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043集 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日期:2018-07-12     作者:三摩地    浏览:49088    
核心提示:正国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节目,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
正国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节目,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没有利益?”
  这个题目相信是大家都非常关切的议题,因为许多学佛者都有诵经的习惯,因此,如果能多了解有关诵经的相关知见,在修行上也会有直接的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读诵”的意思。我们引用正觉同修会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中,对于“读诵”的解释:“读”是了解经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所以“读诵”包括了解经中的义理与课诵。即使是课诵,一般人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也多少会同时思惟其中的法义,因此除了诵之外,也有读的成分在里面,而不只是把经文诵念出来而已。
  所以无论读或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了解经中的义理。有人会提出这个问题,多少也显示对于经典的正确理解,确实是不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大家常常诵念的经典里面,有一类的内容因为涉及第一义妙法的开示,例如《金刚经》、《心经》、《法华经》等,因为这些经典里面的法义非常胜妙,如果事先没有在善知识那里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与架构,以及熏闻第一义的正理,那要直接经由读诵经典来正确了解经中的核心法义,是相当困难的。譬如在《心经》里面,除了说明真实心之外,也同时在说明妄心,因此如果没有先建立“众生都有八识心王”的知见,那就很难正确理解经典;因为第八识是真心,其他七个识是属于生灭性之妄心,而真心与妄心的体性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没有这样的基本知见,那即使要大略读懂《心经》或其他第一义的经典,都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必须先把基本的正知见先铺设好了之后,才有机会正确了解第一义经典中所开示的道理,如果再加上经典内开示的第一义内容,都是隐覆密意而说,那又是更难懂了。因此许多人诵经时,不了解经中所开示的核心义理,其实是很正常的事。
  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经典大多是在古代的时候翻译的,因此在文字上,相对于现代的白话文,是比较艰深与简朴的,因此也形成了理解上的另一种困难;这也需要透过善知识的教导,或者常常读诵经典来克服。虽然经典里面的文字,比较艰深与简朴,我们在读诵的时候,更特别要心存恭敬与感激之心;因为在古代翻译及印制经典,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大多需要皇帝的支持,并且动员当时国家的力量才能顺利完成。而且这些经典在古代时候,必需要千里迢迢去到印度,再从印度带回来,也需要心性非常慈悲勇勐的菩萨,经历九死一生才能够完成的;再加上从古代历经战乱,流传至今,真的是非常的珍贵。因此现在有经典可以读诵,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对于经典心存恭敬,就已经有第一分的功德了。
  如上所述,因为古代与现代文字的关系,便有许多人希望透过阅读经论的注解,来了解经典;但是要提醒诸位的是,在选择注解的时候要非常留意,无论是古德或者现代人的注解都要留意;因为如果阅读了错误的注解,那对于经典的真正义理,是无法了解的,甚至会被误导而成为邪见,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尤其是在现代种种国内外之佛学著作、期刊与文章等大量出版,也都可以很轻易甚至免费取得,但其中亦混杂著大量的邪见与相似佛法,因此正确的抉择所要阅读的对象与内容,在现今之时代尤其显得特别重要。
