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069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一)

   日期:2018-07-12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3212    
核心提示:正洁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也就是平实导师所著作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的导引。我们在收看这
正洁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也就是平实导师所著作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的导引。我们在收看这个节目的时候,要提醒菩萨们的:这里节目的弘法,主要就是一个入门,就好像您去国家公园的话,一个导引图而已!在您收看了节目之后,请您务必还要回去深细地去翻阅一下平实导师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然后再如之深思而奉行,这样才能够去证得身为一个优婆塞应该要有的一些知见,以及依于知见而能证得的果位。
  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先要讲说《优婆塞戒经》的经文,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再来为菩萨们做一个简单的宣说:【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优婆塞戒经》卷六”这整段经文,我们简单用一行话把它浓缩起来叫作:“一个优婆塞受了三归五戒开始要修行,初始修行当先立制,也就是要自誓作戒;然后由于这样子的一个作法,可以让您依于遵守五戒,依之修行而证得五果。”
  这整段的经文,如果我们把它跟正觉同修会一般会跟学员菩萨们在演说的时候,用四种修来容括这一个我们初始修行的重点,那就是:第一个、修学知见,第二个、修习定力,第三个、修集福德,第四个、修除性障,也就是四种修。经文里面第一个我们说“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这个就是我们刚刚说的四种修当中的修集福德。“若坐禅时”,很清楚的就是修习定力,也就是依于无相忆佛、念佛、拜佛来提升自己的定力;因为一切修行无不以戒、定、慧为入门开始,既然已经三归五戒了,再来就要修学,不管是五停心观,或是说依于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而为了因应世人的需要,稍微作了一些改变的这一个无相忆佛、念佛、拜佛,类似于五停心观的让我们先把我们的妄心能够歇息下来,求得定力之后,再依于戒、定而来生出一个真实的智慧,依于定、慧再来修除性障;这个就是“若坐禅时”所说的要修习定力。
  再来“若修善时”,这里的若修善,当然就是修除原先的一些恶习惯,建立新的好习惯。我们经常说:好习惯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坏习惯是我们最坏的敌人。这一个习惯在佛法中来讲,我们用两个字“熏习”来称呼它。熏习当然是先要有一个能够受熏持种的如来藏,依于七转识——特别是依于能够修戒定慧的意识,来成就我们的染污心种慢慢地被汰换成清净的心种;这样的修行就是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行,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业,让我们身口意业落谢成为的种子,能够让如来藏中的烦恼业障这些种子能够逐渐的清净。若修善时,就是等于除了刚刚的欲施、供养三宝、坐禅,还有读经、供养父母其他的善事,都可以把它归类于这里的修善;当然也包括了六度里面布施之外的持戒、忍辱、精进,乃至修学般若。若修善时是修集福德,乃至修除性障。
  “若读经时”,当然很清楚的这就是在从我们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深入于佛菩萨所留下来给我们的经论,依之于思惟之后,再如之而修行,就能够如实证得三乘菩提。若读经时之外,我们还要“供养父母”,供养父母是一个菩萨最基本的必须要培植的福德。我们说堂上的父母就如同我们家中的两位活佛,父母是我们的报恩田;身为一个菩萨如果连世俗人所必须要具足的最基本的人格,就是对于有恩的父母都不能做到孝养奉侍的话,那就枉生为人!连人格都不具足,那就不要想说修学菩萨道了。之前也跟菩萨们提过,即使您是想要往生极乐世界,您也必须要具足三福净业;三福净业,我们有时候把它归类成一个世间福——世福,又说有戒福,又说有修福。而世间福来讲,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离开孝养父母,一个人的格就已经失去了,一个人格失去了,连道器都不够资格,那更不用说要能够成为优婆塞,能够来如实地往上进修天乘所需要的更具足圆满的修习十善,乃至更上的修学四禅,乃至更上的三乘菩提那就更不用提了。
