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见性与看话头(连载12)----黄正幸老师

   日期:2018-07-14     作者:成佛之道    浏览:10011    
核心提示:  第三目 基础的解脱及解脱知见等福德庄严  第三种福德的庄严,是佛法中最基础的解脱及解脱知见,也就是声闻、缘觉菩提的见
  第三目 基础的解脱及解脱知见等福德庄严
  第三种福德的庄严,是佛法中最基础的解脱及解脱知见,也就是声闻、缘觉菩提的见道;如果没有二乘菩提的见道功德,就会落入蕴处界等自我之中,不离有生有灭的意识境界,无法实证三界我都是无我的断身见功德。以此缘故,他的三缚结具足存在,连二乘菩提的见道都无法实证,何况更高、更妙,连阿罗汉都无法思议的大乘菩提的开悟明心,更何况连大乘明心菩萨都无法知道的眼见佛性智慧呢?
  如果没有解脱果见道的实证,就欠缺在大乘法中实证明心的大福德,当然更不可能看见佛性。而二乘见道的解脱实证以及解脱知见,必须心得决定,成就二乘见道的“止”;也就是心中决定不会被人动摇了,有了心得决定而不被动摇的定力,才能进一步实证如来藏。当他实证第八识如来藏以后,才能继续向上进修,实证眼见佛性的境界,获得身心如幻、世界如幻的现观,满足十住位的功德。因此说,二乘见道的不动定,就是如实现观(观)而能心得决定(止),有了这个“止”与“观”以后,心得决定时就是二乘见道的不动定;有这个“止、观”而产生的不动定,不会被恶知识影响而退转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实证大乘妙法。
  譬如《大般涅槃经》卷17〈梵行品第8 之3〉开示:【无不动定故无实知见,无实知见故则无厌离,无厌离故则无解脱,无解脱故不见佛性,不见佛性故终不能得大般涅槃,是名世间戒不清净。】眼见佛性是证得大涅槃,不是声闻、缘觉涅槃;具足佛性的一切功德而有成所作智时,就是入大涅槃,称为“大般涅槃”,那时才是成佛的境界。
  在三界我的见解上面,除了听人解说外,尚必须经由实际观行而确定三界中的蕴我、处我、界我全部虚妄,才能说是有二乘见道的“观”的功德。而且“观”的实修是没有错误,并且必须心得决定,使自心永远“止”于这个亲自观行的所见上面,心得不动;不论谁来妄说蕴处界我、意识我是如何真实,不论有多少种理由主张离念灵知等意识心或六识心是常住的真实自我,因自己都已经深入观察,并且比对方所说的更深入观察,连对方所没有观察到的蕴处界虚妄的内容都观察过了,确定五蕴、十八界都是因缘所生而生灭不实,绝无真实我可言,并且能详细为对方解说,帮助对方也断我见、断三缚结,就是具足二乘菩提见道的“止”,就是具足二乘见道心得决定的定力了。这就是大乘佛法中,想要求证开悟明心见道,以及想求眼见佛性证得十住菩萨如幻观的人,都必须先修集起来的福德庄严。
  为什么必须有这种福德庄严呢?假使没有这种解脱的实证和解脱的所知所见作为福德庄严,落在五蕴我乃至十八界我之中,就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免贪著名闻或利养,造作恶业而产生障道的因缘;连二乘菩提的见道都无法实证,何况是佛菩提的见道以及眼见佛性呢。而且,没有具备二乘见道的解脱功德,就不会具足解脱知见;当他参禅时,一定会落入识阴中,或者落入意识中,或者落入六识的见闻觉知性中,怎能眼见佛性呢?因为佛性并不是识阴六识的自性,不能把六识自性当作是佛性。会把识阴的六种自性当作是佛性的人,都是没有解脱功德也没有解脱知见的人,想要求见佛性是没有机会的。又解脱知见不够的人,譬如有人以声闻别解脱戒,当作正解脱戒,反而把正解脱戒的菩萨戒当作是别解脱戒,这就是声闻人,声闻人是不可能眼见佛性的。因为声闻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只是一世受,舍报就失去戒体了,不可能使人依止这种一世戒的成就而证得佛菩提的,因为成就佛菩提的见道,需要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七,这是很多世、很多劫修行才能成就的;而菩萨戒可以生生世世都伴随菩萨,直到成佛都不会失去。但声闻戒只有一世受,不能延续到未来无量世去;所以依止声闻戒作为正解脱戒,把正解脱的菩萨戒当作别解脱戒的人,是无法与佛菩提道相应的。末学认为,这种是没有解脱功德,也没有解脱知见的人,不可能实证佛菩提道,更不可能眼见佛性。
