等诸相之过患,由此想增上力故,折挫意根与意识的粗重攀缘散乱心而不让祂流散,所以称之为调顺。
六、 寂静:谓种种恶寻思及诸盖烦恼缠等,能令心扰动乃至掉举,故当取之为过患想,由想之增上力故,能于诸寻思及随烦恼令心止息而不流散,故名寂静。
七、 最极寂静:失念时会生起诸恶寻思及诸随烦恼,此时要以有间有缺运转作意及精进力,于诸恶寻思及随烦恼忽然现行,寻即生起皆不能忍受想,速能止息、除遣乃至断除,而安住正念不失,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八、 专注一趣:谓已经降伏欲界诸恶寻思及诸随烦恼,能于有加行有功用,无间无缺三摩地相续而住,也就是安住在未到地定中,乃至深心中已伏、除五盖而住在初禅等至位中。
九、 等持:谓虽已得未到地定或初禅正定,然仍须加功用行方能保任不退,故仍须数数修习、多修习为因缘,加行圆满成就无加行无功用心三摩地,定心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或以此定力转作世间定或出世间法之思惟、观察使用时,不住于定境中而不离定力运作慧心所于修观(奢摩他)上面,如是名为等持。
〈声闻地〉中又说:【当知此中,由六种力方能成办九种心住: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此六力首先由听闻与思惟二力,不断闻思增上,能令心内住及心念相续令心等住。如是于内能把心绑住之后,由忆念力数数作意令心不散乱,故能安住、近住。再由正知力调息其心,调伏止息诸恶寻思及诸随烦恼,令心不流散,而得调伏随顺于寂静。如果诸恶寻思及诸随烦恼稍现起时,则因精进力故,即能够不忍受,此寻思烦恼随即断灭、除遣修所断烦恼,成就最极寂静乃至专注一趣。最后由串习力数数修习、多修习故,能圆满等至及等持。
〈声闻地〉又说:【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当知复有四种作意。】“作意”是心所法五遍行中的一种。《成唯识论》说:【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此四种作意谓:
一、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此乃是初学者所有作意,譬如初修奢摩他内住时之摄心作意。以未得所修作意故,必需强烈作意力励运转,由加倍励力而折挫其心令住一境,所以称为力励运转作意。
二、于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此乃是已得所修作意,能于所修作意上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以未能一向纯修行而转,故名有间缺运转作意。
三、于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此乃是于此作意中勇猛精进,非慢缓而修加行者所有作意。也就是已经了知欲界粗相及未到地或初禅地静相后,于未得加行究竟果前的作意。
四、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也就是说已得加行究竟果的作意,能于行住坐卧中自然现起而无退堕之作意。
〈声闻地〉说:【若于四种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钵舍那品。】以及【又即如是获得内心奢摩他者,于毘钵舍那勤修习时,复即由是四种作意,方能修习毘钵舍那,故此亦是毘钵舍那品。】故此四种作意,于九种心住是为奢摩他品,于四种慧行中则是毘钵舍那品。〈声闻地〉接著又说:【云何四种毘钵舍那?谓有苾刍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毘钵舍那。】然此毘钵舍那品,前于毘钵舍那自性中已说,故此不再重复。
