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进行《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的课程。上一次我们讲到说,以证得须陀洹初果为条件,来作为一个划分。没有证得初果以前,就一定没有办法出离轮回,证得初果以后就一定趋向涅槃。所以还记得前面说到毘沙门天王的儿子对 佛自白说:“我因为上一世临终的时候一心念佛,所以往生到四王天,作天王的儿子。”但是这都只是福德,不是证得果位。直到他作了天王的儿子以后,以天身修学佛法,而断除了身见我见,所以才能够自己向 佛禀白说:“我是阇尼沙。”也就是说“我已经证得了初果”。证得初果与否的这一条线划分下去,就是轮回与解脱的分隔线。所以证果才是最重要的事,值得向 佛禀白说“我是阇尼沙。”所以呢,请问大家:这样子看起来,天界有没有佛法?佛法是不是只在人间流传?
比方说,佛在《阿含经》里面说,忉利天的这个第四天主,也就是道教所称的玉皇上帝,他所住的这个地方叫善见城,善见城里面有一座善法堂,每隔一阵子他就会在善法堂里面演说佛法,与诸天人一起思惟妙法,享受清净之乐。这一些详细的情节,在经中说得非常的清楚。现前这一位毘沙门天的儿子阇尼沙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是现在外面有很多的法师,受到了错误思想的误导,表面上打著人间佛教的名号,然后说:“只有人间才有佛法啦!”所以鼓励弟子不要求生西方净土;甚至还说:“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根本没有阿弥陀佛。”然后说:“阿弥陀佛这个信仰,是印度西北方由波斯王国里面的这个祆教的光明神、火神的思想传入印度以后,因为当年的印度连年的战乱,人民为了要求得安乐庇护,所以就把火神的信仰转化成为‘阿弥陀佛’。”秉持这样说法的人,就是在谤佛、谤法,这样的人无法往生西方。还记得吗?阿弥陀佛有说过,在祂的国土里面哪怕是地狱罪的众生,阿弥陀佛都可以接受,唯除五逆及毁谤正法。也就是说如果今天我们去赞同、去护持这一些谤法的法师,我们就有了共业之罪了,这个自己要小心。
中品下生和中品中生的菩萨,到了西方以后要包在莲苞里面,然后花开,花一展开,就可以证得初果须陀洹;但是中品上生则是莲花一展开,就可以证得四果阿罗汉。那这样子我们就回到课题,这样子证得了初果须陀洹,乃至于证得了四果阿罗汉,是不是就是果地的实相念佛了呢?一定不是嘛!因为证了声闻初果乃至于四果,也还只是中品往生而已。那到底要怎么样才算是果地的实相念佛了呢?在《成唯识论》里面说到:“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成唯识论》卷六)也就是说,萨迦耶见就是身见我见,就是执取五蕴当作是我,进而产生了我所,身见是一切恶见的依靠,一切恶见都是身见的作用。证得声闻初果这样的须陀洹人,断除了身见我见,他的心中所思所想的,就是颠倒过来,不在五蕴上面用心,不再去聚集五阴,而是乐于寂灭,灭尽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灭尽六识身、六六身。
那是不是说:好了,这样子一路修行到了成就四果阿罗汉以后,就没有事情了,就什么都不用做了?不是喔!就算是阿罗汉他仍然是住在这样子灭十八界的作意之中。比方说在《增壹阿含经》里面提到,有一次第四天--释提桓因、玉皇上帝,他看到了尊者婆拘卢就想说:“此尊者婆拘卢已成阿罗汉,诸缚已解,长寿无量,恒自降伏,思惟非常、苦、空、非身,不著世事,亦复不与他人说法,寂寞自修如外道异学。”就是说,这位尊者婆拘卢已经成就了阿罗汉果了,诸般的结使都已经开解了,这位阿罗汉他只是思惟著无常、苦、空、非身、无我,不染著于世事,也不向他人说法,默默的自修就好像一个外道无学之人一样。如此说来,这样的初果人一直到阿罗汉他都还是修学著灭尽十八界涅槃之法,他们在世的时候叫作生,未来要入灭,这样到底是有生灭还是无生灭之法呢?显然是有生又有灭之法!这个就不会是无生忍、无生法忍。二乘的解脱道是要“将灭止生”,也就是用入灭来止住万法出生,仍然是落在生与灭的两边。
真正的实相是没有出生的,所以未来也就不会有消灭。如同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一)意思是说,我惠能所说的不生不灭,是从本以来自然就没有出生,现在也不会消灭的如来藏法。
