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藏传
◆为什么南传佛教上座部的修行人 不能证得阿含解脱果?


网友来信:

您好!您说『例如常常有人想要把打坐中的生灭意识心修成不生不灭的涅槃心;请问,这样子的颠倒见,众生之苦可以灭除吗?』-这句话要去掉吧?!要不然会引起口水战啊!

圣 严法师过世了,要不然可以写信跟他说,缅甸佛教不表示南传佛教,那只是一部分而已。圣严法师不了解南传佛教。据自己目前所知道,清净道论只有缅甸佛教的帕 奥派系在读这本论,也只有帕奥派系在修这个法门,其他缅甸派系也反对帕奥的禅修法门,因为出了很多疯子,也出了很多头痛已经接近疯掉的禅修者。据以前跟缅 甸比丘学习巴利文的时候,他说缅甸大部分比丘都要学阿毘达摩,因为那是修行的基础,需要参加国家认证的考试,没记错他说有五级考试,非常难考因为都很难, 考过了才能当老师教学生禅修。但马哈希,恰密,班迪达派系就不需要。泰国的所有派系包括城市和森林派系只读阿含经,也有国家认证的考试,有些读过阿含经的 比丘开示时会举出很多佛陀时代的故事,就没有一点清净道论的东西。斯里兰卡有非常原始巴利原文的经典,没问过他们是否有修清净道论。他们的出家人都要学习 原始巴利文经典,他们说跟斯里兰卡文有点接近所以学习对他们来说不会太难。

请 问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论?为何不学习佛陀教导的佛法而要学习大论师或大思想家的论。不是很奇怪吗?难道佛陀所教的佛法不够完整,我们还需要引用什么什么大禅 修者,大论师,大思想家的著作来补充吗?就跟读心理学或哲学一样,每个著名的学者都有自己的学术见解,但到头来都没答案,问题都不能解决。真不了解!好像 我们读书时候,书本很厚,但每年都出版新书,都加了一些谁谁谁的见解,什么什么新事故事件。。。最后书本越加越厚,现在的小孩子更可怜了。。。佛法又不是 要跟潮流跑。。。

有位马来西亚的长老比丘,还有空海法师都这样开示过:河流的河水到了下流就污浊了,我们需要干净的水源就要从源头去取。请问您的看法如何?谢谢!】

 


---------------

 

 

 

您说『例如常常有人想要把打坐中的生灭意识心修成不生不灭的涅槃心;请问,这样子的颠倒见,众生之苦可以灭除吗?』-这句话要去掉吧?!要不然会引起口水战啊!】


KC敬答:

 

这 一段话是古今许多修行人下堕的主要原因,如果去掉这段话,说了这么也等于白说,如果说如实语,怕会得罪人,或引来论战,引来许多纷争,那就学我一样,保持 沉默就好,视而不见。毕竟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分身乏术,无法逐一破斥以救渡之。那位论主,我看了他的一些言论,觉得他有很沉重的「包袱」难以 去除。別人叫他少用概念性的用词,而应多用佛法中标準用词作为交流,可是他听不进去。一直探究围绕在「为什为你要决定喝咖啡不喝茶」之类的起心动念;他以为只要不断的去探究念头的起源,就以为这叫做修行、参禅、迈向解脱趣入涅槃之路,其实他们这正是迈向「走火入魔」的歧路。


即便他能探究起心动念,知道为何起了不好的情绪-喜、怒、哀、乐,或生起了贪瞋痴慢疑等烦恼心所,但这都无助於彼等断除「一念无明」之「见惑(见一处住地烦恼)」,也无法证得初果须陀洹。何以故?因 为观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或察觉自己的「思惑」所相应的情绪烦恼是如何生起,甚至伏住了烦恼现行,这都无助於少分解脱於「分段生死」的轮回;要知道「思 惑」所相应的烦恼是「钝使」是「修所断烦恼」,而「见惑」是属于「利使」是「见所断烦恼」,两者性质截然不同,所断之先后次序也不相同;可是末法时期,许 多大妄语的愚痴邪师,不知见惑与思惑的内涵,不知「打结」(无明系缚)的过程,自然就不会知道如何「解结」的次第,因此颠倒了解脱道的修学次第,尽落在伏 除「思惑」上面,以伏除思惑烦恼,作为追求开悟明心或取证初果须陀洹之目标。