由以上所举根本论中的法教,证明修学奢摩他是舍离爱染之清净法,不是宗喀巴等喇嘛们所执著的污秽染浊之邪淫乐触“大贪”之邪法,证明宗喀巴援引根本论的文字来解释双身法的止、观,是扭曲论意而攀缘附和,藉以欺蒙一般学佛人。以喇嘛所教授的淫欲修法而说能够证得禅定,正是痴人说梦!如前所说证得初禅离生喜乐地者,虽然已压伏欲界贪等五盖烦恼(最主要的是男女欲贪),已得身心轻安。由于色界天人已不需欲界之抟食,已舍饮食而以禅悦为食故,已无鼻、舌二识,但是尚有眼、耳、身识及意识;当行者入于初禅等至位中的止观定境时,尚能觉知五尘中之色、声、触等三尘,也尚能被定境法尘所动,故说初禅为有觉有观三摩地。住于此初禅等至位定境中,欲界的香与味二尘已不现行,更已断除男女欲贪及降伏欲界五盖烦恼,已能离开欲界系缚才能发起初禅,来世可不再出生于欲界,名为已离欲界生者,故言“离生”;一切欲界烦恼皆已除遣,获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任初禅乐受随逐的清净身心,故言“喜、乐”。初禅天人化生于色界天中,不是入于胞胎中受生,是因断离男女欲而受生色界天,故初禅天人都是化生,不藉男女相交而受生,全都没有男根、女根,都是中性身;宗喀巴竟说男女性交时一心不乱可以证初禅,显然他完全不懂世间禅定的止、观,被密宗祖师所迷乱,自己又迷信密宗祖师而无因缘受学正确的禅定止、观,才会写出违背天界真相的胡说八道《广论》来谈止、观。
学人已证得初禅欲修学二禅时,必须继续修习定力;当意识于定境中观察时,虽仍知有色、声、触等三尘相,但能不为所动,一心系念安住于定境法尘中,寂静极寂静有间缺运转作意,此时住于无觉有观三摩地,已离初禅身心之喜乐而尚未能入二禅,故称为二禅前的未到地定。学者继续修定,伏除更细的五盖等盖障,最后不观定中的法相,不觉察五尘境相,意识完全离开五尘之觉观,于无寻无伺的二禅等至位定境中系念安住,到达无间缺运转位,意识心专注一趣;所有初禅诸烦恼品及所有粗重,悉皆远离,获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细定随逐,故说为定生喜乐地,此即是二禅的境界。从二禅到四禅的等至位乃至四空定中,均为无觉无观三摩地。
学人有鉴于二禅有心喜之相而深见其过患,乃继续修定而娴熟二禅境界以后,为欲证得第三禅而离开第二禅定境,伏除二禅心喜的欲心所,进入三禅前的未到地定;并以离喜作意摄持其心,渐渐证入三禅等至位中;于二禅已离五尘之觉观,此复离喜,所以说为安住于舍,因此说于三禅中有舍,由有舍故能安住所有正念;即便有时会失念,然能正知随起,由于正知正念修习,喜受便得舍除,离喜寂静、最极寂静,此时身识意识又复领纳乐受及轻安乐触,故说三禅有身受乐及无间舍,称之为离喜妙乐地。学者继续修定,所有苦乐受悉皆伏除,于念渐次清净、于舍渐次清净后,息脉自然已断,进入四禅前的未到地定中;最后到念究竟清净、舍也究竟清净以后,由是因缘渐次证入四禅等至位中,住于无动乱中,一切动乱皆悉远离,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乱,是故此时舍清净、念清净,称第四禅为舍念清净地。
以上略说修学禅定之正理,接著再来看看宗喀巴的说法是否符合禅定之理。《广论》373页说:【离沉掉时应如何修?如前勤修断除微细沉没掉举,则无沉掉令不平等,其心便能平等运转;若功用行是修定过,于此对治应修等舍。】又说:【舍总有三,一受舍、二无量舍、三行舍,此是行舍。】所谓“舍总有三”《广论》却未能明说,而《广论》中的止、观,都是依双身法的乐空双运境界说的,不是四禅等止、观。修学禅定的受、舍乃是离五尘相分,是二禅以上等至位的无觉无观境界,宗喀巴说的却是双身法的境界,与禅定的止、观没有关联。无量舍是菩萨修四无量心之舍无量心,而行舍是离沉掉,乃是第四禅境界,所谓“舍、念清净”是修所得的果。故根本论〈声闻地〉说:【云何舍时?谓于奢摩他毘钵舍那品,所有掉举心已解脱,是修舍时。】于三禅时尚有乐受,有乐受则会有掉举,故于四禅未到地定时应修舍。但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的止、观,却是久行乐空双运之后落入昏沈中,或是时间久了以后产生掉举现象而想到别的事情去,所以要“如前勤修断除微细沉没掉举”,继续回到乐空双运中,观察乐与空不二而说“其心便能平等运转”而得止,依旧是牛头逗马嘴而扭曲为佛法中说的禅定止观。
