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
时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世尊今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为从何处而得耶 ?
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难得值遇。『至于如来而亦不知所得之处』。因位菩萨云何而能知得处耶?
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如是陀罗尼。今佛如来应正等觉。云何而不知耶?』
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时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世尊诸有情中。有能知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者不?『佛言无有知者』。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无量相应如来而尚难知。』时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世尊今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为从何处而得耶?
评:
《十住经》 (卷4)
是菩萨。住此地中。为大法师。守护诸佛法藏。堕在大法师深妙义中。用无量慧方便。四无碍智。起菩萨言辞说法。是菩萨。常随四无碍智。而不分别。何等为四?一法无碍。二义无碍。三辞无碍。四乐说无碍。
是菩萨。用法无碍智。知诸法自相。以义无碍智。知诸法差别。以辞无碍智。知无分别说诸法。以乐说无碍智。知诸法次第不断。
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无体性。以义无碍智。知诸法生灭相。以辞无碍智。知诸法假名。而不断假名说。以乐说无碍智。随假名不坏无边说。
复次以法无碍智。知现在诸法差别相。以义无碍智。知过去未来诸法差别相。以辞无碍智。知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以无分别说。以乐说无碍智。于一一世。得无边法相故说。
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差别。以义无碍智。知诸法义差别。以辞无碍智。随诸言音。而为说法。以乐说无碍智。随所乐解。而为说法。
复次以法无碍智。以法智知诸法差别。以方便知诸法无差别。以义无碍智。以比智如实知诸法差别。以辞无碍智。以世智说诸法差别。以乐说无碍智。知善说第一义。
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一相不坏。以义无碍智。善入阴入界谛因缘法。以辞无碍智。一切世间之所归趣。以微妙音故。以乐说无碍。智所说转胜。能令众生得无边法明。
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无有分别。摄在一乘。以义无碍智。入分别诸法差别门。以辞无碍智。能说诸乘。无分别义。以乐说无碍智。以一法门。说无边法明。
复次以法无碍智。能入一切菩萨行。智行法行随智行。以义无碍智。能分别说十地义差别。以辞无碍智。不分别说随顺诸地道。以乐说无碍智。说一切行无边相。
复次以法无碍智。知一切佛。于一念中。得菩提。以义无碍智。知种种时处差别。以辞无碍。智随诸佛得道事差别说。以乐说无碍智。于一句法无边劫。说而不穷尽。
复次以法无碍智。知一切佛说。一切佛力。无所畏不共法。大慈大悲。无碍智转法轮等。随顺一切智。以义无碍智。随如来音声。出八万四千。随众生心。随根随欲乐差别。以辞无碍智以如来音声。不分别说一切诸行。以乐说无碍智。以诸佛智慧力。随众生所乐音声说。诸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善知无碍智。安住第九地』。
名为得诸佛法藏。能为大法师。
得众义陀罗尼。众法陀罗尼。起智陀罗尼。众明陀罗尼。善意陀罗尼。众财陀罗尼。名闻陀罗尼。威德陀罗尼。无碍陀罗尼。无边旋陀罗尼。杂义藏陀罗尼。
得如是等百万阿僧祇陀罗尼。随应方便说。如是无量乐说差别门演法。是菩萨。
得如是无量陀罗尼门。能于无量诸佛所听法。闻已不忘。如所闻法能以无量差别门。为人演说。
是菩萨。于一佛所。以百万阿僧祇陀罗尼。听受法。如从一佛听法。余无量无边诸佛。亦如是。
是菩萨。于礼敬佛时。所闻法明门。非多学声闻得陀罗尼力。于十万劫。所能受持。
是菩萨。得如是陀罗尼力。诸无碍智。乐说力。以说法故。在于法座。遍三千大千世界众生。随意说法。
是菩萨。在法座上。唯除诸佛及受职菩萨。于一切中。最为殊胜。心中得无量法明。
是菩萨。处于法座。或以一音。令一切大众悉得解了。即得解了。或以种种音声。令一切大众。各得开解。即得开解。或以默然。但放光明。令一切大众。各得解法。即得解法。或一切毛孔。皆出法音。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色无色物。皆出法音。或以一音。周满世性。悉令得解。是菩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一时问难。一众生。以无量无边音声差别问难。如一人所问。余者异问。是菩萨。于一念中。悉受如是问难。但以一音。皆令开解。》》
望学人莫再赞叹、持诵、弘传此六字大明咒,否则等于是变相在支持邪淫双身法。求福不得,反造地狱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