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三乘菩提概说”。在这个部分,我们跟大家讲解的是有关声闻菩提的部分,声闻菩提谈的就是声闻人所觉悟的佛法的道理。这个部分一般来说,大致上都是以所谓的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这些的内容,来函盖所谓的声闻人所学到的道理。前面的几个讲次里面,本会的亲教师已经跟大家说明了四圣谛的道理;接下来今天要由我为大家来讲解八正道。
首先,在谈八正道的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建立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所有的佛法,它一定都是可以亲证的。哪怕您去听法的时候,哪怕说法的人说得怎么样口沫横飞;或者您在台下听法的时候,听得怎么样的如痴如醉;可是当您听完法之后,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的时候,到底您所学习到的这些佛法,能不能真的发挥它的功效呢?这个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要关心的地方。
我们也不可讳言,现在有许多人怀疑,到底我们有没有机会能够实证解脱呢?其实解脱的部分,我们在整个“三乘菩提概说”系列里面,会告诉大家解脱的结果是什么,也就是说他证悟到的果位是什么,他的境界是什么;并且我们也会告诉大家,其实这些解脱的果位是确实可以一步一步的去实证。那么也有更多人呢,不敢梦想这辈子是不是有机会能够明心见性;乃至于说明心见性之后,很多人可能更感到惶恐。其实同样的在这个系列里面,我们也会告诉大家,明心见性只要掌握了方法,知道怎么参禅,到最后总是会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明心见性。并且,明心见性之后接下来修行的路要怎么走,如果各位菩萨有机会翻阅正觉同修会出的各式各样的书的话,在书籍的后面的几页,您应该都会看到一张的这个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学习次第表;在这个次第表里面,其实就已经把我们要修行要走的路,一步一步该怎么走,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所以,这个也就是让大家知道说,不管是求解脱或者要证悟菩提,要明心见性,乃至于说以后我们希望一地一地的修行,这些的事情其实都是所谓的讲求实践,它里面都有具体的理论跟具体的实践方法。所以我们说,佛法一定是可以亲证,要跟各位菩萨们先建立好这个观念;所以我们谈到的八正道,它就是一个实践的方法。
从这个道理,从这个实践的这个角度来切入的话,我们不妨来想想看,其实我们在世间法里面,在学习每一样事情的时候,其实这个整个的学习的过程,也都非常类似我们底下要讲的八正道。比方说,我们要学习比方说是球类运动好了,我们总得要先知道这个球类运动的规则是如何;然后要知道说,它的基本的动作应该要怎么做;然后整个大家一起协同在玩这个球类运动的时候,应该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所以这个规则的部分,跟基本动作的理解,其实就是在于说,我们要先熏习足够的知见。然后我们有了知见之后,光是知道之后还不够,我们必须要针对自己的状况,然后思惟整理,看看我们应该要怎么样锻炼自己的球技;所以这个部分,我们除了思惟整理之外,也要在整理完成之后,要经常的上场练习球技。那么在练习的过程中呢,我们也要不断的要反省,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是好的我们要记住,是坏的我们要把它改正起来;所以,我们要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要记住练球的诀窍。最后,一直到我们能够信手拈来、打得一手好球的时候,这一门球的学问,基本上我们就已经学起来了。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我们的学球的时候,都需要有老师、有教练,所以当然我们需要有尊师重道。同样的,我们在学球的过程中,也希望能够专心没有旁骛,所以我们希望没有遮障。
这一些在世间学习的道理,如果我们整个把它摊开来看的话,我们一开始的熏习知见的部分,其实就是八正道里面所谓的正见;思惟整理的部分,就是八正道的正思惟;然后思惟整理之后,要经常的练习,然后练习的过程中要记住诀窍,这个部分对应的,其实就是所谓的要我们精进,然后要我们维持正念,最后甚至能够达到心得决定。最后,我们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尊师重道,这样子老师才会把所有的东西完整的教给我们,我们也希望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障碍;所以这个部分牵涉到的,当然就须要说,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身口意行等等,所以,这个就是对应到我们等一下讲的八正道里面的正语、正念、正业跟正命。
