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061集 什么是身口意业?

   日期:2018-07-12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74645    
核心提示:何正珍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有学友问到:什么是身口意业?要怎么样善行身口意业等的问
何正珍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有学友问到:什么是身口意业?要怎么样善行身口意业等的问题。
  我们知道三界一切法的现行,一切行为的造作,都是藉由身口意业显发出来;三世不断地轮回流转,也离不开身口意业的造作。藉由这个提问因缘,就和大家谈谈:什么是业?当有不如意的事时,我们常听到有这样的抱怨:“我是造了什么业啊?我的业障怎么这么重!”可见一般人都是了解:目前所承受的痛苦,不是无因无缘的。但是因为自己无法了知先前所造的因缘,所以也希望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就有四处求神问卜,希望能够消灾解厄。但是,种种世间消灾解厄的方法,真的能根本解决所谓的业障吗?或许能得到一时心理上的慰藉,但为什么不如意的事,在一生中还是不断循环地发生呢?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业?在中国古字中“业”这个字,是“辛”字加上“火”字所组成的字,辛和火分别表示被劈打和被火烧的两种刑罚;引申出来就是用定型制式的严厉手段来管理奴仆,奴仆只能在严酷不通说项的管理条件下,无奈地、艰辛地,承受著、工作著。而在说文解字中,“业”是指乐器架子上方的横木,上面用木条组装成一个个锯齿状间错的木版;而这个木版呢,用白色的颜料涂上去,除了可以装饰乐器的架子外,主要是能够交错悬挂钟与鼓来方便打击。后来所说的学业、事业,就是依著能分别呈现出的功能事迹,如同乐器的木条能够清楚的间隔出来。“业”这一个字,梵文是Karma,用音译译为“羯磨”,它的义译就是业,也就是指行为、造作。而就“羯磨”而言,僧团评断一件事是否有违犯戒行时,要依事件的因、缘、结果各种条件来辨别是否犯戒,不是单凭最后的结果就能来评判。如菩萨重戒中的诽谤三宝戒:“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卷2)或者羯磨是依根本、方便、成已,或者是动机、实行、达成目的,来分判戒罪的轻重。如《优婆塞戒经》中:“若诽谤业、因、果、真谛、贤圣之人,是名根本;若读诵书写,信受邪书,赞叹称誉,是名方便;受已向他分别演说,增其邪见,受邪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优婆塞戒经》卷6)我们就综合中国字和梵字来看“业”这个字的内涵,有著依既定的条件而无奈承受著,和次第相承、前后不错乱的形式关系,这其中包含了动机——也就是作意,还有运用各种方便、助缘所实行的操作行为,以及产生的结果。
  所以就“业”这一个字,它就是表示:依著动机、造作行为、承受结果,前后因果关系的联结;在整个过程中,是具有不断生住异灭、迁流变化的前后次第承接现象。这个当中最首要的就是动机,动机称为意业;有了动机,如果没有后面的行为,就不会产生结果;后面的行为就是语业和身业。譬如《梵网经》中诽谤三宝,其中谤法宝就如瑜伽菩萨戒本所说的重戒“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来说,就是先有了动机——为什么要谤菩萨藏呢?因为未能亲近真的善知识,所以对菩萨藏的深义不能有深切的了知,听到他人在宣说殊胜的第一义谛法,为了要维护自己的名闻利养,所以要对弟子们宣说:大乘非佛说,如来藏非了义法,另外建立意识细心为说项。表面上对信徒显示自己是客观的,但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闻利养,这就是动机——也就是意业;那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动作,如:建立像似正法说给人家听,这一种种种的行为造作,而别人听了也了解他所说的义理,也就是达成目的了,这就是成已罪。
