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对喇嘛教的态度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雍正崇信喇嘛教,以入个阴境三昧,就被章嘉喇嘛‘国师’印证(作大妄语)‘得大自在了’。雍正十年,下诏打着正法眼藏的旗号,却用二乘禅法来篡改、曲解、诽谤禅宗正法眼。雍正十一年,公然将喇嘛教杀盗淫妄的无耻教唆收入新编的大藏经。两年后,雍正暴死(被吕四娘斩首而去)。皇陵还远远没修好,(无头的)尸体只好停在他原来的府邸(后来的‘雍和宫’),由喇嘛念经忏‘超度’了一年,才移到清西陵安了个金头下葬(他是通过附佛外道用鬼神通帮助改遗诏篡位上去的,不敢葬在父亲康熙的清东陵。)
乾隆当时才二十四岁,还看不透喇嘛教,不敢轻易否定之。乾隆九年,又奉太后之命,把雍正原来的府邸捐给喇嘛教当道场了。
后来,乾隆深入研究经律以后,终于看透喇嘛教的邪的本质,又为了安抚藏蒙而予以保留,却在雍和宫立了个碑,刻上乾隆御制《喇嘛说》,来告诉天下。
乾隆雍和宫碑《喇嘛说》,大意是说:
“我可不是崇信喇嘛教,那些喇嘛也是潜行贪欲,妄称‘是佛转世’。我保留喇嘛教只是为了安抚那些地方而已,喇嘛若胆敢违法,我将他们和百姓一样治罪。我不是杀掉了一些胆敢造反的喇嘛了吗?我学喇嘛教的东西,是为了看透他们的本质、并改造他们的妄说妄行,不是迷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