所以,如果按照这样子的分析整理看来,我们给大家说,八正道的内涵,从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个八项的内涵,其实在刚才给各位菩萨举的所谓的学习打球、练球的例子里面,就已经可以看到,它确实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八正道其实是一个实践的方法。因为它是一个实践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探讨八正道,谈的八正道里面到底是不是佛法的时候,我们是很难直接用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这些个名词,来概括、来指定说这个部分是不是符合佛法。实际上,八正道由于是一个实践的方法,所以它到底是不是佛法,还得要看八正道里面每一项的精确内涵,才能够加以断定。
所以,我们继续谈我们刚才举的例子,可以说它就是所谓的世间的八正道。也就是,我们在学习一切世间的技艺,甚至是一切世间的学问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所实践的方法,其实就有八正道的精神在里面。可是我们在这里当然跟各位谈的,不是要谈世间的技艺学问;我们谈的世间八正道,其实更应该是让大家如何在现世能够过得更安稳,如何让大家在现世过得更有福报,这个就是我们谈的世间八正道。
除了世间八正道之外,我们也有所谓的出世间的八正道。这个出世间倒不一定是完全的背离世间,反而是说,很多时候是在世间,在滚滚的红尘里面,我们仍然能够维持自在清净的生活,这个叫作出世间的八正道。出世间的八正道,当然如果我们认真来讲的话,其实它有包含了比方说我们希望能够求生净土,有一天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继续追寻 阿弥陀佛来修学佛法;这个部分呢,要怎么样能够往生净土,其实里面也有八正道的内涵在里面。
如果我们进一步再来看看,我们说如果我们真的修学佛法了,那么佛法的部分就包含了解脱道,就是我们如何减轻烦恼,如何对治烦恼,乃至于最后终究能够究竟解脱于烦恼这个部分。佛法还有另外一个更大、更重要的部分,叫作佛菩提的部分。我们给大家说,“菩提”这两个字,指的很简单、最直接的定义,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清净本心;所以当我们说所谓的三乘菩提的时候,就是所谓的三乘也就是三种不同的人,或者三种不同的行门,他所看到、他所接触到或者他所理解到的清净本心的状况。所以,我们如果说到声闻菩提的话,那就是声闻人所觉悟到的菩提,缘觉菩提就是缘觉的人所觉悟到的菩提,佛菩提当然就是我们指的一般的菩萨们所觉悟到的菩提。菩萨们所觉悟到的菩提,是真正掌握的、真正掌握到菩提的真正的特性;因为,菩萨们透过明心见性之后,就能够好好的掌握菩提的特性;并且在接下来一路的修行中,还一分一分的发起这个菩提心的功德受用。所以我们说,整个的佛法其实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这个两大的门道,这个两大的门道实质上也都是可以用八正道的实践的精神来予以贯彻。
当然,我们现在先跟大家谈一谈世间的八正道,毕竟我们一般人在面对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难处,如果能够有一些方法,让我们能够过得更自在,然后免于这些困苦的环境的话,那么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谈的世间的八正道是希望说,怎么样让大家过得更安稳,怎么样让大家过得更有福报。那这个部分呢,可能跟许多没有学佛的人想的不太一样,因为没有学佛的人想到的往往都是我怎么样在现实生活中,怎么样努力去赚钱去营生等等。但是,如果我们晓得整个世界运作的道理,以及因缘果报的道理之后,其实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真正在世间的生活要过得好,其实反而是要更关注一些基本的项目。
比方说,我们说 佛有开示了,如果我们能够持守五戒的话,那我们就会在下一辈子能够守得住人身。那这个守住人身,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很重要的。那五戒的内涵,当然我们在这里就不细讲了。最主要就是说,守住人身不仅是让我们维持将来在下一辈子还有机会能够亲近佛法;更重要的是,这个五戒的内涵不仅是让我们在下一辈子受用,其实在这一辈子的时候,就因为我们在当世持了五戒的关系,有产生了跟众生结了非常非常多的善缘。所以,哪怕是我们过去有不少的业因,那也会因为说我们在这一世里面持五戒的关系,跟众生结善缘的关系,所以这个部分的缘会配合着原来的业因,会把原来的业因逐渐逐渐转向变成善的这个果报。所以我们要说的是,五戒不仅是对于我们未来世有关系,让我们未来世能够守得住人身,并且五戒对于我们现在也是有帮助的。
如果更积极一点,佛也给我们开示说,如果我们行十善业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往生之后转生到天界去;当然这个天界的享乐的境界,其实就可以用我们现在一般听到的天堂的各式各样的境界来比拟,当然那个都是在我们现在凡间的众生来看,那个都是很好的享乐的境界。但是同样来讲,虽然 佛说我们如果行十善业的话,我们会在下一辈子转生天界,可是实际上,在这一辈子行十善业的结果,其实在这一辈子就能够具体改变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我们再更进一步给大家讲,就是如果一个积极持五戒、行十善业的人,那么他在这一世里面就会达到有根本转变命运的机会。所以,这个道理最主要是因为佛教里面谈的因缘果报,这个助缘在这一辈子产生了这些努力助缘,就会使得命运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跟变革。
所以,这是世间八正道的内涵,我们把它整理一下。