  好,那经文这边它又有说到“当先立制”。当您发心要作四种修,您要欲施,您要供养三宝,您要修学坐禅,您要修学诸多的善法,您要读经增长知见,您要供养父母增益福德,这个时候您要先“立制”。立制这个“制”虽然不是志气的志,可是这个制还是有类似的,就是要自誓作约——要自已发下誓愿、要自己给自己设下一个制约,这个制约就是“我若不作,要自克罚。”这个精神就是属于菩萨戒的一个精神。虽然我们这里的菩萨戒不是《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而只是属于优婆塞一个新学菩萨所要遵守的戒律,但终究是希望大家来修学菩萨乘佛法成佛,而不是使大家只归依于那一个声闻乘、缘觉乘的法而成为一个定性声闻人。定性声闻人,我们有时候会方便说他并不是一个真正能够孝养过去乃至于未来无量父母的一个修行人,因为他证入无余涅槃之后,他是一个自了汉,他于过去父母没有办法报恩。那菩萨不一样!而菩萨性的建立,必须在优婆塞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心性就必须先确立下来,所以菩萨戒我们要求的不是像声闻戒要取相戒,您身犯了、口犯了才叫作犯戒;菩萨戒不是,菩萨戒不是身、口犯了才叫犯戒,菩萨戒起心犯了一个恶念,就已经是要自我忏悔,佛前自责其心了。菩萨戒除了要消极防恶之外,更重要的还要积极造善,就是因为要积极造善,不是因为造恶了才叫犯戒,是您该做的善事、您该精进的善法,您疏忽了、懈怠了,那一样是叫作违犯了菩萨戒的精神。因为菩萨要成佛三大无量数劫,如果屡屡的像龟兔赛跑当中的兔子,自认为自己很聪明,自认为自己福德广大,起了一个慢心认为:“我不需要精进!同样的时间,我就可以来收集比别人更多的智慧福德资粮。”那这样的心态,一定会让自己变得先发心却晚别人成佛。
  好,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这样的人抱了这样的精神——一个精进不断的精神,就能够福德日夜如同恒河流水,日也流逝,夜也流逝,日夜当中日夜都增长。这样的增长可以让我们依于这样的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行,而终究能够证得少分地、慢慢地具足这五种果报。五种果报:第一个、无作果,第二个、报果,第三个、余果,第四个、作果,第五个、解脱果。经文说“具足受持五戒”,当然五戒之前一定还有三归,有三归、有五戒这样慢慢地少分具足了以后,小乘声闻见道——断我见,乃至大乘菩萨明心所需要具足的四证净,也就是四不坏净。对于佛法僧三宝、对于佛所立下的戒,佛法僧戒都有清净的信心,乃至终究依于证得沙门果,乃至更上的大乘菩提的果证量,而能够真正地、如实地对于三宝一切有清净的、具足不坏的金刚不坏的信心,这才叫作真正的四不坏净,也就是四证净。
  那我们现在再回来,把这五种果简单地解释一下,为什么三归五戒、如实的四种修习之后,能够让我们证得这五种果?第一个、无作果。所谓的无作,就以没有眼前身口意特别的、著意的造作,就能够拥有的一个果报。这种无作果,其实就是过去辛勤的熏习,自然而然养成的一个心性,这个心性习惯性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好习惯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当你如实的四种修已经养成习惯了,时间到了自然就拜佛,时间到了自然就读这一些佛菩萨的著作来增益自己的知见,时间到了该去做一些护持正法乃至帮助众生的事情,自然起心作意;这种起心作意不是因为眼前的境界才生起的。现实生活当中经常看到的例子:就好像一个喜欢抽烟的人,当他开始要戒烟的时候,可是一戒,有一个笑话说:“戒烟很容易!因为我一天就可以戒三次了,一天戒三次,一年就戒了大概一千多次了,可是都从来没有戒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当他在一个可能是工作空闲之余,他明明是要戒烟,但是只要手一闲下来,不由自主地就从腰包里面掏出打火机、香烟,点了以后都吸了几口了,才会猛然发现:“欵!我怎么又在抽烟了?我不是要戒烟吗?”这是在一个负面的不好的习惯,它会产生一个无作,因为习气导致的一个结果。
  同样地,当一个优婆塞如实受了三归五戒,深信轮回的苦痛,深信三宝乃至三宝当中佛所立下的戒,这样的佛法僧戒是能够解脱轮回痛苦的一个根源、一个根本;有这样的具足信心以后,然后自然在三归五戒之后,就能够如实的精进于四种修。这样一个修行,就能够像一个抽烟的人一开始养成抽烟的坏习惯,慢慢熏习成就,乃至熏习成就以后知道抽烟的坏处而想要改掉的时候,却已经有一个坏习惯深深地烙印住了,这也都是一个心性的问题,一个习惯性—心的习惯性—的问题。这种无作果,不只是这一世我们的长久熏习会让我们有这样的无作的心性,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去相应于这四种修,不需要别人叮咛,不需要自己好像要起床还要一个闹钟,自然而然的时间到了、因缘到了,就依于这样的无作的心性,而面对眼前的境界而作了正确的选择。不只是今世如此,到了隔世,依于这一世的心性长久的熏习,我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抽烟这些坏习惯是这样的心性;你修学正法,因为深信轮回因果,因为深信三宝,深信于戒是解脱的因——根本,那您如实的在前一世,也如实的这样子的不断地熏习精进,这样子的一个心性习惯性,就好像我们开车的时候,即使是油门放开了,车子还会滑行很远,这就类似这样子的一个无作果。在下一世来讲,譬如您这一世在守五戒方面,您不妄语,您说话很诚实,这样一个诚实的心性,会在下一世让您在没有遇见一个善知识——或说不管是世间的善友或是说佛法的善知识,乃至你还没有重新再接受三归五戒的时候,由于过去世的熏习,由于心性的已经养成,您不需要有身口意造作有这样子的一个场合再重新受这个三归五戒,您自然就会遵守您前世心性延续到这一世的自然就不会妄语,这样子的一个果报,就叫作无作果。