  而且声闻戒的受持,目的是在求证声闻解脱果;声闻解脱果不是佛菩提道的大解脱果,最高只能证得阿罗汉果,无法证得佛菩提道中的任何果位。如果有人出家受了三坛大戒以后,竟把最后压轴好戏的最高戒法当作是附带的别解脱戒,把最先受的序曲声闻戒当作最究竟戒,那他当然是声闻人,无法实证佛菩提果,想要明心都不可能,何况是眼见佛性呢?这就是解脱知见不够的人,常常会犯的过失。所以专讲佛菩提道眼见佛性的《大般涅槃经》卷28〈师子吼菩萨品第11 之2〉开示:【若有受持声闻戒者,当知是人不见佛性及以如来;若有受持菩萨戒者,当知是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见佛性如来涅槃。】
  解脱知见一定要先正确的建立起来,才有可能眼见佛性,例如《大般涅槃经》卷28〈师子吼菩萨品第11 之2〉开示:戒复有二:一、声闻戒;二、菩萨戒;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戒;若观白骨,乃至证得阿罗汉果,是名声闻戒。若有受持声闻戒者,当知是人不见佛性及以如来;若有受持菩萨戒者,当知是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见佛性如来涅槃。
  有解脱道实证功德的人,至少是声闻法中的初果人;如果发起四宏誓愿,要尽未来际行菩萨道,永远不入无余涅槃;他又具足实修六度波罗蜜多,不但断了三缚结,也熏习般若的正见,才有可能证实佛菩提的见道功德,进而眼见佛性;否则往往会站在五阴自我的立场上,落入我所执而在名闻与利养之中用心,就无法眼见佛性了;若不是真心实行四宏誓愿,即使受了菩萨戒,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也是无法眼见佛性,最多只能闻见佛性,正如《大般涅槃经》卷28〈师子吼菩萨品第11 之2〉开示:复有二种:一为利养,二为正法;为利养故受持禁戒,当知是戒不见佛性及以如来,虽闻佛性及如来名,犹不得名为闻见也;若为正法受持禁戒,当知是戒能见佛性及以如来,是名眼见,亦名闻见。
  对三乘菩提的分际,一定要有正确的了知,这就是亲近真善知识的重要处。只有真善知识才能为我们解说其中的分际,让我们懂得修习正确的止与观,走上实证的正确道路。若不能如实理解三乘菩提的差别,往往成为声闻、缘觉种性了,自己都还不知道,就在声闻、缘觉法上用功;只想当自了汉而不能发起菩萨性,不能如实修习六度波罗蜜多,不是真正的菩萨,就不能看见佛性。正如《大般涅槃经》卷28〈师子吼菩萨品第11 之2〉开示:【善男子!众生佛性、诸佛境界,非是声闻缘觉所知;一切众生不见佛性,是故常为烦恼系缚,流转生死;见佛性故,诸结烦恼所不能系,解脱生死,得大涅槃。】由此证明,初基解脱的功德以及断我见等基本解脱知见的建立,都是求见佛性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四目 护持了义正法的福德庄严
  求证眼见佛性境界的菩萨,必须护持了义正法;这些所说见性前应该修集的福德庄严,都是护持了义正法的大福德;不能以护持表相正法及护持六识论邪法的福德,作为求见佛性的庄严。护持表相正法的福德,并不能用在求见佛性上面;因为,护持表相正法以后,所获得的果报就是表相正法中的理解,也必然会亲近表相的善知识,所闻熏的也都是表相正法,如何能获得了义正法的实证呢?平实导师常常譬喻说:“你在台湾银行存了一笔定期存款,到期以后应该在台湾银行领取本息,不能到华南银行领取本息,因为你没有在华南银行存入定期存款。”一定是在了义正法中护持,所获的福德才能与了义正法的实证相应,才能实证了义正法,符合正法熏习修学的因果律。而且,当你护持的是了义正法时,你所熏习及实修的法,一定也是了义正法,当然也会帮助你实证了义正法,才有机会眼见佛性。如果都是在护持表相正法时,也会亲近表相正法的大师们,所熏习的当然也是表相的正法;当然会如同表相善知识说的一样,误以为一切都是缘起性空,误以为这样了知就是在修成佛之道,当然不可能与了义正法相应,何况是实证呢?
