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藏传
第十七则-菩提(真心新闻网:鬼话连篇的藏传佛教密宗)
更新日期:2012/04/17 09:00

(真心新闻网採访组台北报导)正觉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公僕表示,藏传佛教密宗所说的「菩提」与佛教的「菩提」,二者内容完全不一样。佛教中所说的菩提乃觉悟的意思,「发菩提心」是说发起觉悟法界实相的心愿,也就是以第六意识心去实证第八识的「实相心」。藏传假佛教密宗所说的菩提心是「意识心」,是能够感觉「性」,想常住「性」保持不洩精的觉知心。

佛教所说的菩提是以第六意识心寻觅出自身的第八识实相心,发起「般若实相智慧」,所以第六意识与第八识如来藏乃是两个心体,不像密宗说的菩提心含摄在识阴六识中。藏传佛教密宗所说的菩提是以第六意识心去感觉「男女」时的「乐触」,将「乐触」的空无形象说为「乐空不二」,以此说为「证悟实相」;实际上,那是以第六意识去分别身体的觉触,坠入识阴境界中,不出意识心的分别范围,更未证悟到第八识实相心。

另外,藏传佛教密宗又将菩提说为「红、白菩提」的物质法,红菩提说为女人行淫后的精血,白菩提说为男人行淫后的;还将「红、白菩提」的混合液,当作是「秘密灌顶」所用的「甘露」,教受灌的密宗信徒当场吃下。所以藏传佛教密宗所说的话,有时候是说这一套,有时候又是变另一个样子,没有一个标准;不过总离不开男女行淫,追求最后「乐空不二」的「即身成佛」之「性」。

藏传佛教密宗自认为在「性」中的「乐空不二」当中,不贪求之乐所以不,说这样即是「以欲制欲」的修行。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这只是停止贪求之乐触,并未停止贪求淫行之乐触的过程与乐触的那种感觉心行,而且心里面还想永远住在第四喜之全身乐触中;与其说是「以欲制欲」,不如说是「欲贪增盛」还来得贴切。

所以看到藏传佛教密宗的「菩提」,您(妳)只要往两个方向去想就对了,一个方向是行淫后蒐集起吃的淫液,另外一个就是淫慾达到性中的觉知心,那就万无一失。因为藏传佛教密宗的「金刚上师」也是经过最后的「秘密灌顶」,吃过「红、白菩提」以后,再经过「他的金刚上师」现场的「床上」技巧指导,懂得如何藉女体来获得最强烈、最持久的淫乐,才有后来的「金刚上师」。

故而所有藏传佛教密宗的「金刚上师」都吃过「红、白菩提」的甘露丸,也通晓男女行淫的「床上技巧」;「金刚上师」的「菩提」就只是如此,千万不要对他有过份的期待!(採访组报导)20120417

正觉教育基金会採访组

转载自正觉教育基金会全球资讯网

 
2018-10-05 回复:0  浏览:378
下一篇:
基函1008覆教育部反对破密函
上一篇:
第十则-法王(真心新闻网:鬼话连篇的藏传佛教密宗)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