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四节 学佛应依“四依法”

   日期:2018-07-11     作者:如来藏    浏览:32251    
核心提示:  第一目 “四依法”皆依实相心如来藏之体性而建立  佛法并非如外道法仅是一种想像出来的哲学思想或是理论,而是依真实心如
  第一目 “四依法”皆依实相心如来藏之体性而建立
  佛法并非如外道法仅是一种想像出来的哲学思想或是理论,而是依真实心如来藏实证之真实可修、可证之法。如圣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70中云:【复次有三种法:一、闻法,二、行法,三、究竟证法。又外道法是颠倒说,所有禁戒非可现见,依止邪愿修梵行故,所有等至有热恼、非究竟,不能趣究竟,不能出离故,共诸外道故,共诸异生故。诸佛正法与彼相违,是真善说是可现见,乃至智者自内所证。】10故 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无非是指月之指,欲诸佛子真能由闻、思、修、证而悟入佛道,而非仅是依文解义,故古德常云:“依经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
  10CBETA,T30,no.1579,p.687,a5-12
  因为佛所开示之二主要道中,解脱道是依蕴处界之无常、苦、空、无我而说,较容易经由现前观察而了解,但是佛菩提道所依止之真实心微妙甚深,连二乘阿罗汉都无法知晓,何况是凡夫外道的喇嘛教宗徒。故 世尊于经中多处提及四依法,是欲修学大乘佛法者的重要依止,所言之依义、依智、依了义、依法,皆是依于第八识真实心之体性而说,已得自内证之菩萨闻之,皆能实际现前观察与体验,并非如同哲学一般只是思想;其余学人未能证之,则只能落在情思意解上而各执己见、相互责难。如《大方等大集经》卷29中,世尊开示云: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有四依法亦不可尽,何等为四?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p.53
  云何依义不依语?语者若入世法中而有所说,义者解出世法无文字相; 语者若说布施调伏拥护,义者知施戒忍入于平等; 语者称说生死,义者知生死无性; 语者说涅槃味,义者知涅槃无性; 语者若说诸乘随所安止,义者善知诸乘入一相智门; 语者若说诸舍,义者三种清净; 语者说身口意受持净戒功德威仪,义者了身口意皆无所作,而能护持一切净戒; 语者若说忍辱断除恚怒贡高憍慢,义者了达诸法得无生忍; 语者若说勤行一切善根,义者安住精进无有终始; 语者若说诸禅解脱三昧三摩跋提,义者知灭尽定; 语者悉能闻持一切文字智慧根本,义者知是慧义不可宣说;……语者称说三宝无量功德,义者三宝功德离欲法性同无为相; 语者说从发心至坐道场,修集庄严菩提功德;义者以一念慧觉一切法。舍利弗!举要言之,能说八万四千法聚是名为语,知诸文字不可宣说是名为义。
  云何依智不依于识?识者四识住处,何等四?色识住处、受想行识住处;智者解了四识性无所住。 识者若识地大水火风大,智者识住四大法性无别;识者眼识色住,耳鼻舌身意识法住;智者内性寂灭外无所行,了知诸法无有忆想。 识者专取所缘思惟分别;智者心无所缘不取相貌,于诸法中无所悕求。 识者行有为法;智者知无为法识无所行,无为法性无有识知。识者生住灭相,智者无生住灭相。舍利弗!是名依智不依于识。
  云何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分别修道,了义经者不分别果;…… 不了义经者说生死苦恼,了义经者生死涅槃一相无二; 不了义经者赞说种种庄严文字,了义经者说甚深经难持难了;…… 不了义经者若说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作者受者,种种文辞,诸法无有施者受者,而为他说有施有受;了义经者说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有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作者受者,常说无量诸解脱门。是名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云何依法不依于人?人者摄取人见作者受者,法者解无人见作者受者; 人者,凡夫善人、信行人、法行人、八人、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人、菩萨人,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乐,怜愍世间生大悲心,于人天中多所余润,所谓佛世尊,如是等名佛依世谛为化众生故作是说,若有摄取如是见者,是谓依人。如来为化摄人见者故,说依法不依于人,是法性者,不变、不易、无作、非作、无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复平等,无思无缘得正决定,于一切法无别无异,性相无碍犹如虚空,是名法性。若有依止是法性者,终不复离一相之法,入是门者观一切法同一法性,是故说言依一切法不依于人。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四依无尽。11
  ─────────────────
  11CBETA,T13,no.397,p.205,a1-c11
  上述经文处处皆已证实,是依第八识真实心之体性而说四依法,其义理及辨正将自下章起细说。p.55但执著恶取空、无因论的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外道,对大乘经义闻之不解,却大言不惭自谓懂得佛法;依于文字而自创与佛法无关的法义内容,反指责真见道之菩萨不懂佛法,颠倒若此,果真是末法时代也!
  第二目 唯有证悟的菩萨能真依“四依法”
  ——只能以意识思惟的佛教学者绝无法真正依止
  依《大方等大集经》中所说之“义者,解出世法无文字相;义者,知涅槃无性;义者,善知诸乘入一相智门;义者,了达诸法得无生忍。知诸文字不可宣说,是名为义;智者,内性寂灭外无所行,了知诸法无有忆想。智者,心无所缘,不取相貌,于诸法中无所悕求;智者,知无为法,识无所行,无为法性无有识知。智者,无生住灭相。”等等,无不是在形容第八识实相心之体性,但以其体性甚深微妙,尚未实际证悟、未具般若智之凡愚众生,乃至于能出三界之声闻大阿罗汉,亦皆无法了知其真实义,唯有实证如来藏心之菩萨方能证知。
  如般若系经典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
  佛告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度一切众生。诸声闻辟支佛智慧,为有是事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诸声闻辟支佛颇有是念:我等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一切众生、令得无余涅槃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缘故,当知诸声闻、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萨摩诃萨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12
  声闻、辟支佛之智慧,尚且完全无法与菩萨摩诃萨相提并论,于初证悟如来藏之七住贤位菩萨前亦开不得口,何况能在已经通达之入地菩萨面前开口说法?由声闻、缘觉对于法界实相盲无所知,故大乘法中名之为愚人,何况尚未证得二乘见道之世间凡夫如多识喇嘛等藏传佛教诸师,纵有世智辩聪、世间学位,即使能获得世俗人之敬重,却完全无法臆测声闻见道断我见之内涵,何况能臆测菩萨所证佛菩提道之内涵,皆因其未能证得实相心,未具般若智慧之故。
  所以,多识喇嘛于书中所举之诸多所谓学者专家之言,因均未证悟实相心,只能如多识喇嘛一般从世俗凡夫知见来臆想佛法内涵、评论佛法,根本不足为证,因为无论如何思惟言说,皆无法离开戏论的缘故;但因多识喇嘛文中之胡言乱语、无根毁谤,将会遮障有缘人实证佛法,致使末学不得不加以辨正,藉此救护藏传佛教诸多学人,乃至救护多识喇嘛。p.57
  ─────────────────
  12CBETA,T08,no.223,p.222,a15-26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