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12 第十一章 不昧因果

   日期:2018-07-11     作者:成佛之道    浏览:5030    
核心提示:  第十一章 不昧因果  不昧因果:百丈禅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
  第十一章 不昧因果
  不昧因果:百丈禅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 迦业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曰:‘不落因果’,遂五百世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狐身,住在山后,敢请依亡僧律送。”次日,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此?”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
  《楞伽经》佛云:“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生死如幻梦,而彼业不坏。”
  《佛藏经》佛云:“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何以故?不应以觉观忆念诸佛,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
  索达吉堪布言:“萧平实说:以观想之法消除罪障及供养诸佛,实乃密宗独有之妄想也……若观想还债即可真正还债,则一切人造恶业已,如是观想之后,债即可还清,如是简易消除业障之法门,释迦世尊绝无可能吝惜而不宣说,然终未见世尊曾说此法。若观想之事即是真实,可以成真,则观想能力较强者,亦可藉观想之法,将他人之福德据为己有;则诸佛亦可观想其一切弟子皆成究竟佛,则诸弟子不须勤苦修行,只须多多供养于佛,讨佛喜欢,由佛观想弟子已成究竟佛道即可。……如是“供佛”若真实能供佛者,则八地菩萨之二大无量数劫勤苦修诸三昧,即属多余;亦应佛与诸菩萨皆常传授如是大利行者之法,不应吝惜,而竟未见世尊教授此一胜法,要待密宗诸未见道之古今祖师传授此法;是耶?非耶?”
  答:萧先生认为“以观想之法消除罪障及供养诸佛,实乃密宗独有之妄想也。”,这种观点的得出,一方面说明先生其实并不像自己弟子评价的那样“深入经藏”、饱览经卷;一方面也说明先生始终将本人的言谈、修证境界当作判定一切佛法现象的准绳这种作风,业已发展到蔑视经教、完全抛开、无视释迦牟尼佛教言、教法的地步。这种评价绝非言之无据,相信读者看了下文的分析后自会得出公正的结论。
  显密大乘佛法的一切修证法门,其理论依据都是“三界唯识,万法唯心”,这一点想必一直“弘扬”如来藏及唯识学思想的萧先生应该不感陌生。在身口意三业之中,身与口的行为属于无记法;而意业则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恶意与善意带动下的身口之行为才能成为相应的恶法与善法。明朝中锋和尚就说过:“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另外,下面的这首偈颂大家可能早就耳熟能详,它讲述的依然是以心忏罪的道理:“罪由心造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一切坚信般若空性之理的佛教徒,无不承认万法包括罪业等的本质空性,以心而幻造,以心而空之,只有那些一切执实的人才会以为不论供养还是忏罪,都不可能做到所谓的三轮体空,所有这些行为举止都得抓住我与我所,否则就太简单省事,也便宜了欲行忏罪与供养之众。
  而《宣说四法经》中则云:“弥勒,菩萨若具四法则能压制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何为四法?即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指若行不善业则多生悔心;现行对治力指虽做不善业,亦极为精勤行善;返回对治力指真实受戒后获得不再造罪之戒心;所依对治力指皈依佛、法、僧三宝与不舍菩提心。”
  正是在上述以及众多经论、教言的指导下,密法中才出现了那么多极具加持力及清净传承的观想忏罪等殊胜、方便之法门。而且这些方便法绝不是密宗所独具之修行捷径,更谈不上是密宗“独有之妄想”,显宗经典中也早就有了释尊亲口宣讲过的同样修法之详述,如果萧先生硬要将观想修法罗列在密教的邪法分支之中,则先生本人是否也彻底地将显宗佛法、将释迦牟尼佛统统都打入妄想邪法以及大妄想者的行列?因世尊在多种显教经典中都广为介绍、弘传过此种法门。如《德藏请问经》云:“何人作合掌,观十方诸佛,顶礼做供养,随喜诸福德,忏悔诸罪业,祈祷转法轮,祈请不涅槃,彼之福德量,恒时遍虚空。”对此段偈颂中的“观十方诸佛,顶礼做供养”等内容,如果按照萧先生的理解,是不是需要行者一一来到十方诸佛面前顶礼、供养、忏罪、随喜、请转法轮……?除了极个别如先生一般的大成就者之外,大多数修行者面对这样的修法要求,岂不要望而却步?离开观想,请先生为大家想出一种不属妄想之法的“新想法”来。有关此种修法的详细说明,诸位可参见《普贤行愿品》,那里面的观想修法已远远超越了属于“密宗独有之妄想”的观想忏罪、观想供养的领地,其观想的范围几乎涵盖了佛法一切积资忏罪的领域。
  又如《十方广大经》云:“谁人若欲忏罪净,身体端直观真义,真实义中观真义,若见真义则解脱,此乃殊胜之悔净。”《三摩地王经》中也说:“散步安坐站立卧,何人忆念能仁尊,本师恒时住彼前,彼者将获广大果。”此经又云:“身体宛若纯金色,世间怙主极庄严,何者之心专注此,菩萨彼者即入定。”而在《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佛陀则完整、细致地阐述了观想佛之相好能灭除重罪、观像与观佛自身等无有异等观点,并对具体的观想礼拜、供养之修法以很长篇幅做了完整介绍。下面就从这部殊胜佛经中摘录一些片断以供读者参照,目的就是想让大家看个清楚明白,到底是密宗独辟邪径、发明了观想妄法,还是某些人自己智识浅薄、在根本未深入经论的前提下就急急忙忙、别有用心地抛出自己的妄见。在是与非面前,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毫无疑问是唯一、也是最可靠及最后的判定标准,如果我们还是一个佛教徒的话,那就必须在世尊教诲与某些人(不管此人都给多少人印证过其修证境界,也不管此人歪批过多少祖师大德,俨然自己的修证层次早就凌驾于这些未见道者之头上。)个人的分别念之间做出选择。你是要听世尊的话,还是要死心塌地跟著违背世尊教言的人跑?既然这个人整天都在高喊、教育你们应该“依法不依人”,那就对照著下面的佛法,自己好好抉择一番吧。
