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庆居士
(连载五)
八、不可得义
诸法实相,名为般若波罗蜜;毕竟空,亦名诸法实相。是故,毕竟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生非灭、非常非断,平等性,无异相。是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
【何等为毕竟空?毕竟,名诸法毕竟不可得,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毕竟空。】1
1 《大正藏》册08,《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问乘品〉,页250,下2-4。
眼识不离如,眼识见色不离如;耳识不离如,耳识闻声不离如;鼻识不离如,鼻识嗅香不离如;舌识不离如,舌识尝味不离如;身识不离如,身识觉触不离如;意识不离如,意识知法不离如;意根不离如,意根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涯际不离如,……等一切种种相不离如,此种种不离如即一如相。一如相是实相,实相是毕竟空,是故毕竟空具一切种种相。毕竟空平等性、不受、不取、非见、非闻、非觉、非知,是故说不可得。一切种种相说为众因缘生法,此是于依他起上遍计执而妄情安立有诸法因缘种生,实则无遍计执性;无遍计执性故,是故依他起一切种种相实则无生;无生,是毕竟空,是故一切种种相毕竟不可得。一切种种相是真如相,真如中不可得,是故一切种种相不可得,以是说毕竟空义是不可得义。但此不可得,并非是“法”无之义,而是此“法”是无所得之法,非是有所得,如佛所说:是法“离妄想无所有境界”2也。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说言:
观是有为法“虚诳”,如如、法性、实际,是“实”,以人于“法性”取相起诤,故言“无”。法性,或说有、或说无,各有因缘故无咎;如、实际、不可思议性,亦如是。3
2 《大正藏》册16,《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一切佛语心品〉,页489,中8。
3 《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51〈胜出品〉,页424,上16-19。
龙树菩萨说有为法“虚诳”,然有为诸法系于遍计所执妄情安立为有诸法生灭,故说虚诳;若离有为而观察真如无为时,真如无为即不可得;二法不可相离,故有为法实无生也。此犹瞪发劳相以为空中有花,实无有花,于此故说有为法自相无、或说无自性、或说无自体,义同名异。而众因缘生法之有为诸法是“真如、法性、实际”相分非余,是故有为诸法是实、不虚诳;因为有为诸法是真如、法性、实际所摄,故是“实”法而有自体;如是法界常住,佛说是“法”非佛作、非余人作,法尔如是故。但若有人于真如、法性、实际、不可思议性“实有”上取相而起诤,论以为无,增益实无为实有,由是缘故有时亦说言法性“无”。然而言诠法性“有”、“无”,皆不碍“正体湛然”,岂不见克勤菩萨如是言:【“有”佛处互为宾主,“无”佛处风飒飒地。】4
何以故?如佛云:【般若波罗蜜无所生、无所灭,诸法常住故。】5
所以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开宗明义即说:【“有”“无”二见灭无余,诸法实相佛所说,常住不坏净烦恼,稽首佛所尊重法。】6
4 《大正藏》册47,《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2,页719,中5-6。
5 《大正藏》册08,《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1〈方便品〉,页370,下25-26。
6 《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1〈序品〉,页57,下13-14。
胜义是非心行处、非言语道故也。
真如、法性、实际,亦名毕竟空;是故此“空”义非是“无”法之义。所以者何?佛法以“空”喻“法性”,是以“法性”其性如虚空故,非无法性。一切有情、一切法由此“法性”而施设故,是故为一切法之实相;一切诸法无不如相,佛出世一大事因缘在于此,由此故说唯有一佛乘;此佛乘亦名菩萨乘,或名大乘。所以真如法性是施设大乘之因由,是佛菩提道之“法道”,故是法亦名之为“道”;佛亦由此真如法性而施设故,故证得真如法性名为“近”佛;圆证即究竟,故名“成”佛。是故大乘经论亦以“大乘”一名喻“真如法性”。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佛言:
善现!又如虚空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大乘亦尔,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大乘亦尔,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大乘亦尔,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故说大乘与虚空等。7
