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觉醒(连载四)
四.何谓证悟?
接下来就是说,当你不是选择阿含解脱道,而是选择了函盖阿含解脱道的大乘佛菩提道,想要真的实行菩萨道而广度有情众生时,首要之道就是先断我见及求明心开悟。想要明心的话,对于参禅悟道必须具备的正确知见,必须先熏习。如同采摘中药草,须要先了知药草的形状、特性等等才能去采摘,否则茫无头绪,如何来采?证悟明心也是一样,您想要证悟明心,究竟是要悟得什么心?真心有什么特性?有什么功能?什么是常住不坏的真心?什么是缘起性空的妄心?二者有何差异处?都先要有一些认识,您才不会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毫无目标;否则,连门都摸不到,要如何入门而开悟?禅宗开悟虽然是无门之门,但只要是遇到了真善知识,他必有善巧方便,来引导您步入无门之门,不会像一般的瞎眼阿师说:“禅是无法可说的。”或者说:“开悟是不能讲的,也是讲不出来的。”那么请问你:“佛说法四十九年是在说什么?拈花微笑的公案又在说什么?历代祖师的公案又是在讲什么?”真的无可说吗?只有尚未开悟的阿师,怕徒弟们问他有没有开悟,才会说是无可说、不能说;那是不懂装懂,让您以为他真的是懂,只是笼罩您罢了!要是真悟的禅师,必有为您处,决定不会说:“禅悟不可以说出来,禅悟说不出来。”
佛菩提道的第一步就是明心,明心开悟就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心,所以对八识心的体性有什么不同,要多少了知一下,您才能从中找得到您所要找的真心。前面有提过,心王有八: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六识意识及前五识;有时合说为前六识,是指第六识及前五识。八识心王依体性之不同可分类为四种,略说如下:
(一)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恒而不审”;前七识及六尘万法皆从祂而生,无始以来心体常住,是不生不灭的常住心,祂离见闻觉知故不分别六尘万法,故六尘万法虽从祂而生,祂却对它们从不思量亦不作主,这就是开悟明心所找到的真实心。
(二)第七识(称为末那或意根)是“恒审思量”;祂遍缘一切法,因为恒时于其所缘诸法思量该取该舍、该作不作,所以祂是六尘万法中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之心。祂从第八阿赖耶识中出生却不自知,反执第八识为自内我,将第八识据为己有。由不肯承认自己虚妄故,由遍计(贪著)诸法故,恒令第八识流注自身之种子而使意根自己不断的从第八识出生,而能于三界中现行不断,吾人之五阴亦因此而不断的于三界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故吾人于六道中轮回生死不能出离,皆因意根之执著而起;而意根这个执著性,却是由意识的无明──错误认知──而使意根不断的产生执著性。所以顺观十二因缘法时“无明”排在第一,辟支佛及阿罗汉皆因断了意识的无明而使意根的我执灭失,才能灭尽十八界而入无余涅槃。又意根因了别慧很微劣,不能细分别六尘万法,所以经常令第八识出生前六识来协助分别。
(三)第六识意识是“审而不恒”;意识具有思量性,但依意根而转(即听命于意根)故不能作主;祂善能分别六尘万法,亦能分析、衡量意根所取诸法之利弊得失,让意根能作主决定,是意根最得力的助手;意识须依意根与阿赖耶识之共同配合,才能存在及运作,也不能离开法尘而单独现行;必须同时依于阿赖耶识、意根及法尘(若生于欲界尚需依于五色根)才能现起、作用,故属依他起性。又五色根为吾人意识之所依,当五根之功能羸劣时,意根便不令祂现行,让五根休息,故意识非是恒时不灭而是夜夜断灭的识。尚有其它状况意根亦会不令意识现行,此处略而不说。
(四)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是“非恒非审”,只能了别五尘粗法;如眼识之了别青黄赤白……等粗相,但不能了别细相,因此只能配合意识、提供意识所需而使意识能作更微细之分别判断;其余四识也是如此,只是配合意根、意识来运作的,自己不能作主及思惟判断。
