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藏传
新瓶旧酒的「宗教改革」 宗喀巴著<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的评析?之三
更新日期:2014/05/09 08:00

(真心新闻网採访组台北报导)其实宗喀巴撰写<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真正的因缘,不单是为与真藏传佛教觉囊派论战,而是连同他撰写两部《广论》在内,同样是面对藏传佛教觉囊派指责他们的乐空双运的双身法佛法时,同时也牵涉到当时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极为浮滥的男女双修,当时寺院喇嘛们到处都在与女人双修,因此才会有宗喀巴所谓的「宗教改革」,打著限制资格才能双修的改革旗号,企图以清新之观感重新掳获人心。刚刚兴宗立派的宗喀巴,可是有著以「改革」旗号兴师的全方位布局,和在「宗教」上打天下的霸业宏图。

原序文:

《悉地果得》一书的内容,包括了十四根本戒条的逐一说明与释义、受戒仪轨过程的说明,与在相应的文章中批评笃布巴修改的《时轮金刚密续》所说戒律释义,不符合于密宗所特有的无上瑜伽部本质精神

宗喀巴悉地果得》是一本书,而昌央多杰之译文<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仅为其中之一章。因此,上述内容多有不含在内者,如「受戒仪轨过程的说明」为本文中所无,而「批评笃布巴修改的《时轮金刚密续》所说戒律释义」部分亦未见之,而以上二者也不是本系列所要探讨者;我们要讨论评析的部分端在「十四根本戒条的逐一说明」与宗喀巴的「释义」,包括他对各戒相所演述的开遮,以及对于或持或犯的认定。然而既说是宗喀巴批评笃布巴修改的《时轮金刚密续》所说戒律释义,不符合于密宗所特有的无上瑜伽部本质精神」,更也间接证实了真藏传佛教觉囊派的「他空见大中观」,的的确确与其他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弘传「无上瑜伽」者的传承不同、知见不同,所证亦大不相同。

原序文:

由于宗喀巴所处的明末时代,地区不管是在上还是在佛教戒律上,都处于各自为政的互相攻击混乱状态之中,而当时宗喀巴最为人称许的行为,就是他发起了对密宗糜烂谭崔双身修法的改革与戒律约束的运动。因此,可以说将如今密宗的十四条根本戒教理,首次作了完整并且具有系统性释义说明,奠定其基础的人,正是宗喀巴

宗喀巴生于西元1357年,卒于1419年,大约与明太祖朱元璋称帝(1368年)到明成祖朱棣崩逝(1424年)同步,因此时间上所处的是明初盛世,而非明末,这一点要为序文勘误一番。永乐十二年,明成祖还曾遣使到前藏,延请当时创始新兴格鲁教派的宗喀巴,而宗喀巴则派释迦也失代表他赴京;明朝对有实力的僧俗各派领袖人物都赐加封号(註1)。不过当时地区倒确实处于地方割据,并更迭强盛而交相取得统治权的状态,而本文的讨论重点还是在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戒律的废弛和宗喀巴的所谓改革上。
註1:

据「中国民族宗教网」贴文对假藏传佛教的描述:公元14、15世纪时萨迦派与噶举派争夺权力,战火不熄,时局极为紊乱。因此,什么宗教、什么佛学,无人关心过问;寺庙组织涣散,戒律松驰,僧人无人约束,不念经、不修法、反倒是娶妻生子,放荡自恣。上层喇嘛仗其特权,借口修密向民间索取妇女供其奸淫。从元代以来,这些修密喇嘛,无恶不作,查看《元史》:萨迦僧为元帝传无上密乘《喜金刚》大灌顶,授双修法(双身),广取妇女供其奸淫为淫戏是乐,甚至男女裸处,君臣宣淫号为「事事无碍境界」。更令人愤慨的是行一种「合诛」邪法,肆意蹂躏妇女称为「合」,杀人活取心肝称为「诛」,真是腥羶恐怖无所不用其极(註2)。
註2:

公元1385年,宗喀巴刚受密宗出家戒,并成为颇具声望的喇嘛。这时期,佛教各派呈现一片颓废萎靡之象已如上所述。这些行为使信教的民众大感失望,为改变这种戒律废弛、僧侣腐化、滥淫民女的状况,宗喀巴风云际会地受到当时掌政的帕竹地方政权支持,而进行了宗教改革(註3)。1409年,更在领袖米旺扎巴坚贊的撑腰下,这位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创者宗喀巴在拉萨首创「传昭会」,又先后由其宗徒建成「甘丹寺」「哲蚌寺」及「色拉寺」。这三间佛寺被称为拉萨的「三大寺」。从此,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的格鲁派正式形成(註4)。
註3:
註4:

原序文:

