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藏传
不许笑我「羞羞脸」! 宗喀巴著<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的评析?之十九
更新日期:2014/12/15 08:00

(真心新闻网採访组台北报导)宗喀巴谭崔十四根本堕戒释>第一条戒的犯罪对象是上师,这个部分已经讨论完成,结论是「该戒为无意义的戏论」,本篇将进行其第二个部分「犯戒行为」的讨论,请看原文:

原文:

(2)犯戒行为

诽谤上师,是违犯根本堕戒。有何严重?桑提巴在其著作《宝灯论》中记载著《黑怒尊谭崔密续》的教导:「金刚上师善能启发故,对其起瞋与嘲讽,皆是无礼之行为。」因此,应弃捨此行。若不离过,犯根本堕。《密集金刚密续》言:「由心发起,谤上师者,学亦无用。」如果从心中生起毁谤教导自己善法与正见的上师,「如今上师的这些教导又有何用?」

因此,「在观行上或是在身行上,即使上师所教导之曼陀罗行为背俗,应深入了解,绝不应该毁谤。」

宗喀巴在这一段所谓「戒释」中,首先自问:「犯了本戒有何严重?」但读完全段却不见其说明到底有何严重,仅是喃喃自语的重复:「若不离过,犯根本堕。」严重性的内涵说不出来,但是却又把对的禁制说得「很严重」:对上师「起瞋与嘲讽」是无礼,「由心发起,谤上师者」的修学将无用,或是心中生起毁谤质疑「上师所教无用」也不行(原文这句话宗喀巴说得有头无尾,文法上都不通,我们算是替他补齐文意)。其实防范这么严,为的还是最后引出的长句:「在观行上或是在身行上,即使上师所教导之曼陀罗行为背俗,应深入了解,绝不应该毁谤。」

我们应该先看,不过就是几个一般性的敬师观念,宗喀巴此处却东引用《宝灯论》的记载,西引用《密集金刚密续的说词,其中《宝灯论》的说法还是套用另一本书《黑怒尊谭崔密续的「教导」,把一件简单的「戒释」,越说越复杂含混。但是如果静下心来抽丝剥茧,就已可以发现,宗喀巴刻意援引所谓的「论」而且制造这一场「思维的混乱」,就是要其学人来不及思考的便接受「绝不应该毁谤」;而「毁谤」的定义是行为上的「起瞋与嘲讽」,以及心念上的「上师所教无用」。为什么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在「传法」的时候,这么在意徒弟对老师的反应呢?宗喀巴在此先隐约「漏馅」的一角,明说是上师所教导的「曼陀罗行为背俗」,箇中蹊跷,下一段自然分晓。

原文:

早期的金刚密续解释于有关毁谤捨弃上师的根本堕戒,其法义是指:对上师发起瞋心与轻慢等无礼诸行。后文中,将对此意再作说明。早期这样释义,是因为空行母苏拉比亦说此义,她曾经教导:修行者不应毁谤一位修证谭崔密续的上师。是故应知,早期金刚密续的释义,是引用空行母苏拉比的著作《科萨拉王国光明论》的缘故而作此说,而后期的释义,则通常是引用月称著作的《秘密教王密集根本续明灯释》(简称《明灯释》)里的第十五章<密集金刚密续>的教示,再加上举证空行母苏拉比引用《悉地金刚密续》所说的言教:「在观行上或是在身行上,即使上师所教导的曼陀罗行为背俗,亦应深入了解,绝不应该毁谤。」

在这一段「戒释」中,宗喀巴把这第一条根本堕戒分成「早期释义」和「后期释义」,这表示了假藏传佛教的所谓「谭崔十四根本堕戒」并不「根本」,因为它会与时推移修来改去。虽曰如此,但是「空行母苏拉比」在《悉地金刚密续》中的解释却能贯穿前后;唯一不同的,是宗喀巴在后期加上了「月称」著作的《秘密教王密集根本续明灯释》,才出现了宗喀巴在此两段短短三数百字间,两度强调的论点:「在观行上或是在身行上,即使上师所教导的曼陀罗行为背俗,亦应深入了解,绝不应该毁谤。」换句话说,正是「月称」点出了「上师所教导的曼陀罗行为背俗」这一件事实。

月称」是何许人呢?原来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破坏佛教,其始作俑者即是古天竺月称「法师」所广弘的应成派中观邪见。他否定第八识如来藏,也不承认有第七识意根的存在,主张一切大乘学人不必修证实相心阿赖耶识;因为这样的缘故,才使得密教意识境界的「双身法」得以合理化。月称自己也修学双身法,譬如他曾说:「虽一(虽然灌顶时只有一位受灌),亦须父母俱传秘密灌顶(亦须上师与明妃二人在密灌坛场同时行淫而传秘密灌顶),缺一不成(若缺明妃或上师其中一人,即不如法)。」(註一)由于月称曾任那烂陀寺的住持,因此,双身法得以正式入篡于天竺「晚期佛教」的那烂陀寺中;然后继之以崇密抑显而渐渐坐大,使密宗终至成功的入篡佛教正统,以外道法而代表佛教之天竺密宗。(註二)

註一:《密宗道次第广论》 P376~P377宗喀巴著 法尊法师译 妙吉祥初版社1986.6.20.精装版

註二: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4辑〉P1382 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

