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文章分析索达吉堪布的弘法有着“自赞毁他”的重大过失。这种过失不仅仅表现为诽谤汉传、显宗的法统,甚至还有对汉地修行人及修行状况的直接诋毁。
据说,索达吉堪布在五明佛学院被称为“汉人的堪布”,五明佛学院一直以来有着许多汉地的参学者。从许多的汉地参学者的日记与感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上师”真诚的感恩与无比崇敬之心,但是如果仔细读一读堪布的“教言”,却发现里面充满了的对汉传佛教及汉传修行人的偏见、成见乃至鄙视。
以《前行广释》为例,索达吉堪布在至少16处文字以直接诋毁与巧言掩饰的表达,打造出“汉地是佛法边地”“汉传无人”的形象。“汉地如何差劲”“汉传如何可悲”之类的言语信口即是,信手拈来。简单分析,堪布对汉传佛教上瘾般的挤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汉地是佛法边地,汉地大城市人是“边鄙人”
尤其是汉地很多大城市,虽然兴旺发达、极其繁华,但造恶业十分严重,这些地方均可称为“边地”。你们不要认为边地就是经济落后、偏僻边远的农村,像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肯定不是。其实,边地分为佛法边地和地界边地,印度以外的地方是地界边地,而四众弟子不具足,或者即使具足但对其身心无有利益的地方,就叫佛法边地。因此,有些大城市的人,身上穿得特别光鲜、口中吃得特别高档,可若对佛教一无所知,也可以称为“边鄙人”。——《前行广释》p408-409
现在汉地有些城市里的人,条件稍微好一点,就开始追求各种享乐,像生活在天堂里一样,实际上这对修法很有影响。比如在汉地一个大城市里,人口有几百万、几千万,其中信佛教的却寥寥可数,尤其能如理行持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者,更是绝无仅有。——《前行广释》p414
【按】
自古以来,汉地都是公认的具有大乘气象的佛法盛地,是佛法意义上的“中国”。汉传佛教不仅在汉地广布,而且深刻影响了东亚地区的佛法。它曾经兴盛,今天依然充满活力,未来也将继续延续,什么时候汉地成了佛法边地了呢?
堪布所说的大城市物欲发达,何止是汉地某几个大城市的情况?当今地球村的社会环境下,“现代性”“物化”是各传佛教共同面临的现状与挑战,而不是哪一传佛教能独免的。如果说现在是末法时代,那么末法的种种现象是全体佛教都要面对的,也不是哪一传佛教可独免的。所以,堪布所说的重物欲享受、造业严重的情况,是时代的共性,即便是在藏地,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整齐划一般不贪物欲、不造恶业,也不是所有修行人都能精进修行。人有利钝,根机有高下,这是众生的共性,而不是汉地众生的个性。物质的发达的确能刺激人的物化用心和,但众生本具佛性,众生的根性有着无限的可能,是不好定性的,依报环境的差别更不能成为给某类众生贴标签的理由。因为城市发达就判定城市是边地,因为汉地经济繁盛就判定汉人是“边鄙人”,如此“二分法”的判断无疑给人判了“无期”乃至“死刑”,是不符合大乘佛法教义的。
其次,汉传佛教自古以来从未断绝,即便今天依然受到余响而表现出受损害的情形,但这并不等于未来继续如此。诸法无常,兴衰交迭,汉传佛教会因受难而转衰,也会因度过困难而转盛。今天的汉传佛教,总体来说处在一个充满挑战和机会的时节,充满了无限可能,并非是“想当然的没落”。
并且,在这些大城市里,并非像堪布说的人们只是深陷物欲而不能自拔,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反思生命与自心,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响应古老传统,重新回归佛法的信仰家园,并非所有人都对佛法一无所知,怎么能因为暂时的物欲炽盛而将人心一棍子打死?
(2)汉人思维古怪,汉地佛法难闻
如今在汉地,古今中外的文化学说比较多,很多人的思维方式稀奇古怪,哪怕是一个名词解释,或者一件产品的说明书,也是这人讲一个、那人讲一个,结果大家都不知道方向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我们能找到指路明灯般的佛教,真的是非常难得。——《前行广释》p56
【按】
汉人学说较多、思想丰富,竟然成了“思维方式稀奇古怪”,这是要说堪布过于小气还是没见过世面呢?最可笑的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我们能找到指路明灯般的佛教”这话完全不符合史实。汉人的思维方式并非稀奇古怪,而是“解性发达”,故佛法来到汉地后适应了这种文化与心性特色,逐渐形成了汉传佛教这样的特质,这就好像佛法传到藏地后,与藏文化、藏人心性相适应而形成了藏传佛教一样。所以汉文化、汉人的思维用心方式从来不是佛法落地的阻碍,相反是极好的助缘,是大乘气象的表现。
(3)汉传修行人青黄不接,很可悲
这次在北京的时候,我遇到各大寺院的方丈、住持、大德,他们自我介绍是某某寺院的,我问:“你们寺院有多少出家人?”回答是十来个人、二十来个人,最多是三十来个人。不客气地说,汉地很多现象真的非常可悲。——《前行广释》p100
【按】
汉地当前出家人少,岂是汉传佛教的错?这是复杂因缘业力推动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曾经令人震惊,但也正在成为过去。怎能将暂时的呈现当成永恒的话柄?
(4)汉地修行人修学密法根器差且很傲慢
尤其是汉传佛教中对密法不懂的有些人,不要说他从没有来过藏地,就算他来藏地,跟藏传佛教的修行人一起学习两三个月,可能大圆满的有些基本推理也搞不懂。我以前遇到过很多博士和博士后,刚开始他们特别傲慢,认为佛法就像物理、化学那样简单,但接触了佛法以后,不要说大圆满,即便是中观和因明的基本推理,也没办法推出来,这才慢慢对佛法生起信心。——《前行广释》p84
【按】
这话的言下之意似乎是:藏人学习密法根器很高,并且全都很谦虚。藏人只要学习两三个月大圆满,就一律能搞懂大圆满的所有基本推理。既然藏人的根器都那么高,为什么藏人依然有贪嗔痴烦恼呢?为什么藏人没有全体即身成佛呢?可千万不要说这是示现,否则何妨说堪布所谓的汉人的傲慢也只是佛菩萨的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