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文化
藏人为什么热衷于出家当喇嘛 一、支僧差制度

  据《西藏统计年鉴》记载:1959年,西藏人口约120余万,其中出家为喇嘛就有1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0%。在西藏寺庙随处可见,好像是一个喇嘛王国,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喇嘛教真的这么兴旺吗?其实,在西藏喇嘛教之所以兴盛,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略说如下:

  众所周知,旧西藏(1959年改革以前)曾经是政教合一的制度,掌握政权的“活佛”大喇嘛,为了确保其统治,同时也为了确保寺院拥有充足的杂役僧、工匠僧和武僧,制定了“二丁抽一”、“三丁抽二”的政策。所谓的“二丁抽一”、“三丁抽二”,是指一家人有两个儿子的,其中一个儿子必须出家为喇嘛,如果有三个儿子,则其中两个儿子必须出家为喇嘛,这就是旧西藏法律所规定的支僧差制度。在法律的硬性规定下,贫苦的藏人不得不将子女送至喇嘛寺院出家,甚至有“乳名喇嘛”,即规定婴儿出生之日,就要向寺院登记日后入寺的日期,到了约定的时间,必须到寺院出家。因此,在西藏出家为喇嘛是一种必需要服的差役。

  如果贵族人家生育几个儿子的,等他们到了支僧差的年龄,可以花钱雇穷人家的孩子,代替自己出家出僧差,这是喇嘛教所允许的。

2018-10-07 回复:0  浏览:599
下一篇:
二、迫于生活压力出家为喇嘛
上一篇:
西藏文化谈(二十,二十一):Dorje Shugden事件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