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佛弟子不应吃肉,是遵循世尊的教导,和梁武帝是否下令无关。佛陀在三、四十部经典中明确禁止吃肉,如《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分别善恶报应经》《央掘魔罗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方等无想经》《菩萨善戒经》《华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大般涅槃经》等。如《央掘魔罗经》佛言:
“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复次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食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
至于梁武帝下令禁止出家人吃肉,据说是在梁武帝时代,少数人为了生活所迫出家为僧人,他们不是真心出家,故也不听佛陀的教导,喝酒吃肉,因此梁武帝才撰写《断酒肉文》,帝号召这一部分僧人断绝酒肉的。因此,自古及今汉地佛教界,真正的出家僧人是不会不听佛陀的教导吃肉的。即便是极少数信根不具的僧人吃肉,也绝不敢公开地吃。无论汉地佛教蜕化到何种程度,不吃众生肉是能做到的。
密宗的大小喇嘛,当被佛指责他们喝酒吃肉的时候,他们还会搬出“济公”来作挡箭牌!
济公见小说《济公传》。小说《济公传》所塑造的济公,一身破破烂烂,手拿纸扇,疯疯颠颠,喝酒吃肉,常常用神通劫富济贫,大都是民间的文人所杜撰出来的故事。
《济公传》里面“济公”的人物形象,本来就是以多个历史人物为原型,如以济颠和尚、志公和尚等为原型,又柔和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再加上作者个人想象所编造出来的小说人物。有关小说《济公传》中的济公,到底是以谁为原型加工改造而成的,清末学者蒋瑞藻先生在《小说考证》中考证:“实则南宋初无是人(济公),乃因六朝宋释宝志而伪传者也。”
《济公传》和《西游记》一样,本来就是民间的艺人创作的文学作品,纯粹是戏论!假定历史上真有济公其人,也必定和小说《济公传》里面济公的人物形象大相径庭。
其实,吃了鸡肉以后,再从嘴里吐出活鸡来,这个把戏连民间的魔术师也能做到啊!如果济公真的无分别,他为什么不吃蛆虫呢?如果吃蛆虫像吃肉一样,才是无分别啊!再者,济公吃了鸡肉以后,能从嘴里吐出活鸡来,那他为什么不吃死人呢?吃死人以后,再将活人吐出来,不是功德无量,胜造七级浮屠吗?同样的道理,济公吃了鸡肉,能将被吃的鸡超度到极乐世界,那么他也可以吃死人的肉啊,也可以借此将死人超度到极乐世界去啊!
民间盛传“济公”吃鸡肉,能吐出活鸡,藏密的喇嘛上师自吹能将被吃的动物超度……凡此种种,都是末法时期的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