  此经《六譬品第一》中云:“佛告父王,如是如是。未来世中,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及与一切,若能至心系念在内,端坐正受观佛色身,当知是人,心如佛心,与佛无异。虽在烦恼,不为诸恶之所覆蔽,于未来世,雨大法雨……佛告父王,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以是心故,能得三种菩提之根……佛告大王,诸善男子及善女人,系心思维诸佛境界,亦能安住诸三昧海,其人功德不可称计,譬如诸佛等无有异。”
  《观相品第三之二》 中云:“若我灭后佛诸弟子,舍离诸恶,去愦闹相,乐少欲法,不务多事,昼夜六时,能于一时,于一时中分为少分,少分之中能须臾间念佛白毫,令心了了,无谬乱想,分别正住,注意不息念白毫者,若见相好若不得见,如是等人,除却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之罪……”
  《观相品第九》则云:“佛告弥勒,阿逸多,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灭后多有众生,以不见佛作诸恶法。如是等人当令观像,若观像者,与观我身等无有异。若有众生观像坐者,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未来值遇贤劫千佛;过贤劫已,星宿劫中,值遇诸佛数满十万,一一佛所受持佛语,身心安稳,终不谬乱。一一世尊现前授记,过算数劫得成为佛。”
  又经中《念十方佛品第十一》中说:“云何供养?是人出定入塔见像念持经时,若礼一佛当作是念:正遍知佛心智无有限碍,我今礼一佛即礼一切佛;若思维一佛即见一切佛,见一一佛前有一行者,接足为礼,皆是己身。若以一华供养佛时,当作是念:诸佛法身功德无量,不住不坏湛然常安。我今以华奉献诸佛,愿佛受之。作是念已,复当起想:我所执华从草木生,持此供养可用拟想。即当作想身诸毛孔,令一毛孔出无数华云,以此华云运想拟意供一切佛。一一佛上化成华台,诸佛受之,于十方界施作佛事。供养香时亦复如是,香烟香云于十方界施作佛事,作佛事已还成金台在行者前。若凡夫人欲供养者,手擎香炉执华供养,亦当起意作华香想,当发是愿:愿此华香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化佛并菩萨、无数声闻众,受此香华云以为光明台,广于无边界无边作佛事。礼佛若坐禅,起是供养心,常当发是愿。缯盖幢幡音乐偈颂,当作是愿:我今设此少分供具,愿此供具遍供十方一切诸佛。诸佛受之,于幢幡中化光明云,于伎乐中偈颂之中演妙法音。作是愿已,坐时应想:令身毛孔一一孔中,作无量幢幡想,一一幢幡中作无量偈颂想。作是想时,心如香炉,流出金色香烟香云;身毛孔中如好华树,踊出阿僧祇无量杂华云。是诸华云于十方界诸佛之上,化为一切诸庄严具。尔时当于身心分中,起一切供养具想。若得饮食、若施人一钱,当起空无我想檀波罗蜜。如是等无量供养,皆当起心从心想出,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是名坐时功德从心想海生。如是坐时,入深禅定无量境界诸三昧海,但于心中,出息入息、念念想想,相续不绝。于一心中运其心意,作无数供具云,上供诸佛下施一切,作是念者名学普施。此想成时,渐渐减消诸烦恼结。观想无相无相力故,当得甚深六波罗蜜多。”
  以上所引即为《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有关观想的部分内容,从这部显宗经典中,我们当可看出观想法门是否为密宗独创之妄想方便法门。如果萧先生阅后又要想方设法痛斥此经为密宗祖师伪造之续部经典,我们也只有无话可说,因该说的话早已说尽了。
  为加深读者印象,使大家都能在佛经中找到真正的依止处,下面再不惮罗嗦引用两段经文,以帮助大家明白到底是谁在妄言、妄想。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云:“佛告阿难,谛听谛听……我今当说其忆念法……当学是观……一一华上有一玉女,颜色红辉有过天女,手中自然化五箜篌,一一箜篌,有五百乐器以为眷属……于象牙上,诸池玉女鼓乐弦歌,其声微妙,赞叹大乘一实之道……是名始观普贤菩萨最初境界。”佛陀又于《般舟三昧经.行品第二》中说道:“佛言:专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巨亿光明彻照,端正无比……”
  既然如此众多的显宗经典都在讲述观想灭罪及供养的法门,再将之列为密宗独有的“妄想”法恐怕就有失公允,至少也应将其定罪为显密共有的“妄想法门”。我们已经领教过先生的密法修养,想来作为被弟子们称道的善知识及“深入经藏”的典范,显教基础理应具备一点吧,谁知又是这个样子!
  其实,密宗行者的观想忏罪绝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属于明知故犯、事后临时抱佛脚般的投机举动。他们在守持三昧耶戒的同时,亦受持严格的别解脱戒与菩萨戒。若违反别解脱戒及菩萨戒的戒条,则需要依照羯磨法来忏悔干净;至于三昧耶戒的违犯,则更非仅凭形式上的观想就能忏悔并恢复好。而观想忏罪的应用,主要是依四力来清净阿赖耶识中以往所造罪孽的种子习气。而“造恶业已,观想后就可还债。”这样轻飘飘的话,经论中从未说过,因为若属故意造罪,即便如何观想,这种投机取巧的忏悔方式也无法使所作罪业彻底消除。
  萧先生还说“终未见世尊曾说此法”,这也许是孤陋寡闻所致,除了上引教证外,佛陀尚于《禅秘要法经》中阐述过以观想法消除业障的问题。这种观想并非一蹴而就,凡夫也不可能借助一次观想就位登佛地,这其实与念佛求生净土的道理没有两样。对此感兴趣者不妨参阅《禅秘要法经》,以与我们上文的分析互为借鉴。
  至于“若观想之事即是真实,可以成真,则观想能力较强者,亦可藉观想之法,将他人之福德据为己有,……”则真正切切是投机心理之绝佳写照。佛法修证尤重发心,正所谓“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藉观想之法觊觎他人之福德,此种动机早已违背了佛陀教法。推己及人若从设身处地这方面来讲,原本是一褒义词,但萧先生此处把骨子里损人利己、只能导致修行人堕落三途的恶意妄加在并不具备这一恶意的密法行者身上,就令人不知其用意、本怀、居心为何了。
  再说“则诸佛亦可观想其一切弟子皆成究竟佛,则诸弟子不须勤苦修行,只须多多供养于佛,讨佛喜欢,由佛观想弟子已成究竟佛道即可。”,这种看法著实有些可笑,因它纯属以凡夫俗子之心态来推测诸佛及菩萨之境界,这样做的结果与那个流传颇广的笑话倒产生了同一效果:一个乞丐极尽梦想之能事,依然无法揣测到国王早餐会吃什么,恰好此时别人施舍给他半根油条,于是他感慨万千地说:国王的早餐一定是满满一盘油条。上文的论断便也具有这种乞丐的梦想特质。
  首先,诸佛皆具有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能现量观照一切情器世间。具体说来,如所有智是了知诸法本性皆为空性大平等的智慧;尽所有智可了知显现的万法所各自拥有的作用及其差别。因此佛根本无需观想,在其自现境界中,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大千世界尽为清净刹土。而本具圆满佛性的众生,却由于各自的业力而显现为六道凡夫,且因缘果报互不混杂。