所 以诸多南传佛教上座部的行者,以打坐中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乃至以静中的定力去伏住自己情绪烦恼现起,让自己的心住在安静的境界中,这都不是迈向解脱道 的初果须陀洹之路,更不是涅槃的圣境;彼等若不能断除「一念无明」之「见所断烦恼」,则无法证得初果,初果不能证,遑论能证四果阿罗汉?可是现在你很容易 听到泰国缅甸鍚兰等上座部派系,有人自称或信徒谣传「证」阿罗汉果;可是我们遍观彼之著作开示语录(例如觉音论师的《清净道论》,森林派系的《阿迦曼尊者 传》、《阿姜查》的各种著作),却看不到如何证初果乃至证四果的方法,也不能清楚的开示无明的种类及内涵,也无法如法如实的教导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法相法 性、开示十因缘、十二因缘法之法相与差別,若不能如法开示者,又如何能正确的开示涅槃知见?这些昧於佛法知见的阿师,却胆敢以「阿罗汉」之名号来笼罩信 徒,此无疑是断人慧命,妄造极大恶业。

 

又问:【请问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论?为何不学习佛陀教导的佛法而要学习大论师或大思想家的论。不是很奇怪吗?难道佛陀所教的佛法不够完整,我们还需要引用什么什么大禅修者,大论师,大思想家的著作来补充吗?】

 

KC敬答:

 

北 传阿含系的阿毘达磨论典里面的名相名词,可以令修行人彼此之间相互沟通,他里面有很深入的知见可以学习。我们不能因为阿毘达磨只是论不是佛陀的经典,就小 看了论典。论有论的功能,只要是这部论没有错谬,论就有指导学人对于难懂的发挥了功效。否则一切读佛经的人多如牛毛,可是有谁证初果呢?又例如泰国上 座部佛教主张读阿含经典而不读论典,可是为什泰国的行者大都不知道「三法印」呢?既不知三法印,又怎么能知道「涅槃寂静法印」呢?即不知三法印,殊不知那 些自称阿罗汉的比丘是怎么证得?


所 以「论典」是论师注解佛经,提供佛建立正知见的必要方法。例如弥勒菩萨为了要使众生更深入理解《解深密经》於是宣说了《瑜伽师地论》。马鸣菩萨宣说了 《大乘起信论》,让众生对大乘胜义佛法生起净信,於是来人间出世弘法。所以不能因为它是论典,就先入为主的否定它不如经典或主张没有读论的必要。除非你有 智慧可以检验某部论其实只是凡夫所写的谬论,否则对于所有的论典都应该要恭敬。因为三藏包括了经、律、论,不能独尊於「经」而背弃「论」或「律」,除非你 有能力发现「律」或「论」的内容证据明显的违背佛所说的宗旨。否则任何佛都要敬重一切真菩萨所造的论。但是论有真必然有假 ,我们如何检择真菩萨与假菩萨的论?这还是要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识的教导才能懂,如果你想要跳过善知识的教导,而自己闭门造车自参自悟、企图自己读经证道证 果,除非你是乘愿菩萨再来,有「无师自燃智」可以无师自通、自参自悟。如果你不是大菩萨再来的话,劝您还是要按步就班,老老实实的依止于真善知识教导。


再 者,我们也不能主张「佛说法很,所以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何以故?诚然佛陀说法当然是很,可是众生根器千差万別,有优劣差別,信根、精进根、念 根、定根、慧根等五根也不能俱足,所以凡夫众生的根器并不,尤其是生在五浊恶世的人类,五根与五力并不俱足;因此世尊会观察弘法因缘,派某位菩萨来人 间出世,目的就是顺应当时众生的心性根器,而特別来注解某部经典。因此,世尊虽然在二千五百年前入灭已久,可是佛陀入灭只是「示现」而已,因为世尊常住於 「无住处涅槃」之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因此我们不能如印顺邪师所说:佛陀来人间成佛只是个「偶然」;又说佛陀「入灭」是「灰飞烟灭」。


所 以问题不在于佛陀说法俱足?也不是注经的菩萨论师说法就比较不?真正的问题在于学法者的根器够不够?时机因缘对不对?如果时机因缘根器差的人就会 对经、律、论,产生谬解,诸如现今的佛学院以世间的文字训诂、历史考证的方式,或以世间的逻辑判断,对佛经或论典产生怀疑进而诽谤;例如吕澂诽谤楞严经的 楞严百伪,还有自称佛诽谤「大乘起信论」是伪论,诽谤地藏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等真经是伪经。彼等自以为聪明,其实是「求生反堕」也。此中最具 代表的人物是印顺法师,他先否定大乘法后,再以错谬的阿含知见来否定佛说真正阿含,佛法最后也仅剩下一个空壳而已,就像现在的印度佛教仅剩的空壳子。


以上个人浅见,供您参考,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2018-10-05 回复:0  浏览:253
下一篇:
◆ 南传佛教上座部误会了「原始佛法」的意涵 (ver.2)
上一篇:
◆ 南传佛教上座部不懂一念无明的内涵 欲证初果须陀洹难如登天!
返回列表页
学密第一站  绿度母