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国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节目。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增长持戒波罗蜜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持戒的主要目的,是要让自己能够走在正确的修行路上,并且可以安全及稳健的走下去;因此无论采用何种修学法门,持戒都是必须要的。而真正能够作到戒行圆满,需要到二地满心才能够作得到,因为二地满心菩萨有“犹如光影”之现观,也就是二地满心菩萨可以经由这个“犹如光影”的现观,而了知如何能使自心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转变清净的道理;从此他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去转变自心的染污种子,去转变自心如来藏所含藏的内相分,这就是犹如光影的现观成就了;使得七转识的染污性可以根除,因此可以持戒清净,才可以称为真实持戒者。而在二地满心之前,实际上都还是属于学戒的阶段;因此我们在受戒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再精进努力,才能逐渐增长持戒波罗蜜。
在这次节目单元,我们要来探讨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一段开示: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尸波罗蜜时,所受众苦谁能说之?有人若受小小戒已,少欲知足,不能怜愍诸苦众生,当知是人不能具足尸波罗蜜。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进,乐于多闻,当知是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庄严菩提,证菩提果。” 首先,我们要了解在菩萨的六度法门中,前后度是有密切的关联。譬如在《摄大乘论》卷2中的开示:“云何说六波罗蜜如此次第?前前波罗蜜,随顺次生后后波罗蜜故;复次前前波罗蜜,由后后波罗蜜所清净故。”在这里面告诉我们,前面的波罗蜜会引生后面的波罗蜜,后面的波罗蜜会使前面的波罗蜜更加清净增广;同时前面的波罗蜜比较容易修学,后面的波罗蜜比较深细。因此,佛菩萨就会依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样有利众生修学的次第,来开演六波罗蜜。
我们先来大略探讨“前前波罗蜜,随顺次生后后波罗蜜”。菩萨因为慈悲的关系,对于众生之贫穷困苦,产生不忍之心,因此便欲行布施利乐众生。因为常常救助众生的关系,对于众生便会时常现起慈悲心;相对的,菩萨就会逐渐远离损恼众生的各种事情。因为这样的缘故,他自然就能够容易持守戒法,这就是由布施波罗蜜引生持戒波罗蜜。
因为菩萨知道戒法的珍贵,与对于修学的重要性,因此持戒之后,为了要让戒德坚强,对于所受的戒法非常爱护,不希望因为损恼众生等等的原因而毁破净戒;也因为转依如来藏的关系,因此对于众生或种种法,便能生起忍辱之行,这就是由持戒波罗蜜引生忍辱波罗蜜。
因为烦恼与遮道因缘很多,如果常不能忍,就会使修行产生进进退退之现象;为了要成就忍辱度,便需要能堪受众苦,不以菩萨道之久远勤苦为难;因为常常忍辱的关系,便能一直往前迈进不退,故生精进,这就是由忍辱波罗蜜引生精进波罗蜜。从这里大家也可以了解,如果对于最基本的种种可爱与不可爱的境界,都不能生忍,使得性障常常现起,那他要精进是很难的;因为这个缘故,便会造成修学缓慢,这是值得大家留意的!