  如此说来,有些人可能又要振振有词地反驳了:既然因果各自承当,谁也替代不了,那么观想忏罪或供养又有何用?对此我们回答说:诸法皆依因缘而生,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亦不例外。尽管佛的慈悲与智慧无量无边,但对无缘度化的众生,他依然不能拔苗助长、越俎代庖般地替其消尽业障、替其成佛。对我们这些修行人来说,值遇佛陀、闻佛说法或有幸生在其教法尚留存于人间之时,都可谓是修行的增上缘,但这些因素都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亲因缘,否则佛陀岂不沦落为万能的上帝一类的角色。这一点正如佛自己所说:“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显密修学者的观想就绝不会采取懈怠投机的态度,也绝不会只观想“多多供养于佛,讨佛喜欢”,更不会奢望佛陀会观想自己已成究竟佛道,任何一种真正的观想修法中都从未有过这些提法。
  不过,这种说法对观想行者倒构不成任何具本质力量的讽刺,它却有些诬蔑佛陀的味道洋溢在其中。因人天导师早已断尽二障,圆满了福慧二资粮,还要说他贪图凡夫的供养、讨好,这无异于在说佛陀依然摆脱不了庸俗的市侩习气。佛陀之所以接受各种供养并赞叹其功德,无非是给众生提供种福田的机会。佛弟子们极尽供养之能事,亦是要借此机会断除自己对财物的执著,同时与佛结下善缘,于心相续中种下解脱的善根。佛弟子必须以清净信心忆念佛陀功德,同时祈请诸佛本尊加持自己忏净业障,靠著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大悲愿力,再加自己恒久不退的清净心念、对十方三世佛陀坚定不二的诚挚信仰与祈祷、对自己所造罪孽的真诚、痛切忏悔以及永不再犯的勇气与实际保证,最后再加对万法本性的理性认识与次第增进的实修体验,一个修行人绝对可与诸佛的无缘大悲相应,并决定得到他们的加持,自己的罪障云何不能忏悔干净?如果将罪孽当成实有不灭的实体,则佛陀也成带罪之身。当亲因缘与增上缘互相合和而发生作用的时候,相应之果报一定现前(当然其中亦需要等无间缘、所缘缘等条件聚合)。这个道理原本也不难理解,何以一应用到密宗的观想法门上,萧先生就不以其为准绳了呢?在他眼中,密宗弟子各个善于钻营算计,只知超捷径、走旁门。在这种偏见误导下,他甚至把佛陀也当成了与密法行者沆瀣一气的一丘之貉,居然在收了他们的供养后欣欣然欢喜无比。这样看来,是否只有先生一人秉公执法,严厉追讨众生所欠下的一切业债,并永远都把这些罪过实执起来?
  有一则事例非常耐人寻味,从中即可让人品味出因缘的复杂、信心的重要以及上师的功德,而后两者对观想的成功与否无疑有著重要影响。
  阿底峡尊者的上师仁慈瑜伽上师有次在讲法时,发现一人正用石块打狗,上师便喊著“痛啊痛”而后就栽倒在法座上,而那条被打的狗却安然无恙。于是有弟子就认为上师喊痛纯属假装,上师知晓他们心中都作何想,便将背部展示给他们看——与那条狗遭受击打的部位相同的地方已高高肿起。上师的的确确是在代狗遭受石块的痛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修行人真的能以自他相换的观想法门代某些众生受苦,但他却无法使因缘不具的另一类众生相信他的所作所为,最后只有露出背部才能让这些人相信事实的力量。不过,无数密宗修行人以观想法而忏清罪业并迅速积累起广大资粮的事实,可能依然无法使萧先生相信与面对,那就只有等到某一天,当他也不得不用到此观想法门以忏罪积福时,那时再请先生给众人讲一讲观想的切身体会吧。
  先生不仅认为观想忏罪无异于自欺欺人,同时也认定观想供养亦达不到供养的作用。照这种观点来看,似乎佛只接受真实供品,除此之外的一切幻化供品皆拒不纳受。但稍一思索大家就会发现,此种论调明显与我们上文引用的所有经教直接违背。若此说成立,则供品真实,所供之佛亦需真实才符合逻辑。若不如是,则以真实供品供养木雕、泥塑之佛像,真实供养之功德又从何而来?但一个明显的事实却是,所谓“真实”的释迦牟尼佛早已于两千多年前示现涅槃了,若不对著泥雕木塑的佛像供养,后人就无法行一切供养之行为。而每一个在佛像前献上供品的人,我想也包括萧先生在内,恐怕绝不会以为自己是在给一块木料或一团泥巴奉上供养,哪个不是把眼前的佛像观想为真实的佛陀本身?这不是观想又是什么?如果我们可以把显现上非真实的佛像观想为真实的佛陀,与之相同,人们又为何不可以把观想的供品供养给诸佛菩萨?他们不可思议的功德力量难道还不能接受我们以诚心观供的一切物品?如果不能观想供养的话,就请给大家再找出一位真实的佛陀来,以作众人供养的对境。
  况且几乎所有的经论都强调供养十方一切佛的功德与必要,而对所有凡夫而言,别说十方诸佛,我们连一个佛都不可能现量目睹,仅能凭意生定解而观想供养。不这样做,众生何时才能断尽贪欲,并迅速圆满成佛所需之资粮?我们眼前有现成的供品,同理,十方世界中皆有无量无边之供品,行者以意观而供养诸佛,必然应理。既然万法皆由心造,那么以幻化的心再幻化出无数供品供养并非实有的、特异于众生的佛陀,这在教理上决定行得通。
  不仅观想供佛,随喜功德、回向功德以令众生皆入佛道等行为都可为行者带来无边利益。若非如是,则前文所引经典尽皆变成妄语。
  萧先生又讲:“如是‘供佛’若真实能供佛者,则八地菩萨之二大无量数劫勤苦修诸三昧,即属多余……”这依然是以凡夫之心揣议圣者之行。不论显密,其经典中都讲述了观想供佛原本就属真实供佛之举,但却从未有任何一部经论提到过八地菩萨只需观想供佛即可替代两大阿僧祇劫之勤苦修行这一观点。又比如真实念经、真实礼拜、真实布施、真实爱语、真实同事、真实利行、真实持戒等一切真实行持,大小乘经论中都广宣了它们的种种功德利益。若按照先生的观点进行推理,则只要行持如上所述之任意一种行为,自此之后便不再需要精勤修持别的任何善行,因此种修行已是真实修行之故,已能以此功德上供下施、自利利他 之故。但我想这种观点除了萧先生本人认可以外,读者在所有的显密经论中都不可能找到类似的教证理证。“实际理地不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的修行理念,才是菩萨应共同遵守的实修准则。况且不说八地菩萨,位登初地之后,其成佛时间便不可一概而论。老是用两大阿僧祇劫的统一时间去硬性要求所有根性不同的修行人都一一就范,未免太生搬硬套了一些。这种错误其实与只抓一种所谓的真实修法、不及其余的做法性质相同,都太绝对,也太简单、武断。《大密方便经》云:“证一地后,若欲成就者,七日便能成佛。”《楞严经》也说:“不历僧祇获法身。”《摩诃止观》同样阐述道:“利根者圆教下一生顿超十地。”而《法华经》中则言八岁的龙女因献上宝珠,刹那间便成相好圆满之佛,且立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上宝座为众生说法。如果龙女也得历经无量数劫勤苦修诸三昧方得证果,先生是否还得亲往南方无垢世界将其从宝座上拉下,以令再回炉以重新补上所缺之修炼时日?
