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说声闻缘觉二乘圣者亦证法无我的邪见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云:『(六)声缘二乘圣者亦证法无我。』
------------------------------------------------------------------
评:宗喀巴说二乘人亦证法无我,若如是者,那与菩萨有何区别呢?因为经论上皆说二乘人只断烦恼障,故能证人无我;不断所知障,故不证法无我。
二乘人断我见等五利使与思惑五钝使之烦恼障,能证我空,故有人无我智,但不破无始无明之所知障,故无法无我智,而宗喀巴却说二乘圣者亦证法无我,显然与经论相违。如
《入楞伽经》卷4:「大慧!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离不可思议变易生。」
复次!如何是人无我智与法无我智呢?如《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及《入楞伽经》所说: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6:「云何是人无我智?
谓若菩萨,观诸蕴生及诸蕴灭。若蕴生时。观法无实虚妄不坚。若蕴灭时。观法离散亦无所至。菩萨作是思惟。此诸蕴中。无我、人、有情、寿者、养者。而愚夫异生,执着于我,乃起是念。蕴中有我邪。我中有蕴邪。我不是蕴邪。蕴不是我邪。由是计执不了真实。由不了故,如旋火轮,展转生死。菩萨于如是法,悉如实知。是为菩萨人无我智。
云何是法无我智?
谓若菩萨,若诸法成,若诸法坏,悉如实知。菩萨作是思惟。此于假法之中分别建立。而彼诸法无实自性。乃至文字亦无自性。但唯忆想分别。世俗所行不应于彼而生取着。然其世俗,假借诸法,而亦非无。谓以诸法藉缘而有。法从缘生法从缘灭。如是等法菩萨悉知。是为菩萨法无我智。」
《入楞伽经》卷3:「菩萨摩诃萨,应当善观二无我相。大慧!何等二种:
一者人无我智、二者法无我智。
云何人无我智?谓离我、我所、阴、界、入聚故。无智业爱生故。依眼色等虚妄执着故。自心现见,一切诸根、器、身屋宅故。自心分别分别故。分别分别识故。如河流种子灯焰风云。念念展转,前后差别,轻躁动转。如猨猴蝇等,爱乐不净境界处故。无厌足如火故。因无始来,戏论境界熏习故。犹如辘轳,车轮机关。于三界中生种种色种种身。如幻起尸。大慧!如是观诸法相,巧方便智。是名善知人无我智境界之相。
大慧!何者法无我智?谓如实分别阴、界、入相。大慧!菩萨观察阴、界、入等无我、我所。阴、界、入聚,因业爱绳,迭共相缚。因缘生故,无我、无作者。大慧!阴、界、入等,离同相、异相故。依不实相分别得名。愚痴凡夫,妄相分别以为有故。非证实者,见以为有。大慧!菩萨如是观察心、意、意识。五法体相一切离故,诸因缘无。是名善知,诸法无我智境界相。」
因此证人无我者,是能了知有情乃五蕴假和合,实无自主、自在之我体,是为小乘之所观所证,以断烦恼障而得涅盘。
而证法无我者,是能了知诸法由空性第八识之因缘所生、所显,实无蕴、处、界自性之实体,是为大乘菩萨之所观所证,以断所知障而得菩提乃至成佛。
为何二乘人无法证法无我呢?因为二乘人不能证知第八识,无法破所知障,所以法无我智不生,因此二乘人有法执,如《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所说:
《成唯识论》卷5:「又如未证补特伽罗无我者,彼我执恒行。亦应未证,法无我者,法我执恒行。此识若无,彼依何识?
非依第八,彼无慧故。由此应信,二乘圣道,灭定无学,此识恒行。彼未证得法无我故。」
《成唯识论述记》卷5:「二乘人等未证法空。法执亦应恒现前有。」
《成唯识论述记》卷5:「二乘圣道。及灭定位。法执有故。此第七识恒行不绝。未证法空故。」
《成唯识论述记》卷8:「楞伽第四卷说:大惠!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离不思议变易生。佛离,故得不思议无漏界法身。变易死名与此论同。无漏界法身」
以是之故,二乘人只证得人无我,无法证得法无我,除非二乘人能回入大乘趣向佛菩提,不然是无法证入法无我。又二乘人是极难信大乘法而入法无我,除非是诸佛为其宣说,否则难入大乘法,而亲证法无我。如
《瑜伽论记》卷21:「菩萨证得法无我所显真如自体相。故名自相也。不定声闻。或复因他诸佛为其宣说。闻已回向菩提然后悟入。以久信人无我故。入法无我极大艰辛。趣寂声闻亦有二人。一分虽闻说法无我。一向不信不能悟入。一分少信少悟。极大艰辛而不得入,已精勤修习,无上菩提。」
因此宗喀巴说:「声、缘二乘圣者亦证法无我」,实是于佛法的知见上有严重的错误见解,此种见解名之为邪见。
ZT破斥宗喀巴邪见系列之四:宗喀巴说声闻缘觉二乘圣者亦证法无我的邪见
2018-11-10 回复:0 浏览: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