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藏传
稀里糊涂当上师 宗喀巴著<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的评析?之十八
更新日期:2014/11/30 08:00

(真心新闻网採访组台北报导)既然已经开始评析「谭崔十四根本堕戒」的第一条堕戒的内容是关于「轻慢毁谤于师」,我们现在就直接进入下一段的讨论,请看原文:

原文:

于此戒相,有三要点:(1)犯戒对象、(2)犯戒行为、(3)犯戒原因

宗喀巴的〈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中似乎特别著力于「第一堕戒」,对于这个「戒轻慢毁谤于师」的戒相,他仔细拆解成「犯戒对象」、「犯戒行为」、「犯戒原因」三个部分来作戒释,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一次讨论一个分项,本篇就以此为子题进行对第一条「谭崔十四根本堕戒」的评析。

原文:

(1) 犯戒对象

甘露月所著之《金刚乘根本堕戒论》,与拉喀斯米卡拉所著之《金刚根本堕戒论》中,都说:所谓具足资格的上师,他们必须致力于成就的圣性。在《黑怒尊谭崔密续》里,亦记载著桑提巴在其著作《宝灯论》中说:

问:只有那些能够启发圣性者,才能称名上师吗?

答:那些能启发圣性的上师、能够教授谭崔密续、也能依上师的教导而证于谭崔诸行者,如是之人,堪名上师胜者。具此三点,并且无忌妒心与乐助人者,真名上师。是故,有颂偈言:读释教授诸胜密续,善启;如是而行,是名上师。

裸形王妃竟成谭崔圣人

同时著作了《金刚(乘)根本堕戒论》的两人中,「拉喀斯米卡拉」是一位女性,在前文出现过的「印度84位大成就者」中有五位是女性,「拉喀斯米卡拉」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的故事也很精彩,很有「谭崔」的特色和代表性。话说她住在郎金地区的散波拉城,统治者是她的哥哥印打菩提国王。这个妹妹在很年轻时即「亲近过许多大善知识」,如哇帕巴大师等等,因此,「通晓许多密续」。哥哥看到这种情形,就让她携带了财物珍宝等等,赶忙把她嫁到往斯里兰卡岛上,给札连打国王的王子散波拉为妃。

因为星象不吉的缘故,王妃未能马上被迎回王城中。这时她观察到当地人民的举止言行,都是她不属意的「外道」,心中激动非常,竟然晕了过去。等到王妃甦醒之后,散尽财物珍宝给市民,也将手饰庄严送给随从们,将他们遣返回祖国。之后她吩咐在十天内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她。王妃在自己的房子中,将身体涂满了芝麻和木炭,披髮裸身来装疯,国王看到这种情况,心中非常的悲伤,派遣医生来诊视,可是王后总是对来人踢打辱駡。因此国王只好遣使去见印打菩提国王,印打菩提国王却反而心中安适怡然,认为妹妹已经解脱了。

从此以后,王妃就处在疯癫中,吃著当地人民吃剩余下的食物,睡在尸陀林中,心行还是依止于谭崔法要。国王的一位僕人,七年中经常服侍著王妃,而王妃则将谭崔口诀「教授」给僕人。有一天,国王札连打率领著随从去打猎,忘记了时间,在回程途中来到拉克希米噶拉所居住的山洞中,当天晚上就住在这里。国王回到王宫后,又再度来到山洞中,王妃把僕人推介给国王,僕人则给予国王「令心识成熟的灌顶」,并且开示了「金刚亥母生起二次第」的教授。然后,僕人和王妃二人在斯里兰卡「示现了许多神通」,即身前往了「卡雀空行净土」。(註一)

註一: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和桑提巴一样,都到过斯里兰卡的「拉喀斯米卡拉」,是一位相当前卫的女性,也可称为性开放的先驱,她不但少小就对谭崔之道著迷,而且胃口奇佳不拘贵贱,同时故事中还暗示著有翁媳不择亲疏的可能;她出身公主,又嫁作王妃,却甘于散尽钱财乞食露宿,果真是与那「84丐帮集团」气味相投的一员。她视别人为「外道」而排斥,但是佛法的角度来看,她自己才是不折不扣的「裸形外道」,却被冒充佛教密宗喇嘛教拿来当圣贤,从这里便可知,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的外道本质。

