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吐蕃)在公元8世纪,才开始弘扬“佛法”,到了八世纪他们才开始大量翻译经典,他们的经典有许多是汉地的僧人从汉地的佛经中翻译过去的,如汉地的和尚帕桑、玛哈热咱、德哇、摩诃衍那、哈热那波等人,参与翻译汉地的佛教经典。
但是,藏密更多的是从印度翻译经典。 而这个时候,印度的佛教已经衰败,混合佛教和印度教内容的密教开始大行其道,由于藏密此时没有佛教基础,就将印度密教的经典也一起大量翻译过来了!
藏密翻译的经典很不完整,阿含部的经典中,连完整的四阿含都没有,戒律部的经典更少,中观是藏密最重视的,可是学的都是应成派、自续派的伪中观,连龙树菩萨的100卷本的《大智度论》都没有翻译。 般若系的经典中,根本经典《大般若经》也没有翻译完整,至于唯识系的经典翻译情况更差。
故太虚大师在《致常惺法师书》的私人书信中如是说:“常惺法师慧鉴:法师与满、翠二子书,言将赴藏,并述其动机。 ……若融摄魔梵渐丧佛真之泛神秘密乘(西藏密宗),殊非建立三宝之根本。 (藏密喇嘛多吹嘘藏地)‘经书十倍华土,圣证多有其人’——藏僧夸言,未堪保信。 且(吾)试探藏密,僧俗已有多人! 法师自可游心三十七菩提分法,以之奋追千古,宏范三界,何用门头户底去依傍之也? 因有相知之雅,敢尽进言之谊。 非太虚不能言此,非法师不足言此。 若息缘之处,则泉州雪峰亦上选也,愿法师决之。 ……太虚敬白。”
而汉地此是正是禅宗兴盛的时候,汉地的禅师“摩诃衍”和尚在拉萨传播禅宗。
深受藏人的欢迎,随大乘和尚修学禅宗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不到三四年的时间,弟子就有五千多人。
由于此一阶段唐朝和吐蕃一直在打仗!
汉人的巨大影响使得藏王赤松德赞很不安,就借口辩法,将摩诃衍从西藏赶走了,从此也不许传播禅宗!
从此汉地佛教对于西藏没有了影响,西藏在密教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漫山遍野的“活佛”“法王”到处大妄语!
从此西藏在密教的路上越走越远
2018-11-16 回复:0 浏览: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