7《大正藏》册0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赞大乘品〉,页323,中3-12。
此中道不二性之法性,即“真如法性”,此“性”非无。以是故说法界有“法”如虚空性,非是虚无;若是虚无,则同龟毛兔角,性空唯名,只成世间戏论。龟毛兔角无,即无有是法之意,是名“自相无”,或名无自性,或名无自体也,性空唯名故。佛法则非是,若是,则非佛法,尽成“无义”之言,名为戏论,是外道说,不是佛说。是故龙树菩萨说一分大乘行者不明佛法空理,以为佛法取空为喻;然空实是不生不灭,则一切法不生不灭;不解此义故,即以为“法性”是实无、空无所有;以是,有为、无为,一切皆无自性;易言之,世俗、胜义皆“自相无”也。此非唯龙树菩萨时代有如是深重邪见事,当今释印顺亦复如是,彼亦同申二谛皆“无自性”故。
此“不可得”义,是法性“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8之义。故说法性是“无所得”法,非无法性之义,亦非无有法性种种功能差别相,是故成佛应于如是“无所得”之“法性”法中成办,于是佛云:【若菩萨摩诃萨能以如是“无所得”为方便,学般若波罗蜜多,乃至一切相智,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能成办一切智智。】9
8 《大正藏》册47,《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4,页729,下5-6。
9 《大正藏》册0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2〈譬喻品〉,页235,下28~页236,上2。
是以,何者是“不可得”?若得证知,即破无始无明,得诸法实相般若慧,故宗门多有公案传世。此公案,释印顺有所言说,彼于《宝积经讲记》云:
有心可得,为众生妄执的最后堡垒;所以非进求心相不可。从前慧可禅师,向达磨禅师求安心法。这也是以为有心可得,而只是忧悔不安,不得自在。达磨禅师说:‘将心来与汝安’!这就是要他返观自心,勤求心相。可10禅师求心的结果是:‘求心了不可得’。这与下文的观心一样,这才是安心解脱的不二法门!……“菩萨”应“如是求心”。怎么样求呢?应推求观察,“何等是心”?求心,是求心的自性是什么。但求觅起来,心是毕竟不可得的。……从时间去观察,心是“过去”的吗?“未来”的吗?“现在”的吗?“若心”在“过去”,过去是已灭,那“即是尽灭”而不可得。“若心”在“未来”,未来是“未生”起,“未至”现在,那不是等于没有吗?“若心”在“现在”,现在只是不离过去未来的假名,并没有一念安住不动的现在。所以经上说:‘即生即灭’。这样,现在是即生即灭,“无有住”相,那又指什么为现在心呢?作三时观察,心是了不可得,所以《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11
作此解言,是不明佛法,非摄宗门;此种人,非唯今时释印顺独有,过去时曾大有人在;为此,克勤菩萨即说:
“说似一物即不中”,亦不免涉三寸路。直得不堕常情、不拘格式,诸人若能于此定当得,更不在指东划西;若定当不得,不免重重指注去也。12
10 释印顺此文中之“可”字,即是“慧可”之略书。
11 释印顺著,《宝积经讲记》,页172~174。
12 《大正藏》册47,《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4,页729,下7-10。
复次,如何是定当得?《碧岩录》克勤菩萨云:
初到澧州,路上见一婆子卖油糍,遂放下疏钞、且买点心吃。婆云:“所载者是什么?”德山云:“《金刚经疏钞》”婆云:“我有一问,尔若答得,布施油糍作点心;若答不得,别处买去。”德山云:“但问。”婆云:“《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上座欲点那个心?”山无语。婆遂指令去参龙潭。才跨门便问:“久向龙潭,及乎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龙潭和尚于屏风后引身云:“子亲到龙潭。”师乃设礼而退。至夜间入室,侍立更深,潭云:“何不下去?”山遂珍重,揭帘而出。见外面黑,却回云:“门外黑。”潭遂点纸烛度与山,山方接,潭便吹灭。山豁然大悟,便礼拜。潭云:“子见个什么便礼拜?”山云:“某甲自今后,更不疑著天下老和尚舌头。”至来日,潭上堂云:“可中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异日,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在。”山遂取疏钞于法堂前,将火炬举起云:“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遂烧之。13
13 《大正藏》册48,《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页143,下1-20。