  而这样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果报呢?经典中明确的说明:“众生过去曾谤大乘经故,虽于多劫堕于地狱、饿鬼受苦。”然而许多自许是佛门中的人,因为没有能力现见果报的可怖,由于无明的遮障,只看重眼前虚妄的名闻利养会受到损害,所以只贪求和维护,设法明说、暗说——不断诽谤贤圣、破坏正法,以种种方法来阻碍弟子们接触了义法、修学正法。这样的人,除了这世报尽必下地狱受报外,此世必然也呈现的果报就是:不管他行了多少的善事,拥有多大的名声与赞叹,但就是不能和大乘了义菩萨僧真善知识相应,不能和第一义谛相应,不可能断我见,当然更无法证真如。这样的人,不论是解脱道的法、佛菩提道的法都无法成就,这是无法逃脱必定会遭受的业报,也是现世可见的。然而自己在造作受报时,他只看到自己的名闻利养得以保持下去,只有等到一生快结束地狱果报要现前时才警醒,但已经来不及了!这主要就是因为他对于法无知的“无明障”,也就是对于名闻利养的虚妄、解脱道的胜义、第一义谛的殊胜无知,加上“贪”与“瞋”合起来就是三毒——贪瞋痴,成就了这整个前后互相造作的行为与果报必然呈现,这就是业。所以,业离不开烦恼障,离不开无明障,也离不开意行、语行、身行的造作与承受。
  就一世来说:造善业,会因为作善事即刻带来自我成就的满足感。那造恶业呢?也一样!当看到别人堕入不如意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随行自我成就的满足感。但是在《佛说骂意经》中有写著:“一个人他在行善业、恶业的时候,有四人会知道:一个是天神知之、二是地神知之、三是傍人知之、四是自意知之。”所以我们有听人家说,瞒天、瞒地,瞒不过自己的良知。造恶业会因为担心被揭穿,会担心遭到同样的状况,会担心以后会有恐怖的果报,所以会设法产生自己种种的自我说服、防卫机转的思潮;这虚妄自我成就的满足感,是无法抚平内心的不平静。这不是有一个上帝坐在天上瞪著你、处罚你。因为造恶业的时候,本身就随行著自我的惩罚,这不平静的心性——担虑,就是心性上一个很大的惩戒,如影随行!
  业的流转,不是一种思想、不是一种哲学,更不是佛门特有的专利。业的流转是一种行为法则,只要流转三界的有情,不论学不学佛、相不相信因果轮回,都无法避开业的流转法则;在造业的当下,已就有可爱的果报、不可爱的果报呈现了。例如:在贪的时候,就会因为贪行,有著许多身口意的系缚事产生;在瞋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股愤愤难消的不平之气,在自烧著自身的健康乃至良好的人际关系。这还是要扣回我们刚前面所说的,主要就是对于法的无知的无明障,也就是对于名闻利养的虚妄、解脱道的胜义、第一义谛的殊胜无知。在《杂阿含经》卷24中,佛陀开示著:“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杂阿含经》卷24)佛陀要弟子们要能在细微的罪上——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罪上,就要生起大怖畏,从身行上明显可见的离杀、断杀,到意行上不乐杀生的这种心性上微细的作意,也要提醒自己警觉,这就是对于意业的警觉。
  什么是“意业”呢?这里我们来举一个《了凡四训》当中所说一位叫作卫仲达的故事:他是宋朝翰林院的官员,有一次就被鬼卒带到阴间去,到了阴间,阴间的审判官就吩咐差使,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事、恶事的记录册全部都送上来。等到册子全部搬来的时候,他恶业的记录册多得竟然摊满了一整个的厅院,而善事的记录册卷起来只如一根筷子般的大小。审判官接著又吩咐拿秤来,秤看这个善业、恶业是哪一个比较重?结果,那摊满院子的恶业记录册反而比较轻,像筷子那样小卷的善业册子反而比较重!卫仲达就很疑惑地问:“我年纪不到四十岁,怎么会犯下这么多的过失,造下这么多的恶业呢?”审判官就回答:“只要一个不正的念头产生,不必等到你实际去作那件恶事,恶业就已经成就了。”卫仲达听了,他也很好奇的问:“那像筷子般小的记录册是纪录了什么?怎么会这么重呢?”审判官告诉他:“皇帝有一次想要大兴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桥,你上奏劝请皇帝不要修,免得劳民伤财,这就是你奏章的底稿。”卫仲达说:“我是上奏过这件事没错,可是皇帝没有采纳啊!他还是大兴工程了,我的上书对那件事的进行,并没有发生劝阻的作用啊!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主审官就说了:“皇帝虽然没有听你的建议,但是你的这个念头很真诚,你的用心在使千万的老百姓免去劳役,倘若皇帝听你的,那你的功德可就更大了。如果你肯用这样的心来度化世人,也不难!可惜你的脑筋当中恶念太多,所以善的力量就减了一半,而你的官位也因此没有指望会升到宰相了。”《了凡四训》中这个卫仲达的故事,就是意行——整个因缘业果、意业的例子。所以 佛陀开示:看望业迹的时候,要于微细罪生大怖畏。佛陀举了杀生为例,不但要断杀、离杀,连乐杀的念头也是造业不失。
