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022集 菩萨修行财、法二施的目的

   日期:2018-07-12     作者:三乘菩提    浏览:99082    
核心提示:章正钧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谈谈:布施分为法施、财施二
章正钧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要和大家谈谈:布施分为法施、财施二类。
  上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提到,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这个部分还没有说完,上一次说的是财施的果报,还得财宝的道理。
  接下来说法布施的果报,法布施可以使众生无畏于生死轮回,同时法布施的果报,是可以兼而有财、法二报。先来看看法布施之后,其果报是如何?譬如说:假如你可以为人说世间的工巧技艺之法,难道你只是心血来潮就顺口而说的吗?也许有这种情况,但是更可能的是,你一定会思考一下,这个环节要怎么说比较圆满?若是有人问了一些问题,我应该要怎么回答?乃至是不是要再去查一查其他相关的资料?而这一些情况也可能就在顺口而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会在脑海中掠过。其结果是:在准备为作世间法布施之前,或者是正在布施的同时,整个过程就已经又温故而知新了。更何况一旦为人演说之后,自己再度自我熏习,而更加肯定了某一项技艺的来龙去脉,这不就使你自己在这一项技艺,以及其相关的工巧明上,就更加地明了了吗?这尚且是当世就可以看得见的状况,难道说这一些的种子,不会带到未来世去吗?这是布施世间法,果报的大略状况。各位还应当注意的一点就是:世间法的布施,来世所得的果报,也仍旧是世间法的范围之内受用。换句话说,这不能成为出三界的因。然而能够依法修学,如所亲证而为众生说解脱道法、或者是佛菩提道法,众生闻法而有所增进,也同时成就自己将来亲证更胜妙法的因缘,那么其闻熏的道理,就类似前面所说的,大家自可触类而旁通了。
  现在来说:为什么法布施又兼而有财施的果报?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五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安乐;众生闻法,断除痴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无碍辩;众生闻法,生信无疑,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信心明了;戒、施、闻、慧,亦复如是;是故法施胜于财施。】举例来说明,第一段之中说“众生闻法,断除瞋心。”必然表示说,听法者因为听闻了说法者所开示的,包括说关于瞋心的过患,譬如说一个人假如起瞋的时候,不可能是和颜悦色的嘛!那么众生见了会喜欢吗?再者因为起瞋的缘故,心肺等的负荷也会加重的,相对于就对自己的身体,有著不好的影响。这么一来就可以思惟:到底我们是不是要广结善缘?是不是要自己的身体都能健健康康地?这个道理一听就明白了。只是剩下来,就要看看是用什么方式,把那一件会让你起瞋的事情,把它解决掉了。所以除掉了一分的瞋心,心境就更加调柔,以后容貌、色身也会因此而更加庄严。可是断掉瞋心的人,看起来应该讲的是听法的人,所以也只有听法的人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其实不然!会如法说出如何是瞋心的过失,以及应该如何除去瞋心的人,难道说,他在说断除瞋心之法的同时,不也会断除掉一分的瞋心吗?当然也会有,只是说随著说法者的修证差别不同,所断的程度会有所不同罢了,那么他当然也会有得成上色的一分果报。其次,为什么说这个听法者,能在断除瞋心后,而有得成上色的果报?追根究柢还是缘自说法者的断除瞋心的法布施,所以就要把说法者算为功德主的一分,当然说法者未来世中,也能够得成上色。
  再者,此处为什么世尊开示的是“未来无量世中”,而不只是说“未来世中”?因为这部经是菩萨《优婆塞戒经》,是为菩萨所宣说。既然讲的是菩萨法,再加上说,施主为说断除瞋心的法的同时,应该也会有第二位或者是更多位的菩萨也在听法,随著每一个人断除瞋心,得成上色的因缘成熟的时节,种种的差别不同,施主辗转得到一分的果报的时劫也就不同了。然后最主要的是,菩萨们听了这个法以后,一定会辗转地再为其他的菩萨们说这个法,乃至是未来无量世之中。这么一想你就明白说,第一位施主得到一分的果报的时节,当然就是未来无量世之中了,这样子就了解了说这一段话的道理了。
  接下来,从“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一直到“众生闻法,生信无疑,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信心明了。”那么其相对的义理,自然就可以明白了;乃至是说“戒、施、闻、慧,亦复如是。”从世尊在这一段经文的开示之中,有的人也许会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说:“哎呀!太好了!法布施可以兼而有财施的果报,那么我也要来作法布施啰!”还有另外一种人也许又想:“我只要作法布施就好了,不需要更作财施与无畏施。”我个人的看法是:第一种人的想法是可以随喜的,可是得要加上几句话,想要能够作法布施,可得要“先证法”才行;而且证了法以后,还要在所知所证之中随宜而说,不要错说法才行。至于说第二种人的想法,也应当有所了知:虽然从法布施可以生出财施的果报,或者那也可以作为你未来世中,五欲上受用的一分;但是,假如说未来世所要成办的事业是比较大的,那么单单靠这一分的福德果报,可能就没有办法完成了。所以还是要自己如法地去修财布施,应该是财、法二施,随能力所及随缘地都要去作,这样才会有未来三大无量数劫之后的福、慧两足了。
