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34集 五分法身

   日期:2018-07-15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20863    
核心提示:高正国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节目。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 平实导师在《起信论
高正国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节目。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 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中,有关“五分法身”的相关法义。五分法身是菩萨在佛菩提道过程中所必须经历与成就的。因此,我们有需要来正确了解五分法身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在《大乘起信论》卷2中圣 马鸣菩萨开示的论文:
菩萨如是发心之时,则得少分见佛法身,能随愿力现八种事……然犹未得名为法身。
在上一个节目中我们有略为提到,这位可以示现八相成道,回心大乘的明心见性菩萨,他虽然已经有俱解脱阿罗汉的证量以及三明六通,能够少分见佛法身;也就是已经明心见性了,但是犹未得名为“法身”,也就是他尚未进入初地,还不能称为法身菩萨。为什么已经少分见佛法身了,却说犹未得名为法身?这就是我们这一集节目要探讨的重点,刚好这里也让我们可以了解,先要依序完成地前三十心才能成为法身菩萨。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般称初地以上的菩萨为法身菩萨,就是因为地上菩萨已经具有五分法身;也就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因此称为法身菩萨。而这样的法身菩萨,其实他是在证悟实相之后,经由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修行与利乐众生的过程,经历种种智慧现观之后,才能进入初地的入地心中,才算是法身菩萨。因此由明心证悟的第七住位至入地心,是要经过相当长久的时间,并非一蹴可几。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五分法身的主要内涵,也就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为了让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先来讨论五分法身中的慧身。这个慧身最主要的内涵便是地上菩萨的增上慧学,也就是无生法忍的修证。菩萨要成就最基本的无生法忍智慧之前,一定要先完成三贤位的无我观,包括世界如幻观、七识如阳焰观,与菩萨道如梦观之修证,这些都是菩萨在悟后所要修证的现观。因此,在菩萨成就初地无生法忍智慧时,他已经具备如来藏总相智、别相智以及道种智了。所以增上慧学并不是只有在解脱道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上面专修蕴处界缘起性空的,而是从亲证如来藏的发起般若智及一切种智上面来说的。因此,如果是俱解脱阿罗汉,回心来修佛菩提道者,虽然他在大乘法已经见道了,可是离初地菩萨的无生法忍智慧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一直要等到他修学别相智及道种智之后,才能成就五分法身里面的慧身。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要能够成为法身菩萨,是需要具有通达的智慧。而这个智慧是需要在利乐众生的菩萨道过程中,来成就种种的智慧现观,这也是一般说的见道通达位;初地通达位菩萨的智慧已经能够知道佛法全貌概略。
从目前的位置要到达成佛的位置,路途该怎么走?会经过哪些事?都已经知道,不必由别人举出来教导他。所以这样的菩萨,已经能够住持一个人间的佛法,能够给众生非常大的利益。譬如在 平实导师的《实相经宗通》第七辑中开示:
因为诸佛的无上大菩提,他已经通达了。这个见道位的通达可就不得了了:“得诸佛无上大菩提故,能降伏一切魔军。”不必到第几地,一个初地心的菩萨就足够降伏一切魔军了。(《实相经宗通》第七辑,正智出版社,页340。)
因此这样的菩萨,在人间是非常难得的,如果有幸值遇,及聆听其说法,真的是要生难遭遇想。