  就有学人进一步问了舍利弗:“什么是业迹呢?”舍利弗回答:“所谓的业迹,有十种不善的业迹,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那学人更进一步问了:“那有什么样的道迹趣向,可以断这十种业迹呢?”舍利弗就告诉他说:“有!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乃至正定。”就上面舍利弗所说的十种不善迹,可以分为身、语、意业三大类别。身的三种恶业,就是杀生、偷盗、淫欲,这三业是欲界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语的四种恶业,就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业不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意的三恶业,就是贪、瞋、痴,这痴就包括无明和邪见;这三毒是无量无边烦恼的根源,和三恶道直接的业源。相对于十恶业的反向,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乃至远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等十种善业。还有一种非关善恶业的无记业,譬如开车、雕刻、种种手工业的技术。因为身语意业的造作,而有了善业、恶业、无记业的业因,这个业因就会招来未来好或不好的果报。这好或不好的果报称为黑业与白业,能够招到可爱异熟果报的,称之为白业,也就是可以招感快乐殊妙的果报,像得到天人的果报;如果招到不可爱的异熟果报,称为黑业,也就是招感秽恶不净的果报,像地狱果报。但这也有上下的相对性,如对天人来说,人间并不是殊妙的果报,所以他如果来到人间是下堕;但是相对于地狱界的众生来说,人间的果报是殊胜安乐太多了。
  弥勒菩萨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瑜伽师地论》卷38)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曾经所作的善业与恶业,它是不会失去的;但是你如果没有造作的话,也就不会得到所谓的善业、恶业的果报。这就像我们一般人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当我们在抱怨“我是造了什么业?我的业障怎么那么重”时,如果去求神问卜,一般世间的算命术士,顶多在你身上捞些无明财,这也没有多大的损害。但是有更可怕的就是:以邪知邪见来迷惑人心,例如喇嘛教在他们的经典中说:“方便父续是慈悲,有著重于生起的次第,智能母续空性为主,有著圆满的次第,所以如果能够和上师以男女双修来行淫,这可以消除业障,这可以开启智慧。”这样的说法是魔说、魔语,恶业邪见的极致!
  在经典中处处都说“万法唯心造”,唯有真实地认识自己贪、瞋、痴的无明习,认清万法的根源,依大乘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业、正念、正定等的道迹去履践,这才是真正消除业障的根本。绝对不是以男女双修法,这样可以真正的生起智慧,这样可以去除贪瞋痴。西藏喇嘛教的这一种说法,不但在他们的教义中写著,在他们的僧侣之中实践著,世间许许多多的算命术士以及邪知邪见的法师,也用这样的一个方法来骗取正陷于烦恼障痛苦的人们。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要深加警惕,不但自己要警惕,也要劝戒别人,告诉他真正的消除业障的方法,真正开启智慧的方法,不要落到邪知邪见中。
  万法唯心造,告知大家一切法都是自作自受,非由他人所能替得。
  今天就和大家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