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文化
援藏行——塔尔寺略影
3.塔尔寺略影
1982年7月4日上午,列车到达终点站:西宁。
当 双脚踏上站台时,第一感觉是呼吸有点困难,我明白,这就是高原反应——缺氧。一迈腿,怎么有点发飘?空气很凉,冰冰的,硬硬的,尽管事先有思想准备,穿得 也不少——毛线衣、毛线背心全上了身,但还是情不自禁地哆嗦了一下。走出站台,满眼都是灰蒙蒙的,唯一鲜艳的是候车大楼屋顶上的“西宁”两字,是很熟悉的 毛泽东的字体。站前广场比较宽敞,也许是人不多的缘故。所有的行李都是集体托运的,我们一行人背着、提着各自的随身东西,在惊异目光的关注下,到广场西侧 的一个招待所“下榻”。老卓嘎通知我们,在西宁呆两天,适应一下,明天先到塔尔寺参观。
塔尔寺是规模仅次于西藏布达拉宫的第二大黄教寺庙,离西宁大约2小时车程。寺庙大门外,八座小白塔一字排开,基座都是四方型。兼职导游老卓嘎告诉我们:修建寺庙时,每一个基座的角,都活埋了一个童男或童女作为奠基,一共是16个童男,16个童女。寺庙是哪一年修建的,我没有问,想已有好几百年了,32个孩子的尸骨也早已化为粉齑。他(她)们用自己稚嫩的身子,默默地承载着塔尔寺。阳光下,寺庙的金碧辉煌似乎没有掩盖住尸骨的惨白,飘飞在习习凉风中的雪白哈达是不是招魂幡?
西 藏的宗教,学名黄教,俗称喇嘛教,是由印度佛教派生出来的,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内地的佛教寺庙一样,信仰者喜欢奉献功德钱,一口极大的紫铜缸里, 几乎见不到零钱,全是十元大票,不少还是一扎一扎带银行封条的。我们当时的工资不过几十元,捐多少呢?踌躇半天,一咬牙,扔进五元,掉头就走。
酥油花是塔尔寺一绝。此乃彩雕工艺,把五彩缤纷的颜料掺进酥油,再堆砌出各种人物、花卉,惟妙惟肖,而且一组一组的。老卓嘎说,每一组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述说的是藏族的历史、喇嘛教的传说。
寺庙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很高的庙堂,叫金顶,耀眼的金光刺得我们眯起了眼睛。金顶是用极薄的金箔片贴出来的,据说整个金顶所用的黄金有好几十斤。庙堂四周有布幔围着,花花绿绿的,随风翻飞,很是壮观。庙里有照相的,4块钱,是120相机照的方四寸,有2张,可以邮寄到你所填的地址。我换上藏袍,戴着皮帽,插上一尺多长的藏刀,以金顶为背景,照了一份。
寺 庙的后面,有一个转经长廊,木头的转经筒不知被多少满怀期盼的人摸过转过,油光可鉴,廊前是一条石板铺成的路,光滑且微微泛出青光。前面,一位藏族老妇双 手合十,高高举起,在头顶、额前、胸前略作停顿,随即跪下,两臂前伸,匍匐在地,前额与青石板碰撞,发出轻微的钝响,起身侧面转动经筒,聆听着“吱呀吱 呀”的声音,往前走三步,再次重复着先前的动作。我缓缓的跟在她的后面,不愿超越,也不敢超越。刹那间,我的心灵仿佛空空如也,我的思维仿佛完全停顿,事 后,我说给大家听时,他们说我是灵魂出窍了。
我是个无神论者,没有宗教的信仰,因此我没有作任何祈祷。但当我坐在返程的车上,回首遥望被不毛秃山所包围的塔尔寺,金顶的光芒依然耀眼,到底什么是伟大的?人,自然,还是历史?我没有找到答案。 
2018-11-18 回复:0  浏览:606
下一篇:
鬼神崇拜的喇嘛教--阿尼仓空寺供品、宗教仪轨调研(上)
上一篇:
喇嘛教的髑髅崇拜:博士在中国收购人头骨倒卖海外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