  无作果之外还有所谓的报果。任何的善恶业,因于我们身口意行的造作,身口意行是从如来藏—从第八识—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当中的生灭法的一部分;依五蕴当中七转识的造作有了身口意行,生灭的五蕴它虽然是刹那生灭、刹那就过去了,不是常住之法,可是依这个刹那生灭出生的五蕴而有的身口意行,这个身口意行这些造作的身口意业,在生灭的五蕴落谢之后,却依然会储存于如来藏当中。如来藏当中既然有业种,我们都有听闻过:【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果报,就是我们这里的报果,乃至后面的余果。报果、余果,我们现在是依于三归五戒、四种如实修行而有的果,这是指善业,善业有善业的善报,乃至善报之后的余果、余报;那恶业当然也有。
  我们这里就先举一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在卷6的经文当中,布施的相反就是贪财;我们就以一个反面的——一个负面的,来解说前面所说的五果当中的报果跟余果。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6,佛有说到:【或有菩萨,以贪多财而为恐怖,自己财宝恒求积聚而不受用,何况能施贫乏众生;于己财宝深生贪著,于佗财宝欲令损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换句话说,有一些居士或是说有一些世间的人,他因为贪爱钱财,我们所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因为贪爱钱财,因为钱财的系缚,恐怖自己这些财富没办法累积、没办法持续为自己所拥有,对于自己已经所拥有的财宝,一直还是不断地想要有更多,赚了十万还想要有一百万,赚了一百万要一千万,一千万还要一亿,一亿不够还最好两亿、三亿,一生当中永远是被这财宝所系缚;又怕说花了一分就少了一分,只是恒常地一直在求财富的增加却都不受用。像这样子一个吝啬—悭吝—的众生、贪财的众生自己不能够受用,他当然更不可能愿意掏出腰包里面的钱财来布施,来利益那些贫乏困苦的众生了。不只是如此,如果他的心性还是更往一步的话是不太好的心性,他不只是对于自己的财宝深深贪著,他还要比较,他还希望别人财宝不要跟他能够相比、相提并论;不只是心性上如此,还付诸于行动,对于他人所拥有的这些财物,还要想方设计的来损减他,让别人能够亏减而不能够跟自己来相比。就是这样的心性、这样的恶心行、这样的悭吝、这样的对于众生不布施,乃至对于众生前来要求他帮忙的时候,还口出恶语!对于他人的财富,不只是不能够随喜赞叹别人有福德,还要想方设法的用一些不好的计谋来让人家亏损。
  因为这样的心性,这样的业行的造作,因为这样的因缘:【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堕大地狱受无量苦。如是苦报,名为第一正感之果。从地狱出受畜生身,身常劳苦,水草不足,经多时中酬损他财。如是众苦,名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已,生饿鬼中,困饥渴苦,无量千劫不闻浆水饮食之名,其咽如针其腹如山,纵得饮食随变为火。如是苦身,名为第三正感之果。毕是罪已来生人间,贫穷下贱为他所使,于诸财宝所求难得,于一切时而不自在。如是余报,名相似果。】“《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六”刚刚所念过的经文就是说:那样心性的众生,会因为他这样子的恶心行跟恶口行乃至恶身行不断地亏损、伤害众生,因为这样子的业—身口意行的业报—的原因,虽然他当世不会马上受报,可是隔了一世或是乃至后后世因缘果报成熟了,以是因缘,命终之后他会堕某一大地狱当中,虽然不是无间地狱那样的苦,可是仍然要先在地狱当中要来酬偿过去世所造作的恶业,要在地狱当中受无量的不同种类的苦。像这样苦报最重的先报,所以称为“第一正感之果”,是第一个就是我们所谓的正报,相对余报而言这是正报。“感”就是一个自然的由于如来藏的运作而感应出生的一个果报。然后从地狱出来之后还要受畜生身,受畜生身的时候,又还要常常被这主人所劳役而蒙受痛苦,连自己身为畜生所要饮用的这些水草,也都经常不够,处于饥乏。这就是相对于他前世当中所造作的:于这个贫乏众生不能够如实的慷慨布施培植福德资粮,乃至再加以诟骂。再来“经多时中酬损他财”,这就是我们刚刚说的,要来酬还损坏他人财物的这样子的一个过失,如是众果就称叫作“第二个正感之果报”。
  时间的因素,我们这一单元先讲到这里。
  祝愿各位菩萨们福德智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