故事中说她与僕人「示现了许多神通」,大概是就其主观精神状态的立场,描述在多年疯癫之后,更修谭崔之鬼神感应法,造成心识和现实「解离」的情况。而两人双双前往的「卡雀空行净土」,又称为「那洛空行净土」,是谭崔法中所谓「胜乐金刚」相应的修法,今不及讨论,简单的说:可怜那正是前往「罗剎鬼国」啊!但是「拉喀斯米卡拉」的故事,却是「谭崔行者」相当明确的范例,我们在后文中,当还会有举例用到的地方。

谭崔上师所教与佛法无关

言归正传,既然已有假藏传佛教中人甘露月所著之《金刚乘根本堕戒论》,与拉喀斯米卡拉所著之《金刚根本堕戒论》,甚至更多同一题材的其他著作,而且宗喀巴还加以引用,表示对以上二人之著作「表示认同」,那又何必费时费力再次叠床架屋,撰写<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宗喀巴的动机实在令人不解,若不是那十四条的「根本堕戒」本身就含煳笼统语意不清,以致造成喇嘛教内众说纷纭,令宗喀巴不得不出面整合一下,以让喇嘛教面子不太难看;就是宗喀巴要藉著他的所谓「宗教改革」之便,将所有的谭崔教义集中垄断定于一尊,好完成他「一统格鲁,称霸藏地」的王图霸业。

本段所引出的原文部分,是在讨论宗喀巴提出的「第一条根本堕戒」戒相的「犯罪对象」。其内容主要是在提出「上师」的资格。从桑提巴所著《宝灯论》中界定,可归纳出具格上师的三条件:

1. 能启发圣性的上师。

2. 能够教授谭崔密续的。

3. 能依其教导而证「谭崔诸行」的。

这样看起来,成为「上师」的条件并不苛,而且具备了以上的三个条件,还能「堪名上师『胜者』」,当然还有一个附带的条件就是:

4. 无忌妒心与乐助人者。

根据前文我们对于谭崔内涵的瞭解,这样的上师还是偏重于技巧,以及用气功忍精久淫方法的教授和临床指导,完全与佛法无关。

原文:

又说:

受教于人一句一偈,应敬教者如同上师;不作此者,后堕狗身经于百世,復生为蝎。

谭崔论师乱说因果

这一位临老忘掉自己教导别人「所有行门」的桑提巴老先生,不但会空口说白话、会生气,还会恐吓人,他说:「受教于人一句一偈,应敬教者如同上师;不作此者,后堕狗身经于百世,復生为蝎。」堕狗、堕蝎多是触犯十恶业道,然而佛法中十恶业道的造作与受报,因果甚为复杂,不但要干系到造罪的「根本」「方便」以及「成已」的增减损益,以及是否数数从事、乐意而为,或是作后知错,忏悔先过、后不復作?这些都有许多功过较量。然而,真正的因缘果报,还是唯佛乃能究竟了知。不是这位「前半生装迷煳,后半生真迷煳」的桑提巴所能判定。何况根据受报「从重」的法界事实来看,若是罪重当先下堕为蝎;既堕为狗,若报未尽,当不只百世;苟若重报已尽,当转其轻:或生人中或者天中,福德厚薄差异而已,哪有报尽反堕无明更重之蝎类,这都是桑提巴个人妄想,「秤菜讲讲」(河洛语:「随便说说」之意),而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诸祖师也无慧简择罢了。

原文:

空行母苏拉比(翻註:女首牛身模样,具有神圣不可侵犯大地母亲的含意),在其著作《净一切修道诸障密续论》里,同样提到上师所具的三点特性;其中亦正确的说出:善能启发的圣性者,是最好的上师。在《科萨拉王国光明论》里,释迦米特拉亦引用桑提巴与苏拉比的教导,来说明上师的三种特质。在谭崔修学体系里,教导较高谭崔教义的上师,不必一定具有此上师三特性,在低阶的谭崔修学体系里,上师就更不必一定具有此上师三特性。然而,不应较量上师所教授的密续高低,不管是多还是少、完整或是初阶,从一句偈,到一章节等法义;应将其中的一切教导,从生起次第的行门到次第的行门,都视为是殊胜无上的教导。因为对上师的一切教导,即使只有说一句话的批评,都是犯堕戒的。桑提巴在《莲花量论》第十五章<密集金刚>里说:「从心中生起对上师的轻慢毁谤者」,他解释说:「他们所毁谤的密续法教,却是上师教导给他们的。」同样的,在《黑怒尊谭崔密续》里,亦记载著桑提巴在其著作《宝灯论》中的教导:对教导的法义起争论,即犯堕戒。那波巴在其著作《道灯见》里说:所批评到的上师,有可能是具足善启等三德特质,也有可能是具有二德特质,也有可能只具有一德特质。然而批评上师的教导,都是犯此第一条戒堕,只有过失程度轻重的不同而已