  故对佛法理应圆融观之,如果妄加执著、取舍、非议,怕皆不能通融佛法大义。《诸法摄要经》云:“文殊室利,若有人思维佛说之法中,或为胜妙,或为不胜妙,则彼舍正法也。若说此法为应理,彼法不应理,则彼舍正法,并已诽谤善逝,诋毁僧众也。”既然观想法门乃为佛陀亲口宣说于诸多经典中,则萧先生对之进行的大加鞭挞当属何种行为也就不言而喻了。妄想、妄议八地菩萨之境界,又舍弃正法、诽谤善逝、诋毁僧众,这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请其追随者慎重思索!
  萧先生又云若观想法门为佛门正法,则佛与菩萨应大力弘扬,但终未见诸佛菩萨不吝赐教,故此法门当属妄想之法。其实我们已经引用过佛陀的教言了,面对白纸黑字的佛经,还看不到佛菩萨一直在大力弘扬此观想法门,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先生目不识丁,要么是在说大妄语。另外,此处之论断还说明先生以偏概全的老毛病再次复发。因佛陀说法皆是对机而言,面对不同的所化众生,他分别敷演了三乘教法。同样,佛陀一方面广宣了观想忏罪、除障积资之理,一方面又开演出无量别种法门。任何一种法门,不论它有多么殊胜,都只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而已。如果一种宗派之殊胜竟成为了剿灭它种派别之理由的话,则古今所有大德所造之论典皆属多余,因已有经部故。诸佛菩萨绝不可能简单化到如此地步,只不吝赐教一种修法以彰显其正确与善妙。这种作风只能属于像先生那样的“孤子”所堪拥有——除了自己会下的人以外,别的佛教徒皆不明正理、不得开悟;除了自己弘扬的法门外,别的宗派各个都有问题、都非纯正佛法。
  行文至此,终于有些明白萧先生在《邪见与佛法》中所说的那句话的用意了——“但我要向大家请求:‘尽量要印我的书。’”印自己的书,无疑是和剿灭密宗——从观想到即身成佛的所有法门、理念与实修窍诀——紧密相关的。灭了别人的,即就是不印自己的书,这天下依然是自己的。
  不过坦率地说,这是我们所见到过的最大的一个妄想:密法是佛法,而且是顶乘佛法。若想以佛法的名义来玷污它,除非你先灭了佛法。
  分段谨答:
  索达吉堪布当真是语无伦次了,身为西藏密教上师,对于佛法的知见不懂至斯地步,竟然说出:“在身口意三业之中,身与口的行为属于‘无记法’”,更引“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与“罪由心造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来为自己的错误言论背书。如此误引佛法名相的似是而非的言论,误导学人极为严重。
  如果身业与口业都是属于‘无记业’的话,学人行善累积福德要做什么?菩萨修行布施六度万行都成无记业的话,又如何成佛? 世尊名为两足尊,智慧福德圆满位又是如何修得的?那么,密宗修学观想忏罪法门又要做什么用呢?照索达吉所认为的理论:“身与口的行为属于‘无记法’”,那么 佛之开示:“成佛都由布施得”,以及法会中大众所唱之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出,于今一切皆忏悔”,岂非成为欺骗众生的妄语?索达吉所说,是耶?非耶?
  索达吉堪布所引:“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但祖师的意思是指身、口、意业三业的果报不定,通善报、恶报与无记业之异熟报三种,端看学人的初发心与身口行为是善、是恶或是无记而做决定。若是善心出发,则就算施行狮子吼,出忿怒相,菩萨心中仍然是慈悲一片,将来果报现前时并无恶业、不受恶报;反之,若是私心出发,则就算行诸善事,出柔雅音,仍不算善业,将来受报时绝无善报,必有恶果。索达吉又说直心老实是真,曲心算计是假;又说不为自己利益而行诸善是真,为自己私利行善则是假;索达吉堪布所引的另外一则祖师言语:“罪由心造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但是祖师的意思是指学人于证悟般若后,了知造恶业的觉知心是假有的虚妄法,所以灭了对觉知心自己的执著,因此而证悟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智慧,而能“实相忏悔”,学人才能真正忏悔自己无始以来身口意所造的诸多恶业,令贪瞋痴灭、罪业也随之而灭,如此一来,修学佛法,身心就能够渐趋清净,进而能够早日完成佛道净业。这也是永嘉禅师所开示的:“‘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先须偿宿业”的道理。
  索达吉堪布未断我见、常见,亦未证实相,不知般若,因此就敢拨无因果,犯大妄语,说“身与口的行为属于‘无记法’”。如此恶言误导众生所得未来果报,成就野狐身相,最少住在人间五百世,不得解脱;除非自知己过,速谋忏悔之道,或有一线生机能够脱去狐身。索达吉说出如此粗浅之知见以坏正法,莫怨笔者心狠,预下记言;此是汝自造坏法恶业之果报,不能怨谁。汝当时笔既下字,又出示与他人阅读时,果报即已形成;更何况又印行为书籍、广为流通,果报已定,不论笔者出不出面指证,皆已成定局、定业。反而是汝应该感谢 正觉同修会,因为 正觉同修会正为护持正法而努力,专做破邪显正的大悲大勇菩萨行为,不畏惧汝密教之庞大势力,不计较本会将因此遭致密教的抵制与打压,仍然努力披露密教的秘密而救护众生。笔者忝为正觉同修会的一员,恭奉 师命回汝言论,致有此一因缘写作此书、辨正法义,救护于汝。知不知时?应不应机?肯不肯速谋退路?肯不肯为您自己未来无量世的果报采取补救措施?端在于汝,敬请好自为之。
  三轮体空,必须是实证境界,不应以意识思惟而妄想之;这是智者才能了知的境界,是未断我见而坚决认定意识为常住的不生法的索达吉您所无法知道的;未证悟如来藏所以无法发起般若的凡夫众生,虽然有缘能够闻知此一名相,或再能够听闻善知识解释其意,而谓施者、受者与施物三相,都是缘起性空之义,皆是因缘所成法,都无真实不变体性;然而,听者却不能够了知其中的真实道理,只能够以相似的道理来体会,而无法真正了解三轮体空的实义。比如说,凡夫众生闻说施者、受者与施物三者是空,那他会产生一个疑问:“那我所布施的福德到哪里去了?在虚空中吗?”他接著就会问:“佛说凡是布施必有得,既然三轮都空而无因果,那要怎么得?”另外,他也会怀疑:“别人教给我的佛法知见如果是空的话,那我应该什么也没得到啊!可是我能够说法给别人听啊!我的知见是有的,不是空啊!为什么说三轮体空?”又会怀疑:“明明有施者、受者、施事,如何完全否定而说都是空?”