到这里,因为常行精进,并且在历缘对境之修习,能够修治调和内心、渐除烦恼,便逐渐生起定力;并且也因为精进而能安住于种种法,而心不动摇、心得决定,这就是由精进波罗蜜引生禅定波罗蜜。
因为有禅定波罗蜜的关系,能够不为境界所转,能够在历缘对境中,深入法义思惟观察,让智慧逐渐深入与展现力量;同时菩萨也要配合禅定与种种三昧的证量,才能修学其他层次的法,而使得智慧层层转进更加深广,这就是由禅定波罗蜜引生智慧波罗蜜。
接下来,我们要来探讨“前前波罗蜜,由后后波罗蜜所清净”。如果不好好持戒,就会造成他的身口意业不清净;因为身口意业不清净的关系,就会造成他所行的布施跟著不清净。这是因为他在布施的时候,所依止的身口意不清净所造成的;因此,如果能好好持戒,那他在布施时,所依止的清净的身口意,就会使得他的布施能够得到清净,当然也能够相应到无量的功德。如果忍辱度能够修得很好,常不犯众生,并能忍于种种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当然直接有助于持戒之行,使身口意业更加清净。如果一心精进常行忍辱,能够受用忍辱之益,并且勇猛精进于正法、修善灭恶,便能安忍于种种逆境,而能够往更高层次的修学迈进;因此精进使忍辱度愈加清净,与增广忍辱的力量。因为有定力不被逆境所转,以及心能够决定安住于善法上面,因此使得精进度更加精纯有力;而如果菩萨因为禅定的关系,能够以种种神通到他方世界利乐众生,则可以引生不同层次的精进,以及利益更多的众生。无论修学禅定,或者安住于种种善法之修学,都可以依靠智慧而知道如何更有效率的修学,以及如何层层转进的方便善巧;因此说,智慧波罗蜜能够清净禅定波罗蜜。以上是从六度之前后关系,来探讨前后度间之互相引生与增益。
接下来,我们要来探讨持戒度为何可以因为其他五度的关系而得以增长?首先布施度,如果从今生的布施行来说,可以让菩萨远离种种执著与伤害众生的行为;相对的,可以增长慈悲心与增广心量,因此可以增长持戒度之清净与坚固。而实际上,无论财施、无畏施、法施,或种种修善去恶之行,本来都是摄属于菩萨戒的范围内;因此布施波罗蜜可以增长持戒波罗蜜。另外从前后世的关系来看,菩萨因为前世的布施之行,使得今世广有资财,因此除了不会因为资财匮乏造恶犯戒之外,反而可以因为广有资财,或色身庄严有力,或生于尊贵之家,而让他更有力量来利乐更多的众生,而更能作到菩萨戒中的种种利益众生之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了解布施波罗蜜可以增长持戒波罗蜜。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开始我们所引的《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进,乐于多闻,当知是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庄严菩提,证菩提果。”这里也是在开示:配合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可以增长持戒波罗蜜。修忍辱波罗蜜能够清净及增长持戒波罗蜜,在前面已经略谈过;而菩萨如果能忍于“五阴是虚妄法”的见解,能够证悟本来无生之如来藏心,如此能够现观如来藏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能确实接受、安忍与转依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这样子就能够依“道共戒”而行,与无漏法相应,能够摄心住于正道为戒;这样子更能够增长持戒波罗蜜。菩萨精进修六度之行,能够增长持戒波罗蜜,心中不与懈怠及放逸相应,远离种种烦恼心行;虽然在人间五欲境界中利乐众生,但能离开对于三界法之贪爱。因为只有修学正法与利乐众生,才是他所精进的目标;并且凭借著菩提大愿,能够不畏生死苦,利益众生而不证二乘涅槃,因此能持戒不犯,一心精进朝向目标前进。
而无论禅定证量、声闻见道或菩萨见道,都能引生三三昧。前者就是世间的三三昧,包括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也就是四禅八定的修证。世间的三昧能伏三界贪瞋痴,能够直接增长持戒波罗蜜,能够依定之功德而不违佛戒,可以因定而使心性清净。
而声闻菩提现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无常、苦、空、无我,他亲自观行验证,内心已经有决定性而不可动摇;因为证实蕴处界都空,终将灭去,而无真实不坏的体性,因此证得空三昧。但是他信受佛语,相信自己有一个不生灭的本心,因此可以不堕入断灭空;也证得蕴处界都是缘起之法,是生灭性的,没有一定不坏的法相,只有暂时而有、幻起幻灭的法相,因此而证得无相三昧。因为有这些现观的关系,心中了无愿求,不会一天到晚想要去造作,或追求有为法的事和业,那就是无作三昧。这就是声闻菩提的空、无相、无作三三昧。