“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一)也就是说:这个无二的如来藏性,就是实性、实相。真如虽然是在凡愚之身也不会有所损减,处于贤圣之身也不会有所增加,住在烦恼之中却不迷乱,住于禅定之中却不寂灭;实相呢,祂不断也不常,不来也不去,不在中间也不在两端,不生也不灭,祂的性相是本来如是,常住不改变的,这就叫作实相之道。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佛说人有八个识,前七识都是属于十八界之内,属于六六身法的一部分,有生也有灭,刹那生又刹那灭,都是被出生之法,不停的转变,所以前七识也叫作七转识,也叫作妄心。在声闻道中,从初果的须陀洹到四果的阿罗汉,他们所修证的就是要灭除这个七转识,把妄心的境界完全的消灭了,自己也就是“我”也都消灭,包括了我见、我执统统都消灭,从此之后就在三界之中消失了,这就叫作阿罗汉的入灭。所以阿罗汉入灭之后,波旬魔王会觉得非常奇怪,这个人到底去了哪里呢?他会不断的找,不论再怎么样的找都找不到了,因为这位阿罗汉已经不在三界当中的任何一个地方现行,连 佛都找不到他了。其实他就是住于第八识的本心境界。说是住第八识,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什么地方可以住。因为第八识又叫作阿赖耶识、真如、如来藏、实相、本际,祂是本来常住,清净涅槃的本际,众生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清净的涅槃,也从来没有入住过这个真如的实相;祂从来不在十八界当中,不在六六身中,但祂又从来没有离开过十八界与六六身。这样的第八识、真如、如来藏,才是自己的自性弥陀,证得这个阿赖耶识,就叫作见到了自性弥陀,在禅宗叫作见到本来面目。大乘念佛的菩萨亲见到这个本来清净的自性弥陀之后,就有资格以上品上生的果位往生到西方净土中;而且上品上生,不用再包在莲苞里面,直接生到西方面见 弥陀世尊。
所以在经上说,上品下生的条件,要能够“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也就是发起对于追求这个真如、如来藏的信心跟决定心。如果一个人根本不信真如、如来藏,那就不可能以上品的果位往生西方。上品中生则是要求说,要“善解意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如果能更进一步的对于大乘第一义谛的教理,不但能够善解义理,而且深信、乐持、心不惊动,也就是对于第八识如来藏的道理能解、能信,虽然还没有亲证,往生之后就会是上品中生的果位。那上品上生呢,“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各位都已经了解了六识心的特性,那自己就可以判断,如果我们是用意识心来发心说“我一定要往生西方”,意识心是不是至诚心?意识心是不是深心?意识心至少在此生结束的时候就断了!也就是说,要得见自性弥陀的人才能上品上生,证得如来藏,这是大乘的初果,是大乘的明心证悟,大乘的见道;证得了如来藏,才算是果地的实相念佛。
那么由于大乘的见道,他是亲见了万法出生的根源如来藏,所以他同时会包括了二乘的见道功德在里面:他同时看到了真心与妄心,所以不会再以妄心境界当作是真实法,那么他不会再执著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六六身等等;声闻初果须陀洹人的功德,这一位见到自性弥陀的菩萨他是完全具足;声闻初果人的心行,这位菩萨也完全的了知。但是反过来讲,声闻初果人则对于大乘的证悟者,到底他们在悟个什么东西?是猜也猜不到,就算做梦也梦不到。在禅宗来说,这个就叫作“生死大事已毕”--虽然这只是针对没有悟的凡夫的方便说。因为佛道的修行次第,它本来就是非常非常的远,证悟了也不过是七住位的菩萨,离成佛、离初地都还是很远很远,远到看不到边。即使如此,这样的一位菩萨,他已经进入了大乘的见道位,他开始有资格可以上品上生。虽然他的外表跟凡夫一样,可是他是一只金毛狮子,是未来的万兽之王,毕竟不是外面那一些野干、豺狼所可以比拟的;他是一位已经得到了灌顶位的王子,未来要接任国王的大位,不是那一些声闻二乘人所能想像的;种性尊贵,所以是上品上生,终究不是那一些中品往生的二乘人阿罗汉所能想像的。
但是,证得如来藏是不是就是具足的证得了自性弥陀呢?答案是:还不是。我们再请 平实导师来开示,在课本的第193页:
【现在我们要进入正修行第八个单元--实相念佛。
念佛人进入果地无相念佛的阶段,很清楚的明白真如之后,每天晚上和自性弥陀一起睡觉,每天早晨和自性弥陀一起起床,他证得了真心、真如、自性弥陀,这个空性的真实存在,可是他还没有亲见佛性。因此如果知见不够,就会停顿在这个阶段,执著在这个空性里面,那这个人他就会偏于空而没有办法进入实相,这个阶段还不是保任的时候。如果知见够,就知道应当要再继续的体究求见佛性,如果有真善知识就会跟他指导,应该再继续体究。