  正觉同修会在法界卫星安排的这些节目,实际上就是要让诸位观众,藉由听闻正法的机会,逐渐建立正确的佛法架构及正知见;因此经由一段时间的熏闻之后,便能够逐渐建立自己抉择正确法义的能力。
  上面略述几种现代人没有办法了解经典意涵的几种原因,当然还有一些原因,是与个人生生世世以来的修学有关,而每个人心性与善根福德不具足也有影响。要克服这些问题,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亲近正法道场与善知识,也可以大幅降低走错路的机会,因为善知识可以为我们把基本与核心的正知见,有次第与系统性的铺设,让我们易于理解;而如果我们有问题,也可以随时请教善知识,这样才是最快而有效的。因此除非不得已,千万不要只靠自己摸索。
  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佛法它是属于实证性质的,单单从表面的文字,往往不容易了解经中要传达的真实义理,因此有许多人就会产生误解,以自己的想法来解读经典,因此也造成了修行上的偏差与错误。因为经中有些内容,通常是需要有实证的善知识才能看得懂,这些在智慧或禅定方面有实证的善知识,依他们的证量可以正确解读经中的道理,那我们依据善知识之善护密意,以及方便善巧的教导,才能正确及有次第的修行。
  另外有些法义是有关联性的,或者修学方法是有次第性的,而需要采用哪些修学法门,也与个人的根性有关,这些都得靠善知识来协助。譬如修习禅定不可以只靠打坐,也要精进降伏或断除五盖性障,这样禅定才能够成就;要证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法,必须先让次法成就;或者要证悟实相,需要先断我见等等。这些法义在其他单元,已经有老师介绍过了,我们就不再重复。
  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了解,在法义上之关联与修学次第,也是具有关键的重要性。又譬如在《大般涅槃经》卷26中的开示:“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这就是即使方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不同根器的人,却需要修学不同的法门才能成就。因为金师之子与浣衣之人,他们所受的熏习与熟悉的境界不同,适合修学之相应的法门就不一样,包括五停心观也是一样的道理。那这些都需要善知识之善观根器与方便善巧,才能让弟子正确的修学。从上面所述就可以知道,初学者要自己由经典中去摸索出这些有关联性的法义,及修学上的次第性,确实不容易,因此我们才会劝大家,务必要依止真善知识来修学。譬如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中的开示:“如有智人能善思惟,观察生死险道之中,莫能过于无所依怙。譬如大海舟船而无商主,其中有情多所漂溺,涌浪洄澓,破坏沈没,种种诸难常有忧患,求于吉祥无上船师以为依怙。”因此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之中,最危险也最可怜的便是没有三宝与善知识能够依怙,想要出离生死之苦乃至破除无明,单纯靠自己,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归依三宝与寻求善知识的教导,包括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也是以这种方式最为稳健可靠。
  如果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懂得经中的道理,当然继续读诵,还是有很大的利益。首先我们可以了解,诵经本身就是一种修定的方式。在诵经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安住在经文及相应的义理上面,因此不会跟平常一样,到处攀缘六尘与五欲境界,也不会一直想东想西,妄念不止;因此诵经,可以让我们的心安止下来,这本身就已经有很大的利益了。而且愿意经常诵经,代表他对于佛法有信心,也因为常常诵经的关系,让他的信心越来越坚固,使得信根能够逐渐成就;同时未来世碰到这部经典,或者经中所出现的佛菩萨名号、佛法名相等等,也都会觉得很欢喜而希望进一步修学。因此藉由读诵经典,也可以把这些善净法的种子,种进心田之中带到未来世去,届时便很容易与佛法相应,因此利益当然是很大的。即使对于经中的某些义理无法完全理解,但是因为时常诵念经文的关系,他就把这些经文记在心里面,或者有时候就把其中几句经文,在心中让它浮现及思惟它的义理,有时候就突然懂了;或者因为听到别的法义,而让原来其他不懂的法义,也跟著懂了;或者因为某些境界的现前,也突然间领悟到原先不懂的法义;这些都是因为种种因缘的出现,而使得他能够逐渐把一些经文弄通。这种方式,因为是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对于诵经者来说,他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与体验,因此,如果没有听闻正法的因缘,那靠诵经也是有机会逐渐了解经中的义理。