而菩萨因为实证如来藏心空无形色,同时也知道如来藏空性心不是顽空,也不是虚空,而是空性,因此证得空三昧。也证得如来藏心没有任何的形色,他是无相,同时如来藏心离见闻觉知,从来不与六尘相相应,因此证得无相三昧。菩萨转依于如来藏,就可以逐渐远离对于种种法相的执著,并且观察如来藏心于世间一切法中,根本没有所得也没有所失;因此现观心真如的无所得时,心中不再有种种愿,不再有种种追求,这就是无愿三昧。从此以后凡有所作,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不为自己计较。菩萨兼得大乘法与二乘法两种三三昧,因此上述几种三三昧,能够引生定共戒或道共戒,因此可以增长持戒波罗蜜。
接下来,菩萨因为智慧的关系,可以逐渐深入了知因果,因此不行恶业,乐行善业,饶益有情;并且因为有智慧,知道如何正确的持戒,也知道持戒的目的是为了普遍利乐一切有情,知道要以利益众生为原则而不住于种种法相;并且转依如来藏而心无所得,如此可以增广持戒波罗蜜之清净与功德。在上面《优婆塞戒经》卷6中,也开示我们要乐于多闻,这是因为透过多闻,才能让自己的智慧快速增长,不必要自我摸索,也避免走错路的风险;因此菩萨能够经由善知识处,知道修学的方便善巧,快速成就道业。而菩萨要从三贤位次第进修,满足十回向位,乃至到二地满心位之成为真实持戒者,这中间有许多的修证阶位,与经历超过一大阿僧祇劫之长劫修行,都需要佛菩萨与善知识来教导我们如何前进;因此多闻对于增长持戒波罗蜜,绝对是必要的。
谈到这里,如果再来看看前面所引之《优婆塞戒经》卷6里面开示的:“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尸波罗蜜时,所受众苦谁能说之?有人若受小小戒已,少欲知足,不能怜愍诸苦众生,当知是人不能具足尸波罗蜜。”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了解了。因为如果有人只受了小小戒,譬如他只受五戒,或者五戒的少分戒,此后他虽然能够少欲知足,但却不能怜愍诸苦众生;换句话说,他只想当自了汉,不肯发大心,他只想独善其身,所以不能怜愍诸苦众生,也不能忍受救护众生之苦;他也不想出来破邪显正,救护那些被邪见误导的可怜众生,他只想当好人,这叫作不能怜愍诸苦众生。佛说他就是不能具足持戒波罗蜜的人。他必须逐渐从弃舍我所的贪爱开始,发起大心,生起慈悲心,怜愍众生,利乐有情,这样子渐渐的修行与转进,才能具足尸波罗蜜。而菩萨因为慈悲心与发起菩萨性的缘故,也知道在利他行中之种种逆境,能够成就菩萨之智慧与方便善巧,并且深信只有佛菩提道,才是该走的唯一之一条路;因此能够安忍于种种痛苦,对于加诸于自己的各种苦,都能安忍与接受,不会抱怨、生气、瞋恨,这样子心甘情愿去受种种苦,就很快能够成就菩萨的道业。这也是因为菩萨知道,众生通常是受恶知识所误导,而有种种的邪见与愚痴的行为,非常值得同情与怜悯;因此虽然菩萨想要教导众生正知见,有时候反而会被众生所毁谤,对于这样的事情,菩萨也都能安忍;也了解要让众生断我见与信受正法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更多的努力,因此菩萨能够安忍于种种困境与痛苦之中,来广行利乐众生之事。同时菩萨也有智慧现观,能受苦的心与所受的苦都是自心如来所生,没有真实不坏的体性,这些种种的苦、逆境与生灭诸法,都是他观行而增长智慧的对象。因此菩萨能够成就及增长持戒波罗蜜。
最后我们引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中的开示来与诸位分享:“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如果是专修利益众生的法门,就得永远不懈怠的努力去做,如果以努力说法不断作为苦行,就得不断的宣说深妙法,越讲越妙而不中断;如果是为众生、是护持三宝,就不断的努力为众生做事、努力护持三宝,这样的不放逸,才是真正的苦行啊!”“《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86”虽然心不放逸的行菩萨道利乐众生,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苦,但是菩萨心中却是法喜充满的。
从上面的探讨,相信诸位菩萨对于如何增长持戒波罗蜜,已经有多一分的认识,也知道六波罗蜜之前后引生与增长的道理。事实上,六度都是互相含摄的,每一度对于菩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在修行过程中,在不同的阶位,对于六度有不同的偏重而已,因此六度皆须修习。菩萨只要能够依止善知识修学,就能够正确的修持六度之行,并且能够快速成就。
期望今天的节目,能使诸位菩萨对于六度之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也能够更有智慧来持守戒法,并且能够快速增长持戒功德,增长持戒波罗蜜。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