此八识心王虽然各有体性,但却能和合似一,配合无间圆融无碍,凡夫众生往往把这八识误认为只是一个心。在这八识心王之中,每一识各有每一识的作用,不能互相替换,你不能够把第六识当作第八识来用,也不能够把第七识当作第八识来用;也不能说悟了或成佛以后只剩下第八识而没有了第六识、第七识,仍然是八个识都具足存在的;只是成佛以后种子不再变易,八识心王都是究竟清净的,因此而发起四智圆明的佛地究竟境界。
八个识当中,谁是真心?谁是妄心?一定先要有所了知,否则误把妄心当作真心来认、来修,错把一念不生的妄心意识当作是开悟的实相心,那今生想要开悟就很困难啰!从五蕴十八界的一一蕴、一一界去探讨分析,能如实的思惟推敲比对与现前观行,是很重要的。由阿含解脱道的实证来说,五蕴、十八界是因缘和合所生之法,无有常住不坏之我,终究是会坏灭的,所以说五蕴是无常。又五蕴中之识蕴六识心一直在分别六尘,前六识是以意识心为中心的,但意识心如前面所说是缘生缘灭之无常法;意根是依于第八识及自己的我执无明而生,亦属因缘所生法,也有断灭的时候,在阿罗汉入涅槃时也是要断灭的。二乘圣人入无余涅槃时十八界皆灭,所以七转识都无真实不坏之自性,都是可坏灭之法。如此去实地现观以后:“喔!我了解了!原来前七识皆是妄心,不是我应该追求宝惜的,就只有真实不可坏的第八识如来藏,才是我应该回归的真正家乡。”
修学大乘佛菩提的人,若已了知前七识是妄心,是虚妄之法,那就把前七识灭掉,进入无余涅槃,剩下的心不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吗?那不就开悟了吗?这样可不可以呢?答案是:“不可以!”因为如果只剩下第八识如来藏,没有了前七识,第八识离见闻觉知且不能返观自己的存在,根本就无法了知自己,那要如何来明心?没有前七识,您就不存在了,那您又如何能来修学佛法、求证菩提、明心开悟?所以修学大乘佛菩提的人,明心开悟的道理,是要用妄心去找到真心的。如果舍弃妄心不用,或是把妄心保持在一念不生而不分别、不参禅的无记状态,却想求明心证悟实相,终不可得。二乘菩提就是把妄心灭了,十八界灭了,而可以出三界;可是在无余涅槃的境界中,阿罗汉自己的七转识都不在了,又如何能了知第八识如来藏在何处?所以还是不知道生命的实相,还是不知道如来藏在哪里。就因为他们没有证得第八识真心如来,所以不能发起般若实相智慧,才说他们只是证得二乘菩提的解脱果而已,不能成为实证佛菩提的菩萨。
大乘禅宗的开悟明心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真心第八识如来藏的所在,亲证第八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如是才能现观第八识的种种体性(功德性)而生起真正的般若实相智慧;若没有证得如来藏,就只能理解般若实相的表相,无法发起真正的实相智慧;所以想要证得真正实相般若智慧的人,首要之事就是求证如来藏──禅宗的开悟明心。
想要证悟明心,必须要有工具,这个开悟的工具就是妄心:用会分别、会思惟、会寻找的妄心意识,来寻找无分别性的真心如来藏,才能找到本已存在的如来藏而明心;因为真心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也没有分别性,所以祂不会自己找自己,也不会把祂自己的所在告诉您。当代的大师们全都悟错了,原因就是想要把妄心自己变成第八识真心;或是直接把妄心当成真心,就说是开悟了,结果都落到意识里面去了!因为妄心意识永远都是第六意识,永远都是因缘所生法,不可能变成本来常住之第八识如来藏。
他们都是把意识修行到一念不生时之境界认为就是开悟的境界,可是真心第八识如来藏却本来就是一念不生、本来就是无分别,不是靠修行才变成一念不生及无分别;他们的一念不生却是修行以后才获得的,并且不是修到一念不生以后就永远都一念不生;而第八识如来藏却是修行以前就已一念不生,修行开悟以后也仍是一念不生,是与定中一念不生的意识觉知心同样一念不生的;而意识出定以后出生妄想、妄念时,如来藏仍是一念不生的,不是修行以后才一念不生的。