我们如果来看看所谓的世间八正道里面,什么叫作世间八正道的正见跟正思惟呢?我们把正见跟正思惟放在一起,因为正见其实就是我们怎么样熏习正确的知见,可是熏习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反覆不断的思惟整理,然后才能内化,变成我们自己的知识,或者自己的知见,所以这个部分我们把正见跟正思惟放在一起说。这个部分的正见跟正思惟,就如同我们前面讲的,我们希望大家多关注根本的作法是应该要持五戒、要行十善;如果您对于五戒十善的内容不是很了解的话,那么至少我们跟各位说,至少我们应该要做到,不要因为我们自己的贪欲,不要因为我们自己的瞋心,然后起了种种损害众生利益的行为。只要我们不要因为这些贪瞋痴去损害了众生,那么自然跟众生结缘的结果——结善缘的结果,就会有机会能够根本改变我们的命运。
除了这些五戒十善的这些部分之外呢,世间的正见、正思惟的部分,还包含要深深的信受因缘果报的道理。这个部分要特别给大家引一个非常有名的经文,这一段经文出自《大宝积经》。这个经文说的是:“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里面告诉我们的是,哪怕是经过了百劫,一劫在佛教里面讲的,一劫就是非常久的时间,那么百劫当然是更久更久的时间;这个经文给我们讲的是,哪怕经过了百劫这么久的时间,我们之前所作的业报绝对不会因此而消失;并且等到什么时候呢?等到因跟缘这个两者经过适当的机缘,因跟缘两者会遇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接受它的果报。所以这里面谈到的是,经过百劫了这个业仍然不会销亡,并且因跟缘这两者要具足了,要会遇了,才会得到果报。所以,我们这样看的结果就知道说,在佛教里面看因缘果报这件事情的话,必然是非常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因为哪怕是我们过去作了哪些的业因,但是这一世里面我们所能够努力能够产生的助缘,还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弹性。所以我们说,世间的正见跟正思惟,需要对于因缘果报的道理要能够熏习正确的因缘果报的知见,并且要予以深思,深思之后内化;然后我们能够深信因缘果报的道理,并且根据一定的因缘果报的法则,去规划我们这一世应该怎么做。
那同样的,我们接下来世间的正见跟正思惟,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涵,就是我们要信有佛法可知可证。这个世间不是只有我们看到的五欲红尘而已,其实这个世间还有所谓的佛法,可以告诉我们整个宇宙世界的实相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解脱,乃至于我们如何一步一步的亲证菩提,到最后我们甚至可以像 佛这样子,具有大智大能、大慈大悲,然后可以度许多许多的众生。所以,我们要信有佛法可知可证,这个当然也是属于世间的正见跟正思惟。
那接下来所谓的世间的正语、正业、正命,其实我们可以用很方便的方式来予以函盖。我们之前讲过的,整个八正道里面最重要的开始就是要有正见跟正思惟;有了正见跟正思惟之后,其余的六项的内容,其实都应该环绕在正见跟正思惟,以正见跟正思惟作为基础,然后逐步开展。比方说,我们现在谈到的正语、正业跟正命这个三项来讲,我们同样也要回到五戒十善,也要回到因缘果报的深信,并且也要回到信有佛法可知可证,这个三项的内容去看。
比方说我们说正业来讲,我们要知道持五戒、行十善,其实就是在我们这一辈子,让我们自己行很多的正业。那么因缘果报,同样的,我们在世间做许多事情的时候也要知道,不管这个事情的业报……如果做了之后,接下来的无量劫恐怕这个业报都还是会一直存在的,并且适当的时候就会现起;所以,我们必须要仔细的谨言慎行。同样的,我们在这个正业的部分,关于信有佛法可知可证的部分,我们也得要谨守住一个点,就是如果我们还没有亲证到哪些的内涵的话,其实我们应该要抱持着谦虚的心,要去相信说,其实已经有很多的贤圣,他们都已经能够亲证了佛法的种种内涵,比方说明心见性的这些内涵;如果我们自己还没有亲证的话,其实我们就要谨守着,不要任意的开口说“世间没有明心见性这一回事”;因为我们一旦开口了,就会影响到许多的众生对于佛法的亲近。所以这个部分有牵涉到正语,也有牵涉到正业。当然正命——如何为自己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职业,以符合五戒十善,符合因缘果报,乃至于说让自己将来有机会能够亲近佛法,这个当然就是正命应该要思考的部分。
同样的,接下来是所谓的正精进的部分。正精进最简单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所谓的四正勤。也就是,如果是善法的话,我们要让它发起,并且让它增长;如果是恶法的话,我们要让它尽量减少它的存在,甚至整个避免它发生;所以这个就是可以概括整个正精进的内涵。当然所谓的善法、恶法,其实最终都还得要回到我们刚才讲的几项内容,比方说五戒十善、因缘果报,跟有佛法可知可证的这些内涵。所以,正精进仍然是要回到正见跟正思惟来看。
至于说正念跟正定,其实它的道理都一样的,因为我们在思惟这些道理的时候,要形成让我们念念不忘,并且最后希望能够心得决定。当然这个所谓的念念不忘、心得决定的这些内涵,其实都还是一样,要在五戒十善,要在信有因缘果报,要在信有佛法可知可证,这个三项范围里面,我们去履行正念跟正定。
所以,以上就是跟大家简单用世间的方式,来跟大家解释八正道。我们剩下的内容,我们下一回再继续跟大家说。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