体究的方法呢!跟前面讲的大略相同,因为这个阶段已经有前面的那一些体究的经验了,所以这一次就驾轻就熟,要见佛性就很快。体究的时候,应当要以思惟观的功夫,去审究说“如何是佛性?”如果自己的福德因缘和功夫具备了,遇到真善知识的话一言便了;如果这一位真善知识已经明说了而我们还不能见,那就表示自己的福德因缘还有功夫还不够,应当要再同时的修集各种的福德资粮和念佛定的功夫。而在体究的这个过程里面呢,方向有一点差别,这个阶段的体究,要往动态之中去体会,这个时候要避免打坐,避免静中的参究,尽量在活动之中、散步之中、打球之中、郊游之中,从风吹树梢里面、人来人往里面、从狗吠猫叫里面,乃至于猫咬狗、狗追逐猫都好,一切的动态之中去体究。体究的时候不可以完全的外放,一直向外直观,同时要将心内照,才容易相应。这个阶段必须要无相念佛的功夫很强才能够相应。
黄龙禅师说过一句话非常的好,叫作“生缘处处”,这个阶段的体究呢,真的就是生缘处处。每一个动的境界里面,都有帮助我们亲见佛性的因缘。所以如果佛弟子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指戳而见性的话,就应当在这个一切的活动当中去观察。如果善知识他跟我们说破了,我们还是见不到,那就是我们的功夫不够,应该要立即开始每天锻炼无相念佛然后再去体究,在审察之中,触因遇缘,因缘成熟了,忽然一念相应,这个时候就可以从一切的色、声、香、味、触乃至于法之中,亲见自己的佛性;一旦亲见自己的佛性,就同时可以看见一切众生的佛性。
这个见性是以眼见为凭,如果不是眼见分明,就不是亲见佛性,就不叫作亲见自性弥陀。一旦亲见了,方知佛法大意就在一切的六尘之中。众生如果觉悟了,那什么东西不是解脱呢?何处不是解脱法呢?哪一条路不是解脱之路呢?然后从眼见佛性的这个境界,深入的去观察思惟,就见到那个不生不灭的真如,虽然祂是空无形相,却能够在一切的四大五阴,并且经由佛性,在一切的相上去示现出来。这就是念佛圆通章里面说的:“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楞严经》卷五)念佛圆通章所说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指的就是见这个不可见的法身佛,不是指那个感应所见到的有形像的佛,这个体究的过程就叫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样的境界就叫作“香光庄严”。
佛子因为这样的缘故,就由空转入了有。果地的无相念佛明白了真如,真如是空;佛性在一切的相上面显现,一切相是有。然后继续去观察,会发觉说原来空能生一切的有,这个有也终究离不开真如的空,所以他就住在空与有的两边,却又不被空和有的两边所系缚,能离于空与有的两边,自在的运作空与有的各种功德受用,这就叫作性相不二、行于中道,却又没有中道可以行。所以这个实相念佛的人,这个时候虽然他看见了世间有凡夫、有圣贤,可是他也照摄到了原来凡夫跟圣贤都是施设的,因为自性弥陀、真心本性、真如佛性,无凡无圣、无取无舍、不来不去,却能够在一切的表相上面去随顺一切的有情众生,示现来去、示现取舍、示现出凡与圣。
实相念佛的人,住在这个境界里面,就叫作超凡越圣,而不住在凡夫与圣人的境界之中。从此,体与用非常清楚的分开,体是真如、用是佛性,真心是体、性用是祂的作用。然后由于体用分明,所以能够以各种方便善巧来帮助真正要学佛法的人,这个境界就叫作实相的境界,又叫作念佛三昧。所以在前面观想念佛的第九观里面,我们说:悟明真如眼见佛性,称之为念佛三昧。也就是说,念佛三昧就是实相念佛。
念佛人到了这个地步,能够真实的了知净土宗祖师所说的“一句佛号概括事理”;天台宗祖师说“理事不二”;禅宗的祖师说“大地无非清净身,溪声即是广长舌”;密宗的祖师说“声字实相”;唯识宗的祖师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些道理,实相念佛的人都已经知道了,从此之后不论是念十方佛或者念一尊佛,不管是有相的持名念佛、观想念佛或者是无相念佛,都叫作“实相念佛”了。】(《念佛三昧修学次第》)
今天我们为各位介绍了实相念佛,那它到底实相念佛里面还有些什么内涵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等到下一次的课程再为各位继续介绍。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