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你这个觉知不生不灭涅磐的这个[觉知] 到底是什么是五蕴吗?是五蕴外另有觉知吗?这个 [觉知] 也不生灭吗?
南传佛教的A君说:
【按照南传阿毗达摩,心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心可以认知剎那生灭的五 蕴,可以认知概念法,也可以认知涅槃.涅槃并非五蕴,心就是五蕴 中的识,当心在认知心时,最多只能认知当下前一剎那的心,无法认 知当下的心.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明法比丘的《摄阿毘达摩义论》表解 http://www.dhammarain.org.tw/ books/book1.html或玛欣德尊者的阿毗达摩讲要.】
【按照南传阿毗达摩,心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心可以认知剎那生灭的五 蕴,可以认知概念法,也可以认知涅槃.涅槃并非五蕴,心就是五蕴 中的识,当心在认知心时,最多只能认知当下前一剎那的心,无法认 知当下的心.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明法比丘的《摄阿毘达摩义论》表解 http://www.dhammarain.org.tw/ books/book1.html或玛欣德尊者的阿毗达摩讲要.】
KC简答:
彼言【当心在认知心时,最多只能认知当下前一剎那的心,无 法认知当下的心】此人不懂心念,才会认为前一剎可知, 当下的剎那不能知。 其实意识在了知的过程,不能了知剎那的法相,而是需 要透过诸行的连续以及完成, 也就是行蕴的完成,而行蕴内涵就是色蕴、受蕴、 想蕴以及识蕴的合和运作,如此吾人的觉知心(七转识)才能认知这一段行蕴中所缘的法相内涵与意思。 否则即便彼等能瞬间观照到前、后的那一剎那, 却也因为其心所缘的「内相分」不够多、不够长,以及觉知心的自我(见分)因为 识种子流注的不够多不够长,於是无法进一步去判断了知这前后一剎那所缘的境界(相分)内涵究竟是什么东西?
彼言【当心在认知心时,最多只能认知当下前一剎那的心,无 法认知当下的心】此人不懂心念,才会认为前一剎可知, 当下的剎那不能知。 其实意识在了知的过程,不能了知剎那的法相,而是需 要透过诸行的连续以及完成, 也就是行蕴的完成,而行蕴内涵就是色蕴、受蕴、 想蕴以及识蕴的合和运作,如此吾人的觉知心(七转识)才能认知这一段行蕴中所缘的法相内涵与意思。 否则即便彼等能瞬间观照到前、后的那一剎那, 却也因为其心所缘的「内相分」不够多、不够长,以及觉知心的自我(见分)因为 识种子流注的不够多不够长,於是无法进一步去判断了知这前后一剎那所缘的境界(相分)内涵究竟是什么东西?
因此我们要知道:六识种子的生起与消灭,生生灭灭剎那剎那不停究竟有多快呢?答案是一念之中有九十 剎那,一剎那中就有九百个生灭, 也就是说您的意识只要起一个念头,总共就有八万一千个六识的种 子流注而生,以及流注而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