然而所谓修舍,不是以舍法来除沉掉,如《大乘百法明门论》说:【行舍者,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谓即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静住名舍。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初中后位辨舍差别。】文中,行是五蕴中之行蕴,行蕴有二,谓心相应之行蕴及心不相应之行蕴。譬如:念念相续谓之行,身口意造作也谓之行……;前者是诸识之行,后者则是身口意等造作之行。《大乘百法明门论》此处是指念念相续之行,舍诸识之念谓之“行舍”;而“精进三根”中三根谓无贪、无瞋、无痴,再加上“精进”谓之“四法”,即是善心所法中之四善法,又名四善根。由此四法,能令心远离掉举等障而得静住,静住名“舍”。所谓“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初中后位辨舍差别”者,谓初位舍掉举等障,心得平等;中位舍不直,心得正直;后位舍有功用行,得无功用住。得行舍时,即是入住四禅等至位了。
然宗喀巴等否定如来藏之法,谓有意识细心流转不灭,认定离念灵知为常住不坏之法,又将双身法境界的止与观说为禅定的止观而写在《广论》中,显然萨迦耶见未能断除;何况又以《密宗道次第广论》倡行双身修法,是故彼说“若功用行是修定过,于此对治应修等舍。”是太高攀了。喇嘛们奉行双身修法,而说能次第修初禅乃至四禅,如宗喀巴的二种《广论》都以双身法中的安止及观察,当作是四禅等禅定的止观,是为自欺欺人之诳语;乃至认定意识在淫乐中不起一念时即谓为第四禅中的舍与念的清净,实乃不知禅定境界之真义。假定欲贪不能稍舍而又说能修得一念不生,此不起一念而远离五尘境界之时,乃是欲界未到地定过暗(实际上不可能不舍五欲而修得浅或深的未到地定)。若住在过暗的未到地定中就只有止而失去观的作用了,因为,不起一念之意识必定尚有微细之心行在,否则即不能安住于一念不生之境界中,何况能觉知自己正处在不起一念之境界;又因欲界贪等五盖未除故,未到地定中不起一念之念仍是微细的欲界虚妄心行;于欲界爱尚不能舍,与前四善法相违故,虽方便说离念、离沉掉、离苦乐,但实际上是已失正念,是故谓之过暗,舍寿必定仍在欲界中。
第四节 成办三摩地
第一目 七种作意
《解深密经》中所说止观的法义,是菩萨法的奢摩他与毗钵舍那,是依真如智慧而说的三昧,不是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隐说的双身法淫乐中不昏沈、掉举的止观,宗喀巴是移花接木。譬如卷 3中说: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缘心为境,内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轻安所有作意,当名何等?”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注24]
------------------------------------------
注24: 《大正藏》册 16,《解深密经》卷 3〈6分别瑜伽品〉,页 697,下 29-页 698,上 18。 编案:本章第二节第六目中已经略述。
------------------------------------------
《解深密经》是以已得身心轻安或未得身心轻安,作为已得或未得正奢摩他的依据,无论是三乘菩提智慧的修证或是世间禅定的修证,都必须以这样的标准来验证。而且,菩萨法在证悟前并不在修习四禅八定上用心,前面章节已曾略述先修禅定而后修慧,有多种过患故。菩萨修四禅八定,应于悟后始随缘随分而修,《解深密经》卷 3也说:
“世尊!此缘总法奢摩他、毘钵舍那,当知从何名为通达?从何名得?”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从初极喜地名为通达,从第三发光地乃名为得;善男子!初业菩萨亦于是中随学作意,虽未可叹,不应懈废。”