  这些疑问,在证悟空性如来藏的人来说,直接体验三轮体空的真义后,就知道实相、知道答案,不再有疑惑。未证知者想不通这些问题,又加上不能现观,因此说,未证悟般若的众生是不能够如实了解三轮体空的真实意义的。索达吉错会般若,未曾证悟实相,连我见、常见都不曾断除,正是属于自己所说自心现妄想执著之人,虽知名相,然而根本不证三轮体空实义,如何能够来质疑他人:“只有那些一切执实的人才会以为不论供养还是忏罪,都不可能做到所谓的三轮体空。”
  另外,索达吉堪布所引《宣说四法经》云:“弥勒!菩萨若具四法,则能压制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何为四法?即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指若行不善业则多生悔心;现行对治力指虽做不善业,亦极为精勤行善;返回对治力指真实受戒后获得不再造罪之戒心;所依对治力指皈依佛、法、僧三宝与不舍菩提心。”此经疑系西藏密教的密续所创造者,因为在近代所编的《大正藏》中都没有录入,难免令人生疑。但若所说不违 佛意,不妨论之;经录中此段语意明白的指出:以此四法做为修行法门,确实能够有效对治众生妄造恶业之习性,然而并不能够真正除去恶业习种,令学人达到身心转趋清净业种的结果。谓已说此四法唯能“‘压制’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并不能够真正的让学人灭除生死妄造恶业的过患。
  因为学人如果没有证悟般若,又不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生死的话,只在世间修学六度、严守五戒、广造善行,那么学人往生后,仍然未断我见与我执,不具有见道修道的功德,但是因为修习六度的缘故,具有极大的福德果报,因此就会往生于欲界天界,享受无量的福报。然而,福报享尽后,又必须入再回人间重新出生,此时我见与我执便又重现,忧愁烦恼照样逼迫身心。如果此世不造善业而更造恶业,往生后直趋地狱,恶报现行,无能逃脱。这样无止尽的六道轮回,上上下下、浮浮沉沉,难有了期。如果学人有大因缘,能够遇上一位善知识,并且能够依之修学佛法,复因为心性调柔,不贪享乐,乐造布施不求回报(学人如果有以上这一些习性,通常就表示往世已经做过很多的善行,累积了足够的功德力, 佛菩萨即会安排因缘令学人于此世有证悟般若的机会),因此不久就能够证入实相,能够做个真正的修道人,以实相忏悔,让自己世世增上,染污种子转变愈趋清净。如此修行才能真正除去往昔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
  但是索达吉堪布又是错会“经教”了,所以才会引用此 佛语,想要证明密教的咒语具有无上的能力,以为只要努力诵念,往昔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就能消除。索达吉如此一厢情愿的以为密咒真的具有这种消除罪障的功能,完全忽视众生共业与别业的问题,也完全不顾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的现象界情况,也不顾冤亲债主、六亲眷属的主从因缘关系,更不观佛教学人修学佛法的因缘问题,唯只是强制性的令一切平等,提出以密咒的这种“非常功能”,来令众生往昔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消除的不实妄想。密教的这种灭罪理论,一来立论不具客观公平性;二来违反佛法不眛因果的因果律真理;三来所说结果完全不符合现象界所实际发生的情形;四来密法不具此种伟大的功德力,因为如果密法真有这样的功效,一千多年以前,密法刚出现时,就应该慈悲的将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甚至十方三世一切国土的众生,通通以观想法令大家种子清净,皆已成佛;但事实上却完全不是如此,与事实完全相反。索达吉如是“不落因果”的言论:“无数密宗修行人以观想法而忏清罪业,并迅速积累起广大资粮的事实”、“不这样做,众生何时才能断尽贪欲,并迅速圆满成佛所需之资粮?”如是理论与谬见,是耶?非耶?其实都纯粹是妄想所建立的“建立见”罢了。
  索达吉堪布又误解了 佛意, 佛说:“若有众生观像坐者,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未来值遇贤劫千佛,或于一心中运其心意,作无数供具云:上供诸佛下施一切,作是念者名学普施。此想成时,渐渐减消诸烦恼结。观想无相无相力故,当得甚深六波罗蜜多”,或开示:“学人或端坐正受观佛色身,或少分之中能须臾间念佛白毫,如是等人,除却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之罪……” 佛意是指观想、忆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能令学人获得无量功德,并且能够经由忆念三宝的功德,令学人自己发起守戒行善,过清净行的生活,因此不造恶业,诸烦恼结渐渐减消,自然而然的灭掉原本曾犯的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之罪。
  学人如果能够更进一步的去思惟探讨“无相”的道理, 于 佛语:“如是等无量供养,皆当起心从心想出,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是名坐时功德从心想海生。”深入思惟观察,于功德力成熟时,就“当得甚深六波罗蜜多”,入无生忍,证般若慧。从另一方面来说,学人于忆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时,是纯清净念,念念清净,亦为念念除罪障义;因为 佛说一刹那有九百次起落、一念之间有九百刹那,故有八万一千次生灭,因此学人念念清净念,自然是罪灭河沙。 佛意没有说观想、忏悔、念忆、供养三宝,就能够将往息所造诸恶业全部一笔勾消掉,所以往生极乐的造恶业的下品人,都得在莲苞中待上很长久的时劫,继续消恶业(极乐世界的一天等于此界人间一大劫)。
  更没有说持密咒真言时,就能不受往世所造身口意三业恶果。 世尊唯有意指因为学人知忏悔故,能知惭愧:惭者知过;愧者不再复做,因此学人能够渐渐远离恶果,转趋清净。然而,往昔所造的诸多恶业,在因缘现前时,也是要受报的,唯是甘心无怨的接受果报,不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只会怨天尤人、忿恨不平。《十方广大经(此经疑系密教祖师所造)》所云:“谁人若欲忏罪净,身体端直观真义,真实义中观真义,若见真义则解脱,此乃殊胜之悔净。”《观佛三昧海经》与《般舟三昧经.行品第二》中,索达吉所引经句,也正是这样的道理。 佛所开示言语中,并没有“观想成功或是开悟就能够将往昔所造诸恶业一笔勾消掉”的意旨,密教学人索达吉又误会佛意、错解佛经了。永嘉祖师也开示“未了先须还宿业”,百丈禅师也开示“不眛因果”的道理;即使世间俗人也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道理,云何索达吉自认有智慧,却会迷信密教这种虚妄的说法,不信 诸佛菩萨“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的正理?
