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新闻网採访组台北报导)第四共加行乃是「业之因果」,噶玛巴说「要懂得因果善恶的取捨,并担负起责任。」但是问题来了, 佛陀示现入灭之后,身处末法时期的佛们要如何「懂得做取捨」呢?换句话说,我们要如何知道甚么事情该做、甚么事情不该做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心中要能够如实接受三乘菩提经典中 佛陀为我们开示的因果道理,并且受持佛戒乃至法戒来作为自己行事之圭臬,也就是遵从 世尊所开示的「以尸波罗蜜戒为师」(註一);比如佛法中最为基础的五戒,如果佛今生能够受持杀、盗、淫、妄、酒等遮止,不造作会成就未来下堕三恶道的业行,来世便得以投生为人而能够继续学佛修行,如本会电视弘法节目中所演述:
「五戒是任何戒律的基础,可以说所有的佛戒,都是在五戒的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如果戒律的内容跟五戒相反,那么那个戒律就不是 佛所制定的正戒…持五戒可以使得我们未来生不下堕到三恶道,使得我们还有机会能来人间修学佛法」(註二)
註一:《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遗教品第1>
註二:菩萨正行第116集由 正伟老师开示: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六)
在三界六道中,能够投生为人类有情是一件稀有难得之事,因为人类是道器、是修道最好、最容易成就的依凭,其他的众生反而不易修学佛道,就拿目前科学家的发现来说:一个约有一兆个细胞,然而寄宿在一个人身上的细菌数量却是细胞的数十倍,也就是数十兆个细菌有情依止伴随著一个人类有情(註三),更何况是那些更为无福的下三道众生数量更是无量无边。而获得人身乃是修行的转捩点,因为三恶道的有情众生大多苦多乐少,受到外缘的逼迫不得自在,亦无机缘修学佛法,更别说要外门广行六度波罗蜜多了;即使是天界的天人们则是乐多苦少,心常放逸而且无智修行,因此也是难修佛道;唯有人间这个人身是苦乐参半的,能够有福德可以行善乃至布施等等。所以不论是佛法中二乘菩提的声闻解脱戒,乃至佛菩提的菩萨戒,通通皆是以人天善法的五戒作为基础,各各戒条之中必定涵盖了五戒的内容;如果有哪位「名师」自行施设某种与五戒相违背或是不含括五戒的戒律,就算其人假言高抬说那是某某佛、某某菩萨传授的,一切的佛们应该都要认知到这样的「戒律」绝对是不符合佛意也不契合法界因果律的,因为无法止住持守者下堕三恶道因缘的缘故。
註三:
然而,噶玛巴及四大派一切密宗上师教导密宗学者们应该依止的密续十四根本堕戒:「一、轻慢毁谤于师;二、违犯善逝世尊言教;三、残酷示现瞋恨于金刚道友;四、于诸有情弃捨慈悲;五、弃捨诸法根本菩提心;六、批评自宗教义或是他派教理;七、对未成熟有情开示宣说诸佛密要;八、轻蔑于五蕴本质即是五方佛的教义;九、对一切法本性清净之教义,疑惑不信;十、坚执对邪劣众生慈悲;十一、对无名相诸法起错误妄想;十二、毁谤侮辱于对三宝生起信心的有情;十三、发起誓愿后,不依誓愿学;十四、轻慢女人。」(註四)此十四根本堕乃是密宗无上瑜伽的最高戒律毗奈耶,但其中竟然完全没有提到任何遮止「杀、盗、淫、妄、酒」根本五戒的戒条! 其言外之意的暗示,就是如果以密宗的十四根本堕为究竟归依戒的话,受持者就被允许可以肆无忌惮不受三乘菩提佛戒以及法界因果律的约束而行「杀、盗、淫、妄、酒」,并且还说这样的「修行」可以成「佛」,虽然其中有一条二、违犯善逝世尊言教,乃是「粪坑里的花瓶」纯是装饰用的,例如宗喀巴在他著作《密宗道次地广论》中如此阐述无上瑜伽部第四灌顶的三昧耶誓言:「此灌顶之三昧耶者,如答日迦拔云:『汝可杀有情,受用他人女,不与汝可取,一切说妄语。』」(註五),原来密宗祖师所说的「佛」是会下三恶道之「佛」啊!
註四:
註五:《密宗道次第广论》卷14<明三灌顶后依及结行仪轨品第十之2 酉四 第四灌顶戌二 时轮规>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妙吉祥出版社1986.6.20.精装版)
其实这种触犯根本戒以及法界因果律则,却号称可以成就无上境界的说法,既无「修」也无「持」,也违背八正道中的「正业」,只有愚痴无智、或是心术不正,尚无人天善业的众生才会信受奉行,稍有人天福德的有智慧者就懂得质疑:难道受持密宗祖师所自行施设的戒律后,便跳脱于 佛陀所开示的「业之因果」之外吗?因为现前可见佛经中 佛陀开示的因果法则是:「…若有人意好杀生,便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受命极短,所以然者,以断他命故。…若有人意好劫盗,取他财物,便堕饿鬼、畜生中。若生人中,极为贫匮。所以然者,以断他生业故。…若有人婬泆无度,好犯他妻,便堕地狱、饿鬼、畜生中。若生人中,闺门婬乱。…若有人妄言、绮语、斗乱是非,便堕畜生、饿鬼中。所以者何?以其妄语故也。…若有人心好饮酒,所生之处,无有智慧,常怀愚痴。」(註六)不持守五戒的人,恣心造作「杀、盗、淫、妄、酒」等业行,若说可以成佛,必定是成三恶道「佛」,绝对不是佛法中福慧两足尊之 佛的。所以佛们及一切密宗学人们真的必须「要瞭解善恶的利害关系,要懂得因果善恶的取捨」,因为「因果不虚」,若跟随错误的导而生起邪知邪见,行差踏错一失足落入三恶道中,便成为千古之恨了。
註六:《增壹阿含经》卷7 <五戒品第14>
由这几回简略的辨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经过噶玛巴大宝「法王」为大家解译密宗四共加行的真实义理之后,我们发现其实密宗四共加行乃是建构在「即身成佛、即生成佛」之「人身难得」、违背佛法三乘菩提解脱正理而把握「珍贵人身」之「死亡无常」、目的是为了未来修持「乐空双运」追求四喜淫触遍满全身而「离苦得乐」之「轮迴过患」以及违背五戒而让守密戒者下堕三恶道之「业之因果」等等,这样子的修行之法并非佛法乃是外道之法,是印度教谭崔法门混入佛门之伪佛法,故其人「法王」名号乃是建立在谭崔外道法的基础上;有智的佛们应该远离的似是而非恶法之上,谭崔之法乃是释迦牟尼佛所破斥的恶法,根本无法「帮助我们断除此生和来生」对于蕴处界「的贪著」,无法「让我们能生起真正」趣向「解脱的心」。显然修持密宗四共加行是无法实证佛法中三乘菩提的基本条件的,因为密宗四共加行不符合佛法中三乘菩提正确「次法」的缘故,当然更不能契合三乘菩提佛法了。(採访组报导)20150723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