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39集 解行发心(三)

   日期:2018-07-12     作者:三摩地    浏览:21562    
核心提示:许正翰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很高兴又再次相见共续法缘,这是一个正觉讲堂,平实导师
许正翰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很高兴又再次相见共续法缘,这是一个正觉讲堂,平实导师的著作《起信论讲记》为主轴,所作的引述导读,主题是论文中发菩提心的第二种,解行发心。在上次的节目中我们大略的谈论到,胜解行位的菩萨对经论中所讲述的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断非常、非一非异这一些法,都能一一现前观察,心中无一丝一毫的疑问存在,了知 佛虽说八不中道,但全都是在演说真心如来藏无生之法的种种法相,这些法是甚深极甚深,胜妙极胜妙的般若无生智慧,只有智慧深利的菩萨才能了知,不是大阿罗汉及七住位以下的菩萨所能了知的;七住位菩萨由于亲证实相的缘故,他对真如法性起了胜解,也就是对第八识如来藏生起了殊胜的真实理解,并且开始种种殊胜的胜行。我们可以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什么是胜解?如此进而对菩萨能于六度波罗蜜起胜行,就不会有任何的疑问与怀疑了。
  首先我想从入涅槃、出三界,这件事情来看看阿罗汉与七住位以上的菩萨们,在智慧上有何不同差异?我们知道佛法最主要的内涵分为两个主要道,第一个部分是解脱道,第二个部分是佛菩提道。而解脱道其实是包含在佛菩提道里面的,怎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佛初成道时,观察五浊恶世众生的因缘,施设五时三教,循序渐进的佛道次第,为了那些害怕生死、恐惧轮回,而且急于想要解脱出三界的人,所以将佛法里面出离三界生死的方法,先抽离出来讲述给众生听,让有缘的众生可以亲自证实,而不再受业力与无明的束缚牵制,不再流转于三界六道之中,免除了不断受生而后死亡的循环过程,所以不再受种种生老病死的痛苦;因此 佛就专教他们出三界的方法,也就是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教他们去如实现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法的生灭无常性都确认以后,是因缘和合之法而愿意去舍离,连最后的自己—意根—都愿意去断除,从此不在三界中现行运作,这样叫作出三界证涅槃。也就是说“我”就是十八界,就是五蕴,就是十二处,出三界生死就是把自我灭除掉,也就是把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思量心灭除掉,不再去投胎,只剩下一个无形无色、无觉知、无思量的第八识独自存在,这个境界就叫作证涅槃、入涅槃。但从菩萨的智慧眼界来看,阿罗汉没有出三界,也没有证涅槃或入涅槃,这样的智慧眼界不可能是一般学佛人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关系,请您先按捺住激动的心,听我来说分明,首先从实际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作进出?很简单的,就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体从屋外移动到屋内,这就叫作进或入,相反的从屋内移动到屋外,就叫作出;也就是说有一个主体,在甲乙两种环境空间移动运作,这种状态我们就叫作进出,所以要完成进与出的法,就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运作主体,第二个是环境空间,这样的简单定义,大家应该都能认同吧!
  再来,我们从这个定义来看看阿罗汉舍寿后,到底有没有入涅槃出三界呢?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就是把代表阿罗汉十八界的我灭除掉,灭除掉以后就没有任何代表阿罗汉的法或主体存在,既然如此,你能说阿罗汉有入于涅槃吗?不能嘛!仅仅剩下第八识独存,佛把祂叫作涅槃之本际,不是断灭空,就是这样离见闻觉知、离思量而独自存在,无形无色而存在于三界之内或之外,随你怎么说内外都可以,因为既无形无色,你如何能够分别祂在三界内或外呢?三界只是一个施设,是因为众生有三种大层次的境界,才叫作三界,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方法来分这三个层次,譬如说用十八界来分,欲界是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法全部具足;色界呢,十八界剩下十二界,少了鼻根、舌根,这是指胜义根,不是浮尘根哦!否则色界天人的庄严相就没了,另外也缺了香尘与味尘,鼻识与舌识,总共少了六个界,而且没有男女相,全部是中性体;最后无色界,仅剩下意根、意识、定境法尘这三界存在而已,这就是用十八界来分众生三种层次的境界。也依此而说有三界世间存在,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子来想像说,这个是欲界,欲界之上叫作色界,色界之上叫作无色界,出了这三界处所的地方,就叫作三界外的世界。没有,根本没有三界外的世界,三界外无法,只是十八界自己消失了,没有三界外的世界存在,所以也没有一个“我”出到三界之外;所以出三界者,无三界可出。若依照《金刚经》上的说法,可以这样来讲:所谓出三界者,即非出三界,是名出三界;所谓亲证解脱者,即非亲证解脱,是名亲证解脱。这就是《金刚经》法句中的真正意旨啊!说到这里,诸位思惟看看,阿罗汉到底有没有出三界呢?有没有入涅槃呢?个中道理,诸位应该非常清楚明白了吧!这就是实证般若后,解行位菩萨对二乘菩提解脱道诸法起胜解之处,所以发愿永不入涅槃,不害怕生死,愿意生生世世在三界中,与有缘的众生同在一起而随缘度化。