  索达吉堪布既然为密教立义:“无数密宗修行人以观想法而忏清罪业并迅速积累起广大资粮的事实”在先,为何却又说:“而“造恶业已,观想后就可还债。”这样轻飘飘的话,经论中从未说过。”如此写在书中自相矛盾,正是自语相违、不死矫乱之自打嘴吧的愚痴人。更诽谤 世尊:“如果将罪孽当成实有不灭的实体,则佛陀也成带罪之身。”如是心行,前后相违、反覆无常、颠倒黑白,密教中人难道会不知索达吉的心性吗?
  密教应成派中观常言一切法空,索达吉岂不知罪障亦是缘起性空之义?然而经中 世尊所说蕴处界万法缘起性空,并不是意指法界实相的本体也是空无;而是指一切法无自性,由第八识法界实相因缘生,因此一切法具有因缘生灭相。因此罪障仍然具有生灭相,此时所造诽谤三宝罪生已,后时因缘际会时,当有因果出生之相,要待罪人亲自领受后才能灭失,不得由他人代受,无能脱逃;但是罪障生灭灭已,所余的仍然诸法实相。索达吉不知此中道理吗?索达吉坚执意识不生不灭而故意违背 佛说意识是“意法为缘生”的道理,如此故意谤法,难道不知此种因果报应昭昭不爽的道理吗?
  “萧先生又讲:‘如是‘供佛’若真实能供佛者,则八地菩萨之二大无量数劫勤苦修诸三昧,即属多余……’这依然是以凡夫之心揣议圣者之行。不论显密,其经典中都讲述了观想供佛原本就属真实供佛之举,但却从未有任何一部经论提到过八地菩萨只需观想供佛即可替代两大阿僧祇劫之勤苦修行这一观点。”“又比如真实念经、真实礼拜、真实布施、真实爱语、真实同事、真实利行、真实持戒等一切真实行持,大小乘经论中都广宣了它们的种种功德利益。若按照先生的观点进行推理,则只要行持如上所述之任意一种行为,自此之后便不再需要精勤修持别的任何善行,因此种修行已是真实修行之故,已能以此功德上供下施、自利利他之故。但我想这种观点除了萧先生本人认可以外,读者在所有的显密经论中都不可能找到类似的教证理证。”这是 导师责备索达吉不应该妄为密教立论“无数密宗修行人以观想法而忏清罪业并迅速积累起广大资粮的事实”的辨正言语,如今索达吉堪布却装不懂、装傻,反咬的诬陷善知识一口。自身是贼,却喊旁人捉贼,如今被举示出来,索达吉能不脸红吗?
  另外,索达吉堪布既然说:“显密大乘佛法的一切修证法门,其理论依据都是‘三界唯识,万法唯心’”,承认有一法界实相的真实存在,那岂不是已经违反了自宗建立的“不可能以任何方式承认如来藏及阿赖耶识的实有”。索达吉堪布为了能够达成争胜他人的目的,不惜犯下谤 佛正法的大恶业,如此歪曲显教方广诸经所说如来藏真实有为不承认如来藏实有,如此歪曲密教经典的《楞严经》所说如来藏真实有为不承认如来藏实有,这种行为是睁眼说瞎话的扭曲显密教经中 佛所说如来藏真实有的圣教,藉以附合其所主张的如来藏非真实有,不必证悟如来藏的凡夫也可以说是有般若证量的圣人,正是最严重诽谤佛法的破法者,这种行为极为不智。
  索达吉堪布既然承认法界实相的真实存在,那么索达吉堪布也应该知道 世尊在显密教的经典中都说如来藏即是法界的实相,即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于《楞伽经》中 佛云:“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生死如幻梦,而彼业不坏;虚空及涅槃,灭二亦如是;愚夫作妄想,诸圣离有无。”
  “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神)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
  佛意说法界实相离于生灭、本来寂静、离于妄想,住于无所有境界。索达吉堪布却违背 佛意而说:“一切坚信‘般若空性’之理的佛教徒,无不承认万法包括‘罪业等的本质空性’,以心而幻‘造’,以心而‘空’之。”索达吉的意思若说心是如来藏,则成为意指如来藏能造恶业,妄言罪业由如来藏所造、所生,妄言灭罪也是由如来藏来灭;违背 佛说如来藏自无始劫以来一直都是离能取所取的圣教。如其所心是指意识,则又公然违背 佛的圣教,因为 佛说万法包括罪业种子都是如来藏所造、所执藏,而不是索达吉所说的由意识心创造与执藏;所以索达吉这一段话,也是进退失据,两边都不能成立的虚妄语;这样进退失据,不能自圆其说的邪谬思想,还可说是佛法吗?
  索达吉堪布不懂“空性”与“性空”的真实义,而将两者混淆,以此说法,不仅自误、更误他人。空性,是指法身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而言,因为具有自性清净、不生不灭、涅槃寂静而又能生万法…等等的体性,因此说祂是空性。性空,是指现象界中的一切法空义。五阴、六尘、十二处、十八界万法,都由如来藏所生,而不是索达吉所说的由意识心所生;因为他否定如来藏的实有,也不承认第七识的存在,所以他所说的能生万法的心当然是指意识心;但这是严重违背经中圣教的,因为 佛在前后三转法轮的诸经中,都说万法是由如来藏阿赖耶识所生,而意识是假藉第七识意根与如来藏所生的法尘为缘,才能从如来藏中出生的,如何能生万法?