所以,菩萨于三地时才具足修四禅八定、五神通、四无量心;当圆满四禅八定等,才能具有如前所说五种胜利 2。是故未悟菩萨不必急著修四禅八定,应如经说“随学作意”,未悟菩萨修净念相续者,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此随顺奢摩他虽然尚未得身心轻安未得初禅,但其所具有的基础定力(未到地定),却能帮助菩萨参究实相进而开悟破参,故《解深密经》卷 3说:【初业菩萨亦于是中随学作意,虽未可叹,不应懈废。】
根本论〈声闻地〉说:【为离欲界欲,勤修观行诸瑜伽师,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何等名为七种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正确的寻察思惟欲界的粗相,譬如欲界有多种过患、损恼、疫疠、灾害……等,又寻思有贪等烦恼引生种种苦,又寻思诸欲为堕黑品所摄,又寻思过去、现时、未来有多种过患灾害等,又寻思诸欲必须由追求、由劬劳及种种行业取得……等欲界粗相,于此欲界粗相如理的了解。又闻熏而知相对欲界粗相,于初静虑中没有可厌恶的粗相,故说初静虑中有静性;由如是正确的了知欲界为粗相,初静虑为静相之作意,称为了相作意。所以未到地定具足时已经远离双身法等五尘的贪爱了----虽未能真断,但已远离贪爱。直到真的从心里断除爱欲了,才会发起初禅。
“了相作意”也是作意于想要发起离欲界法的善法欲,进而想要藉此而证解初禅的静相的基础;因为初禅中没有欲界粗相,故说初静虑相是静相,此等闻思乃是能生起实证初禅的善法欲,但二种《广论》所说的止观都是双身法的淫触境界,都只会增长对欲界法的贪求而成为恶法欲。经由对正确止观的闻思而了相之后,生起了离开欲界境界的善法欲,有了闻思层次对于欲界粗相及初禅静相的了解,就依了相作意而发起修行的事相,数数作意于奢摩他、毘钵舍那所缘相发起之胜解,也就是确实现量观察欲界种种粗相与比量思惟初禅之静相,是为“胜解作意”。于粗、静相殊胜了解后,善修习故而生起欲断淫欲及其他欲界烦恼的作意,起而渐断欲界烦恼,称为“远离作意”。修得远离作意后,烦恼粗重性排除了,此时了知断除欲界烦恼之殊胜功德,而触证少分远离烦恼之喜乐,时时作意喜乐,时时作意厌离欲界烦恼,而除遣昏沉、睡眠、掉举等障盖,名为“摄乐作意”。由于喜欢断诸烦恼,喜欢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欲界诸烦恼于行住中不复现行,于是起念反观:“我于欲界贪烦恼是已经断除了,或者只是对欲贪不起觉知。”为了证知是否已断,于是随举一可爱净相为例:譬如饮食贪、财物贪或淫欲贪等等来验证,结果却发现,还有贪的烦恼随眠犹未永断;此时发现原来贪等烦恼仍非永断,而是暂时压伏不现起而已,今当为永断诸随眠而正勤安住乐断乐修,如是名为“观察作意”。而后更加倍精勤地乐断乐修奢摩他与毘钵舍那,郑重观察修习对治人间诸欲的烦恼,时时观察各种烦恼是否已断、财色名食睡等欲贪是否已断而作种种加行;由于如是观察及对治,于欲界烦恼心得远离系缚;但这只是暂时伏断烦恼的现行,并非永断。此时初禅地前加行道(未到地定)已经完成,一切烦恼对治作意已生起,是名“加行究竟作意”。得加行究竟作意时,再起决定作意而生起无间功用,而证得根本初禅定;继续深入初禅定境中的各种止与观,次第圆满而坚固不退,然后方能入于等持位俱行作意中随意出入初禅,此时名为“加行究竟果作意”。严格来说,以上除了加行究竟果作意外,都是奢摩他、毘钵舍那随顺作意,真正之身心轻安尚未具足生起故。
七种作意中,于“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运转时,已稍微有离欲界生之喜乐感觉。于“加行究竟作意”运转时,喜乐时时加重现前。于“加行究竟果作意”运转时,离欲界生喜乐遍满全身,此时远离诸欲,远离一切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圆满初禅地五支功德,谓: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如上说证得初禅七种作意,同样,证得二禅也有七种作意,譬如如实了解初禅有觉有观粗相以及了解二禅无觉无观静相,是为了相作意……等,依此类推。如是证得二禅而了解二禅粗相、三禅静相,乃至无所有处粗相、非想非非想处静相。(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