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法义
由索达吉堪布改经争议所想到的
由索达吉堪布改经争议所想到的
近几天,听闻一件事,是关于索达吉堪布改动佛经之事,事件是:他把藏文版法华经的段落添加进了汉文版的法华经中去,并依藏文版去改动汉文版的顺序,这事掀起了佛教界的大争论。本人也看了索达吉堪布对这场争论的回应文。看了他的回应文后,本人也就此次的改经事件谈谈个人的看法,改经或汇集经典事件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单是《佛说无量寿经》,就分别被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位居士王舒龙、魏源、夏莲居进行过三次汇集,夏氏汇集本现在还在被某些法师作为正式经典去弘传。而这次又发生索达吉堪布的改经事件,因此,针对这类改经事件,想在此也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一部经典,往往有时会有几个译本,由不同的译经者译出,读经的时候,可以多个译本互相参照、融会来读,这是可以的,但如果一定要把这个译本的内容加到那个译本去,把那个译本的内容加到这个译本来,这是不妥当的。即便是意思没有太大变化,但至少也是对译经者的不尊重,比如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出来,然后别人在自己写的文章里添加一点东西,最后作者还是写自己的名,虽然意思上好象并没有违背自己原来的意思,但其一,对自己,毫无疑问是不尊重的,其二,从文责自负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太负责任,万一加错了,这个责任谁来负呢?一部经的译者,他要对他译的负责,象当年鸠摩罗什就说过,我译的经,如果有错,我死后烧化肉身时,舌将被烧烂,如果没有错,舌不会被烧烂。后来果然身体都化了,舌头还在。如果现在要在他的译本里东加一点、西加一点,还要把顺序都打乱了,跟原来不一样了,然后还要打上他的名头,一方面自然是对大译经师鸠摩罗什很不尊重,其次也是对他的不负责任,因为如果错了,后世人一读,还会把责任放在他身上,译者是他嘛。

第二、就索达吉堪布而言,他讲经时,如果遇到鸠摩罗什的版本与藏本有什么不同,可以在讲经时作些附加说明。在读经时也一样,读了这部经,发现这部经与另外一部同样的经的不同版本有不同之处,可以在旁边加上附注作出说明,实在不应该直接去改动原经,象有的人,在这一部经里抽一部分、那一部经里抽一部分,统合在一起,形成某部经的汇集本,似乎也未尝不可,但汇集本不应该再用原来译者的名字来标示,而是要说清楚,这是汇集某某版本某某版本的,汇集者是谁,这样就好,并且,汇集本一般来说,最好只是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主要依据,不能取代原经的作用,因为既然是汇集,就未必完整,哪怕自己认为很完整,那只是自己的认为而已。主要的依据还是要依原经,如果原经有多个版本,就可以多方参照,而不是以自己的意思去互相调整,这既是对古德的尊重,也是对经典的尊重,也是对众生慧命应尽的责任,现在有些法师专弘所谓的汇集本,这是不可取的,也不应提倡。


第三,索达吉堪布一再举出古代的一些例子,我以为这个没有必要,不能说古人曾这样做过就一定对,如果真的人人都这样随意改动原经,再过几百年,恐怕我们就很难看到原译者完整的译经了,看到的都是经过改动的,那这部有多人改动的经典还值得信任吗?因为你认为没有关系,没有违背原意,于是加了一点外来的东西上去,他也认为没有关系,没有违背原意,加了一点外来的东西上去,那原来的东西就会变得面目全非,那这部经还能值得信任吗?并且,这种改经行为如果成了常态,被大多数人所认可,难免会有别有用心者,加一点似是而非的内容进去,那不仅面目全非,甚至变成毒药,后人也不知道,岂非祸害无穷!


第四,索达吉堪布谈到藏地的古代伏藏师,如果发掘出来的古认为文字古涩,很难理解,就会修改原文,让文字更容易理解,这也许是藏地伏藏师的做法,但本人认为是不妥当的。如果认为一部经的古涩难懂,完全可以在后面用批注或用附注的形式作出解释、说明,使人更易理解原文,而不是直接窜改原文。如果直接要修改,不如象汉地把古文译成现代文一样,把古涩的翻译成容易理解的现代文字,这样,既能保存古人的原文,又有让今人易于理解的今文,二者并存,随需要者自取,这样就很好。直接改动原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第五,索达吉堪布说在有可靠依据的情况下添加进内容,应该是允许的,也许有不少人有这样的观点。但这个可靠依据怎样判定呢?很多时候,所谓的可靠依据是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所以这个可靠性是要打折扣的。同时也带有很多个人的主观臆想,也许有的是的确有可靠依据,但也有一些是好象有可靠依据,实质上只是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可靠依据,并且因为年代久远,很多事都变了,也有很多是无法查证到了。甚至还会有别有用心的人,也可以在没有可靠依据的情况下制造出一些可靠依据出来,那这样,以有可靠依据为由来改佛经,这个罪过其实就大了。古代不少人做这些事,但真正成功,受到赞誉的并不多,比如几次汇集版的无量寿经,就被印光大师所批评,索达吉堪布举了自认为是成功的涅槃经和药师经的例子,但这些就算成功了,也只是可一不可再的少数例子,完全不能作为可以这样做的依据。而在事实上,成功例子是少的可怜,疑伪经在世间的出现却并不少见,相信随着末法时期的延续会越来越多。因此,不能因为一、两个好一点的例子,就放纵这种改经的风气,这些风气的漫延和侵蚀,对佛教、佛法的未来来说,只会弊大于利,甚至是灾难性的。因此,即便有成功而值得赞叹的例子,此行此风也不可长。更不能因有一些这样的例子,就认定这种行为是可以许可的或是合理如法的。
 
佛陀的本怀,如来实智,本来就不是文字语言所能体现的,也不是思维境界所能理解的,这是要契入自心内智的证量。但由于众根难调,所以便有了各种经教的出现,而不同经教的出现,就其实质也是指向一个唯一的目标的,也就是如来实智,但由于众生根基差异,理解差异,这不同的经教反而很难被统一到一个确实的目标上,都被后人用俗智的思维理解从而变成了各说各话,甚至也被以各种借口而被改动,使实质上非关语言文字相、非思维度量境界的如来智慧反被背弃得越来越远,加上很多改头换面的假的伪劣产品也出来了,其于众生慧命,其于如来法业,不可谓不是祸端,其结果的灾难性也是可预见的。





2018-11-10 回复:0  浏览:795
下一篇:
道开法师:索达吉堪布挤兑汉传上瘾
上一篇:
索达吉讲《药师七佛经》:增加藏咒,以“传承”之名再贬汉传佛教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