修行而得之法必是生灭法,非如佛经所说本来常住不灭之法;假使有人把妄心意识修到绝顶的纯清,进入非想非非想定中,极长时间住在离念境界中,仍然是意识,不能改变意识心成为真心如来藏;因为能觉能知、能住在一念不生境界中的意识,以及能处处作主、时时作主的意根都不具备真心的体性,永远都不可能藉由修行来变成第八识真心。若有人想要藉由修行将完全不具备真心体性之妄心变成真心,就如同想把“沙”煮成“饭”一样的无智,饭是要以米来煮成的,不是以沙来煮成的;米是如来藏,沙是意识,不可变来变去、混为一谭。
佛菩萨都说七识心是妄心,是教我们不要去执著祂,因为妄心不是常住不坏的心,也不是本来清净的心;祂不是我们所要亲证的真心,但却是要用祂来作修行的工具才能找得到真心如来藏;因为真心无形无相而又离见闻觉知,不会返观自己的存在而了知祂在何处,所以我们得要有能分别的妄心才能找得到祂,所以不能舍弃能分别的妄心不用。要用能分别的妄心,来找到本来就是无分别的第八识真心,才是禅宗般若禅的正确禅法;当您找到了本来无分别的心,才是真正的亲证实相,才会开始出现般若实相的智慧,就能生起般若经所说的智慧;然后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地地增上,圆满成就佛道,这才是真正的证得无分别智──既是无分别而又同时有智慧可以为人说法──不是一念不生而无分别、不能为人说法,成为无分别而无智的白痴; 也不是悟时无分别,为人说法时就变成有分别;而是悟后独住时以及为人说法时,都是无分别而同时又有实相智慧而能分别,都是一念不生而又不妨念念为人说法。这才是真正的佛菩提道。如果所证悟的不是第八识真心,那就不可能成就这种无分别而又有智慧的实相境界,就绝对不能说是开悟明心亲证实相。
有一位大师说:“开悟的人不会说他已经开悟,说自己已经开悟的人就不是真正的开悟。”说这句话的大师是根据什么来说的?这其实是不如理作意,以及想要隐藏他自己未开悟的事实,而又要令大众认为他已经开悟的说法,此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我们不禁要请教这位大师:“当您说这句话的时候,您心里认为自己是开悟了呢?还是未开悟?若您认为自己已经开悟,那跟说与不说又有何差别?若您认为自己未开悟,那您是如何知道开悟的人不会说他已经开悟?”正如同一家旅行社的领队,他心里一定知道自己是领队,不管他有没说他是领队,他还是领队,当他有必要的时候一定会向别人说他是领队,您能说“领队不该说自已是领队,说自己是领队的人就不是真领队”的话吗?这话能说得通吗?真正证悟的善知识所说的法,是不会违背了义经典的,是能经得起诸方来拣择的,能够长时间经得起诸方严厉考验的人才是真正善知识,特别是能面对全体佛教界的最严格检验者;所以辨别真假善知识,不在于善知识说悟与不说悟的问题。真正证悟的善知识,绝对是有证量的,如同领队旅行的人,必须有亲自走过观光胜地的领队经验才是真正的领队。从密意来说,开悟的密意是不可以明说的,这是遵从 世尊告诫之意:密意不得泄漏给悟缘尚未成熟的人。所以除了不可说密意之外,其它的皆可说。如同禅宗公案,所说的皆同一味,不都是开悟的人已经在说开悟的境界了吗?只是未悟的人看不懂而已。
“说自己开悟的人,他就是没有悟的人。”这话是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譬如《六祖坛经》六祖开示云:“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这不正是六祖明说自己证悟了吗?而且他说法利生三十七载了,能说六祖“自称开悟的人就不是真悟”?只是真正证悟的善知识,不会逢人便说自己已证悟,只是告诉您要如何修行才能真正的找到第八识真心,会观察您是什么地方悟错了,善知识会指导您正确的方向,而且能确实了知您是否已证悟,因为善知识是如实走过来的。 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菩萨破颜微笑。 世尊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请问 佛世尊开悟了否? 佛不是公开说自己已证悟了吗?依照那位大师的逻辑,他心中是否在指责 佛陀没有开悟呢?
