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法是佛教精华中的精华,宝中之宝,是打开宇宙和生命奥秘的宝钥,是促进生命和智慧进化的尖端法门。只有站在佛教理论的最高顶点上才能认识到:佛理宝塔的尖端是密法。故宗喀巴大师说:“金刚乘比佛更稀有珍贵。”日本人空海大师也曾说:“整个佛教的终极妙理在于密教。”英国佛教学者约翰·布洛菲尔德说:“我把金刚乘视为人类思想发展最绚丽的花朵之一。”
藏传佛教疑问120题作者: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喇嘛说》是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撰写的一篇阐述针对喇嘛教(即藏传佛教)政策的文章。该文刊刻于北京雍和宫内的石碑上。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在派军队击退侵入后藏的廓尔喀军、大将福康安依照谕旨“酌定凯旋事宜”,随后汇总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之后,撰写了《喇嘛说》一文。
该文以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四种文字,勒石立碑于北京雍和宫主殿“雍和宫”前院中央的“御碑亭”内。石碑南面为满文,北面为汉文,东面为蒙古文,西面为藏文。此外,御制《喇嘛说》还载于《清实录》、《乾隆御制文集》、《卫藏通志》等史书中。
《喇嘛说》阐明了“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根本宗旨,称这是“所系非小”的“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的大方针。在《喇嘛说》中,乾隆帝首先介绍了藏传佛教的命名、来源及发展过程,阐述了清朝皇帝保护喇嘛教的道理,总结了元朝的教训,告诫后代对喇嘛教不可曲敬,避免重蹈元朝的覆辙。随后,乾隆帝讲述了他以王法制裁高层喇嘛的分裂国家活动的史实,重点说明活佛转世制度的由来及弊端,并提出改革办法,即“金瓶掣签”。
实际上是,恶喇嘛通过前期对信徒弟子闻思修洗脑(主要是学修大圆满加行、建立上师是佛、上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完全不违背上师的意志)、然后骗入坛城行灌顶,趁此机会让弟子自愿喝誓言水、发毒誓永不泄密、同时下以恶咒(让弟子自己念恶咒能召淫鬼附体、此时弟子还蒙在鼓里、以为出了坛城就能成就一地菩萨果位)、让弟子吃甘露丸(被下蛊毒,再不敢违抗上师)、并以脏物供佛、令弟子舍弃佛菩萨、让佛菩萨远离坛城、弟子们被恶咒、盅毒、上师控制,此时淫心大动无法自主,自愿与上师双修行淫,恶喇嘛上师此时不但自己吸干弟子这个“双修供体”的精气神,同时勾召各种鬼神前来坛城吸取弟子的精气神、鬼神与弟子附体-----此时佛子已成魔民,能活着出来的是一下个恶喇嘛(鬼魔已入心附体),不能出来的就是做一段时间的双修供体,被吸干精气神后悲惨地死去,灵魂有可能被恶喇嘛用恶咒控制,不能投生,太悲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