第二个,我们再来讨论五分法身中的戒身。大家都知道初地菩萨已经永伏性障如阿罗汉,他事实上是可以断尽烦恼障的,但是因为要生生世世利乐众生的缘故,而故意保留最后一分已经有能力断除的思惑。因为初地菩萨已经断尽大乘见道所断的异生性障,因此不会随意去评论他所不了解的事情,一定是有把握的事情才会去评论,所以他不会再有异生性的行为出现。即使有许多的诱惑,他也不会再使异生性现前,同时他也已经开始随分地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了。因此在增上戒上已经有一分的修证。相对地,这位能够示现八相成道的三明六通之阿罗汉菩萨,虽然悟了般若,但是在解脱道上也只是除掉了烦恼的现行,还没有渐除习气种子。所以在增上戒学上来说还不足很多,这是因为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很难断,要在一切的所知境上面去让众生给你磨逆,这样才能够分分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因此,地上菩萨可以在历缘对境之中修除习气种子,可以成就戒身。
在这里我们也要附带一提的是,如果有佛和地上菩萨现在前,那祂所传授的菩萨戒乃是真实的上品菩萨戒。譬如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中的开示:
佛子!受戒有三种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是中品戒。三者,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是下品戒。
能得上品戒者,功德当然无量无边,因此应当要珍惜受上品戒的难得机会。而地上菩萨,除了本身已经永伏性障如阿罗汉,以及除掉了一分的烦恼障习气种子之外,他也能以微妙的道种智,与对于戒法的深入了解来教导弟子怎么样正确学戒,以及如何去改正有违犯戒律的行为等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法身菩萨在人间真是难得。
第三个,就是五分法身中的定身。如果以别教之戒慧直往菩萨来说,虽然在三地前并不主修四禅八定,但是初地菩萨因为已经降伏性障,而离开欲界爱了,因此至少会有基本的初禅,或二禅证量。而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表相来筛除一些笼罩者,因为如果有人宣称已经有好几地的证量,甚至已经成佛了。假如他连初禅都未证得,那就表示他是在笼罩众生,或者把佛菩提之内涵弄错了,这是我们需要留意之处。初地菩萨除了禅定证量之外,加上因为无生法忍、增上慧学的缘故,他的禅定境界一定会与无漏的般若慧相应,而且心中已得决定而能够安住了,使得他不会在见地与佛菩提道上产生退转,因此而有了增上定学。这主要还是因为地上菩萨已经了知成佛之道,知道往后的路该如何一步一步往前走,因此心中不会有动摇,所以能够成就五分法身中的定身。因此地上菩萨称为行不退的菩萨,他的一切身、口、意行皆为了佛法,绝不会有退失的现象,那当然是堪称有五分法身中的定身。
接下来是五分法身中的解脱身与解脱知见身。因为地上菩萨已经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所以他都住在慧解脱的境界里面,也知道自己于舍报后在中阴身时,可以灭尽最后一分思惑而取证中般涅槃;但是有能力而不取证,因此具有五分法身的解脱身。而事实上,虽然初地菩萨永伏性障如阿罗汉,但是他却是不畏惧隔阴之迷,愿意世世来人间利乐众生。相对地,不回心的阿罗汉却是畏惧隔阴之迷而欲入无余涅槃,不愿再来人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地上菩萨的解脱境界在这方面是超胜二乘人的。而同时地上菩萨也如实了知解脱道的法义,以及四种圆寂之理,对于取证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法义了然于胸,也可以善观根器而教导修学者采用适合的修学方法,远离性障烦恼与对实相之无明而获得解脱受用,因此他也有五分法身中的解脱知见身。譬如 平实导师在《楞严经讲记》序文中的开示:
地上菩萨由无生法忍功德所成就之眼见佛性境界,能由如来藏直接与众生心相应;……故能由此直接之感应,作出对彼凡夫位、贤位等菩萨应有之开示与因应。
所以依凭地上菩萨的无漏妙慧,他能够为大众宣说种种涅槃妙理、宣说种种涅槃境界,不是二乘圣人所能具足宣说的。
