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新闻网採访组台北报导)对于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中的「谭崔法要」而言,不论是理论上的「空性密意」,还是学者口中的「明点、身相、圣书、或是谭崔铃鼓的特殊意义」那些事相上的「密意」,讨论这些文字内容都还有些「隔靴搔痒」,真正抡刀上阵、实弹的运作「密意」,就属喇嘛教中的重重「灌顶」了,宗喀巴的第七条「戒释」,下一小段的讨论重点就在此处。请看原文:
原文:
对只成就下阶灌顶仪轨的,开显属于较为上法的灌顶仪轨密意,当然并不适当。同样的,对只受于誓愿与成就瓶灌顶的,开示上层灌顶的密意,亦是不恰当的作法。对于谭崔密续的修行,如果没有成就曼陀罗法或是瓶灌顶法教,而将自己视为已经成就本尊功德,那当然是绝对错误的。《本源思想概要》第一章里有说:
于不识大曼陀罗法教者,不应说相应法。若不慎护,毁犯堕戒。
层层级级的灌顶「道基」
「灌顶」是修学密法之「道基」,所以假藏传佛教学人,必须先受灌顶,才能修习密法。喇嘛教里面的灌顶种类繁复,可谓五花八门。譬如:甘露灌顶、光明灌顶、心授灌顶、秘印灌顶、事业灌顶等类别;这些类别是有次序及高下的不同。宗喀巴此处所谓「只成就下阶灌顶仪轨」,讲的就是结缘入门灌顶,可是这些也都是为了未来谭崔的双修法灌顶做准备,最终就是要进入事业灌顶;可怜许多不明究里的人,常常东参加一场灌顶,西参加一场灌顶,还喜孜孜地以为得到了什么殊胜的加持,殊不知已经不知不觉终结下了修双身法的「衰缘」。
宗喀巴进而言之的「成就瓶灌顶」及其「上层灌顶」,就是指假藏传佛教宣称能使人「即身成佛」的「无上瑜伽灌顶」。它包含了四种:第一种就是「瓶灌顶」、第二种「祕密灌顶」、第三种「智慧灌顶」、第四种「胜义灌顶」。其中第一种的「瓶灌顶」就是属于初灌,这里初灌最主要是上师指导,要观想自己就是五方佛,生起「佛慢」;要观想一个本尊出来,因这个观想而生起佛慢,作为准备。
这个初灌的主要功能,是吹嘘「生起明瞭的智慧以破无明」,所以又称为「明灌顶」。可是平实导师指出,「无上瑜伽四种『灌顶』的修习,都是在意识心上做想像及觉受的领纳,甚至要求自我暗示及自我;有时加上鬼神力感应,不离妄想性自性(註一)。」因此,反而应该称之为「无明灌顶」才是。
註一:平实导师著《佛教之危机》P154佛教正觉同修会印赠
更无明的是,这些犹如儿戏之类无谓的「灌顶」把戏,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还要给它们故作庄严,煞有介事分阶定级,接受上一级灌顶的人必须先完成前一级灌顶,不可越级灌顶。从所谓「外密三乘」的「事部」开始,就要「受戒」,当然是指本文此刻正在评析的「十四根本堕戒」。因此,愈上一级,涉入的密意隐情愈多,所受的禁制也愈重;内里「密意」被防范得愈严,向外洩密的可能就愈少。像这样深重烦恼层层包裹,紧紧覆藏,不是「深重无明」又是什么?
上层灌顶深有「密意」
谭崔上层的「密意」是什么?我们不妨来作一番瞭解:
第二种的「祕密灌顶」,是要献给上师一位明妃,让她跟上师进行交合,并将二人交合所产生的淫液,来让这个吞服。
第三种称为「智慧灌顶」,指的是上师将这位明妃转送给,要随即与这位明妃再进行交合,由上师在场指导。
第四种「胜义灌顶」,就是被他的上师认可说:已经证得中脉菩提心了──已经证得中脉菩提心的光明,那么他可以迈向「即身成佛」的三身佛境界 。
所以说,从最初的结缘灌顶一直到最终,它的理论与实行都没有离开双身法,都没有离开双身法规定要实际的男女交合的这种密灌顶。
知悉内情的人士曾经详细记录,如上所说「无上瑜伽部」的诸种灌顶,事前还有许多准备的工作,譬如说选择「具根器」的、选择时机和地点、以繁琐的仪式制作「曼陀罗」(坛场),还得先持咒几十万遍……以加强对双身法的具足信心。灌顶要进入坛场内进行,先由上师持咒加持所穿衣服、花鬘及遮眼布等,加持同时洒净水。
然后上师要问:「是谁?」
要回答:「我是善根能安住大乐修行之人。」
上师再问:「你要修什么?」
答:「要修诸佛上胜之法。」
接著上师要教导「发菩提心」(行谭崔诸法而「即身成佛」),并教其持诵发「菩提心咒」。然后要发誓:「不可对未入曼荼罗的人说此曼荼罗」。经过以上这些如临大敌、戒严检查、发誓保密的程序之后,上师才持咒并牵之手,一起入坛城。(註二)
註二:
