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17 第二篇 第六章 体究念佛 第一节

   日期:2018-07-11     作者:三摩地    浏览:79752    
核心提示:  第一节 无相念佛法门、体究念佛的关系  体究念佛是每一位想要求得实相念佛的人迟早要走的路,实相念佛是每一位发大心的念
  第一节 无相念佛法门、体究念佛的关系
  体究念佛是每一位想要求得实相念佛的人迟早要走的路,实相念佛是每一位发大心的念佛人应当求得的境界。一般说来,要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有两种,一者在求实相,二者在求无量百千三昧。实相就是无漏的智慧;无量百千三昧属于事修。究竟成佛从明实相开始,经过事修的长远过程,和得到究竟解脱而成佛度众生的目的。如果念佛人能在这个世界就修成实相念佛的境界,往生后即可得到上品上生的品位。其它品位往生的人,到了极乐世界花开闻法之后,所获得的境界就和这个上品上生的人所证得境界和功德不可相提并论。故一切发大心的念佛人,应当体究念佛。体究念佛可分成三个部份来说。
  第一个部份:无相念佛的功夫修成以后,如果继续深入,可进入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忆佛心谢,平常的妄念非常非常少,在此状态如果去打坐即很容易入定。这个定叫未到地定,忆佛的念不在了,也没有妄想杂念,进入这种定里,在定中无觉无知,不是念佛所求境界。所以忆佛心谢者打坐入这种定,跟“无记”相同,如果有这种状态出现,应当远离。
  第二种状态也是忆佛心谢。忆佛的念已经不在了,成为没有妄想的状态。在打坐时非常的清明,在定中听闻一切声音,心中如如不动,一般叫这个为:“一念不生”,但在这个一念不生中,有一个清净之念,叫做“无念之念”,所以严格说来也属于一念相续,因为很清明的缘故。
  第三种状态称为忆佛定,忆佛的念没有相貌和状态,却如泉涌一般,相继不绝,动静不失,即是忆佛定的境界。虽然没有定的状态,但不论在动中或静中,忆佛的念始终不断,这叫做忆佛定。
  第一种状态的人,虽练习忆佛念佛的工夫,但没有很认真的练习,不很纯熟,只是用来增强观心的法门,平常还是以“无念观心”为主,以忆佛作为一种辅助的法门,所以功夫偏于“一念不生”的境界,平素一入定,即暗无觉知,不能体究念佛。虽然有人用它来体究念佛,但体究念佛时不能“与定相应”;一旦与定相应时,就入“一念不生”暗无觉知的境界中,所以在动中没有与定的力量相应,这样的人,难见自性弥陀,应该改修“忆佛定”。这样的人要提防入定,因为尝过入定的滋味以后,就会喜欢入定。入定不是念佛人或修忆佛定的人或体究念佛的人所需要的境界。
  第二个状态的人,因为有“无念之念”,勉强可以体究念佛;第三个状态的人,因为忆佛的净念,属于一念相续,应该改为体究念佛,不要再磋跎宝贵的生命了。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