  世尊在这一段经文的开示最后说:“是故法施胜于财施”,这个道理藉这个因缘,再为大家作进一步的说明。前面为大家说明这一段的经文的时候,相信一定也有人会想到,既然法布施可以兼而有财、法二施的果报,当然就一定是法布施比财布施更殊胜了,所以就发愿将来也要能够如法地作法布施。法布施比财布施更加殊胜的原因,除了前面所说的一些道理以外,再来跟大家谈谈其他的一些理由。首先来复习,财布施的果报不能出于三界,而且更具体来说,是只在欲界之中。而法布施的果报,因其所布施的佛法差别不同,或者是在于三界;若只布施通于外道的禅定之法的话,那么他的果报,也包括色、无色界;若是布施解脱道以上的法,他的果报是可以出三界,或者是随著施主的愿力,而回向欲界中的人天之中。
  其次,法布施是净多垢少。要说明这个道理之前,就必须进一步先定义法布施的范围,而说所布施的法,多分在解脱道、佛菩提道法之中。而这里所说的净与垢,仍然是相对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净或者是绝对的垢。因为亲证了佛法之后,自己有了一分的解脱功德,在以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的同时,解脱道的智慧更加具足;同样的道理,于佛菩提道有所亲证而行于法布施者,其状况也就可以了知了,当然就可以方便说是“净”更多了。反观财施的果报,只得来世在欲界中五欲上的受用,能够安分地受用那一分五欲的果报的话,已经算是不错了!因为自己的我执、我所执俱在,贪著五欲的结果,而反被之所束缚;或者甚至是因为福报比别人殊胜,仗著这一分的势力而去欺压其他的众生,那么再下一世的果报,可就不会那么可爱啰!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法布施者可以使自、他法身中,十八界的种子更加地清净;而财布施或者能够断一分自他五欲的贪爱,其实更多的情况,则是在增长四大所成的诸根,这一种情况当然就说,财施是垢多净少了。
  再者,财施的果报较为有限,而法施的果报是无穷无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财施而得的果报,即使是施于如来而感得无量报,也许又再算上花报的状况,但对于未来的无量世而言,果报也会有受尽的一世。而法布施之后呢,自能温故知新,更可以再断自他的无明,也正是因为有未来无量世的缘故,就更能使自己的智慧增长而延续;听法者的状况也是如此,所以合在一起的情况之下,其果报是转增无尽。所以才说:因为财布施而感得的无量报,比起法布施的辗转果报而言,仍然是相对的有量,法布施的无量报更为殊胜。
  最后说,只有在佛出世的年代,才会有法布施;而财布施的状况,是不管世间有佛或者是无佛出世都会有的。因为佛出世难值难遇,再加上菩萨们秉承世尊的教授,乃至说虽然已经有能力可以出离三界,却发愿继续留在世间不断地利乐有情,所以法布施才愈显得珍贵。也许你这个时候会想说,辟支佛在世间示现的时候,也是无佛之世啊!也能说解脱道之法。然而,所以会有辟支佛示现在无佛之世的缘故,其实仍然是在往昔听闻过了世尊所说的解脱道法,只是因为慢心的缘故,不愿意在有佛的时劫中,从佛的音声听闻解脱道法而证解脱果,所以才会在无佛之世中示现。那么追根究柢而言,辟支佛还是要缘于古佛,才能够自参自证的。
  世尊在后一段经文又开示说:“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这一段的经文之中,世尊所开示的是说:菩萨“修行”如是二施,而不是说菩萨“了知”如是二施,或者是说菩萨“思惟”如是二施。换句话说,这是要如实地去履行财法二施的,假以时日之后,才能感得其功德与受用的。我们不是也常常听善知识在开示佛法义理的时候,总会提到“信愿行”三个字吗?一开始得先要有信才能够发愿,发了愿以后,又不离原来的信心之依止,才能够圆满所发的愿。这样子以信愿行辗转而行,所以就从迷信到仰信,然后再进一步能够证信;自然是从小愿到中愿,进一步而发大愿,其结果是成办了初步的愿望,乃至是进一步、再进一步不断地发愿。对菩萨而言,则是尽未来际不停地利乐有情。
  财、法二施,是如何可以让众生远离苦恼呢?布施行主要的是说,可以对治悭贪的习染。当然这也应该要说明一下的是,就是说这一定不是只对于一世二世,或者是一劫二劫的情况而言,而是开始从一世又一世,从粗重的悭贪到微细的悭贪,经过久远的时劫逐渐地断除。在这个过程之中,不但也了解了为什么要断悭贪,或者是断了悭贪的好处,所以才能够世世继续地修学布施之行,其间一定是有著不同层次的信愿行相续而行的。然而一世又一世的财、法二施,不只能断悭贪的烦恼,当如法一世一世行施之后,所感得的五欲富足,也使得菩萨不会因为想要获得更多的财物,而去侵扰众生,自自然然不于众生行偷盗等行,烦恼因而更加浅薄了。同时,行于财法二施之时,不一定能使每一个众生都称心如意,当他们有所责难的时候,进一步也当安忍。如是从小布施到大布施,精进修学之后,于布施法的因缘果报更加深信不疑,当心得决定之时,就又除去了一分相关的邪见与无明了。
  今天暂时说到这里。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