诚然!穷研诸玄妙巨论作为论辩,亦犹如扔一根毫毛于虚空,实在无用;竭尽心力于世智辩聪而欲剖解佛法关棙,亦不过投一滴水入于大海,无有是处。德山菩萨领去“不可得”之旨后,将自己所造专解《金刚经》之《青龙疏钞》一火焚之而无吝惜;当时慨然而叹之言,值得务在知解之徒深思五祖之言: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14也。
恁么!且问:德山悟在何处?代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再问:“《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仁者!欲点那个心?”代云:“蚵仔面线。”
知否?莫问末学我,我也不知。
14 《大正藏》册48,《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页349,上21-22。
九、无明明义
欲知无明明,当须先知什么是无明?什么是明?《杂阿含经》云:【所谓无明,无明者为何谓耶?……不知,是无明。……明者,云何为明?……知者,是明。】15
今者释印顺主张世俗、胜义二谛永无自性,或名自相永无,或名自体永无,故而彼于《中观今论》一书中如是说:
灭与无,都不是没有,如说:现在没有抗日战争,这确是什么也没有了。如说:抗日战争已过去,没有了,但历史曾有此抗日战争,此项战争的影响仍在。所以即生而即灭,有而还无,与都无断灭不同。虽念念生灭,刹那不住如石火电光,过去行业已灭而能不失,予未来以作用。月称论师说:灭非无法,故业虽灭而仍感生死,……有而还无,才生即灭,是如幻缘起流行变动的全貌。……又此所谓灭,系指无常灭,与性空寂灭不同。无常灭是缘起的,有为的。如误会这点,把它看成性空寂灭,这即会说:灭即诸法归于本体寂灭。又自然要说:生是从寂灭本体起用,那是倒见了!16
15 《大正藏》册02,《杂阿含经》卷10,页65,上20-27。
16 释印顺著,《中观今论》,页139。
释印顺此说是无因唯缘之断灭论,违背佛、菩萨有因有缘不生不灭之圣教;如提婆菩萨于《大乘广百论》中皆一再破斥,护法菩萨释论亦复说:【若一切法“实性”都无,所有世间因果差别,谓从眼等眼识等生,此皆应无,“无”无别故。】17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复说:
若一切“实性”无常,则无行业报。何以故?无常名生灭,失故,譬如腐种子不生果。如是则无行业,无行业云何有果报?今一切贤圣法有果报,善智之人所可信受,不应言无。以是故,诸法非无常性。如是等无量因缘说,不得言诸法无常性。18
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云:
说眼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说耳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说鼻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说舌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说身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说意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19
复云:【一切诸法离言说,性空寂灭无所作;欲悉明达此真义,菩萨以此初发心。】20
17 《大正藏》册30,《大乘广百论释论》卷10〈教诫弟子品〉,页244,中 29-下1。
18 《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1〈序品〉,页60,中28-下5。
19 《大正藏》册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5〈贤首品〉,页78,上3-23。
20 《大正藏》册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6〈十住品〉,页86,上29-中1。
圣教皆教示说:一切法离言说,有真实性,性空寂灭。圣教亦教示说:菩萨是以此初发心。释印顺说法何以不能如理作意而说,处处违背圣教及实相?因为“无明”之故,故“不知”佛法正理;尤其大乘佛菩萨法教,设若释印顺能敬遵佛菩萨大乘法教努力参究,方有可能破无始劫来心不相应之无明住地,顿时证知“性空寂灭”义,尔时即能正知佛言:“无有两法,用之本净,故曰为一”21之义理,由是则知:若见法灭,即诸法归于本净(“实”则无灭);若见法生,即是本净之用(“实”则无生)。如此,即是于法“明”,即破“无明”;在此之前,是为于法“无明”,永远处于无始无明中。
如《大宝积经》云:
诸起烦恼,一切皆依无明住地,无明住地为因缘故。世尊!此起烦恼,刹那刹那与心相应。世尊!无明住地,从无始来心不相应。……一切皆是无明住地依持建立。22