但是这里我们也要提醒,要能够如理作意思惟,也是以依止善知识比较稳靠,也可以避免受到邪法的错误影响而落入不如理作意思惟。许多经典里面,除了开示正法道理之外,也常常开示有关诸佛菩萨的种种慈悲利益众生之行,以及无量无边的智慧与广大威德。因此常常读诵经典,就会在无形中受到佛菩萨的熏陶,让自己也能够发愿,生起菩萨性,行菩萨道,而希望效法诸佛菩萨成就大慈大悲之行。因此藉由诵经也能够逐渐让自己具足对于佛法僧的信心,以及发起菩萨大愿。单单从这个面向来看,如果能藉由读诵经典,发菩提心,生起菩萨性,那就已经有非常广大殊胜的利益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有许多人诵经的关系,使得经本可以继续流传在人间,有利于现在或未来的有缘人,可以有比较多的机会接触经典,进而进入佛法中修学,因此无形中也等于是在接引众生。而且有许多护法菩萨发愿护持经典,藉由我们的读诵与对经典的恭敬,刚好也与护法菩萨们的愿相应,而成为护法菩萨们所护念的对象;因此会有许多人,因为诵经的关系而有获得殊胜的感应的经验。再者,我们在诵经的时候,也会有有缘的鬼神在旁边听经,因此诵经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也是属于法布施,对于我们在修行上,有很大的利益。因为除了让鬼神有机会藉由我们诵经而听闻经典之外,我们也应该会想到,鬼神他们是会知道我们的行为,因此如果我们认真精进修行,那鬼神看了之后,对于经典就会非常信受,鬼神就会确信:依据佛法修行是可以真实成就,等于我们也在验证经典的道理给鬼神看。这种方式的影响层面就会比较大,所以这样的功德就很难限制说它有多大。反之,如果我们诵经归诵经,身口意行还是一往如常,放任贪瞋痴而不起对治之心,那就变成是不好的示范,除了让自己的功德法财继续漏失之外,对于正法弘传,实际上也是有亏损的,因为这样可能会使得有些众生轻毁圣教。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无论我们在读诵经典,或者平常修行的时候,就会更加诚心与更加精进地去作。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读诵经典之后,所成就的身口意行改变,也是会让周遭的亲朋好友有深刻的感受,当然这也是接引他们学佛的一种方便。
  另外一个方便善巧,就是在读诵后,把这个读诵的功德回向自己与有缘的众生,能够成就无上菩提;透过回向的力量,可以得到广大殊胜的利益。以上是大略介绍读诵经典的种种功德。再来我们也要了解佛菩萨及诸天护法神众,其实他们最希望有人从读诵中能够了解经中的真正道理,乃至悟入第一义谛实相心,进而行菩萨道广利众生。因此我们常看到经典中有关能够真正受持、读诵经典之利益的开示,例如在《妙法莲华经》卷7中有开示:“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这里就是 世尊要我们能够经由证悟如来藏心,也就是“此经”,而能够真正受持“此经”;再进一步能够深入地去阅读、观察“此经”,而渐渐增长智慧,因此便能为人解说,也就是能够诵“此经”。因此经由证得此经,心中能够真正受持而不退转、不动摇,得真实转依,接著便能广利众生,这才是佛菩萨最希望我们受持、读诵经典的方式。而真正受持此经之后,因为已经进入内门修学的关系,因此智慧、福德便可以快速进展,也有更大的能力荷担如来家业。而被我们所度化的众生也能够转而再度化更多的人天,如此辗转度化,功德真是无量无边,无法计算;因为此经如来藏蕴含著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一切世出世法的根源,诸佛因为对祂已经究竟透彻了解,故能够开演出无量无边的妙法。因此能够受持此经,是进入佛菩提道,内门修学的第一步,也是诸佛出世的本怀。
  谈到这里,我们再看许多人在诵经之后,会配合诵念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希望藉由课诵功德的回向,消除烦恼与罪障,增长智慧而能行菩萨道。因此,我们藉由每日的课诵,来了解经中的义理;一方面在课诵的时候,心里面也存在一个作意,就是自己愿意依照经中的道理去身体力行,因此就可以逐渐达成回向偈中的目标。
  由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否能够了解经中的义理,读诵经典都是有殊胜的利益;但是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积极寻找正法道场,来依止于善知识的教导,这样在修学佛法上面才能有最大的利益;而这也是菩萨普遍的愿望,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值佛,及得到善知识在大乘正法的教导。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