月称主要的论著是造了一部《入中论》,否定第七及第八识,他否定了第七识意根之后,佛所说的十八界就被他减为只剩下十七界,如此一来,他所说的法都是落在断灭的本质之中(所以他的论应该要改名为《入边论》才对)。他的邪见后来经由阿底峡等人传到,后来宗喀巴註解《入中论》并予以极力推广,并大量曲解经典、论典而引用,来附会应成派中观的邪见,使人误解佛所说的确如他们的谬说一般无二,这是刻意欺骗学人。宗喀巴更著作《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极力否定第七识意根及第八识如来藏;其实只是因为他们无法証得第八识,怕别人说他没有悟,所以就学月称干脆否定祂。否定的结果,就是变成 佛陀在《楞伽经》中破斥的兔无角的无因论邪见,成为诽谤「菩萨」者,成为断一切善根的「一阐提」人。(註三)

註三:平实导师著《甘露法雨》P63佛教正觉同修会印赠

我们再回头看《悉地金刚密续》的作者苏拉比,苏拉比的称号显示了她在谭崔教义中的身分是「空行母」,「空行母」正是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自称为「金刚乘」的女性修行者。宗喀巴找这两个人来为他的「戒释」背书,一个是他崇拜追随的中观邪见「权威」,另一个是谭崔瑜伽双修法的专业女主角,一男一女两位标榜人物,正好可为「曼陀罗行为」作最佳代言人,并且顺便为这「曼陀罗行为」所以会「背俗」来作出解释。正统佛教所说的「佛法背俗」,那是指佛法中不论是出世间的二乘法,或者是世出世间的大乘法,都不会像一般的凡夫在世间的五欲法中用心,也不会刻意攀缘俗世的功名利禄,反而会努力捨诸欲事而求得清净,因此说「佛法背俗」。然而此处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恪遵的「谭崔十四根本堕戒」中,其所指的「背俗」,是指谭崔行门大大的超出一般世人的人伦道德,和社会上的善良风俗。所以,月称、宗喀巴等人,才会早已暗示是在「观行上」和「身行上」,「上师所教导的曼陀罗行为背俗」

在「观行上」,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并不懂得佛法实修,他们错会的所谓的观行,其实只是诸种「观想法」。初期密宗本以「观想」为正修之法门,若能观成本尊之佛形具足者,即名已成究竟佛;后来则因婆罗门教、印度教中之性力派男女双身修法被纳入密宗之内,便以双身修法为无上瑜伽,观想之法便渐渐退居发起分之地位,而成为密宗修法之基础部分(註四)。于是,密教学人广修种种观想:观想自己天身成就、观想与本尊合一、观想与上师相应、观想空行母、观想明点气脉、观想消灾障、观想供养诸佛、观想中阴超渡、观想乐空双运……乃至种种匪夷所思之法,无所不「」,无所不「」,以为所有的诸德都可由观想而真的成就。殊不知观想法中「能观」者是自身之意识妄心,而「所观」纵有所成,也尽是自己之「内相分」六尘境界而已,俱是缘生之法,修之并无意义,不过是戏论笑闹一场而已,这是在「观行上」的「背俗」。

註四: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1辑〉P64 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

至于「身行上」有什么「背俗」之处呢?密宗上师陈健民道出了其中原委:「上师平日自受法乐常用明妃等,不可因以毁谤之也。(註五)」原来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本质,是双具邪淫与污秽之「宗教」,也是与鬼神相应之「宗教」。其所「修行法门本质是追求世间「淫乐之至乐」之世俗法,是欲界中最最粗重之淫乐触受;连他们自立的「菩萨」都好乐淫欲之触,除了以手抱明妃受淫乐的形像作为其「报身」,也教令用淫欲秽触来作供养,称为「金刚嬉戏」。譬如密宗之《大日经》所载:「五欲嬉戏而自娱乐,为佛世尊而作供养。」而当实修无上瑜伽双身法时,上师们「身行上」的「背俗」的情形将会更令人瞠目结舌。譬如黄教密灌时上师所用之明妃可多达九人,试想:当谭崔学子们眼见上师剥成光猪,和多名女子进行「曼陀罗行为」,然后一一蒐集所有明妃与上师的淫行混合物给吃,完成祕密灌顶,心中所感受的骇异,恐怕不出言「毁谤」也很难了。

註五:陈健民著《曲肱斋全集》〈文二集〉P240~P242普贤王如来佛教会1991年7月出版

密宗所崇奉之「菩萨」,其实都是山精、地祗、鬼神、夜叉、罗剎……等所冒充化现,既然身分是如此,当然须用种种世间最污秽之物如大小便、淫液与酒,及众生鲜血、鲜肉而供养;如果用清净素食之物、乃至煮熟之肉类供养,他们反而不喜欢(註六)。譬如宗喀巴所说的供养是:「所熏之物,铃论师谓:『妇女染污之月经带,涂以五肉五甘露及猫粪,和以黑香,于颅盃(死人之头盖骨所造成之供盆)中烧炭火而熏。』此是依物降智之法。」(註七)。号称最清净修行而因此自夸的假藏传佛教黄教宗喀巴,尚且如此淫秽不净,其余三大派之更淫秽邪谬,也就可以推想而知了。以上这些「供养」的「身行」,恐怕也是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自知「背俗」,而想要防止学子起疑:「如今上师的这些教导又有何用?」的吧!(採访组报导)20141215

註六: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4辑〉P1165 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

註七:《密宗道次第广论》 P339宗喀巴著 法尊法师译 妙吉祥初版社1986.6.20.精装版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

 
2018-10-05 回复:0  浏览:471
下一篇:
掀开谭崔十四根本堕戒的神秘面纱 第二十一则:强摘的果实不甜
上一篇:
掀开谭崔十四根本堕戒的神秘面纱 第二十二则:诸佛密要之正说与邪见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