真正的修行,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因为善知识所证悟的是第八识如来藏,不是把妄心处在离念灵知境界而自以为悟。自己要先证悟到第八识如来藏,然后才有能力来教导佛子们证悟明心;已证悟的善知识,他所撰述的著作与开示之法语,与未证悟的人所说的开示,绝对是迥然不同。未证悟的人却说能帮人证悟,在佛菩提道上来说,那是不可能发生的;就好象是不会游泳的人,说他能下水把人救出来一样,那是满口荒唐言,只能蒙骗三岁小儿。
五.悟错的知见:
在这里把一些悟错大师的知见提出来,供佛子们来认知。为什么是错的知见?这些知见,乍看起来好象都对,不易察知,这种似是而非的论点,至今已普遍存在于佛门之中;如果不提出来,大家会误认为是对的。深怕佛子们错把黄铜当作真金来看,就将无法证悟──把错悟当作真悟──将会永远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所以必须为未悟及错悟者提出来讲。
(一)缘起性空:
第一种误会佛法的人,就是用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认为一切法缘起性空就是般若所说的空性,把空性当成法性是空无,不能了知空性与空相之真实义理;“空性”是说真心的法相是“空”,但却有真实的体性,其性可用,称为“空性”;“空相”是指空性所出生的蕴处界诸法,都是缘起缘灭,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无常变异,终归坏灭,无有真实不坏之自性,故又名缘起性空。如是“空性”为常住不灭,是一切众生的真实依止,是可用之法。如是常住可用之法,经由参禅而找到祂,就会生起解脱及法界实相的智慧,这样实证才有意义。而“空相”(缘起性空)仅是蕴处界诸法之一种现象而己,这种现象终归于无,是生灭法,并无实体,是不可用之法;依于缘起性空所建立之涅槃有如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建立,纯是想象之法;想象之法纯属妄想,无“实”可取。如是“空性”与“空相”二者之义涵有如天壤之别。
又蕴处界诸法虽是缘起性空,然却依“空性”之如来藏而有,故阿含解脱道是依无余涅槃中的本际如来藏而说蕴处界缘起性空,不是像印顺否定如来藏而说缘起性空的。否定如来藏而说缘起性空,即是“断见论”者,是外道,于佛教中不得名为“法师”。而《心经》的意旨在说真心空性与蕴处界空相非一非异之关系,又因真心与蕴处界和合运作,均是“空”的法相,故合称“诸法空相”。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虽然皆是生灭法,但若不由“真妄合和”“非一非异”之关系与事实,吾人将无法依于五蕴而找到常住的真心。故学佛者不应执取五蕴中之任何一法为常住不坏我,亦不应舍弃五蕴去求取真心,这才是《心经》的原意。
《维摩诘经》云:“法不属因,不在缘故。”第八识如来藏不是因缘所生之法,有因有缘所生之法,必会因灭缘散而断灭。蕴处界都是缘起法,所以其性无常归于空无,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空相;而空性第八识如来藏,无始劫以来,从无一刹那断灭过。第八识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源,非是生灭法,所以祂无所归,不可归于任何一法;有所归的法,必是生灭法。若离空性心如来藏,即无有蕴处界一切法等;因此,一切法不得离第八识空性心而有;如果说缘起性空的解脱道可以离开空性心第八识如来藏而修而证,则缘起性空的解脱道,与死后断灭的外道论相同,也与自然外道蕴处界无因而有之缘起法相同,成为外道法。若无第八识空性,入无余涅槃时蕴处界全都灭尽了,则一切都成了断灭空,何异断见外道的断灭空?由这个缘故,不可从蕴处界缘起生灭变异之法,反过来解说不生不灭之空性心如来藏,那真是戏论。应该要依不生不灭的第八识空性,来说蕴处界的缘生缘灭、无有真实不坏之自性,才是阿含解脱道的正说。
(二)一念不生:
另一种错误的知见,是把“一念不生”的意识妄心当作真心。一般人常把一念不生的觉知心──离念灵知──错认为是真心,打坐时坐到一念不生的境界,以为修到没有妄念时意识妄心就变成是真心。但是,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再怎么细还是会有许多的微细念,只是静坐学“禅”的人不知道而已。先说明妄想与妄念之差别;一般人有妄想时常不自知,等到有一天学打坐,在打坐当中突然有一念头起来:想起十年前张三欠我豆腐钱没有还。心中在盘算要不要他来还钱?“算了!不要他还了,我打坐要紧。”此即是语言文字的妄想,这种妄想念念生灭不已,是一般人的常态。而妄念不同于妄想,妄念只是常有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虽然这个念头没有语言文字,但是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其意思,但不会继续跟著此念生起语言文字想下去,这才是妄念;没有了这种念头,才算是真正的一念不生;没有语言文字的妄想,只是没有妄想而已,不是真的一念不生。