  反过来说,如果把钱用在破法团体上,努力护持破法团体的种种事情,而想在正法团体获得证法的大利益,那是不可能的事。譬如愚痴人把钱都用在反对华南银行的事情上面,努力护持某一个作出种种事情,想要使华南银行败坏的团体,却想要获得华南银行的大力支持帮助,更是不可能的事。这就好像有些人,专门护持六识论及双身法等邪法,竟然也想要获得八识法中的眼见佛性实证,当然是不可能的。为何说这种人永远不可能看得见佛性呢?因为,六识论的弘法者,本质上都是在破坏三乘菩提的,在了义法上的福德早就全部损坏了,怎么可能获得三乘菩提的实证呢?更不用说能够眼见佛性了!而且六识论的熏习,是与八识论的第八识真如、佛性的实证背道而驰,当然也是无法实证的。
  佛法中所含摄的二乘菩提,是佛菩提中最浅的法,即使是这种最浅的二乘菩提,还是必须依八识论的正理才能成立,还是要依八识论的正理来实修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才能成就断我见、断我执的功德。否则,当他读到《阿含经》中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必须灭尽五蕴十八界自我,没有剩下任何一蕴、一界,连识阴觉知心自己也要灭尽,那时他心中就会恐惧落入断灭空中,一定会回头把意识建立为常住法,才会有应成派中观师细意识常住不坏、极细意识常住不坏的说法出现,坚定认为意识是常住不灭的。宗喀巴、印顺、达赖等人正因为否定第八识心,恐怕入涅槃时灭尽十八界以后成为断灭,才会说细意识、极细意识是常住不灭的真实心,主张细意识、极细意识是“结生相续识”,因此又落入识阴、意识中,成为常见外道。
  像他们这样说法,其实是在破坏三乘菩提;当他们否定第八识正理时,就同时断绝了自己亲证第八识的机会,当然也断绝了亲自实证三乘菩提的路;连最粗浅的二乘菩提的见道都不可能证得,当然更不可能获得大乘菩提的开悟明心,更不用说能够证得更高的眼见佛性的境界了。因此,如果有人护持的是破坏三乘菩提正法的道场,所修集的福德只剩下世间布施的福德,这种福德使他完全无法获得明心和见性的实证境界;不仅如此,因为护持破法团体,未来也会有障道的因缘出现,当然更不可能实证三乘菩提中任何一种菩提了,使他完全无法获得明心和见性的实证境界。以上说的是弘扬六识论而成为实质上破坏佛教正法的道场,在那些破坏佛教正法的道场布施时,所获得的福德在未来世实现时,将会同时成为遮障道业的因缘,有智慧的学佛人都应该避免。
  另外,还有不少人修集非常多、非常多的福德以后,还是无法眼见佛性;不但无法眼见佛性,连明心甚至更浅的声闻菩提断我见的见道功德都不能实证。譬如有很多人投入慈济众生的志业中,每天都为众生在生活上的苦难来作救济,以慈心来救护众生在世间法中的种种苦难;这样修来的福德,全都是世间福德,对于实证三乘菩提时应有的福德庄严,完全没有涉及。因为他们所修的福德都只是世间善法,都是世间福德,此世及未来世都只能与世间善果相应,然后继续以世间善果所得的大量钱财,继续在世间法中利乐众生。这类人,所依止的佛教团体都是很庞大的,但是主持这类团体的大师们,也都不可能传授了义正法的正理;因为这一类大师们自己都认为救济众生贫苦的世间道就是在行菩萨道,就是全部的佛法,怎么可能教导座下的徒众修学了义正法呢?因此所有徒众们追随他们努力修集的福德,也都不会与了义正法相应;连断我见都不可能,更不可能眼见佛性。