上面我们已经大略探讨过五分法身的主要内涵,也知道菩萨必须要入地以后才能具有五分法身而称为法身菩萨。而这里有一点要特别留意的就是,真正的法身还是第八识如来藏心;因为如果不是有如来藏心常住不坏,就不可能有这五法;因为若没有如来藏,连五阴十八界都不可能存在了,何况能有这五分法身呢?所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身这五法,都是以如来藏为身。所以每位众生只有一个真正的法身——如来藏。而之所以说是成就五分法身,是因为菩萨经历了三贤位的修证,到了入地时,他在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上的种种功德已经显发到了一个程度,因此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地上菩萨具有五分法身。所以凭借这五法才能使诸地菩萨在人间或天上利乐有情。所以真正的法身是第八识,也就是有情生命的根源。而且每位众生只有一个法身如来藏,不是五个法身如来藏,也不是大家共有一个法身,这是要特别留意的。
从今天的探讨中可以了解菩萨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与二乘菩提是有所不同的,这主要是发心、愿力、行门与智慧证量上的差异。譬如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8中的开示:
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树亦复如是,所发大愿功德之香,一切二乘无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诸功德香悉不能及。
这里主要是说菩萨因为愿力广大,深发菩提心,一切以慈愍众生为主,因此菩萨将远超胜二乘在这五个方面所成就的功德;而且菩萨以亲证的常住本识为依,勤修六度与无量善法,因此令此五分法身成就及逐渐清净圆满,使二乘无法相比拟。另外二乘单纯成就断我执,与菩萨成就五分法身的时间也是差异非常大的。前者最多只要七次人天,而后者从初住位算起,需要一大阿僧祗劫的长远时间,因此二者所证内涵有很大的差异。事实上二乘成就之五法,是依蕴处界而施设的;然而蕴处界都是生灭无常、虚妄无我之法,非是常住法,因此与菩萨依如来藏来修证五法有所不同。因此从这里可以知道,二乘之五法与法身菩萨的五分法身功德有很大的差别。而菩萨从入地起就成就的五分法身,会随著修证层次的提升而令此五分法身功德地地增上,乃至成佛而究竟圆满。并且诸佛与诸地菩萨依据十无尽愿与五分法身之功德,可以利乐无量众生。譬如在《大宝积经》卷48中的开示:
又舍利子!证得法身菩萨摩诃萨,亦以大愿自严持身为法良药,善能息灭无量众生三毒热恼,乃至息灭不可说不可说无量众生贪瞋痴等诸恼热病。
而五分法身功德之所以能够尽未来际利乐众生,这仍归因于五分法身所依靠之如来藏心为不生不灭之本住法。所以,证悟如来藏心就成为菩萨入内门修学的第一步。譬如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第七辑中的开示:
大乘诸地菩萨所证的这五法,都是以无生法忍为基础而说的,无生法忍则是以这五法的根源——根本识如来藏——的常住性而说的,由于常住不坏的缘故,所以这五法才真实有身;因为本识的常住不灭,所以这五法就永远不灭而有其功德永远在运行不断,而说这五法是身,名为五分法身。(《阿含正义》第七辑,正智出版社,页2191。)
所以当这五分法身之修证究竟圆满了,一切种智就具足了,就进入四智圆明的境界,就是究竟佛地了。
经由上述的探讨大家也可以知道,地上菩萨必须具备五分法身的功德。所以我们可以从这里来判断某人是否为地上菩萨,而不是以神通变化来作判断,同时也不是单纯以四禅八定证量来作判断;因为戒慧直往的初地菩萨,他可能只有初禅、二禅的证量,同时可能也没有三地满心前的五神通加行,因此不可以单纯用这些境界法来作判断。相对地,如果某人只有禅定或神通,没有断我见或证悟,乃至没有无生法忍,那此人一定不是地上菩萨,了解这个道理之后就不容易被假名善知识所误导。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戒慧直往与戒定直往菩萨的差异。其中戒慧直往,乃是别教学人修学佛道之通途,也就是通常到了三地,才会修学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与五神通,了解这个道理之后就比较不会误判了。
从今天我们所探讨的内涵,大家应当可以大略了解什么是五分法身?也能够真实信受,成就五分法身的地上菩萨在人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尤其是在今日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更是显得弥足珍贵。而这样的法身菩萨都会坚定奉行著 释迦世尊破邪显正的教导,在人间荷担如来家业而救护众生;也因为破邪显正的关系,常常被邪师与外道们群起而攻击之。然而,因为诸位菩萨了解佛法的真实功德与智慧,因此就不会随著一般大众人云亦云,而知道要去护持与守护这样难得的法身菩萨之摧邪显正的善行。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