接著上师再次教导发誓守护三昧耶,上师应该告诉其:「你今已入坛,即将成就一切如来种子,但你一定要严守前所说之三昧耶(註:即不可告知未入坛之人),若违此三昧耶将受苦报(註:如下地狱、生病、修法不成就等)」。接著上师要教示其:「从今起,我即是你的金刚手,你不可毁弒我,否则将下地狱」。接下来上师就持咒为除去遮目布,此即密宗独有的「开眼」之义;要观想自己将成就能见一切之金刚眼,并观自己之眼与坛城诸尊的眼没有差别。开眼后,上师开示如何观坛中的诸尊。一般由主尊开始介绍,包括称号、手印等,最后要介绍各位。然后上师要提醒:「一定要坚信坛城的真实性」(註三)。也就是上师摆明了指鹿为马,要认妄作真,对其所见所闻开始起颠倒妄想,自欺欺人而不可怀疑就对了。
註三:同註二
「驯驯煽诱」陷入「共业结构」
经过上师们一面驯服、一面煽惑,这样的「驯驯煽诱」加以调校,牵引著喇嘛教渐渐陷入更深的「共业结构」中,等在曼陀罗中「开眼」之际,看到的正是「第一条堕戒」中早已提醒过的「上师所教导的曼陀罗行为背俗」,这个时候,作的只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打退堂鼓,立刻被戴上「轻慢毁谤于师」的帽子,准备直下「金刚地狱」;另一条路则是乖乖驯服,当一个「具器」,不吵不闹才有糖吃。果然得要「更上一层楼」,才能「穷千里之目」,得享「即身行淫」之大乐,乃至将来「即身成佛」而且可以再三再四徵求许多已受密灌的女信徒一一交合 。
当宗喀巴说:「如果没有成就曼陀罗法或是瓶灌顶法教,而将自己视为已经成就本尊功德,那当然是绝对错误的。」意思就是指选择第一条路的,是不会有「成就」的。宗喀巴在阐释「三昧耶戒」时曾表示:「未具器(未入密灌之灌顶坛受灌顶)者,不得传与咒语及诸密法。(註四)」唯有继续接受重重灌顶,才能
层层向上「得传与咒语及诸密法」,终至登峰造极「成就本尊功德」,也就是在「无上瑜伽」的谭崔「双身修法」中实证「即身成佛」,达到喇嘛教内淫慾食物链的最顶层。如果不是作这样的选择,反而「不识抬举」不肯受教续进者,就休想「得闻密法」,这就是宗喀巴引出《本源思想概要》〈第一章〉所言:「于不识大曼陀罗法教者,不应说相应法。若不慎护,毁犯堕戒。」的用意。
註四:陈健民著,徐芹廷编《曲肱斋全集》P109普贤王如来佛教会1991.7.出版
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1辑〉P33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2月初版
真正灌顶的十地「法王子」
反观佛教的「灌顶」,那是在十地菩萨要成为法王子,即将绍继佛位的时候,这时就有「灌顶」的这个法出现。这样的灌顶,就好像转轮圣王要为绍继王位的王子灌顶一般。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7〉里面 佛陀开示:
「菩萨摩诃萨亦如是,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是菩萨顶,名灌顶法王,具足佛十力故,堕在佛数,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大智慧职地;以是职故,菩萨摩诃萨受无量百千亿万苦行难事,是菩萨得是职已,住法云地,无量功德,智慧转增。」
说明菩萨经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修道,然后修到十地即将绍继佛位,这时就有诸佛以智光遥灌这一位菩萨顶,然后让他成就所谓的「法王子」的位置,如此表示他是受职菩萨,才有智水灌顶的实质。当这位十地菩萨坐上大宝莲花宫宝殿的时候,其宝座放光照耀十方佛世界,十方诸佛就发动十方世界所有的十地菩萨,带著他们各自的九地以下菩萨等眷属,都来到这个宝殿;然后十方诸佛同时伸手放光遥灌这位十地菩萨的头顶,以及诸菩萨之顶,因此而成就十地菩萨受职位的功德,成为法王子。十方诸佛灌顶加持以后,这位十地满心的受职菩萨,就能够为一切众生说法如云如雨,永无穷尽,普益十方佛子,所以十地菩萨又叫做「法云地」。这样的灌顶庄严无比,而且在这个灌顶之前的第十地菩萨,必须已经具足诸佛所有的十力功德了,此时这个智光灌顶才有实质作用,相形之下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教的那些灌顶是没有用的,只是灌著骗人好玩儿的,都是邪思妄想(註五)。
註五:平实导师著《大乘无我观》P55佛教正觉同修会印赠2004年2月初版(採访组报导)20151110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