  末学想要说明的是,不论是谁,当他想要实证二乘菩提时,所修集的福德庄严,必须是在与二乘菩提相应的事情上面护持来修福。当他想要实证大乘菩提的开悟明心智慧时,必须在与开悟明心相应的事情上面修集福德作为庄严。当他想要实证大乘菩提的眼见佛性境界与智慧时,必须在能与眼见佛性相应的福德庄严上面来修。当他想要实证究竟佛果时,必须在能够成就究竟佛果的福德庄严上面来修。凡是在表相正法里面修集的福德,此世及未来世只能与表相正法的闻熏相应。凡是在破法的道场布施而修集的福德庄严,将来只会庄严自己的恶报;未来世回到人间成就财施的福果时,也会使他获得的世间财不清净。凡是护持世间慈善事业而修集福德庄严,完全不在三乘菩提的护持上面修集福德时,未来世成就的福德也会使他远离三乘菩提的实修,甚至未来世可能因为此类福德的实现而离开佛教。这些不同种类的福德,都不可能与世出世间的眼见佛性的实证相应。因此,想要开悟明心或眼见佛性,都应该在了义正法道场的弘法事务上护持,才是修集见性的福德庄严的正确修法。
  第五目 修集伏除性障的福德
  第五种福德庄严,是要修伏性障,也就是修伏五盖。五盖若是不能努力闻修而降伏下来,不可能具备前面所说的四种福德庄严,那么眼见佛性就没有可能了。五盖的内容就是:贪欲、瞋恚、掉悔、睡眠、疑。有贪欲心的人,会每天追求钱财及各种享乐,不可能努力修集福德及闻熏了义正法,不可能放下各种世间法上的追求及享受,当然不可能下苦功来锻炼看话头的功夫,想要实证眼见佛性的境界一定不可能。有瞋恚盖的人,当善知识说明他的方向与用功的方法不正确时,他就会生起瞋心,不肯依照善知识的教导去用功。有掉悔盖的人,当他正在用功锻炼无相念佛、看话头的功夫,心总是不断的攀缘,非常掉散而不能安止下来,更不能深入看话头的功夫中,不久就会觉得很累而中断用功了。有睡眠盖的人,才刚开始礼佛作无相念佛的功夫,在净念之中无所攀缘,不久就起了睡意,拜到地上时就趴在地上睡著了,没办法用功。有一种人,明明才刚睡饱起床,一上座,或者才刚礼佛作功夫,睡意就上来了,这也没办法用功。有疑盖的人,总是不具足信心,或者疑心自己的善根够不够,或者疑心善知识有没有真的实证,或者疑心其他各种胡思乱想而联结出来的事情,心中不能决定下来精进修学,像这样的人,信、进、念、定、慧等五根是不具足的,当然更没有五力,一定会对善知识生起慢心,他想要实证二乘菩提的见道,想要获得二乘初果的功德都不可能,何况是想要证得大乘法中眼见佛性的功德呢。
  总之,这一节的结论是,想要具足前面所说四种见性必须具备的福德,必须先有真正见性的善知识出来弘法,讲出眼见佛性的真正意涵,以及开悟明心与眼见佛性异同所在,使学人建立初步的正知正见,生起初分的抉择分—就是初分的择法眼,才能有基本智慧分别真假善知识,才能亲近真正善知识及进入下一阶段的实修,才会具备与明心及眼见佛性相应的福德,然后才有可能明心,再进一步眼见佛性。但是在已经亲近真善知识时,就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五盖有没有降伏下来,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五盖有没有每天都在消减;时时反省,才能快速的进步,才能如实依照善知识的教导去用功,时节因缘成熟时,才能真的实证而亲眼看见佛性。
  (待续)
 
 
更多>同类电子报刊

推荐图文
推荐电子报刊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