但不论是妄想或是妄念,打坐时坐到无妄想、无妄念的觉知心就是真心了吗?无念时就可以说没有意识觉知心了吗?如果说无念时就可以认为是无觉知心,请问:“当您坐到一念不生时,为什么禅堂中的引罄声,您还会听得清清楚楚、知道要下座了?”这表示当您坐到一念不生时,您还是很清楚的了了而知:了知五尘境界,了知您仍在一念不生当中。您听得到声音,就表示您还有了知;有了知时就是觉知心意识仍然存在。可是第八识真心从来不了知五尘境界,而一念不生之中仍有觉知心能清清楚楚了知五尘,还有这个了知心,就是意识心;这个意识心永远不可能变成第八识真心,永远是第六识。
真心一向是离见闻觉知,所以赵州禅师才说:“老僧不住明白里。”真心又老又聋,祂不知下座是何事?一念不生的了知心如果是真心,想要勘验对或不对,那可简单了:您可以请人用一支木棒往您头上用力敲下去,一敲就昏过去了,此时您还有一念存在吗?这不是真正的无心也无念了吗?恭喜您!您这时真正的开悟了!依照您这样的想法,此时的您,意识心不现起,您的见闻觉知心断了,不省人事了,您已经是真正的一念不生了,那您不就开悟了吗?可是说实话,真心如来藏在哪里?您还是不知道。所以一念不生,清楚了知之心是意识心,就算是修到非非想定,住在其中还是有意识心存在;此心在昏迷时、熟睡时,皆会断灭。又比如手术时全身麻醉,无觉无知,意识心断了,醒时又有觉知心了;所以离念灵知、觉知心有间断,日日断灭,当然不是常住不断的真心。
又如打坐入定时一念不生,出定时又有念了,则此“一念不生”境界是一下子无念、一下子有念,那不是一下子真、一下子妄吗?岂不是成了有变易的法?可是真心从来都不变易祂的无念境界,一直都是无妄想、无妄念的。入定无念,出定有念,这样离念灵知的“真如”就变成了有出有入,有出入相,当然非是真如。可见打坐到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祂不是常不变易之心,出定就起念,眠熟时就断灭了,是妄心不是真心。想要处于一念不生而求真悟,是缘木求鱼;坐到一念不生,觉知心都不想动了,如何来参禅寻觅真心第八识?禅不是坐在那里等待开悟,而是要去参究──参究如来藏的所在,故要妄心起念才可以来参;所以六祖云:“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但是真心如来藏不是真正的无念,只是祂的念起灭时都不是在六尘中,与意识等六识觉知心永远在六尘中起念,是不一样的,所以六祖云:“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所以说真如非是无念,但是大师们以觉知心的一念不生当作真心,真是错会了实相。
(三)听法的这一念心
还有大师说:“听法的这一念心,就是真心。”对吗?假使不对,他又错在哪里?这就是说,为什么参禅人一定要把真心与妄心分得清楚?为什么参禅人必须先了知妄心与真心的体性有什么不同?这道理,在悟以前必须先要有所了知,才稍能分辨说法者所说的法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他对在哪里?如果是错!又错在什么地方?都得要确实的了知,如此才不会完全落入“依人不依法”之大忌。假使他错了,我们就要在法上远离他;如果还是迷信他的大名声,或因为情执深重而不愿在法上舍离,哪有可能开悟?假使跟随的善知识确实可以助人证悟,而且是真正的悟,不是假的悟,那就要永远跟定不放,终有一日会开花结果──证悟明心。
我们来看上面举例的某大师这一句话,他错在哪里?您想想看:您为什么能听?只因为有耳朵吗?有了耳朵就能听吗?可是死人色身也有耳朵,为什么他不能听了?我们能听,是因为有八识心,八识心当中又是哪一识心才会听得清清楚楚?前面有说过,是耳识与意识,有了意识心所以您的耳识才能听,那么能听的心是谁?推究下来当然还是意识心。可是当您正在听法之时,身体累而不小心睡著了,意识心与耳识心都暂时灭了,您还能听吗?您听不到了!可见能听、能知的耳识与意识心会有断灭的时候,有间断的心就不是真心;因为真心是不生不灭的,当您在听法之时不小心睡著了,真心却仍然在运作而不睡觉。所以说,听法的这一念心只是耳识与意识心而已。又真心离见闻觉知,从来不了知六尘,永远不会听法,怎么可以把能听法的耳识与意识心认为是真心呢?
是谁会把一念不生、了了分明而能知六尘之妄心认为是真心?当作是开悟?又是谁把这能听法的耳识、意识一念心,当作真心而堕于常见外道之中?而堕于自性见外道之中?十年来已有很多人是作此说,但是这些说法,都是发源于法鼓山与中台山的二位大师;他们如此的说法,众生初学佛法时不明究里,只因为二位大师经营出来的大寺院、大名声,就一直跟著修学而紧抱著错“悟”的知见,至死都不肯放手,真的是一盲引众盲。(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