  也正为如来藏的实有,才可能有业相不灭的法界现象,然而因为业相与现象界的蕴处界…等万法都无有自性,成、住、坏、空,流转不停,因此说一切万法是缘起性空,或者说是空性。对照之下,密宗黄教提出的宗义“无如来藏而能有一切法的‘缘起性空’”是不如实义,显教所说“因如来藏常住不坏所以有一切法‘缘起空性’”真正符合 佛意。今索达吉堪布对于罪业是“攀缘心”的第七识意根与第六识分别心意识所造,所造之业种则依藏于阿赖耶识中,然后等待因缘成熟时,再由众生领受业报之正义不知不见;也不知道这正是《阿毗达磨大乘经》:“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佛语的真实意,复又因为无知无明的遮盖,索达吉遂敢将罪业的无常空也妄引为空性义,就敢拨无因果的说:“‘罪业等的本质空性’,以心而幻‘造’,以心而‘空’之。”但是诸 佛菩萨皆说:“彼业不坏”、“不昧因果”、“所造业不亡”的道理,除非有人改以护法的正行来毁坏原本破法的恶行,否则所造恶业经历久劫之后还是不会灭亡的。虽然如来藏自性清净、涅槃寂静,然而众生无明、善、恶业报种子,无始劫来含藏在如来藏中,在现象界中亦是真实存有,不能在‘事相上’说为“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因为就算是入了无余涅槃,断了第六七识意根与意识的阿罗汉,虽然离了三界,只剩第八识单独存在;然而阿罗汉只要因为自心流注的大乘法种引发了菩萨性而出了无余涅槃位,在三界再度受生而行菩萨道时,原本藏在第八识中的往习无量劫以前的业种,在因缘成熟时,仍然是要受报的。因此,索达吉所说:“以观想法而忏清罪业”,这个立论在事相上不能成立。
  而索达吉所引证的《禅秘要法经》中所说的观想法,那只是不净观、白骨观、数息观…等观想法门, 佛于经中不曾说到观想可以灭罪,所以观想灭罪的说法,只是密教祖师所臆想的虚妄想,并非如实,不能使人藉由观想而灭罪;而且观听灭罪的想法,也违背因果律,不符法界事实;而观想灭罪的想法,也与一切种智的真实义相违,不符 佛在诸经中的圣教。除此以外,《禅秘要法经》所说的观想,既然只是二乘菩提的行门,所以只说不净观、白骨观、数息观…等观行法门,不曾涉及到亲证法界实相的般若实义,不能令人证得法界实际理体的第八识如来藏,所说义理也不涉及第一义谛,所以不可能使人因为观想而成佛;但是索达吉却认为密教观想成佛色身即是成佛的理论是可行的,那就成为他个人的妄想了;而且此经中也未说到观想成佛的事,所以此经中 佛说观想的法门,只是教令二乘行者藉由观想而断除我执,并非如索达吉所说的能令人成就佛果,因为此经中 佛说依之观想成就的人,只能成就解脱果,不能成佛;经中明说如是观想成就者,所得是四沙门果,而非佛果;因为此种观想只能断除我执,而不能证得法界实相理体;法界实相理体是第八识如来藏,即是索达吉所极力否定的第八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即使已证法界实相的第八识如来藏,也只是大乘法中的真见道位,只入第七住位中,离成佛还很遥远;更何况此经中所说的观想法,只是藉著不净观、白骨观…等法,使人断悆我执,只是二乘法的观行,不能使人证得法界实相的理体第八识如来藏,如何可能成佛?所以索达吉认同密教中观想一法可以成就任何所要的功德,包括观想布施而等同真实布施、观想灭罪等同真正灭罪、观想成佛等同真正成佛、观想上师相应法等同与上师相应、观想大日如来与佛母交合受乐流注淫液为己灌顶等同真实灌顶、……等,都是妄想,都无实义。如此,索达吉举出此一经典来佐证他的密教理论的说法,也是引证失当,并无任何实质意义。
  又,密教的观想上师相应法,或是无上瑜伽乐空双运法,都是先无后有,都是修行观想成就后,或者是与异性合修双身法后才有的生起法。如果索达吉堪布强言:“所谓业障本空是指法身境界原本就不生不灭,是指法身清净涅槃的意思”,解释为是就理上来说,不是就事相上来说;如此,则索达吉则又落入另一项自语相违的状况。因为密教密续承认即生成佛论,说观想成功即能成佛、将业障忏清;那么在观想尚未成功的时候,汝密教所说的‘法身’就是有罪障的了、就非本来清净义、也非本是不生不灭义、更非本是无罪义,而成为有生有灭的原本有罪、原本不净的法了。密教的索达吉这样立论,则明显的又违背 佛语:“法身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本来寂静、离妄想、无所有境界。”索达吉这样建立的密教立论,于理上又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自语相违的窘境中。
  并且,于《佛藏经》中,佛语更是明白开示:“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何以故?不应以觉观忆念诸佛,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密教在事相上所修各种观想的觉观境界,又正是背反 佛语所开示的事相上实修实相念佛而证得如来藏法身的“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义。索达吉因为迷信密宗黄教应成派中观的一切法空的断灭空义,遂敢于拨无因果,妄自诽谤三宝,乱说不实言论,误导他人而又误谤正法、误谤证悟贤圣;却还以为自己是赴汤蹈火,为护正法而不顾已身;却不知道纵然是因为密教祖师的言教误导所致而犯下误谤三宝之重罪;然而,话已出口,罪障已生,便已覆水难收,便有来日的罪业待灭,真不知索达吉应该如何是好?如果继续顾虑面子而不速谋补救之道,难道索达吉当真要倚靠密教虚妄的观想灭罪法来忏清罪业吗?索达吉堪布处于如此境地,诚可怜悯!