原来上师条件可以将就

空行母苏拉比」贊同这样的说法,但她应该是现实中的一位「人类众生」才对。翻译者註释的:「女首牛身模样,具有神圣不可侵犯大地母亲的含意,」或许是指同名的另一位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鬼神,否则她应该无法写作《净一切修道诸障密续》。但是她特别强调第一个条件,毕竟对于谭崔的知解,或是进行「谭崔诸行」,终不如能引导人于谭崔生起真心意乐。但是「老煳涂」桑提巴又出现了,他提出了另外三点,全盘推翻了自己在《宝灯论》里提的三条件:

1. 教导较高谭崔教义的上师,不必一定具有此上师三特性。

2. 在低阶的谭崔修学体系里,上师就更不必一定具有此上师三特性。

3. 不应较量上师所教授的密续高低,应将其中的一切教导,都视为是殊胜无上的教导。

这正是标准所谓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的「翻转法则」,他们总是订立了漂漂亮亮的标准后,再自我推翻,宣称可以完全不必照此标准行事。喇嘛们的「戒律」也是一样,受戒之后,便立刻自行解套,这个非法则的「法则」,从此处「上师」资格的讨论就可以看出。当然,也可以通融的理解:为什么或许是在装煳涂的「桑提巴」,会成为密教的「84大成就者」之一。

另外一位「大成就者」《道灯见》的作者那波巴(后文将另有介绍),与桑提巴装迷煳的程度半斤八两,他也就「所批评到的上师」的犯戒标准提了三点:

1. 有可能是具足善启等三德特质。

2. 也有可能是具有二德特质。

3. 也有可能只具有一德特质。

读了以后令人忍不住想要建议,干脆效法桑提巴,再加上一条附带条件:

4. 上师无德、缺德,或一德都不具也算。

不过总体而言,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诸论师,对这条戒相倒是有志一同,持这样的态度:「然而批评上师的教导,都是犯此第一条戒堕,只有过失程度轻重的不同而已。」甚至认为「对上师的一切教导,即使只有说一句话的批评,都是犯堕戒的」,对上师的资格虽然一直撤守其底线,但是对的要求却硬得不得了,不但不稍有所退,还会逐级叠高。桑提巴在《莲花量论》第十五章<密集金刚>竟连仅仅「从『心中』生起对上师的轻慢毁谤者」,都怒气烘烘地大骂:「他们所毁谤的密续法教,却是上师教导给他们的。」只不过是教人怎么男欢女爱的房中术,并非不可言传的实相法界智慧,就已像是多么天高地厚的恩德一样,稍有不遂己意还要发飙,果然是「黑怒尊谭崔金刚」,真是其可怪也欤?

如来藏、说寂静法者方名为师

宗喀巴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第一条堕戒,戒相的第一点讨论,「犯戒对象」,也就是「上师资格」,就这样希里呼嚧「戒释」完毕,结论是不管上师具不具德,也不论上师有没有所谓「三特性」、「三德」,只要是「上师」,那就「一日为师,终生惹不起」,这样的「戒律」当然是不如理的。

这不禁令人想起,正觉教团诸位亲教师,在法界卫视作电视弘法,每一回的片头都会先载播《杂阿含经》〈卷一〉中的圣教:「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相较之下,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诸谭崔上师,都在教导其学人贪执、淫欲、造作、丛闹,如何可以名之为师?更有《证契大乘经》〈卷三〉说的:「世尊!谁与一切众生作大导师?」佛言:「正士!持此如来藏者。」遍观古今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一切祖师、上师,迨无一人不错认甚或否定「如来藏」者,遑论证悟「如来藏」、更遑论能住持「如来藏」者。故知假藏传佛教讨论传法上师,全属无意义之戏论也。

相较之下,真藏传佛教觉朗巴弘传的他空见,阐扬第八识如来藏妙义,依第八识如来藏的妙真如性而受持、而弘传,正是 佛说的「持此如来藏者」,才是真正的藏传佛教。(採访组报导)20141130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

 
2018-10-05 回复:0  浏览:469
下一篇:
掀开谭崔十四根本堕戒的神秘面纱 第二十则:摧邪显正与胡乱批评的区分
上一篇:
掀开谭崔十四根本堕戒的神秘面纱 第二十一则:强摘的果实不甜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