复次,《般若心经》言“无无明”者,何谓耶?《般若心经》是说“心”之经也,故名《般若心经》。以是故知“无无明”,系指有情众生之“本心”无无明,彼“本心”是常寂光净故。常寂光,是实际理地,亦是佛所住处。
《大方广佛华严经》教示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彼人见真佛。】23
21 《大正藏》册08,《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3〈清净品〉,页442,下20。
22 《大正藏》册11,《大宝积经》卷119,页676,上7-11。
23 《大正藏》册0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0〈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页 465,
下28~页466,上2。
此言意显佛与众生皆因此本心而名为佛、众生,非离本心有佛、有众生。故本心者,即佛、即众生之实际理地。
《维摩经略疏》曾如是诚实依文解义,不似释印顺妄想发挥,而有如是之言对治释印顺之说:
经云:其佛住处名常寂光,遍一切处无处不有。极智所
观,观一切法无非法性,故知“法性”名为常寂。经言:
无明明者,名毕竟空。毕竟空,即是无明之性。此“性”明故,名为寂光,常住不变,名之为常,是故同虚空无有若干。24
此法性之“性”者,常住、不变、真实、如如,故法性亦名真如,如上文所说。又“本心”者,其心体亦复常住、不变、真实、如如,是法界实相,故龙树菩萨论云:【如,名一切法实相;心实相,亦名如。】25
复云:【小乘智慧力少,不能观“心即作实际”。】26
又复云:【今“实际即是涅槃”,须菩提久贵涅槃故,不能即以“心为涅槃”,是故言“不也!”复次,以实际无相故,不得言“心即是实际”。】27
24 《大正藏》册38,《维摩经略疏》卷10〈菩萨行品〉,页701,上5-10。
25 《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75〈灯炷品〉,页586,下9。
26 《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75〈灯炷品〉,页586,下6-7。
27 《大正藏》册25,《大智度论》卷75〈灯炷品〉,页586,下11-14。
龙树菩萨说:实相心即涅槃,真如即涅槃。何以故?真如即“心”之实相(实性)故,表“心”之真实性、如如性,无为常住性故;真如义者,真实、如如,无为常住性也,即“心”之实义。佛法虽以种种言说、种种譬喻,然法同一味;是以,玄奘菩萨解佛语,依佛教示复云:【真如亦是识之实性,故除识性,无别有法。】28
其弟子窥基菩萨亦复云:【若摄诸境,皆从于心,名唯识者。真如既是识之实性,亦名唯识。】29
复云:【色法,心之所变。真如,识之实性。】30
是故《华严》所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实乃佛法大意。虽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然众生有无明,非无无明;唯佛方始无无明,佛无有所知障故,一切法无所不知故,圆满一切种智故,故佛已一一证知真如中具恒河沙佛法也;唯因地佛心第八识方无无明,无明依无知而有故,无知则依六尘中能见闻觉知之了别识而有故,此等了别识则依无始无明而无始受生故,因地第八识佛心则离诸了别识之种种了别故,即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又,一切种智者,佛地真如智慧之异名故,以是,佛教示云:【“真如”,是佛境界。】31
复教示云:【游“心法界”如虚空,是人乃知佛境界。】32
28 《大正藏》册31,《成唯识论》卷10,页59,上15-16。
29 《大正藏》册43,《唯识二十论述记》卷1,页980,下14-16。
30 《大正藏》册43,《成唯识论述记》卷3,页320,下4-5。
31 《大正藏》册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0〈十回向品〉,页163,下
29~页164,上1。
32 《大正藏》册0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卢舍那佛品〉,页409,下1。
是故要圆满成就佛菩提,必须要“圆”满“成”就一切真“实”,亦即于“真如心”中过恒河沙数佛法无所不知。如佛云:
菩提者是空义,是真如义,是实际义,是法性义,是法界义。复次,善现!假立名相施设言说,能真实觉最上胜妙,故名菩提。复次,善现!不可坏义是菩提义,无分别义是菩提义。复次,善现!是真、是实、非虚妄、非变异,故名菩提。复次,善现!唯假名相无实可得,故名菩提。复次,善现!诸佛所有真净遍觉,故名菩提。复次,善现!诸佛由此于一切法、一切种相现等正觉,故名菩提。33
33 《大正藏》册07,《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64〈菩萨行品〉,页344,上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