  索达吉堪布更迷信密教法门,说可以顿超十地,于一生就能即身成佛的荒谬言论,其举《摩诃止观》:“利根者圆教下一生顿超十地。”经笔者查证结果,智者法师没有说过这一句话。显然的,这又是索达吉堪布造假附和,藉以欺瞒众人的恶劣手法。其所引密续《大密方便经》“证一地后,若欲成就者,七日便能成佛”,欲佐证其论,然而既然是藏密祖师所造的密续中的“经典”,复又与诸 佛菩萨开示及诸学人证悟现量境界背反,因此根本不具有说服力,不可信受。更引《楞严经》:“不历僧祇获法身。”然而索达吉根本不知道这句 佛语义旨,欲引用做为密教即生成佛理之论证,则又成为引证失当的一例。谓 佛意是指学人于累积福德功德具足时,若有因缘即能够一念相应;在一念相应的情况下,就能证入无生忍,了知法身如来藏的所在,生起般若慧。
  显教诸经中的 佛意,与“密教即生成佛”意,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索达吉又犯妄引例证、想要笼罩学人的过失,以致落草于诸多智者面前。更有甚者,索达吉为欲证明密教即生成佛理论正确,为附和己意,连《法华经》的经义都敢窜改。谓索达吉堪布说:“《法华经》中则言八岁的龙女因献上宝珠,刹那间便成相好圆满之佛,且立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上宝座为众生说法。如果龙女也得历经无量数劫勤苦修诸三昧方得证果,先生是否还得亲往南方无垢世界将其从宝座上拉下,以令再回炉以重新补上所缺之修炼时日?”
  今举经文原句于下,再行正说:“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  遍照于十方 微妙净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  用庄严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  无不宗奉者  又闻成菩提  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  度脱苦众生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此段经文,几多话头?多少公案? 佛与佛共演无生大法,索达吉堪布知否?若不知者即是未证般若,不住七住位的“位不退地”;若不知,则证量尚远不及无垢世界闻法随即解悟的无量众生,也远不及此娑婆世界住不退地与发起菩提心的三千众生。理上如果透不过,那么笔者退一步好说话。由事相上来说 龙女可不是凡夫俗子。 文殊师利菩萨事先交待 龙女的来历:“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功德具足”。这些赞颂不能草草的忽略, 佛语:“九地满心菩萨具有圆满宣说佛法总持陀罗尼的能力”;至于“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了达诸法、功德具足”,这是谁人境界?当知绝非密教祖师等人的未证如来藏实相、功德不具足、不深入禅定、不了达诸法、甚深秘藏不能受持的凡夫境界,当知这是等觉地境界!
  文殊菩萨绝不会弄错, 智积菩萨及 舍利弗却不能警觉(不过,照笔者看来,其实他们大家都在演戏,都是为了我们这些尚处无明深坑的有缘学人,在努力地为我们开示宣演佛之正法),因此 智积菩萨以正面回答,开示我们学人正确的修行道路途径:“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 “龙女佛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则是为我们之中福德因缘已经具足者做第一义谛的开示:等觉菩萨会示现受生在何等众生中,谁也不知道,只有像 文殊这样的大菩萨和诸 佛乃能知之。 龙女以偈赞佛,此中言句:“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即已经事先告诉我们, 她即将要与 释迦牟尼佛一起宣说大法了,如此提醒与会大众们的注意。 舍利弗尊者先上场问话,顺便开示大家,让大家具有第一义谛的正确知见:所谓第一义谛,即非第一义谛,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则不为第一义谛。 舍利弗尊者说完了, 龙女佛献上三千大千世界宝珠供养 释迦牟尼佛, 世尊受之。
  然后, 龙女佛看看好像没有人懂无上大法,于是开口问舍利弗:“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 舍利弗尊者配合得很好:答言:‘甚疾。’ 龙女看看还是不行,只好用“第二句”的方法开示了:“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结果也很好,度了“无垢世界无量众生得受道记、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返观索达吉堪布开示:“八岁的龙女因献上宝珠,刹那间便成相好圆满之佛”,只看见表相而不知实际义理,说的是什么话呢?正是门外汉看热闹罢了,何曾像内行人一样的看到门道?如此乱解佛经,会误导众生的。
  纵使 龙女转生成佛,但以上《法华经》义,也与密教即生成佛法门,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索达吉堪布又错引例证了。依以上例证来观索达吉如此的狂言:“密法是佛法,而且是顶乘佛法。若想以佛法的名义来玷污它,除非你先灭了佛法。”此说究竟有何义?究竟有何德?观索达吉这一篇文章至此,已经显出太多的错误与过失,索达吉所宗奉的密教法义,处处违反 世尊佛之正教,更是与现象界格格不入,本质已是外道邪见,密教祖师复又再再地居心叵测,随意诬陷他人与恣意窜改经义;如今索达吉也同于密教祖师一般的崇密抑显,不但妄说“密法是佛法”,“而且是顶乘佛法”,藉以贬抑显教不是顶乘佛法,意思是说显教的法义是低劣于密教外道法的低级佛法。由此书中所举示的证据,及 导师在《狂密与真密》书中举示的种种证据看来,索达吉说密教荒诞之法为佛说之法,谁人肯信?
  另外一方面, 正觉同修会处在佛教艰困时期中,以大慈大悲、大勇大心的愿力弘扬佛之正法;在无奥援的情况下,靠著发大心的诸师兄师姐菩萨们,共同进行摧邪显正的工作、共同救护众生远离邪见火坑、处处宣演 佛之正法于世人面前,所说法义在在处处符合三乘佛教经典,不求世间的任何利益,不考量世间的利益,所做所行广利普天下的有缘学人,正是天下一切佛教学人所应归来依止处。是故依索达吉所引密续中的《诸法摄要经》句:“文殊室利!若有人思维佛说之法中,或为胜妙,或为不胜妙,则彼舍正法也。若说此法为应理,彼法不应理,则彼舍正法,并已诽谤善逝,诋毁僧众也。”依照此经意旨,笔者方便的语译为: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如果有人在 正觉同修会所传的佛之正法中,寻求说法者的过失,以批判的眼光,不以信受的心态,言说法者某处说法胜妙如理或说某处不胜妙不如理,就已经犯了毁谤三宝,谤佛、谤法、谤僧的过失了。”如是胜妙正法,索达吉当信受之。
  接著索达吉堪布批评 导师不应该公开发行印赠正觉同修会的书籍或是正智出版社的书籍。索达吉这样子的言论,已经在不自觉中犯下阻止正法流通、断人慧命的恶业。密教以外道法而在千多年来侵蚀佛教资源,援引佛法名相压制而作夸大不实的言说,而崇密抑显;但是所说法义却处处违反实相,所传法门断人慧命,对于自己教内的许多密教学人,不但在探讨实相上毫无帮助,而且已经在实质上陷害密教学人跟著谤法、破法;对于佛教的真实了义法门,复又不能虚心求教,更欲消灭之,更欲拔除而后快,最后陷自己于不仁不义之中,落得无家可归、无法可依的地步,诚可怜悯!如今密教后代子孙,却正在犯下当年密教祖师曾犯的过失,自己又不知觉,著实可悲可叹!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绿度母  |  网站留言  |  闽ICP备2022002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