宗喀巴对于密宗十四根本戒的释义,尔后更随著传承其思想的宗派黄教格鲁派,取得了全藏政教合一的统治首领地位的缘故,宗喀巴的十四根本堕戒思想因此成为所有密教心目中最具权威性与正确性的修行指导原则,谭崔信众一直虔诚奉行至今,无有疑义

「格鲁」,意为善规或善行。因为宗喀巴提倡严守戒律,因此,他创立的教派称为「格鲁派」。如前所述宗喀巴时代的宗教与政权都很混杂,各政派间经常发生斗争,教派上层僧人积聚财富、追逐利禄,教派间常常发生争斗。当地佛教亦戒律废弛,许多喇嘛不守戒酒、过午不食的戒律,终日豪饮,到处游玩,沉湎歌舞;有些喇嘛公开娶妻生子,教风败坏。有鑑于此,宗喀巴立志改革佛教,提倡戒律,并以显教为基础,倡导先显后密的修行论点(註5)。
註5:

宗喀巴宗教改革主要致力于两件大事,一件是著书立说,另一件事就是开展宗教社会活动。所谓著书立说,就是前文所提到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二书;而后者主要是:

1.制订戒律并严格要求徒众遵守,包括本系列正讨论的「十四根本堕」在内。

2.大力兴建寺院,并把一些噶当派寺院纳入格鲁派的属下。

3.每年定期举行传昭,在会上讲经传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宗后密宗,规定必须修五部经论,创立了辩经、考试、授以格西学位的制度(註6)。
註6:

事实上,宗喀巴的制戒,只是明著不许出家喇嘛娶妻生子等,并没有禁制双身法的「修行」,反而是依著「戒律」将乐空双运纳为「无上瑜伽」的实修次第;换句话说,只是将双身法合理化、规范化,从皇宫内院、大街上拉回到寺庙中、坛场内,全权委由被塑造成佛的上师们,关起门来堂而皇之的「教授」,把不甚庄严的事体故作庄严罢了。这一点,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便是最好的证明,或是详阅平实导师的破斥密宗鉅著《狂密与真密》便得分晓。不但如此,他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后半部止观章节中,最后还说到:即使没有修学显教三士道的基础,也可以直接修学乐空双运无上瑜伽。因此,淫慾心行在喇嘛教内非但没有减少,有些地方反而变本加厉。

至于兴建寺院,是硬体的扩充,基于其自身的发展也是无可厚非。顺便一提的是,宗喀巴学法于噶当派,其后却兼併噶当派,不知这是报恩呢,还是负恩?这也只好以一声嘆息,当作是看了喇嘛教之中一场成王败寇的好戏吧!而举办传昭制订学程、辩经、考试、授格西学位等,则为软体的建设,如此「软硬兼施」之下,无怪乎格鲁派日渐壮大,终于取得全藏政教合一的领导地位,在这一方面,宗喀巴的确是很有一套「雄韬伟略」的。

宗喀巴改教以后,其他教派也有响应者对歪风邪气略加整顿,可是假藏传佛教终是假佛教,永远无法摒弃淫贪的即身成佛邪法,毕竟无法真实清净。依据《土观宗派源流》说,直至公元16世纪时,宁玛派中还有人借《伏藏密法》使百姓供酒,名为供甘露;供妇女,名为供明母;当时欢喜酒色之僧徒,争相效尤,使清净的寺院僧舍几乎全变为有妻室之俗家,实与今天日本僧人在寺院中娶妻生子无异矣。积习难除,戒律废驰,乃至如此(註7)。
註7:

是以回顾宗喀巴的「宗教改革」,或许在世间法的部分,对当时藏地寺院遍地淫行的乱象起到相当肃清的作用;但是在法上延袭至今,格鲁派中迄如现今达赖喇嘛等人,还是以意识心或意识细心为不生灭心,落入常见;以缘起性空之名相概念为实有法,而缘起性空的概念和法相是缘起法,依蕴处界而有,不是本来自有的,终归坏灭又落入断见,并未改变外道邪见的本质。无上瑜伽的双身修法仍然在格鲁派乃至其他各假藏传佛教派系中传衍实修,达赖至今仍在外国极力推广,也在国内暗中推广,整个假藏传佛教四大派仍是谭崔性力派外道的托体附魂,在残害随学者的法身慧命。因此,在正信的佛看来,宗喀巴的所谓「宗教改革」,无异是「新瓶装旧酒」矣。(採访组报导)20140509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

 
2018-10-05 回复:0  浏览:328
下一篇:
掀开谭崔十四根本堕戒的神秘面纱 第六则:莫明其妙的实践誓愿
上一篇:
从四脚蛇到酷斯拉 宗喀巴著<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的评析?之四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