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法义
(转)从《菩提道次第广论》剖析宗喀巴法师根本知见
(转)从《菩提道次第广论》剖析宗喀巴法师根本知见:法师误以小乘析空为大乘体空

本文作者:净土赏花人2018-07-09

观宗喀巴法师之菩提道次第广论毗婆舍那对于法空的解释,不应位列大乘不共之法师。以共小乘之法师称之为适当。
就菩提道次第广论,毗婆舍那篇中,宗喀巴法师或只有小乘析空知见,没有入大乘体空。依此,格鲁派也只是小乘知见的藏教菩萨,不是真正大乘知见的菩萨道。假如不能认清这个情况,继续以小滥大,功德不无,但是罪过也重,混滥了大乘体空真教,或许功不抵过。
本文以宗喀巴法师的主要知见为切入点,略为阐述宗喀巴法师的核心知见,其本质实为小乘析空见。愿诸有缘大德善思维。不要让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析空格局,混滥了大乘体空。弘广论无妨,但最好注明广论之空是共小乘之空,非大乘不共之真空。
——题记

核心提示:

诸位有缘大德。宗喀巴法师自称所宗为龙树菩萨之中观。而龙树菩萨之所以被公认为大乘真传者,关键在于佛陀在《楞伽经》中,授记龙树菩萨将来出世弘法。既然对龙树菩萨的授记在《楞伽经》,则龙树菩萨出世,断不会弘扬与如来楞伽圣教违背之理。如来于《楞伽经》不许一切法离心想有丝毫实体。龙树菩萨亦绝不许。龙树菩萨名为法子,法子定依法王。若违释迦法王教,即名逆子,不孝子。龙树菩萨不应为。

龙树菩萨四句说无生,正是秉承佛陀于此经中所说:若离妄想,诸法无性无相,一切法不异心想。又佛陀于此经中说,一切法离妄心无因缘。正如《楞严经》所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法因心成体,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大乘经中佛语毕竟不违。唯一佛乘故。

然而宗喀巴法师口说依龙树菩萨,但却背离楞伽。说离心有法。即所谓离心有境。在此基础上,说诸法因缘生。缘生无性,无性缘生。导致这种知见产生的重要一环,从该法师在广论中的表现来看,即是该法师对于龙树菩萨四性推简认识得不彻底。空也空不彻底。该法师认为,诸法体可以通过四性推简破,但是作用不能通过四性推简破。这是明显的错误。无论诸法体、相、用,在观察时,作为所观境,全部都可以用四性推简破尽。诸法之假相,作为所观境时,也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不无因。诸法作用,在作为所观境时,也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不无因。体、相、用,作为所观境时,皆无丝毫实体。但是,宗喀巴法师在这一点上或许是刻意逃避,或许是根本就没有想到。观该法师之意,是如此说:离能观心没有诸法的体,但是,有诸法的假相与假用。

观宗喀巴法师之意,他之所以以四性推简来破诸法自性,但是不破用,根本原因在于,他本人也意识到,如果把用也破除,就坏了因果了。如此,是不被佛教所承认的。于是,宗喀巴法师避开了四性推简也可以破诸法之假相、用的这一关,只是用它来破法自性。于是,出现了与《楞伽经》背离的知见。不能够从小乘析空真正跨越到大乘体空之真空理。但是,该法师是自以为入大乘真空教,并自以为得佛知见的,实则不然。

龙树菩萨四性推简,无论推体、相、用皆可。“诸法不自生”,此法前有诸字,则无论法体、相、用,皆可收入此法之内。莫非诸法之用不属于法么?依此推,则无论色或心,一旦成为所观境,在四性推简的作用下,全都丝毫无性。一丝毫都不能存在。然后就能知,一切法之所以在众生世间显出有体、相、用,全是一念能观之心不觉,起实体见而有。

这样,龙树菩萨的四性推简,就与给龙树菩萨授记的《楞伽经》所说对上了。《楞伽经》说一切法不异妄想,则离心无法离法无心意皎然明白。法王法子一脉之传承即是滴水不漏。

一方面,宗喀巴法师法执未破,未空彻底。法师的知见,由于其没有发挥透彻四性推简之功能,导致他停留在析空见,不能进入心法双遮双照的真大乘。因为他在用过一次四性推简来破诸法自性之后,就没有再用了。没有继续对诸法之假相、用,继续用四性推简破。所以,宗喀巴法师的知见就成了这样的:离心没有法的自性。但是离心有法的相、法的用。这样,能观心外无法体,但是有相、用。心与法相、用,是两立的。这实际还是法执。没有破法执。

第二方面,堕入自生他生共生过。心与相、用,各别存在故。在这个基础上,宗喀巴法师说诸法无性缘起,缘起无性。就是法的相不同、用不同,这些不同的相、用、和合,会有万法现起。这样又犯了自生他生共生过。诸法不同的虚妄相,不同的用和合而有无性法——只要诸法相的不同,用的不同,不是因为众生虚妄分别而有不同,只要这些相、用的不同,是自有的,不是虚妄分别而有的,那么,这些不同的相、用,和合而有法,就等于自、他、自他相合而生法。仍旧堕落在龙树菩萨所否定的自、他、自他共生之范围。这就不是龙树菩萨四性推简的究竟一义。就被宗喀巴法师错解成了析空法。

第三方面,令龙树菩萨与《楞伽经》违背之过。

第四方面,在这个错解中论的基础上,宗喀巴法师否定唯识为了义。这个对唯识的伤害很大。对整个大乘的伤害很大。如果法师再用四性推简,把作为所观境的相、用,也破尽无余,则离心无法离法无心的体空教就可以成立了。法师也真正进大乘了。

第五方面,龙树菩萨说了不自、不他、不共,而又没有否定因缘,说非无因——显然说明,龙树菩萨此句的意思,要同时满足两方面:一方面,不能坏因缘义;另一方面,这些因缘又不能是自他的关系,必须是无自无他,自他不二的关系。如果要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那么,就必定只有在心境不二、离心无境基础上才可以成立。即一切法不能离虚妄分别心而另有体性。如果像宗喀巴法师一样,执离心有因缘,则此因缘,必定自相不同,才可以因缘有别。如此即堕入自、他、共生之中。只有法不离心,因缘不离虚妄分别心,才可以因、缘、果三而不三,不三而三。体性不异,所以不自、不他、不共。而由于众生虚妄分别心作用,其相状似有自、他,似有和合相,所以非无因。如此,因缘生与不自、他、共生无碍。既满足于非自、他、共生,也满足于非无因生。不离心故,生与无生同时无碍。而宗喀巴法师执离心有不同的法相、用,则自他相隔,虽然不坏因缘生义,但是坏了无自、他、共生之义。生与无生就不能同时具足无碍。就不符合龙树菩萨四性推简中,对于无自、他、共生与因缘生要同时无碍的要求。简言之,不能无碍,即非中观。不能无碍,则宗喀巴法师虽不承认自己不通中观四性推简,但是,他本质上就是不通。还是声闻的析空。并非大乘真正的体空。

这几点,希望有缘大德警惕。要多加注意。广论之空,至多只能归入析空。至于宗喀巴法师硬要把自己的见解说成大乘中道,那是他自己的误会。请诸位有缘不要迷在此处了,广论里面没有大乘。

2018-11-10 回复:0  浏览:398
下一篇: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居然也宣扬将妻子奉献给上师!
上一篇:
喇嘛教宗喀巴等以如来藏为方便权法的错误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