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优婆塞戒经讲记》读后心得----林冠宇

   日期:2018-07-14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67817    
核心提示:  小时候总喜欢傻傻地看著天空,心想自己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世间上,而来到这个地球到底要做些什么事呢?人死亡后,是到哪边去呢
  小时候总喜欢傻傻地看著天空,心想自己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世间上,而来到这个地球到底要做些什么事呢?人死亡后,是到哪边去呢?是完全消失在这地球吗?满脑子奇异的想法,让我困扰好久好久,总觉得自己个性异于常态,所以平时不多话,喜欢静静观察别人。记得几次掉著眼泪,向天空呐喊著“请让我正常一点,好吗?”。这些形而上的疑惑,持续找不到解答,周边也没人可以回答我的提问;一直到大学时,因妈妈身体欠安,系上习佛多年的老师,推荐末学可诚心持诵《药师如来本愿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回向给妈妈。因妈妈机缘而接触到佛经,一开始念诵时,非常地感动,当时也相当确信,从小到大的奇异想法,一定可以在佛经中找到解答,从那时起便开始习佛的路程。
  习佛初期,涉猎不同领域的宗教书籍,也到处寻访何处是自己安身立命之处;直到友人推荐《无相念佛》一书,阅读后满心喜悦,确信这才是真实法宝,非是谈论表相佛法的书籍。
  因末学在世法乃学习理工出身,凡事采实事求是,科学实验的精神,对于拣择佛法正知见的态度,亦采取严格的标准。非常感恩平实导师将佛法的修习大纲与次第讲述得相当清晰,平实导师著作的法宝也解答末学从小到大的疑惑。以下分享平实导师著作之一《优婆塞戒经讲记》的一些读后心得。
  一、因果律
  因果是法界实相的律则,而其素材全部储存在如来藏中。如来藏从无始以来持续作用,体性不生不灭、不在六尘起分别,但所含藏的染污种子是有生灭的。我们将上述说明以计算机来比喻。如来藏的体性如同计算机硬盘一般,具有储存功能,衪不会去拣择也不会去阻止使用者存入错误知见(喻不在六尘起分别)或植入病毒(比喻习气),硬盘则单纯就硬盘的内容(种子)去执行运作。因如来藏含藏种子的特性,所以我们今生修习佛法的功德,并不会因为此世色身败坏而消失,此即常言“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之意涵。所以未来世当我们遇到与佛法有关的元素如佛经、佛号,便会很快地衔接上宿世学佛缘分而继续修习。
  佛法上所言“业力”,如世上所言之“惯性”一般。以末学为例,小时至今一闻到韭菜味道,恰似闻到排泄物般地恶心想吐,所以很难理解为何有人偏好此味。推究原因,此现象并非末学偏食,实乃过去世就不喜欢此味道。
  法界之六道众生(天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修罗道),即是业力惯性的体现。世尊开示我们,若持五戒便能守住当人身的机会,加行十善业,便能趣向天界。而果报成定数与否,在《优婆塞戒经》卷7〈业品〉第24 开示著:【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1 】
  注1《大正藏》册24,《优婆塞戒经》卷7,页1070,下9-11。
  举个例,假使一个人很专心在行善布施,布施后心不后悔,甚至发愿做善事,那么此人趣向天界的机率便相当大。同样地,假使一个人很专心欢喜地做恶事,那趣向三恶道的机率也是可想而知。
  由此世尊开示之真理得知,我们未来世会往生到何道,完全取决在每个人的“习性”,取决于如来藏的因果执行,并非宇宙有个主宰决定我们投生到哪里的。
  二、在家菩萨行
  世尊开示在家菩萨需先自利具足八法,方能利益众生,其八法为寿命长远、具上妙色、身具大力、具好种性、多饶财宝、具男子身、言语辩了及无大众畏。具足这八法的目的,在于教导众生能生起慈悲心,在《优婆塞戒经》卷2〈自他庄严品〉第11 说:善男子!菩萨所以求于长命,欲为众生赞不杀故。菩萨所以求上色者,为令众生见欢喜故。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菩萨所以求具足力,为欲持戒、诵经、坐禅故。菩萨所以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
  菩萨所以求男子身,为欲成器、成善法故。菩萨所以求语辩了,为诸众生受法语故。菩萨所以求不畏大众,为欲分别真实法故。善男子!是故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利,能如是行,是名实行。2
  注2《大正藏》册24,《优婆塞戒经》卷2,页1044,下5-14。
  经文说,菩萨寿命长远,才能让众生赞叹不杀生的功德;相貌庄严、色身健康,众生看到我们便会欢喜亲近;求好种性,众生便容易信受及生起恭敬心;多饶财宝才有丰富资财去布施;具男子身,乃为求于习修上障碍较少;言语辩了,方能有系统地讲述法语利益众生;无大众畏才能详细为大众分别真实义理。
  三、何谓修行
  大学时,我从庙里请回一本厚厚的《妙法莲华经》摆在我家书柜上,我妈有日不经意的问我:“你拿经书回来,是准备要出家去?”而我也傻眼地看著我妈。大家总是把修行跟剃光头出家联想在一起,认为修行就是要放下世俗一切,远离人群、抛家弃子于山中修行。
  然,简言“修行”乃是修正自己的错误的行为与想法,但“修正”的定义,首先我们得知道何种言行举止是有过患的,如此才有修正的必要;而世尊开示的三乘经教,便是拣择过失与否的最佳法本。
  现今身而为人,极难可贵,过往三恶道的果报已经受报过,当前的关键,必须避免再度种下成就三恶道之恶行,如十不善业、不净说法、未证言证、毁谤佛菩萨及胜义僧。因果乃透过如来藏的运作无任何半点差错,所以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行为有过失而不执行因果律;这如同不因不知眼前无色的毒药而误饮后,而不会身亡。
  在《优婆塞戒经》卷7〈业品〉第24 说道:
  众生行业,有轻有重、有远有近,随其因、缘先后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3
  注3《大正藏》册24,《优婆塞戒经》卷7,页1070,下11-15。
  因果唯佛与佛究竟了知,当前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依止经教吸收正确知见、培养基础定力后观察不好的恶习,透过世尊开示的修学次第而修身、修心、修慧,才有可能改变我们今生曾经种下的恶行。
  《优婆塞戒经》阐述许多因果道理,对于在家菩萨如何广修六度波罗蜜也有详实的开示。现今平实导师之《优婆塞戒经讲记》慈悲地帮我们导读解释经中所蕴含的真义,免去我们望文生义的过失,期盼诸位菩萨也可到书局或正觉同修会讲堂请一套回来阅读。
  蒙佛菩萨慈悲,末学有幸能值遇正法、听闻 世尊法语。在正觉同修会里,观察每位执事菩萨的身行威仪,可以确认这些菩萨跟末学一样,在小时候,也对生命的实相起了很大的疑惑;同样地,也在正觉同修会中安住修习。如今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想这是佛菩萨听到末学小时候仰天哭喊,所做出的回应,也是最佳的安排。
  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电子报刊

推荐图文
推荐电子报刊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