  另外我们再从七住位菩萨证悟后,转识成智这个部分来谈谈。初证悟明心后开始下品转识成智,识转化清净,成为清净识,清净意识转生为下品妙观察智,清净末那识则转生为下品平等性智,这两种智依于触证及领受自心藏识而生。我们悟前由染污末那处处作主,透过第六识去分别,时时刻刻在决定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认为这个能思惟、能知、能作主的心就是真实的自己。悟了以后,由清净末那作主,运用第六意识的下品妙观察智作分别,祂自己虽然是真正作主运作的人,但祂不认为自己是主人,而把祂所找到的真心如来藏作为主人;虽然悟了,祂却继续以下品妙观察智和下品平等性智来主宰五阴,继续修道和过生活,有了妙观察智的关系,不再著于众生相而有高低贵贱相、男女老少相、六道众生相的差别,只有唯一一相——如来藏相;也因有下品平等性智的关系,现前观察众生的理体,和我的理体、还有诸佛菩萨的理体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平等平等的;因此在生活上,就有了很胜妙的功德显现。譬如悟后的女众菩萨看见了蟑螂、老鼠这一类的畜生道众生,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因恐惧而惊声尖叫或赶紧躲避开来,反而对它们合掌问讯,道声蟑螂菩萨、老鼠菩萨!阿弥陀佛!这种自受用功德就是缘于下品妙观察智,及下品平等性智而有的。但是这两种智慧不是本有的,是由于亲证实相,对真如法性起了胜解的缘故所产生的现观境界。
  接下来,我们再从佛法中观的角度来了解解行发心的菩萨们,在般若法性上生起胜解后的状况,“中观”这是一句大家都能耳熟能详的名词,它的意思是中道的观行。所以一般的善知识在解释中观的时候,千篇一律都是这么说:“我们的见闻觉知心中要保持中立,不要落在有的一边,也不要落在无的一边,要两边都不执著,这样就是中道的观行。”有的人则会这样说:“我们心里面不要对六尘境界起分别,这个就是无分别,但是无分别也是一边,所以连这个不起了知分别的见解也要丢掉,不要去执著不分别的觉知心,也不要去执著不分别的境界,这样就不会落在两边,这样就是中观。”像这样讲中观的人啊!都是假内行,说些言不及义、耍耍嘴皮子的皮毛话而已,都是想像中道的观行,都是不知道中观义理的门外汉。真正中道观是:不在有边、不在无边,而且函盖两边。举个例子来说,觉知心的你,在起贪瞋心行的当下,却可以反观自己,另有一个真心如来藏,祂不贪不瞋,就这样不堕于有贪瞋、无贪瞋的两边;不即贪瞋,也不离贪瞋,贪瞋之中有“无贪瞋”,这就是中道性。如果你能现前观察到,你的真如如来藏确实不堕于有无、贪瞋的两边;如果还没有这样亲证的现观智慧,就说你已经证得中观了,那就成为大妄语业,因为那只是想像中的中观而已,不是亲证中道观行的人。一切有情众生,不管他有没有悟,从他的八识心王总体来看,统统是中道性,没有一个人不是中道性;只是还没有开悟的人不能如此现前观察,所以不能生起中道观的智慧而已。譬如凡夫或畜生道的众生,他们的觉知心生起种种无明烦恼的时候,他的真心如来藏自体,还是不起无明烦恼的;所以,这些凡夫与畜生都是住在非有无明,亦非无无明的境界中,所以是非有烦恼亦非无烦恼,这个就是中道的正理。这种中道正理是一个本来就存在的事实,是法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现象,而不是经由修行去获得的;只是经由修学禅法而证实祂本来如是,不是修行后才有中道的境界出现;有智慧的人,只是去加以观察而证知已经存在法界中的这种事实。所以中道观,绝对不是用意识心修行而住于离两边的境界,那是修来的,不是本然如是的中道,是本无今有的中道,将来必定坏灭;所以中道的境界,其实是本来就存在的,只是你要有智慧去证实它。但是现在很多学佛人,都是想要将不在中道中的觉知心,去修成住在中道境界中的心,像他们这样修行,所修来的中道观,都是有生有灭之法,不是本来就有的中道境界。
  所以说,中观是唯证乃知的现观境界,不是臆想思惟就能窥探明白的。从这深妙的中观智慧,我们对解行发心菩萨在证悟般若实相之后,就更加清楚明白了,正因为有如此的胜解,才划分出外门与内门修六度波罗蜜的胜行差异。就如同论文中所说:“于真如中得深解故,修一切行皆无著故。”(《大乘起信论》卷2)因为在真如实相法中,实际照见万法的根本理体如来藏,证得根本无分别智,现起总相智,以此为根本,再不断地对真如作深细观行。因此对真如法性的胜妙见解,就在所修的菩萨道中不断显现,立于中道而行六度万行,都不会执有著无——落于两边,所以就开始生起种种的胜解行;胜解行就是指殊胜的证解,以及殊胜的菩萨行。胜解行位的菩萨,虽有胜解与胜行,可是他还没有发起圣性,须从初回向位起修,直到十回向位才圆满金刚性,才具足道种性;具足道种性以后,才能发起圣种性,才能进入初地。可是初明心、初见性的胜解与胜行的菩萨们,还没有具足道种性,金刚心都还没有发起,完全没有圣种性,所以还不是初地的证发心菩萨;但是由于悟后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依进入般若内门的胜解,再度次第修证六度而渐渐转进的关系,所以在内门修行六度的过程中,他真正的了知六度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课程只能上到这里,期待下次能再共续法缘。
  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