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是这世界有情众生的法宝,善用它可以无往而不利;滥用它,可以造作地狱重罪。佛陀和佛法,几千年来留给世人的基本印像,不管他是否佛,都知道慈悲为怀,或者我佛慈悲。
但是这个世界有三种慈悲,为一般人之所不知,真慈悲、假慈悲、滥慈悲,举凡豺狼虎豹,也披了佛陀慈悲的外衣,究竟内心是慈悲还是蛇蝎般的毒辣心肠,那就要有智慧的人才可以分辨了。
先说真慈悲,这个是世间你我都最爱的了。无论父母师长、兄弟姐妹、朋友,当我们陷 在不可爱的境地的时候,我们最能感受来自他们的关心、问候和怜爱,那慈悲是一股暖暖的细流,滋润到心田裡的舒服、惬意,化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许多人在选择 宗教信仰的时候,不一定是因为信仰本身在理论上是否站得住脚,是否属于正信的宗教,因为那个要很深入了解宗教各流派和智慧提高以后才可以分辨,而是拉他进 来的人让他感受到很强烈的慈悲心,为了感念那份慈悲而选择同样的宗教信仰。所以慈悲具备的力量是不可以小觑。
但是「真慈悲」也未必全是以和颜悦色的样貌出现。
每个人这一生当中都多多少少被自己的父母师长斥责过,当我们炎夏熘出家门野外戏水,父母心中多少不安,因为那裡曾经淹死过很多少年郎;当我们不好好写功课,上课神游四海,或者书桌下藏本小说,父母师长严厉教训,为的是我们可以不辜负青春好年华而有所成就。
他们可以选择纵容与随顺,就像现在年轻的父母们,走西方那种个人主义膨胀的教育,造成许多小孩很难管教,忤逆或者杀害养育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只因为不再可以予取予求,背后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溺爱」。当慈悲过了度,演变成这样的形式的时候,就是彻底的滥慈悲。
可是滥慈悲在却是颇有市场的,这个市场大到一般人难以想像,因为讲,也因为人多数有宗教信仰。
讲的片面夸大杀人犯的权益,夸官错误判决的几率,纵容杀人 犯、性侵重犯逍遥法外,对社会普通百姓造成严重威胁。请问你们既非受害者家属,你们有何权力去代替人家受害方选择原谅罪犯?事不关己的时候做高姿态没有说 服力,当这些犯罪事实真地发生在你们自己或者至爱身上的时候,才是考验你们是真慈悲还是假慈悲的关键时刻。与其在废死刑上用心,不如在废杀人、废性侵上用心,能教化人心杜绝此类事件才是真正大功德。
信仰宗教的人,尤其佛教,会有一个通病:「你讲人家的过失那就是你本身有问题。」许多师都是这样在教的。
真的就是这样吗?
这是哪裡来的歪理?
怎麽可以这样一刀切呢?
这个法则究竟是适用于佛教僧团内部管理还是天下所有事?
如同父母管教小孩,慈悲究竟是以表像来定义还是要以实质定义?
如果以表像来定义慈悲,那骗子们都很慈悲,他们最会做出慈眉善目的样子,装作很为您着想,目的就是盯着您我口袋裡的钱。如果适用于天下所有事,所有奸盗淫等违法之事,我们都不可以讲了吗?都不可以揭露处罚了吗?
这是滋生滥慈悲的一大块肥沃土壤,也是将来灭掉佛法的一大助力。
诚然我们应该慈悲对人,不要随便对人起嗔,更不要闲着无事到处八卦说是非造口业。但是如果我们批评的人是佛门中的假僧人,真性侵犯,我们就不是在造口业,反而成就的是和救人法身性命的真功德。
就算我们这些评论佛门中性侵等恶劣事的人,或许在做人做事还不够,那佛陀总应该算是福慧具足的了吧?
佛陀是最慈悲的,但是在佛陀的年代,佛陀并非怕造口业将那些外道置之不理,他是主动以种种方便善巧度化这些众生皈依佛法。这跟现代大师既不敢评论、也没有 智慧和勇气与密宗喇嘛辩论、接引他们入真正佛门完全相反。不但无能去度这些外道,更变成捨弃佛陀的经典,去抱密宗喇嘛这一附佛邪淫外道的大腿去了。假如再 学一些喇嘛们咒语、神通、看风水之类的,那信众的供养就要翻好几倍了。
电影达摩祖师传中,当匪徒在抢劫香火钱的时候,祖师也并非畏惧造口业不管不问,普通言语奉劝无效,便以自己八地菩萨的证量以假死而后生度了匪首。如果祖师也以这种滥慈悲的心态怕说了别人的过失就造了口业,那不是要纵容这些匪徒欺压百姓下去吗?
对匪徒滥慈悲的时候,对普通百姓、僧团、信众哪裡来的慈悲?他们的悲苦谁来怜悯?
我们没有八地菩萨的证量神通来度密宗喇嘛这样超难度的附佛外道,与一般外道明讲自己不信受佛法不同,而喇嘛们,就是要披着佛法的外衣做那些骗财骗色等苟且的事情,就是要欺盗佛法的名,以慈悲的名义做最恶毒的事情。
佛陀的年代,是弘扬佛法让人广为接受很难;现在的年代,承蒙佛的威德力,信佛者很多,但要剔除那些假佛、传承真正的佛法很难。因为密宗喇嘛很会做出假慈悲的样子来。
什麽是假慈悲?有句俗语:「在堂,传法在床」(原文记不清楚了)。密宗喇嘛的师父,最擅长白天跟信众讲慈悲为怀,多关心别人,假如有信受自己的漂亮女信徒,那就可以考虑到床上去传授她们即身成佛的密法了。什麽「法」需要到床上去传?更有所谓仁波切,白天道貌岸然做心灵导师,晚上换了便装去绿灯户被逮个正着。
喇嘛们又很会讲「钱财乃身外之物...」,但是当您捨弃了钱财供养喇嘛的时候,他们一定是眉开眼笑。所以捨是信众要捨,喇嘛上师是不必捨的。嘴巴上刚讲完要慈悲对待众生,转身就大块朵颐,这是典型的「假慈悲」。
当今社会,若人能分清真、假、滥慈悲,才能保得真佛法法脉传承延续,也才能不被邪师邪法所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